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临池静课 特见风神——王蒙名迹 《涤砚图》轴︱中国嘉德秋拍巨献
userphoto

2023.10.17 安徽

关注



元四家之一的王蒙 (1308-1385),生逢乱世,仕途坎坷,而其艺术事业却得天独厚。少年时得其外祖、艺坛领袖赵孟頫言传身教,又有机会饱览赵氏所藏前贤名绘,故而能将唐宋诸家多种技法融入个人创作,形成与 “元四家”中另三家:黄公望、吴镇、倪瓒迥异之画风,更得倪瓒称颂:“王侯笔力能扛鼎,五百年来无此君!”
王蒙的山水画以繁密见胜,喜用解索皴和牛毛皴,气象磅礴,影响极为深广。明初王绂、刘珏、杜琼及至沈周、文徵明、文伯仁等无不得其沾溉。沈周代表作 《庐山高图》,便是取法王蒙而成一代杰作。之后董其昌、清四王也无不是王蒙的崇拜者。清四僧中,石涛、石谿更是精研弥深,得其神髓而自开生面。近代则有张大千、傅抱石、陆俨少,亦潜心学王,傅老先生的抱石皴便是得法于王蒙解索皴而扬誉天下的。





王蒙 (1308-1385年) 

涤砚图

立轴  纸本设色

65×34.75cm



题识:涤砚图。叔明为嵕山作。

钤印:王蒙印

鉴藏印:

乾隆皇帝鉴藏宝玺:

乾隆御览之宝、乾隆鉴赏、石渠宝笈、三希堂精鉴玺、宜子孙、石渠定鉴、宝笈重编、淳化轩图书珍秘宝、淳化轩、乾隆宸翰、信天主人、太上皇帝、清玩、朗润、几暇怡情

其它:小溪子、□敬、子招、□阳居士、王□中、润卿、棠村审定、蕉林,又二印不可辨

现代:王季迁海外所见名迹、仕勋心赏

出版/著录:

1. 《石渠宝笈续篇·淳化轩》,《秘殿珠林石渠宝笈合编》第六册3245页,上海书店1988年版。

2. (清)阮元著撰 《石渠随笔》卷四。 

3. (美)福开森 《历代著录画目》,第58-59页,1933年。

4. 《清宫珍秘别藏图录》第76-79页,台北倦勤斋艺术有限公司,1999年7月。

5. 《山水传统技法解析》第107页,江苏美术出版社,2000年1月。

6. 台北 《典藏艺术》杂志第八十二期第146页,1999年7月。

7. 《典藏艺术》杂志第八十一期,1999年6月。

8. 《台北新朝艺术》第十一期第88页,1999年8月。

9. 美国 《世界周刊》第九九五期第22页,世界日报,2007年4月13日。

10. 刘金库著 《南画北渡:清代书画鉴藏中心研究》,“棠村(梁清标)藏品辑佚目录”,第413页,石头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5月。

11. 刘金库著 《南画北渡:清代书画鉴藏中心研究》,“棠村 (梁清标)藏品辑佚目录”,第296页,河北教育出版社,2008年12月。

12. 《名家谈收藏 “经验编”(下集)》第90页,华人收藏家大会组委会编,东方出版中心,2009年7月。

13. 《徐邦达审定中国古代书画精品选集(一)》第12-13页,文物出版社,2010年7月。

14. 《雅集》第52-53页,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中华文化学院主办,2011年第2期。

15. 《东方早报·艺术评论》第8-9页,2012年9月10日。

16. 曹鹏著 《徐邦达说书画》第19页、61页,化学工业出版社2012年10月。

17. 萧平著 《奇峰相映两画僧——涤砚草堂珍藏八大山人石涛作品欣赏》,2012年12月。

18. 《徐邦达集九——古书画过眼要录》故宫博物院编,第129页,146-147页,故宫出版社,2015年7月。

展览:

1. “清宫珍秘别藏特展”台北倦勤斋1999年7月

2. “早期中国山水画——多种流派与风格的源头”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 2004年6月-12月

3.“The Yuan Revolution:Art and Dynastic Change”元代艺术和革命2010年8月21日-2011年1月9日,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研讨会:

1. “元四家不同的绘画样式”萧平,上海博物馆建馆60周年,翰墨荟萃——图像与艺术史国际学术研讨会,2012年11月4日上海博物馆。

2. “美国公私收藏宋元书画举要”张子宁,2017年6月4日,旧金山湾区石氏基金会。




《涤砚图》是王蒙为 “嵕山”创作的一幅墨笔山水画。“嵕山”是余谦的字,池阳人 (今安徽贵池人),官至江浙儒学提举,善草隶。相关资料见于 《书史会要》等书。徐邦达先生认为此幅为王蒙元末所绘,是其中岁之笔。且 “此图笔法苍劲,通幅满布圆点,是其常见面目。”

▲王蒙 《涤砚图》局部


▲王蒙 《涤砚图》局部


▲王蒙 《涤砚图》局部

▲王蒙 《涤砚图》局部


▲王蒙 《涤砚图》局部


▲王蒙 《涤砚图》局部

是幅王蒙 《涤砚图》曾为清宫旧藏,著录于 《石渠宝笈续编》“淳化轩”中,是目前所见,海内外公立机构之外,唯一可于市场流通的 《石渠》著录王蒙立轴珍品。画幅之上,载有乾隆帝藏印计十五方,并有乾隆帝行书题写五言诗,诗文见于 《御制诗文集》。最为难得的是,题诗前乾隆帝特命人于画幅上方绘制金丝栏,而后一丝不苟题诗于其间,这在公私所见诸多乾隆帝御题中,是极为罕见的。


乾隆皇帝 (1711-1799)题本幅:
临池静课余,洗研命僮胥。应有鱼吞墨,那无鹅换书。岂怀投卞璞,惟觉类庄樗。徒倚南荣下,窗开万象虚。乾隆丙寅 (1746年)春正御题。

▲王蒙 《涤砚图》局部

《石渠宝笈续编》对 《涤砚图》所作描述:
“宋纸本,纵二尺四分,横一尺七分。水墨画山桥茅屋,一人对瀑,童子临溪洗砚。款:涤砚图。(篆书)叔明为嵕山作。钤印一:王蒙印。御题行书 (略)。左方缥绫,董其昌跋:王叔明涤砚图,绝似所临北苑寒林钟馗图,盖俱从王右丞得笔,真奇品也!其昌观。钤印一:董其昌。鉴藏宝玺 (略),收传印记 (略)。(谨按嵕山乃余谦字,池阳人。官江浙儒学提举。善草隶,见 《书史会要》。)”

徐邦达 (1911-2012)于原大图片边跋:
王叔明此图曾入清乾隆内府,载于石渠宝笈续编,但早已流出在外,今藏香港某氏,闻近又去美。此图画笔清逸老苍,尖而不纤,似率而实,非草草,可重也。上款嵕山,为余谦,号按谦,池阳人 (安徽贵池),工书古隶。元至顺三年,曾官翰林应奉。后至元元年又提举江浙,小传见书史汇要等书。叔明为作此轴,当在元末,应是中岁之笔。徐邦达。

杨新

王蒙 (一三O八至一三八五年),字叔明,湖州(今浙江吴兴)人。元朝末年时曾作过 “理问”的小官,预感到社会大动荡将要来临,遂弃官归隐黄鹤山 (今浙江杭县东北),自号 黄鹤山樵”,或别署 “黄鹤山人”、“黄鹤山中樵者”,又自称“香光居士”。明朝建立后,曾任山东泰安州知州,后受胡惟庸案牵连,病死狱中。王蒙是元初著名书画大家赵孟頫的外孙,诗文书画尽得外家法度,尤以山水知名,纵逸多姿。挥洒自如,又出外家格外,与黄公望、吴镇、倪瓒齐名,并称为 “元季四大家”,明、清以来,被尊为画家楷模,极受称颂。

▲王蒙 《涤砚图》局部

《涤砚图》是王蒙为 “嵕山”创作的一幅墨笔山水画。“嵕山”是余谦的字,池阳 (今天津市蓟县)人,曾官浙江提举,善篆书 (徐邦达先生考证)。画中茅屋临溪,杂树掩映,有小桥通向对岸。隔溪高岩巨石,飞瀑相重,隐隐露出寺观。其后层层嵕岭,白云缭绕,茅屋外一总角童子于溪边涤砚;屋中一人独坐,开轩面流,若乎在静听著流水淙淙声音,观赏著云飞瀑溅,这优雅的环境,这静谧的世界,和主人的安闲适意,使人聊想起南朝隐士陶弘景答梁午帝的诗句来:

'

山中何所有,岭上白云多。

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

'
这是元末明初知识分子所羡慕和追求的一种理想的生活方式,“元季四大家”均皆隐居,倪瓒甚至直接引用陶诗,刻了一方 “自怡悦”的印章,钤押在自己的作品上,除表明作品只供自我欣赏外,也同时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涤砚图》的创作,也可能与受画人善书法有关,但画面的意境决不限于此。涤砚的细节描写,可以窥见主人的日常生活,故乾隆弘历有诗句云;“临池静课余,洗研命僮胥”。但整个环境的设置,却是为了表现主人与世无争的高洁情怀,其主题鲜明突出,一目了然。

王蒙 《涤砚图》局部

王蒙的山水画作品,有多种面貌,其差异主要在用笔用墨和不同皴法上。《葛稚川移居图》(故宫博物院藏),山石略带斧劈皴擦,不作一苔点,似有李成、郭熙遗意。《青卞隐居图》(上海博物馆藏),勾皴与披麻相结合;干墨与湿墨同时并用,挥洒放纵,极尽能事。《夏日山居图》(故宫博物院藏)以披麻皴为主,夹带解索皴,沉静浑厚,多取法于巨然。《太白山图》(辽宁省博物馆藏),浓墨重笔,用短笔解索皴并加以荷叶皴法,苔点满纸,似乎是在董源、范宽点法基础加以变体抒张。曾在苏州见顾氏旧藏另本 《葛稚川移居图》(著录于顾文彬 《过云楼书画记》中),以浓墨干笔长解索皴法写山石,散毫枯笔点苔,极其苍劲简老,可能是他晚年的作品。此幅 《涤砚图》在笔法墨法上介乎 《太白山图》与另本 《葛稚川移居图》之间。近处溪岸勾皴略带斧劈,是常用手法,溪对岸巨石,以长线条勾出轮廓略加纹理,进一步发展即成长解索皴。远处山峰,用淡墨干笔皴擦之后,再用浓墨枯笔点苔,似乎用的是一种秃笔散毫。整幅笔法苍劲、不拘成法,随心所欲。作者未注名创作时间,据此估计应属他中晚年时期的一件精心杰作。

▲王蒙 《涤砚图》局部

《涤砚图》是梁清标之后进入清内府的,著录于《石渠宝笈续编》“淳化轩”中。

萧平

“元四家”之一王蒙的 《涤砚图》,是仕勋兄的“压箱之宝”,他的室名也因之而得。

▲王蒙 《涤砚图》局部


《石渠宝笈续篇》对 《涤砚图》作了如下描述:“宋纸本,纵二尺四分,横一尺七分。水墨画山桥茅屋,一人对瀑,童子临溪洗砚。款:涤砚图,叔明为嵕山作。钤印一:王蒙印。御题行书(略)。左方缥绫,董其昌跋:王叔明涤砚图,绝似所临北苑寒林钟馗图,盖俱从王右丞得笔,真奇品也!其昌观,钤印一:董其昌。鉴藏宝玺(略),收传印记 (略)”文中所述,除董其昌缥绫跋失却外,皆保存如故。上款“嵕山”,为余谦字。余氏,池阳人,擅草隶,元代后期官江浙儒学提举。徐邦达老师认为,王蒙作此图当在元末,应是中岁之笔。

▲王蒙 《涤砚图》局部

王蒙为赵孟頫外孙,画从外祖父来,又往往出外祖父规格之外,纵逸多姿,苍茫深秀,有“画中龙”之称。《涤砚图》幅面不大而具万千气象,树木不下十数种,山水多至十余重。或皴或点,或钩或划,或聚而密,或散而疏,或粗而老,或细而嫩,尤以渴笔点苔,特见风神。满纸烟霭微茫,气韵生动,真百看而不厌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国画教程——临摹王蒙《春山读书图》
解读元四家王蒙的艺术特点
山水皴法——解索皴技法
王蒙山水解读
元四家之王蒙
王蒙(元四家)松壑听泉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