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太极拳推手单人操练法(下)

  武汉  张天绪2012年


十一、肘底藏捶

(一)目的

掌握“捶法”。捶要自心出,随意而发,要知己知彼,随机应变。拳打五尺以内,三尺以外。无论前后左右,都是一步一捶。用拳犹如用兵,击其无备,袭其不意,“藏捶”之法即此也。虚而实之,实而虚之,以得人为准。

(二)内容

1、预备式同前。

2、动作解析:

(1)左脚向前踏一步的同时,左掌变拳,由下而上竖起在面前,拳心对鼻尖,拳眼向左,左脚抬起。(图36)

(2)右脚蹬地,重心向前移至左腿,左脚落地呈弓步的同时,右掌亦变拳,由右向左,从左肘下横摆击出。(图37)

(3)右脚上半步与左脚平齐,两臂自然下垂。

(4)右脚向前踏出,动作同上,方向相反,一步一动,36动后收势还原。(图38、39)

(三)要点说明

左拳应竖起于肘心之间,右拳在左肘下,亦位于心窝间,正所谓“未曾交手一炁当先,见空不打见横打,见空不立见横立,上中下总要一炁”。

十二、白鹤双亮翅

(一)目的

“白鹤亮翅”是太极拳推手诸多技法的基础招法,要重点掌握,练熟。掌握熟练后,再配合脚法、腿法,即可续练“高探马”、“倒展肱”、“进步亮翅”等招法。

(二)内容

1、预备式同前。

2、动作解析:

(1)重心右移,左脚向前踏一步的同时,左手从体左侧由下而上顺时针划半圆,手高过顶,至顶上;左手启动的同时,右手屈臂,掌心向左,立掌,指尖上指鼻尖。两膝微屈,两掌心相对。(图40)

(2)重心前移,右脚前进一步,与左脚平齐;同时,两掌翻转掌心向前,双掌下落至胸前。(图41)

(3)双掌继续下落,右脚前进一步,做右白鹤亮翅。一步一动,36动后收势还原。(图42、43)

(三)要点说明

白鹤亮翅在上左脚时,右手要循体中线由下而上,手向上时身形向下,双手下落时身向上长,显出挺胸通脊、虚灵顶劲的气势。两脚替换前行,重心应在左右脚上交替移动,“脚走鹅步展翅行”,像鹅走路一样有些左摇右摆。后脚前移,双脚并拢时,两脚有虚有实,不可一脚踏死,而犯双重之病。

十二、琵琶式

(一)目的

琵琶式亦有人称之为“托枪败式”,顾名思义,此式应为败中取胜之式,重点在练以退为攻的意识和退中取进的招法。

(二)内容

1、预备式同前。

2、动作解析:

(1)左脚向左前方踏一大步的同时,两掌在小腹前自左而右划一小圆,再顺势而上向左前方伸出,两掌心相对,左手略高;同时,右脚跟半步,以脚尖点地,呈虚步。(图44)

(2)右脚脚尖点地,不要停留,即刻后撤半步,两掌自然下落,右脚掌着地,重心后移,左脚随之后撤半步,膝微屈,左脚以脚尖点地,呈左虚步(图45)。

(3)两臂下落时左掌变钩手(左手拇指扣中指第一横纹,其余指皆捏拢)置左腿膝上,右掌落于小腹前;右掌心向下,四指略向左下指,要自然。(图46)

(4)收势直立,换右向的琵琶式,两式交替,36动后收势还原。

(三)要点说明

两掌向上时要先划一小平圆,然后顺惯性而上,要多借些机势,使动作更加自然。手落后要守住丹田,使混元之气归于 丹田,沉肩肘,气不上浮。

十四、铺地锦

(一)目的

重在练下势。“铺地锦”、“铺地巾”、“雀地龙”,皆为同势而异名,其最大特点是低姿下势,一腿或双腿都接触地面。目的是练双腿的柔韧度和支撑力。

(二)内容

1、预备式:左侧对前进方向,其余要求如前。

2、动作解析:

(1)两掌相距尺许,在身前逆时针划一立圆。当双手向右伸出时,左脚向左跨出。

(2)双手继续划圆,双脚以脚跟为轴旋转,双手两次运行到左侧时,左脚尖上钩。右胯松开下势,呈左仆步;右掌护在脸右侧,左臂平伸左脚上,呈左铺地锦式。

(3)后脚蹬地,前脚掌下压,左掌顺左腿前探,两腿顺势而起直立,转身,右侧对前进方向。

(4)两掌自左而右顺时针划立圆,重复前一动作,方向相反,一步一动,36动后收势还原。(图47~50)

(三)要点说明

铺地锦又称砸七星。七星者,双手、双肘、双肩与头之谓也。“头为六阳之首而为周身之主,五官百骸莫不本此为向背”。此动中,头切不可俯仰倚侧,要做到“头与手合,手与身合,身与步合”。手划圆要与脚的拧动旋转一致,在双脚旋转过程中逐渐扩大两脚间距,然后缓慢下坐,不可猛浪。

十五、喜鹊登枝

(一)目的

重在练习蹬脚的弹性力和双手的内张力、对拉力。相传,真人张三丰正是目睹鹊蛇相斗,“鹊鸣声飞下展翅扇打”,“长蛇蜿蜒轻身闪过”,而感悟“太极以柔克刚之理”,从而粗成太极拳。“喜鹊登技”之法即寓此理,应习之,熟练之。

(二)内容

1、预备式,同十五动。

2、动作解析:

(1)重心移向左腿的同时,两掌变拳于胸前相交。

(2)松左膝,提右腿,右脚用力蹬出的同时,两臂用力展开。(图51、52)

(3)右腿和双臂迅速收回,右脚尖向右拧,身随脚转90度落地,左脚随之而上与左脚平齐,直立。

(4)重心移向右腿,两臂相交,重复以上动作,一步一动,36动后收势还原。

(三)要点说明

左右蹬脚时脚尖要上钩,脚跟外蹬,大腿与地面平行;转身拧脚时立身要中正。两手两腿枢机在腰,“手为先行,根基在膊” ,“气聚诸腹,机关在腰”,步随腰变。另外,双臂展开和脚蹬出时,要迅速收回,如同有皮筋拽着,极富弹性才好。

十六、高探马

(一)目的

熟悉脚与手的协调配合。太极拳要求“外三合”与“内三合”,应先掌握“外三合”。即“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练时要做到右手与左脚的交叉配合。即右手上转时左脚起钩,手到脚到同一时间完成,并同时起肘、提膝、拧腰转胯,以使其相合。

(二)内容

1、预备式同前。

2、动作解析:

(1)左手领左脚钩起,两手抱球,左手在上,右手在下,两掌心相对。

(2)左脚向左拧并向左前方踏一步,转身落地,转身180度;双手抱球旋转,转身后,右手在上,左手在下,保持抱球状。

(3)左脚落地后,右脚随之前进一步,两脚并立,百会上顶,挺胸通脊。

(4)起右脚,双手抱球,右手在上,反向重复上动,一步一动,36动后收势还原。(图53~55)

(三)要点说明

双掌划圆时,脚下随之拧动,手脚动作要协调一致。双脚着地时,双手要有对拉拔长之意,要有弹力。

十七、拗步

(一)目的

进一步熟悉“外三合”,左手与右脚,右手与的交叉相合。一步一捶,右拳打左脚尖,左拳打右脚尖,两脚交叉前行,手起脚起,手落脚落,腰胯肩背与之相协调。

(二)内容

1、预备式同前

2、动作解析:

(1)左脚向左踏出一步的同时,右手变拳自右而左划圆。右拳落于左脚的上方,左拳屈肘置于尾闾上方,拳心向外。(图56)

(2)右脚插步于左脚前呈交叉步;两拳同时自左而右摆动。左拳落于右脚上方,右拳落于尾闾处。(图57)

(3)左脚向左踏一步,双拳自右而左摆动,如此反复向前,一步一动,36动后收势还原。(图58、59)

(三)要点说明

动作要轻柔连贯,如同少女扭秧歌,步动要有轻踩荷叶的意念。诚如太极拳经论所言,“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尤须贯串”,“尾闾中正神贯顶,满身轻利头顶悬”,“如三尺罗衣挂在无影树上”,轻灵飘荡,其宗旨是“轻摇之以松其肩,柔随之以活其身,徐行之以稳其步”,使阴阳转动如昼夜交替,自然而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孙式太极拳十二三四式进步搬拦捶和如封似闭和抱虎推山
张三丰太极拳(珍藏版)1
四十二式太极拳拳谱
《太极拳体用全书》(杨澄甫口述)
42式太极拳丨第九、第十式——进步搬拦捶、如封似闭
宋氏形意拳十二形拳/五行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