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野钓子线并非越细越好!保证上鱼不切线,需从四个方面综合考虑

子线的粗细对钓鱼会产生比较大的影响。细子线更利于鱼儿吸食入口,可以让出口信号更加明显,细子线有优势,但在野钓中,子线并非越细越好。如何搭配使用好子线的粗细,想要保证上鱼不切线,需从四个方面综合考虑,一定要有一个是适合自己的理性认知。

调钓的灵顿

鱼在吃饵时,子线粗细的区别就在于鱼能吃进去,和鱼能很快很舒畅的吃进去,在这点上是有所不同的,能很直观的反应在漂相和中鱼率上,一些时候会有明显的差异。这个差异更多的体现在调钓上,如果钓得灵,当然是子线越细越好,细线柔软;粗子线倔,则会产生挡口现象。反之如果钓得钝,子线粗一点并不会影响鱼的吃口。很明显的想象就是,我们用粗子线作钓时,不见口,或有口漂相不明显,当改为钓跑铅铅坠到底的时候,便能很快的上鱼。

野钓很多钓友都喜欢调平水,不管搭配如何都是同样的调钓。在诸多客观因素的影响下,也是为了抛投方便,用这吃铅3克的浮漂配着袖钩0.8的子线。在这种搭配下,多则是八字环到底。在这种现象下,细子线的优势体现得并不明显,聊粗细没有意义,子线粗细都是松弛的躺在水底,对鱼吃口的影响并不大。此时就看水下环境和诱鱼的质量和鱼吃不吃的问题。想要灵敏些长短的取舍才是关键。

鱼的活性,窝里鱼的多少

选择子线的粗细还要从鱼的活性出发,根据窝里鱼的多少去考虑。鱼的活性低,开口幅度小,小钩细线,鱼入口比较舒服,用粗子线经常是能看到浮漂轻微的晃动或是根本看不出浮漂的动作,以为撞线或没鱼。鱼口轻开口弱,粗线就会挡口,中鱼的效率就会降低。窝里鱼少,警惕性就高,鱼在吸食饵料的时候,如果产生感觉有异物感吗,它会很快吐掉不会再吃。子线应在自己可控范围内用到最细。

在鱼活性高且窝里鱼多时则不存在这一现象。鱼越多警惕性越低,往往都是抢食状态,看到饵就往嘴里吞,在钓钝的情况下,出现双尾的几率就会比较高。鱼的活性高,上钩后挣扎的力度变大,子线适当粗一点以备随时应对大鱼的突袭,可以适当放大,但不能过分放大,够用就好。

鱼竿的软硬

子线的粗细选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使用的鱼竿的软硬上,其次是鱼线的质量和所钓的目标鱼。竿子硬,子线就要适当放大一些;竿子软,就要适当减小子线的线号。

现在野钓选择鱼竿受黑坑和渔具测评的影响,鱼竿聊钓性都论H;讲硬度;看钓重,导致很多钓友盲目中竿子越用越硬,而忽略了所钓目标鱼的个体大小。竿子硬回鱼是快,但搭配不当很可能遇到个体稍大的鱼,便会有切线的风险。

小钩细线博大鱼,不会人人都那么幸运。根据个人的搭配使用情况,鱼竿的软硬起着决定性因素。从起竿;称鱼;再到遛鱼的过程都存在一定技巧,软竿护线,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很多钓者操作上的失误。硬竿则不然,钓小鱼没什么,但凡钓到个体大的鱼,鱼在水中挣扎,竿子也较劲,很可能鱼一个转头就瞬间秒切。使用细线选竿子不能盲目,竿子软一些,在遛鱼的手竿上会有很好的体现,竿子硬子线的线号就要适当放大,不可一味求细。

心态

野钓常见的现象,用小钩细线想踏踏实实的钓会儿小鲫鱼,偏偏却总能碰上鲤鱼过来捣乱,不经意间的切线跑鱼会使我们的心理产生很大的波动,继续钓不稳妥,换上粗线大钩浮漂又是没了动静,跑鱼过后很多钓友都是带着遗憾草草收场。

这种情况屡见不鲜,就难免在子线的使用上对钓着产生一定的影响,也就会有两种不同的认知。一种是不用细线连切线的机会都没有,屡败屡战的挑战;另一种则是求稳,索性就线粗一点,钓钝一点,碰到大鱼好歹能搏一下。

根据鱼竿的钓性不同,钓法不同,让鱼吃起来省劲儿,都是有针对性的去钓。钓鲫鱼你用0.6,0.8的子线,就一定说用3+2的线组就是错的吗?虽说铅坠躺底不存在挡口,小的能钓,大的也能与之一搏,但野钓资源没那么多大鱼可钓,主钓鲫鱼还是够使就好。子线可以适当放大,比如用个1.0,1.5的就完全够使,过分放大很多时候没有必要。

野钓子线的粗细选择,保证上鱼不切线,需从这四个方面综合考虑。决定鱼口好坏的因素有很多,根据浮漂的出口信号,根据周围钓友的上鱼情况,综合分析综合判断,更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好子线的粗细搭配,一定要有一个是适合自己的理性认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提竿立马切线,这是怎么回事?
鲤鱼 手竿钓鲤鱼之钓组搭配篇
杨家湖战大鲢
选择鱼线不要只看价格,要多方面考虑,附心得供参考
数十万钓友收藏——钓鱼百科图解
线细钩小钓鱼才好?选对线组很重要,“小钩细线钓大鱼”仅是意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