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道家解读《道德经》,娓娓道来,让你明明白白福气怎么来

大道至简通天下,言坤开坛传真经。言坤解道系列8。

【通行本第3章,帛书本第47章】

不上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智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矣。

原创文章

【解读】

不提高有钱人的地位,人们就不会抢着要当有钱人;不提高稀缺货物的价格,人们就不会想着去盗窃贵重的物品;不宣扬人类心中的欲望,人们就不会肆意放纵自己的行为。

对比一下当前的社会现状,很容易就能明白这个道理。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都追星?因为社会把明星的地位提高了。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都想当网红?因为社会把网红的地位提高了。为什么越来越多人都想着当老板赚大钱?因为社会把有钱人的地位提高了。

所以圣人治理民众的方法,就是让民众不要有太多的欲望和想法,能够吃饱穿暖;让民众不要有不切实际的志向和抱负,但要让民众强身健体。让民众始终保持纯朴的思想和朴实的心态,使有心智的人控制自己的行为而不敢妄施伎俩,那就没有治理不好的道理了。

【分解】

贤,这是个多义词,最早是指'有财富(的人)',后来演变成'有德行有能力(的人)',至于怎么解读,各人观点而已,不影响整体。

贤的含义

无论《新华字典》还是《汉典》,或者《说文解字》,甚至是《甲骨文大字典》,'贤'的本义就是'有财富'的意思。后来被各家引用,这个字的本意慢慢演变,先是'有赚钱能力(的人)',逐渐演变为'能赚钱、有管理财富能力(的人)'、'有才能(的人)',最后演变为'有能力有德行(的人)'。古人认为,有德行的人就有能力,能力的体现就是会赚取财富、管理财富,有德行有能力的人才能够拥有财富。

这句话中的'贤、货、欲'和'不争、不盗、不乱',合起来就是'不争贤、不盗货、不乱欲',意思就是'不争当有钱人、不盗取贵重之物、不宣扬欲望',一目了然。

虚其心,就是让民众不要有太多的想法和欲望。弱其志,就是让民众不要有太多不切实际的志向和抱负。强其骨,就是让民众强身健体、壮其筋骨,因为民是国之根本,国是民之后盾,没有民何来国?没有国何来民?二者相互依存,互为根本。

弗为,控制自己的行为。帛书本《道德经》里,'弗'和'不'两个字分得很清楚,'弗'就是战争结束后把兵器捆绑起来,是'控制'的意思。

智,智士,有心智的人。古代智士有两种,一是伪诈心智之士,一是智慧正直之士。两者都是智士,都是心智慧聪之人,历史上帝王重用伪诈心智之士治理国家的例子很多,比如秦桧、和珅等等。

人人都喜欢的,不解释

——————————————————————————————————

【通行本第4章,帛书本第48章】

道沖而用之有,弗盈也。渊呵,似万物之宗。銼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呵,似,或存。吾不知其谁之子也,象帝之先。

【解读】

事物在运动变化的时候,利用的是事物显露出来的特性,就是为了要控制事物的发展不至于太盈满,避免事物的发展盈而溢出,从而进化生成新的事物。这个道理深奥哈,类似事物生成和进化的根源。

这是'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的道理。好比我面前有个空碗,空空如也。我准备用汤勺把锅里的汤盛到碗里。汤勺空的时候,是初始状态,是开始,是'无'。装满汤勺的时候,汤勺有了变化,是'有'。把汤勺里的汤倒进碗里,反复操作,奇迹发生了,我面前的空碗变成了新的事物,变成一碗汤。所以,汤勺的初始状态是'无',是'有'的开始;汤勺有变化的这个'有',就是这碗汤的根源,就是'宗'。

所以啊,当事物的运动达到盈满状态的时候,就要消耗减损他的锋芒。菜刀过于锋利,要么可以切菜,要么可以伤人,所以要用来切菜,以銼其锐利,避免菜刀伤人;下属有了纷争,是因为各持己见,要么能够突破,要么引起争斗,所以要才尽其用、各司其责,避免纠纷;一个行业的光芒过于集中,要么有利于冲破传统,要么会蜂拥而上,所以要把光芒分散,不要全去追星、或者全去做电商当老板,这样就没人搞科研、没人进工厂;事物能够蒙尘,要么过于珍贵、舍不得拿出来用,要么就是无人问津,所以才沾满灰尘,因此要让更多的人去接触。

太精湛了!仔细想一想,好像就是这个道理哦。我也不知道这个道理是怎么产生的,但这个道理的存在一定比大帝的存在还早。

【分解】

冲冲冲,就是激烈运动啊

沖,甲骨文=(河流)+(中)。也就是,一条河川,中间是个'中'字,表示'河中间的急流'。所以这个字表示的是'激烈运动'的状态。在帛书乙本里面这个字是'沖',跟通行本中的'冲'是同一个字不同的写法。

盈,盈满,溢出来,多余,锋芒毕露。

渊,深渊,深奥。

湛,深沉,深湛,精湛。

象帝,大帝,天帝,天地间的最高统治者。古人认为,象是陆地上最大的动物,所以用象来表示大。

——————————————————————————————————

【通行本第5章,帛书本第49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

【解读】

天地之道,对万物都是平等的,没有什么对谁好或对谁不好,没有什么'仁'或'不仁'的标准。刍狗也好,贵重之物也好,动物也好,人也好,天地也好,都是道的存在,都是道之所生,不分彼此。

圣人是得道之人,天下万物都是道之所生,万物的心就是道的心,道的心就是圣人的心,所以天下万物跟圣人没有隔阂,没有你的道、我的道、他的道、圣人的道之间的区别,都是一样的道之所生,所以没有'好'或'不好'的标准,都是一样的。

吹尘球而已,被解释得天花乱坠

天地之间,就像一个中空的气囊,只要你不去挤压,里面的空气就不会跑出来,你越挤它,里面的空气反而就跑出来越多。人员的管理也是一样,干预越多,建议越多,属下反而越无所适从,越不知道要听哪个,不如保持在恰当的发展状态中。

道理是相通的,当事物朝着恰当的方向发展时,这是一个稳定的运动状态,蓄势待发,只要时机成熟或者条件成熟,就会有所突破更进一步。但如果横加干涉,今天添一点东西明天补一点南北,稳定的运动状态就容易失衡,会越来越糟糕。

【分解】

仁,原义是一视同仁、平等对待的意思,后来才演化成仁慈的含义。不仁,指的是没有'仁'的标准,因为万物都是道之所生,都是平等的。好比一个群体,如果人人身高都是一米八,那就没有高矮之分,因为没有标准。天地之道也一样,给你的、给他的、给万物的,都是同样的道,同样的标准,所以没有'仁'和'不仁'的差别。

刍狗,就是用草扎的狗。种过水稻的人都知道,水稻成熟的时候,会有很多麻雀来吃稻谷,所以用草扎几个草人并且给草人穿上人的衣服,然后把草人放在稻田中间,麻雀看到了会以为有人在田间劳动,就不会下来偷吃稻谷。等到稻田收割完了,那个草人就随便仍在地上随便脚踩。刍狗就是跟草人类似的东西,用完了就扔,随便脚踩。

橐龠,吹火用的气囊,其实就是现在的吹尘球,只是叫法不同、用途不同而已。屈,就是瘪下去的意思,你不去动吹尘球,它就不会自己瘪下去,里面的空气就不会跑出来,你挤得越厉害,里面的空气跑出的就越多。

这章就先到这里。

言坤的所有文章都是原创,转载或引用请注明:言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帛书《老子》全文贯通(德经)
老子哲学的现代解说(19--21)
《道德经》
老子《道德经》隐藏的巨大秘密,被完全挖掘。颠覆你的想象2
道德经全文翻译
韩非《解老》《喻老》译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