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涅水诗苑】《家乡味道》美篇第十八期总第33期




     老家的味道,是记忆中剪不断的一缕情愫,是畅享在大地母亲的怀抱;是天真无邪的快乐,是心灵深处最温暖的依靠;更是我们每个人心底里最柔情最美丽的眷恋!

       老家的味道,是秋天收获时父辈憨厚的微笑;是闲不住母亲活筐里的针头线脑;是青春少年的发明创造;是窗前月下姑娘绣岀的荷包…

        她是平民的根,她是游子的锚,她是乡党的梦,她是诗人的傲,她是爸爸的责备,她是妈妈的唠叨!

       老家的味道,是爸爸的红烧肉,是妈妈的水煎包;是爷爷的焖肘子,是奶奶的鸡蛋糕,是我最爱的家常菜,是我梦中甜蜜的笑!

       老家的味道,是我们人生中最美好的记忆。 涅水诗苑本期以“老家味道”为题,请文友操生花妙笔,在这个斑斓的季节里,描绘出不一样的风土人情。

出题老师:廖显斌

东篱诗社编辑部

2023.9.23号



王福明    朱品君    和西典    白长新

黄厚载    王淑琴    张克勉    朱俊杰

郑新明    王发军    廖显斌    刘金现

高云霞    史向峰    王代孝    范遥闻

刘俊甫    闫庆彬    刘元庆    王    崇

李青旺    宋志清    王应杰    李来旺

刘国宝    郝继红    郭德满    张均朝

吴树森    陈忠华    杨兴芹    和    平

郭学武    孙仲田    王荣勤    张向英



踏莎行   老家的夏夜

(晏殊体    新韵)

文/王福明(晴空万里)

       散尽炊烟,铺开夜幕。晚餐会聚沟东处。有谈有笑晚风凉,一天劳作无言苦。

       星闪天空,蝉鸣大树。横笛一曲心中驻。东谈西扯话桑麻,年年岁岁还如故。

鹧鸪天   新疆风味

(晏几道体)

文/朱品君

       塞上金秋果染霜,甘甜脆枣满园芳。糖心苹果含娇靥,马奶葡萄蕴蜜浆。

      手抓饭,烤全羊,幕斯莱思朴淳香。麦西来甫翩翩舞,归醉毡房已暮阳。

注:幕斯莱思~一种维族葡萄酒。

麦西来甫~新疆民间歌舞。

菩萨蛮   我的至味

(李白体)

文/和西典(老和)

        家乡至味人人有,每逢提到涎流口。异地未曾尝,更加思故乡。    

  纯粮煎饼脆,宜养肠肝胃。吃就大葱卷,长年当主餐。

渔歌子   腊八蒜   

(张志和体)

文/白长新  

      紫袍褪尽入新房。翠碧荣身白玉藏。味清爽,意悠扬。携饺同春满庭芳。

长相思   故乡情味

(白居易体)

文/黄厚载    

        朱圉山,大象山。山后山前风景妍。香椒红满天。

        葡萄鲜,沙梨圆。美食琳琅香万千。痴迷不入眠。

天净沙   家乡的拉面

(马致远体)

文/王淑琴

    飞雪凛冽风寒,夕烟飘袅乡关。炫彩鲜香拉面,胜同佳宴,至今萦绕唇间。

天净沙   思乡

(乔吉体)

文/张克勉(此心安处)

     黄豆红薯芝麻,紫茄萝卜鱼虾,绿豆青椒北瓜。春秋冬夏,思乡人在天涯。



七律   家乡的味道—唐桥鸭蛋

 文/朱俊杰

青衫玉体裹双黄,静卧盘中待客尝。

出壳鲜灵雄牡色,育胎秘密养营良。

淡咸适度美千口,老少皆宜畅八方。

蛋白嫩柔颜若蟹,天然珍品齿留香。

     注:  据光绪《鹿邑县志》载:“唐桥店鸭卵黄大多脂,以盐渍之,美过南方高邮州所制,土人谓之唐蛋,他村效制不能及也。”唐桥鸭蛋个大皮薄,经腌制,蛋清洁白如玉,蛋黄紫红色如细粒珠砂,挑起蛋瓢油珠往下滴,咸不浓,涔不甘,鲜美宜口。相传唐桥鸭蛋曾被汉帝刘秀御封为贡品。

七律   桑梓味道

文/郑新明(天山老狼)

凝看桌上旧茶壶,转瞬顽童变老夫。

每忆锅盔浆水面,常思豆饼枣泥酥。

华年闯世离三径,晚岁归乡品万殊。

尝尽人间千百味,最难忘却是莼鲈。

七律   家乡味道 

文/王发军(我骄傲) 

辞别柴门走四方,老家味道梦中尝。

枣红浸染徒河水,饼馥漫弥贡藕塘。

几载寻常随日去,今朝香饽美名扬。

蹉跎岁月春心在,记住乡愁共举觞。

七律    老家味道

文/廖显斌

四十年前腹内慌,工资领罢意飞扬。

单车北地新公路,邓县南桥糊辣汤。

几句乡音心里暖,三羹羊肉梦中香。

无情岁月催人老,今日思来总不忘。

七律   老家味道

文/刘金现(一言)

老家味道一情根,常伴年光倍自温。

遥忆垂髫推磨碾,向来豆沫感心魂。

曾经日子千重结,又见椿萱四季奔。

沧海桑田天地变,那欢那苦意中存。

七律   家乡味道

文/高云霞(梅香)

名吃河南胡辣汤,由来已久世间扬。

面筋木耳黄花菜,米醋生抽肉蒜姜。

只为百家成美食,皆因阁老献羹方。

酸咸开胃暖身体,至味诱人思故乡。

七律   老家味道

文/史向峰(不老松)

淳朴民风沐万家,互尊互助度年华。

张三失火八方救,李四丢儿九族查。

喜庆邻亲齐贺喜,瓜甜客友共尝瓜。

周游天下乡音好,故里门前孕彩霞。

七律   家乡味道

文/黄厚载

家乡味道最缠绵,永世永生相互牵。

羊角辣椒红似火,花牛苹果美如仙。

酿皮老酒桃仁子,酸菜甜醅燕麦圈。

梦绕魂盈难忘记,醉人美食透心田。

七律   家乡味道

文/王代孝

家乡味道在人间,一饭一粥行路艰。

常念汗滴禾下土,多亏粮解腹中寒。

栉风沐雨耕耘苦,战险除灾稼穑难。

颗粒都含民热血,戒奢倡俭更思酸。

坡底韵   精酿香飘醉宛城

文/白长新

愿作甘霖润万家,何忧身碎献菁华。

未疑圣手心雕玉,本是深情浪涌花。

琥珀色妍浮白雪,芙蓉面媚耀丹霞。

劝君莫畏将军肚,权当燃脂一盏茶。

七律   家乡腊肉

文/朱品君(驼铃)

烟熏日晒隔冬藏,盐渍微油色浅黄。

户户过年筵席喜,家家守岁佐餐香。

民间美食腌储易,故梓珍馐烹饪长。

母逝佳肴何处觅,想来已是泪双行。

七律   老家秋日的记忆

文/王福明(晴空万里)

秋日家乡喜事多,小桥流水放声歌。

锅中绿豆煮红薯,院里黄鸡戏白鹅。

掏鸟捕蝉爬大树,摸虾捉鳖下东河。

依稀如梦难言尽,俚语桑麻知几箩?

七律   儿时家乡味道(新韵)

文/和西典(老和)

儿时记忆尤清楚,件件思来浮眼前。

骑狗撵鸡掏鸟蛋,偷瓜盗枣仿抽烟。

逃学屁股留掴印,打仗士兵争赐官。

至味纯粮煎饼脆,一直养我到成年。

七律  家乡的味道槐花飘香

文 /张向英(疏篱菊影)

我道天宫未此香,琼枝翠叶挂农庄。

有心捋下诗千串,无意沾来蕊一筐。

巧妇烹蒸多彩饼,御厨熬制五鲜汤。

春光灿烂沉于醉,惹得家家美味尝。

五律  家乡的味道

文/范遥闻

花开荒岭俊,麦养小村庄。

稻米经年爱,番茄炒蛋香。

吃瓜甜似蜜,嚼薯面如糖。

牢记家乡味,何愁大浪狂?

五律    我爱黄石港饼

文/王代孝

黄石生产抓,港饼进千家。

火腿桃仁馅,冰糖绿豆沙。

图文多雅致,形态尽如麻。

节日团圆聚,人人笑似花。



五绝   芝麻叶绿豆面条

文/刘俊甫

寻常碗底捞,一域爱如潮。

多少乡愁客,季鹰思未消。

注:季鹰思即莼鲈之思

五绝   家的味道

文/王崇

双亲厨下忙,游子返家乡。

袅袅炊烟起,浓浓饭菜香。

七绝   老家的味道

文/闫庆彬(小资)

漂泊他乡数载秋,柴锅烙饼抹葱油。

爹娘烹饪谗儿嘴,家味浓浓胜庶馐。

七绝   老家味道

文/刘金现(一言)

岁月悠悠常日新,老家味道爽精神。

嫩香豆腐吾钟爱,春夏秋冬复入唇。

七绝   芝麻叶面条(通韵)

文/刘元庆(彦含书屋〉

芝麻老叶面条汤,入口柔绵味道香。

大蒜辣椒当佐料,如今忆起水涎长。

七绝   老家味道方城烩面(通韵)

文/刘元庆

手扯春绵烩面长,好如秋练散清香。

方城味道心常记,肉块羊汤醉四方。

七绝   老家味道(新韵)

文/史向峰(不老松)

悠悠岁月倍思亲,慈母厨房煞费心。

红薯米糁吃不够,令儿回味到如今。

七绝   老家味道

文/李青旺(北山樵夫)

故地门前数棵槐,逢春花朵竞相开。

李郎最解家滋味,串串馨香扑面来。

七绝   老家味道

文/李青旺(北山樵夫)

红芽绿叶一株椿,煎饼飘香总诱人。

我自垂涎君莫笑,家乡味道最生津。

七绝  忆老家味道

文/李青旺(北山樵夫)

母烧沸水煮馄饨,缕缕浓香挤出门。

笑语声中品尝细,无穷回味是娘恩。 

七绝   故乡真味

文/宋志清(红花叶自轻)

故园兄弟亲情切,乡土行游烦恼稀。

真似当年蔬菜饼,味兼杞菊更依依!

七绝   望旧闾有感

文/宋志清(红花叶自轻)

风云飘渺江湖阔,味道甘甜菊桂香。

故里秋来如画景,乡人何必羡他方。

七绝  乡味己变

文/王应杰(心灯引路)

怎奈人生复转空,如今归舍白头翁。

入乡不见田园景,栋栋石林无路通。

七绝   乡情(新韵)

文/朱品君(驼铃)

父母昔时别梓里,生吾养我在边关。

少年不识家乡味,已把西疆作故园。

七绝   家乡的味道唐桥鸭蛋

文/朱俊杰

青衫玉体裹双黄,静卧盘中待客尝。

蛋白嫩柔黄若蟹,天然珍品齿留香。

七绝   绝佳镇平味(新韵)

文/刘俊甫

玉米糁熬红薯柔,黄金搭配齿香留。

昔年粗淡家常饭,今是时髦长寿粥。

七绝   镇平羊肉汤

文/刘俊甫

半锅羊骨一锅汤,至味鲜醇白似霜。

香菜酌加添妙味,惹来吃货汗流长。

七绝   家乡的味道(通韵)

文/李来旺(山水乐)

溪水百滋知我心,鸡鸣犬吠梓桑魂。

炊烟袅袅千家起,俚语一声中最亲。

七绝   老家味道

文/王福明(晴空万里)

春日榆钱槐树花,出锅蒸菜乐全家。

窝头薯面昔佳味,绿豆熬汤夸好茶。

七绝   忆抢食药蹄

文/刘国宝

香溢砂锅探手抢,满襟灰土变油泥。

箸头无肉生狼性,竟是娘亲病药蹄。

七绝  家乡味道

文/郝继红

篱菊花开浥露香,鲅鱼鲜美蟹肥黄。

每逢团聚亲情切,杯盏村醪夜正长。

七绝   老家的味道(通韵)

文/郭德满(孤岛湘)

叠翠峰峦长在心,荷塘月色醉人魂。

杂交水稻田间舞,湘辣山歌梦里亲。

七绝   回故乡

文/张均朝(闲情生)

羁旅多年回故庄,娘亲迎我立东冈。

知儿最爱家乡味,烤薯蒸藜分外忙。

七绝   蒸槐花(通韵)

文/张均朝(闲情生)

东西两岗野生槐,春雨润花连片白。

母采儿随烹美馔,馋猫循味上锅台。

七绝    故味今昔(新韵)

文/张均朝(闲情生)

曾记当年地里穷,家家户户饭三红。

那时无奈已吃腻,今日寻来为养生。

(三红: 指红薯、红薯干、红薯面)

七绝   忆儿时麦收后全家大吃一顿蒜拌凉面

文/吴树森(耕心)

刈完田麦打完场,老母灶台操作忙。

过水面条清拌蒜,至今依旧齿留香。

七绝    赴宴

文/王发军(我骄傲) 

有约东城赴宴筵,应时榆荚惹人怜。

纵然一口钱多贯,怎及家乡味道妍。 

七绝   家乡情味

文/黄厚载      

今生最忆是童年,父教诗文母爱全。

秀水青山滋养大,白天黑夜意情连。

七绝   老家味道(通韵)

文/张克勉(此心安处)

人生弹指五十年,至味直将吃货馋。

故土美食孰是最?芝麻素面梦魂牵。

七绝   老家童趣忆

文/陈忠华(清韵之歌)

一

篱墙土屋伴侬家,少小经常食地瓜。

柔软香甜童叟爱,离乡背井总馋他。

二

书包未放急寻娘,倒柜掀锅饿似狼。

半个馒头和蒜吃,梦中醒后齿留香。

七绝   老乡

文/杨兴芹

关外冰天尽雪霜,老家土话暖心房。

一壶浊酒胆肝照,满院春风醉客堂。

七绝   老家特产

文/杨兴芹(天道酬勤)

枣闻天下醉千姓,蟀领中华耀八方。

白菜粉皮休说二,花生脆李闪金光。

七绝   宁阳“四八”宴席

文/杨兴芹(天道酬勤)

宁阳四八圣乡美,喜事红门进万家。

非物传承成首选,泰安百姓乐开花。

七绝   宁阳牛家村犬肉

文/杨兴芹(天道酬勤)

牛村狗肉有奇方,四海千家羡异香。

珍品满盆群友喜,行拳斗酒醉心堂。

七绝   家乡味道

文/王荣勤

 镇平黄酒

一方水土一方人,黄酒家乡味道醇。

八月中秋桑梓去,举杯痛饮洗征尘。

镇平烧鸡

侯记烧鸡味道纯,秘方卤制席中飧。

断筋离骨非遗载,老少咸宜勾客魂。

贾宋卤鹅

人言贾宋卤鹅香,今日朋邀酒店尝。

肥瘦相宜味淳厚,万家争食美名扬。

七绝   镇平美食

文/王荣勤

汉林鹅腿众家尝,侯记烧鸡响八方。

浆水面条何处好,天香馆里品天香。

七绝   老家味道烧黄豆

文/廖显斌

蚰子叫时黄豆黄,寻来一把掩炉膛。

咯吱声脆佳肴熟,眼气同窗粒粒香。

【蚰子】是我家乡一带对蝈蝈的通称。

七绝   家乡味道芝麻叶

文/郭学武

万采千揉农妇手,淘得黑叶做成团。

非经曩岁寒和馑,谁解乡愁此味间。

七绝    当年黑锅贴

文/和平

黑乌薯面热锅贴,焦里外粘难弯折。

若是三餐能享尝,也胜当世榆钱叶。

七绝   土灶烧红薯(通韵)

文/孙仲田

燃气电能双进厨,铁锅土灶日趋无。

每思馋口好食品,红薯柴烧味道殊。

七绝   邓州黄酒(通韵)

文/孙仲田

卅载睽违回到家,餐桌前面泪花花。

品着土特老黄酒,别样清香最可夸。

七绝   新泰芹菜 密刺黄瓜(新韵)

文/和西典(老和)

爽口无渣脆媲梨,公私宴会爱餐之。

曾成贡品飞声誉,没齿老人孩子迷。

七绝   昔日纯粮煎饼

文/和西典(老和)

贫苦人家纯梦想,精粮煎饼白鳞鱼。

奇香心沁铭于脑,大众今天情冷疏。

七绝   写《家乡的味道》有感

文/刘俊甫

诗友争先夸美食,珍馐素馔总怜之。

几多过往梦中味。满满吟成口水诗。








本期美篇配图:

李向鸿

​师从著名微结构山水画家刘燕声老师

​现为河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河北燕赵书画协会会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涅水诗苑·咏笔】2023年微刊第十八辑总第32辑
【原创】家乡的红薯醋
在老家用纯红薯粉做了一个煎凉粉,还是家乡的味
章台柳 家乡美诗六首(七律、七绝)
七绝·造访老家·中华新韵[七绝]
喜赞家乡美(新韵)[七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