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谈谈几种常见的阅读教学方法


教师、学生、教材以及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等各种因素之间,存在着复杂的信息传递方式。如果不能从信息传递的基本方式上来把握这些教学方法,就会被纷纭繁杂的现象搞得眼花缭乱,无所适从。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阅读教学方法。

1、评点法。又称串讲法,讲授法,讲述法,讲解法,讲析法,讲评法,讲演法,讲读法,点拨法等。我国古代的评点法始于唐代殷蟠编选的唐诗集《河岳英灵集》,有简明精辟的评点。南宋发展成为有总批、眉批、夹批及圈点相结合的评点法。明代评点成风,最著名的是归有光的《史记》五色圈点本和李贽(卓吾)的《水浒传》评点本。成就最高的评点家是明末清初的金圣叹(1068-1661),他原名金采,明亡后改名人瑞,号圣叹。他桀骜不驯,致力学术,专注古籍评点。他的代表作就是“腰斩水浒”,认为120回的《水浒传》,前71回是杰作,后49回是败笔。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眼光来看,后49回写了农民起义找不到出路(要么被镇压下去,要么重建一个封建王朝)的无可奈何的结局,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远不如留下一个悬念,让人们去思索,去寻找。我国传统评点法的最基本的特点是形象思维,用直觉、会意、顿悟的方法揭示真谛,其形式多是书评合一,评点就是对书文的点解和评串(点者断也,评者串也)。明人称赞李贽《水浒传》评点本说:“若无老卓揭出一段精神,则作者和读者千古俱成梦境。”这与西方基于抽象思维的归纳演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得出结论)、其形式多是写成独立的论文的文学评论,形成鲜明的对照。现代的评点法是我国古代的文章评点法在阅读教学中的继承和发展,具体方法就是:

点,就是点解,又叫点拨。在读中进行。要点在要害处,并要点破。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邹忌修八尺有余”,要点“修”,是长而美或高而美,如茂林修竹、身材修颀等。蛇也很长,但不叫“修”,因为它不美。电线杆子也很高,也不叫“修”,因为它不美,或者是另外一种美。又如:“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要点“私”——偏爱;“畏”——畏惧,害怕;“欲”——要满足自己的欲望。总之,对重点词语要重锤敲打,使之溅出火花。

评,就是评串。即句子、段落之间和全篇的评论和关联。要评出韵味来,评出思想感情来;要串起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来,串起文章的阶段性和连贯性来。评中有串,揭示出文章的主旨和技法来。具体来说,句与句间要评出语脉,使其“通”;语段与语段之间要评出层次,使其“顺”;结构段与结构段之间要评出逻辑,使其显示出内在联系;总评要评出主旨和技法,即中心思想和写作特点。如上文的第一句“邹忌修八尺有余”,写身材高大;第二句“而形貌昳丽”,写容貌美丽。两句总写邹忌是一个标致的美男子。在层次与层次之间,如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二者的区别是有无“君美甚”。有则是真心的赞美,无则是怯懦的奉承。段与段之间,如第一段:写邹忌与徐公比美。详细描述他由受蒙蔽到了解事实真相的过程,为进谏作铺垫。第二段:写邹忌向齐王进谏。进谏的方式不是直接提出建议,而是用以小喻大的方法,委婉,含蓄,动听,易于使人接受。这种方法就叫做“讽”。第三四段:写齐王虚心纳谏及取得的巨大效果。“三赏”“三变”及“四国来朝”是极言生趣的写法,所以有夸大之词。如“四国来朝”就不副史实,“战胜于朝廷”也属于设想。总评:封建帝王纳谏是为了巩固他们的统治,但在历史上有一定的进步作用。因为他们广开言路,修明政治,客观上有利于社会进步,并能给人民带来某些好处。邹忌委婉而讽的进谏方法,也值得我们在生活中和写作中借鉴。

评点法可以概括为四句话:一般的地方读过,重点的地方讲解,层次段落之间评论,全文讲完后总结。在具体运用中,哪些地方评点,哪些地方不评点,点多点少,评点如何结合等,都要依具体情况而定。点得过少则不透,点得过多则淹没重点,评点结合不好则会把文章讲得支离破碎。教材不同,对象不同,都要有所区别。如文言文一般要点多评少,现代文一般要点少评多,低年级一般要点重于评,高年级一般要评重于点。

评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优点是,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保证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深刻性,在有限的时间内有计划的完成对众多对象的教学任务,方法也简便易行。缺点是,不易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不易让学生进行读写练习,不易照顾个性差异。它的优缺点,都是由它的信息传递的单向注入式所决定的。张志公指出,教师一讲到底是“笨的劳而少功的老办法”,备课只备教学内容而不必研究学生,也不必进行教学构思。也有人因此称教师为“教书匠”,即只教书不育人。这些话都是针对它的缺点说的。我们在运用时要扬长避短,注意适应学生的认识规律,利用科学的启迪和艺术的感染启发学生思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由于以上的特点,它的适应范围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就教材来说,适应于内容较深、语言较难的文章,一般文章中的精讲部分,以及其他学生自学能力难以达到的地方。如较难的文言文,鲁迅的一些作品,文章的难点疑点等。就对象来说,年级愈低、自觉性主动性愈弱的学生,适应性就愈差;反之,适应性愈强。如初中宜较少采用,高中可较多采用。

2、谈话法。又称提问法,问答法,疑问法,析疑法等。特点是以师生的相互问答为主要方式来组织课堂教学活动。在我国古代教育中,曾有过运用谈话法进行教学的传统。例如《论语》,就教育学的观点来看,就是孔子用谈话法和讨论法教学的实录。该书共记录了117次问答,其中4次孔子问弟子,11次弟子问弟子,102次弟子问孔子。并且正是孔子第一次提出了“启发式”教学,并规定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的启发式教学三原则。但在后来长期的封建教育中,评点法逐步成为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教学方法,而且在很多情况下演变成僵死的注入式。直至近代和现代白话文进入语文教材之后,还是沿袭那种注入式的教文言文的方法来教现代文,极大地阻碍了语文教学改革的进程。黎锦熙早就指出:“历来全国中等学校之本国国文成绩殊不见佳,……症结何在?就在讲读教学时,不知道将白话文的教材与文言文的教材分别处理,而只知道笼统的用一种大概相同的教学法。”打破评点法的一统天下,谈话法和其他教学方法的提倡和运用,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大成果。谈话法作为一种有理论指导的规范化的教学实践活动,是从1953年“红领巾教学法”开始,逐步得到推广的。其要点有:讲究教师提问的艺术,正确评价学生的回答,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正确处理面向集体提问和指名回答的关系等。教学实践中经常见到的现象是:平庸的提问引起学生有口无心的随答;高深莫测的提问使学生茫然不知所答;只有能够牵动学生的神经,能够激起学生思想感情浪花的提问,才具有魅力。一连串具有思考价值和激发力量的紧密相连的问题,可以勾勒出一堂轮廓清晰、结构严谨的课堂教学,不断闪耀的智慧的火花,不断涌起的感情的浪潮,引人深思,令人回味。

3、讨论法。又称议论法,辩论法,研究法,研讨法,座谈法等。是由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师生之间的交流共同组成。组织课堂讨论要注意三点:

明确目的。讨论前要根据教学目的来确定讨论的内容和形式。讨论的问题要集中,要既有思考价值又有明辨需要。这些问题往往是具有一定的鉴赏意义和评价意义的难点和疑点,并且与现实生活有较密切的关系。讨论的形式可以分组进行,也可以全班进行;可以用整个课时,也可以是教学的某个环节。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随时点拨。点,就是点明分歧的实质和焦点,使不同的意见和对立的意见明朗化,引导讨论步步深入。拨,就是调整方向,避开岔道,放过枝节,使讨论始终围绕着中心问题进行。要根据主要问题辨明的程度,及时决定讨论的结束或延续。最后评价讨论的结果也要集中在主要问题上。

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是讨论成败的关键。北京市特级教师宁鸿彬用三不迷信和三个允许的方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三不迷信是:不迷信古人,不迷信名家,不迷信教师。三个允许是:允许有错误,允许改正,允许保留意见。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调动起来了,他们是能够提出很多有价值的问题而且加以辨明的。例如《陈涉世家》:“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死国可乎?’”句中的单引号应去掉。《火刑》:“乔尔丹诺?布鲁诺的足迹几乎踏遍了整个欧洲。”“足迹”与“踏遍”搭配不当。《虎吼雷鸣马萧萧》:“群山上松涛汹涌澎湃,无边无涯。”不符合修辞格“通感”的运法,松涛是声音,不能汹涌澎湃,无边无涯。《古代英雄的石像》:“历史并不可靠。”应改为“历史书并不完全可靠”等。

教师要有民主的态度。在讨论中,教师是组织者也是参加者。对争论中的问题,要让各方充分发表意见,不能生硬的下结论。学生的意见如有错误要正确引导,不能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人。发现自己有错误或疏漏,要勇于承认和改正。特别是对学生的正确意见要充分肯定,对有创见的看法要充分尊重。《七根火柴》:“他的脸色舒展了。”有的学生提出,颜色只有红黄蓝白黑或深浅的不同,没有紧凑和舒展的区别。有的学生说,词典上讲“脸色”有“表情”的意思,所以能“舒展”。教师肯定了后一种意见。但有的学生仍不服,认为表情有气色、气氛等,都是无形的,只能说紧张或舒缓,也不能说“舒展”,只有面容才能“舒展”。教师表扬了这些同学的独立钻研精神,并且表示暂不作结论,希望大家继续研究。

运用讨论法要充分注意学生的年龄特征。小学、初中学生尚处于心理开放期,表现在课堂上勇于发言,不怕失误,教师要在内容和技巧方面引导他们向高层次发展。高中学生进入心理封锁期,表现在课堂上发言审慎,必须经过深思熟虑,自认为确有把握时才发言。一次失误,会导致以后再不发言,甚至别人的失误也会引以为戒。但同时,封锁性愈强,“秘密”愈多,表现自我和渴求别人理解的愿望愈强烈。他们要借表现自己来显示自我的存在与价值,来建立和调整自我与周围环境中的各个方面之间的关系。所以不是不开放,而是要看对象;不是不表现,而是要看价值。

讨论中要通过学生发言的声音、表情、动作等,来观察学生的心理活动。如沉默是思考,缄默是不愿发言,声音小是胆怯,速度快是紧张,语言不简练是思考不成熟,声音平淡是积极性不高,望老师是试探,环顾同学是寻求支持,态度平静是胸有成竹,言辞激烈是有论敌等等。教师要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心理活动,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辩论是思想的竞赛,也是说理的竞赛,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论述能力。要能够从众多的发言中发掘问题的本质,进行实事求是的连贯的清晰的论证,从而捍卫自己的观点,还要能够正确评价别人的发言,准确的找出论证中的错误,抓问题的要害,进行有理有据的、令人信服的驳斥。两方面结合起来,使问题得到彻底的、明确的结论。所以培根说:“会谈使人敏捷。”

4、导读法。又称教读法,自读法,探讨法,探索法,发现法等。顾名思义,导读就是教师指导学生自己阅读,以学生的阅读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以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为主要目的。基本作法是,教师提出一定的问题和要求,学生自己认读,自己分析,自己综合,互相质疑解难,共同切磋琢磨,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完成指定的作业等。在学生活动的过程中,教师随时指点。

导读法的根本革新意义,正如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所说:“拙劣的教师向学生奉送真理,优秀的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发现真理。”二者的本质区别在于,“奉送”式授以知识本身,“发现”式授以获得知识的方法。关于“发现真理”,是指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并非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美国教育学和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引导学生发现,不仅限于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确切的说,它包括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方法。”即是要培养创造能力,并不是要求学生在课堂上有什么创造。当然,如果能有一点,那是很可贵的。心理学还证明,用发现法所获得的知识和能力,是最有希望在记忆中“自由出入”的材料,即最容易形成熟练技巧,能够像自身的机能一样,便于储存和运用。目前许多优秀教师所进行的教学方法改革实验,多属于这种类型。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上海市特级语文教师钱梦龙的“三主四式导读法”和辽宁省特级语文教师魏书生的以语文“知识树”为体系的“六步教学法”。

5、练习法。又称巩固法,总结法,复习法,智力竞赛法等,是导读的一种形式。其特点是,教师指导学生在完成口头作业和书面作业的过程中阅读和理解课文,从中获得知识,并把知识转化为技能和熟练技巧。知识可以传授,能力必须训练。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必须进行各项内容和各种形式的训练。

练习法运用了“运动心理学”的原理,使学生在口、耳、眼、手、脑的有规律运动中强化训练效果。叶圣陶先生说:“语文学科不该只用心与眼来学习,须在心与眼之外,加用口与耳才好。”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练习课成败的关键是能否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叶圣陶称赞朱熹说:“朱子注‘学而时习之’道,‘习,鸟数飞也。学之不已,如鸟数飞也’。这个说法极好。”练习在教学过程的任何阶段都可以进行。练习就是练“飞”,预习就是尝试着“飞”,训练就是教师指导着“飞”,历练就是实践着“飞”,复习就是来回往返的“飞”等等。技能练得纯熟,才能自由翱翔。练习中纠正一种错误,能避免实践中的许多次错误。学生作业中经常出现各种错误,许多教师和家长归究于“粗心”,其实是由于练习不充分,没有练成纯熟的技能所致。

阅读教学练习的内容主要有朗读,默读,视读,吟诵,背诵,默写,填空,答题,智力竞赛,填表,制图,写短文等。篇章教学的检测阶段、巩固阶段和运用阶段,单元复习和学期复习,都经常采用练习法。考试采用标准化试题以后,更促使了“课堂教学练习化”的发展。

练习法的一般程序为:(1)教师设计练习题,向学生说明练习的内容和方法; (2)指导学生开展练习活动;(3)通过答问等方式了解和收集反馈信息;(4)调节和校正练习活动,保证教学计划的实施;(5)检测评定练习成绩,强化练习效果。而决定成败的关键,是教师设计的练习题。练习题的设计要作到:(1)体现教学目的,(2)体现知识和能力的体系,(3)本于教材而又有综合性和灵活性,(4)具有创造性和迁移性。练习法是以学生的独立活动为主,但并不排除必要的学生之间的研究讨论,不能脱离教师的指导。

在各种练习方式中,智力竞赛有特殊的意义。它能够创设一种良好的智力发展背景,让学生在竞争中探索新知、克服困难、体验成功。实验证明,处于竞争状态中人的体力活动和智力活动的强度和灵敏度都高出平时许多倍。就长远意义来讲,智力竞赛也适宜于培养学生在充满激烈竞争的新世纪中,学会竞争、适应竞争和开拓进取的能力。

6、读议讲练法。这种方法是评点法、谈话法、讨论法、导读法、练习法的综合运用方式。以上各种阅读教学方法分别体现单向输出、双向交流、多向交流三种信息传递的方式及其逆向运用的方式。但在教学实践中,往往不是单独使用哪一种方法,而要根据具体情况,或者以某种方法为主而以其他方法的因素作补充,或者综合使用各种方法共同组织课堂教学。上海育才中学校长段力佩提出的“读读,议议,讲讲,练练”教学法,就是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把教师、学生的读写讲练结合起来,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优化组合,以适应各种情境。所以这种方法具有广泛的适应性,是多数教师经常采用的教学方法。读议讲练法的一般程序为:

1)指导学生阅读。主要用导读法。

2)组织学生研讨。主要用谈话法和讨论法。

3)精讲。主要用评点法。

4)进行口头或书面练习。主要用练习法。

例如《诗经?伐檀》读议讲练法教学设计:(1)指导学生阅读,参照课本注释自读,利用工具书理解字词,了解课文大意,提出疑难问题。(2)组织学生讨论的主要问题(或由教师提出,或从学生的提问中选择):为什么要用重章叠唱的形式? (3)教师讲解的重点:三章中不同的字词,揭示课文的中心思想和写作特点。(结合欣赏配乐朗诵)(4)指导学生练习:熟读,背诵,默写。通过这样的欣赏、朗读、背诵、默写等训练,使古代劳动人民悲壮辽阔的劳动场面和深沉郁结的思想感情印入学生的脑海,就会成为他们的心理素质。

7、情境教学法。又称观察法,欣赏法,电化教学法等。其特点是利用生活场景、图片、幻灯、投影、电影、电视、实验室、录音、录像、微电子机、演课本剧、CAI课件等方法,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具体直观的情境中观察、体验、思考、练习、从而掌握教学内容,完成训练任务。

情境教学法最大的优点,是教学方式的科学化和教学内容的情境化。科学化的手段打破了时空限制,能把中外古今的社会现象和天南地北的自然景观生动形象地搬进课堂,使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化为具体直观的情境呈现在学生面前。特别是某些想象力难以达到的宏观景象,不易觉察的微观世界,抽象的意念,事物内部的变化形态等教学内容,情境教学具有特殊的优势。例如,到天文馆里讲《宇宙里有些什么》,放映图声并茂的教学录像《醉翁亭记》后教师再作讲解,以《开国大典》的历史记录为背景教学《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先听《连升三级》的相声录音后再读课文,通过师生同台演出课本剧的方法教学《窦娥冤》等,都会有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夸美纽斯曾经指出,教育方法的严酷,使学校变成了“儿童恐怖的场所”,“才智的屠宰场”。因为错误的方法违背学生的认识规律,破坏学生正常的认识活动,其恶果是磨灭学生的创造意识,窒息学生智慧的火花。所以,只有运用正确的方法,才能收到绝佳的效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语文课堂教学常用教学方法
美术的教法与学法
钱梦龙魏书生阅读教学模式的比较
群文阅读:“三段六步”教学法
“阅”享人生 “读”行天下 ——论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
教学理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