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有一种热爱叫“业余” ——《热爱文学》读后
userphoto

2022.07.14 上海

关注

  图:网络


把爱分为业余和专业,显得有点不着调。爱到深处谓之热爱。而热爱也有“业余”,那还叫爱么?

有。这个可以有。蔡应律先生在《热爱文学》中就是这么说的。在蔡先生看来,那“业余”的热爱甚至比专业的热爱更为纯粹且更值得敬重——那热爱不是热爱金钱,也不是热爱美女,而是,热爱文学。

《热爱文学》是蔡先生在第三届凉山州文学艺术山鹰奖颁奖典礼上的发言,朋友之间私下交流,并没有打算广为扩散的。然而我总觉得应该扩散,否则便是“大题小作”,浪费表情。何以故,这是对文学爱好者说的暖心的话,而文学爱好者,至少九成以上是业余的。

在一个有相当级别且相当隆重的场所作相当正式的发言,按理说其内容也应该相当严肃,相当宏大。正好比我是听众,肯定坐得端端正正,摊开笔记本,预备洗耳恭听“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并认真记录“各位”之后宝贵的创作经验,却不料他老先生劈头便来了句“见笑了,这是一句征婚广告里的词儿。”想笑,却不敢笑,只能憋着。说好的获奖感言,怎么扯到雄孔雀、扯到求偶去了。然而细细一想,文学,可不就是这样,以无比平易的姿态、悄无声息地走近了你我。

热爱文学,首先得敢爱,即具备爱的资格。倘若文学是高高在上的佛祖,我们便只能顶礼膜拜,是不敢爱的。稍有自知之明的人,都不会狂妄到想成为释迦牟尼。当初,在我们眼里,文学就是邻家妹子或者邻家哥哥,很可亲,很有趣的。

热爱文学,其次得有条件爱。众所周知,与弹钢琴,画画,学舞蹈等相比,文学的门槛最低,其成本可以忽略不计。读书,买不起可以借;写作,从前无非就是纸和笔。热而爱之,不会惊动四邻,更不至影响生计。业余时间,完全可以投入地爱一次。

总之,热爱需要前提。

热爱之前,只是一般的爱,懵懵懂懂的爱,爱到后来,或更爱,爱得要死要活,或者竟不爱了,似乎从来没听说过什么叫文学,都没错。拿文学来“敲门”,或者用以“提高品位”也是有的,而且真的有人敲开了门并提高了自己的地位乃至地位提高之后继续著书立说,也不能说人家错了。

因为“无论是真热爱还是假热爱,都说明了,即便在物欲横流的当今时代,热爱文学,也还算是一件不错的雅事”。就算是附庸风雅,人家毕竟晓得好歹,毕竟所附的是雅而不是俗。

因为“即便在当今这样人心浮躁的万丈红尘中,无论人们怎样地亵渎神圣,拒绝崇高,追求时尚和浮华,在人们内心的深处,也还是葆有着对清纯和高洁的向往与追寻,并同时保持着对粗俗和鄙陋的批判和排拒”。

还因为“感觉我们比别的人品咂出了更多的人生滋味”。

在那个人人以热爱文学为荣,手上不拿一本小说或诗集就不好意思出门的时代,我也是爱过文学的。算不上热爱,因为后来的相当长一段时间,我都在躲避文学,理由是自己不是当作家的料。其实是我误会了文学,误认为爱文学就必须是作家是诗人,误认为爱文学便可以靠文学吃饭靠文学立万扬名。幸而后来终于明白了蔡先生所言:“热爱,显然也不表现为某种结果,而是表现为一个过程。”

于是那“过程”终于得已延续到如今。

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尽管已是浑身老茧,被文学守护、滋养的那颗心却始终保持着柔软,而且还算得上比较干净。

投入地爱一次,忘了自己。很好。

业余地爱一次文学,也是好的。


附:《热爱文学》  作者:蔡应律

见笑了,这是一句征婚广告里的词儿。

谁都知道,征婚者全都跟雄孔雀一个德性,只会把自认为光辉的一面展示给人看,而把不甚光辉的那一面藏起来。“热爱文学”能成为众多求偶者所乐于使用的广告用语,无论是真热爱还是假热爱,都说明了,即便在物欲横流的当今时代,热爱文学,也还算是一件不错的雅事,关键时刻——比方说,在诸如选择配偶这类关乎一生幸福的重大抉择时,是可以派上用场,拿它来“提高自己品位”,并有望因此而获得对方欢心的。

同时也就说明了,即便在当今这样人心浮躁的万丈红尘中,无论人们怎样地亵渎神圣,拒绝崇高,追求时尚和浮华,在人们内心的深处,也还是葆有着对清纯和高洁的向往与追寻,并同时保持着对粗俗和鄙陋的批判和排拒态度的。

这也正是我们需要创作,需要埋首灯下,并为此而倾注心血的理由和依据。

当然,热爱文学,声名隆盛的作家不会说这话。因为他就是操这把勺的,或者说当初的和一以贯之的热爱加上机遇,使他最终以操这把勺子为业。我和在座各位跟他们不同,我们不靠这个吃饭,我们热爱文学基本上属于票友性质。这很好,工作之余热而爱之,人生这就丰富多了,也有滋味多了——有时,就连我们自己也在取笑我们自己“自我感觉良好”,其实呢,不是我们感觉自己写得有多好,而是感觉我们比别的人品咂出了更多的人生滋味。就因为我们热爱文学。就因为我们热爱生活之外还热爱文学。

而“业余”的热爱,不靠它吃饭的热爱,也许是更为纯粹因而是更值得敬重的热爱。

“山鹰奖”的意义,在我看来,也许正在这里。

热爱一个东西,显然并不需要理由。这使我们可以在各式各样的评奖面前保持那么一点应有的定力。这是说,我们的热爱和创作,不会因为获奖或者不获奖而有所增强或者减弱。我们将一如既往。但即便这样,我们仍然珍视这一份荣誉。就因为它来自于对我们的这种热爱和创造性劳动的理解和尊重。

还有就是,热爱,显然也不表现为某种结果,而是表现为一个过程。而过程是重要的。这就如同血液,要奔涌流动才有意义,才能保持它自身的生命和热力并释放这种热力。我们热爱,所以我们创造。我们看重过程,所以我们的血液奔流不息。在我看来,“山鹰奖”既是出于对我们的某一部具体作品的判断,更是出于对我们的始终如一的奔流姿态做出的一种示意。这是我和我的朋友们可以走上台来接受这样一个奖项的理由和依据。

(本文系作者在第三届凉山州文学艺术山鹰奖颁奖典礼上的发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文学看台1364 | 记者节有话说·蔡赞生:业余作者如何变成编外记者
【蔡瑞義先生】《文坛百家 专辑》【神州文学家园】隆重推荐 2023062007
新刊 | 蔡东《月光下》
著名画家蔡嘉励先生优秀新作赏析!!
美文赏析
美文赏析《流浪》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