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书评】高桥昌明:《日本武士史》
在看《日本武士史》,觉得还挺有意思,这本书确实是被封面设计耽误了的名作。当初第一眼看到这本书封面的时候,总觉得是那种野史类型的书籍,幸好看到原作者——高桥昌明,才令我下定决心买来一读。

说起来,我和高桥老师也算有过一面之缘。当初在日本的时候,还曾经去报考过神户大学史学科的研究生,面试的时候就见过。因为那个时候我比较了一下几位老师的研究方向,感觉最有兴趣的就是高桥老师的方向(平家政权),所以是想考他的研究生。但是后来听说要先读旁听生,于是便作罢了。虽然最终没有成为他的学生,但是高桥老师的名字还是记住了。
作为神户大学日本史学教授,平家政治研究的专家,他的书理应不会太差。抱着这样的念头打开了这本书,意外的发现很好看,可以说是甲骨文日本史系列中难得的好书。
全书序章从武士的丁髻开始讲起,让普通读者也能很轻松地接受。第一章讲述了武士的起源,以武士是艺人这个新奇的观点颠覆了人们对武士的印象。第二章是讲的中世和近世的武士,表明了武士如何成为了武士——得到国家认可,可以公然行使暴力的人。又颠覆了以往武士起源于农村的通说,因为只有王权侧近的武士,才能得到认可。所以真正的武士发端于京都的朝廷周边,而并非农村的在地领主。第三章是武器与战斗,这部分详细解释了与我们印象中武士挥舞刀剑不同,真正的武士是以弓箭为主。第四章是武士道的相关内容,作者指出现代日本的武士道主要是江户时代以后诞生的,与古代和中世的武士完全不同。第五章是近代的日本武士,说明日本近代的军人如何和以前的武士像相重合。最后的终章,作者旗帜鲜明地指出,日本作为武国的时间很短,日本的武士道精神也是被人为制造出来的,要警惕这种倾向。
作为日本史专家,作者提出了很多与以往通说不同的观点,让人耳目一新。在此跟大家分享一下。

比如我们所熟知的战国时代的“川中岛合战”,史书上的记载在现实中根本不可能发生。

我们印象里日本的高头大马其实是近代日本马与欧洲马杂交优化的产物,而古代的日本马其实非常矮小,平均身高还不到130CM,真是名副其实的小矮马。而且古代日本人坐在马上是无法一边运动一边交战的,他们在马上打仗基本是马处于静止的状态。

一般都认为幕府建立的标志是担任征夷大将军,但是本书作者却认为近卫大将的职位比征夷大将军更为重要。

关原之战西军的失败一般都被归咎于小早川秀秋的摇摆不定,而且据说是小早川被德川军炮轰之后,才决定加入东军。这样的说法本身就充满疑点,而作者指出小早川一开始就倒戈东军,我觉得这样更加符合常理。另外,桶狭间之战以及长筱之战的过程也被作者指出是假的。织田信长在长筱之战使用的火枪队不是三千人,而是千余人。

这个“勇士不以俘虏为耻”的部分非常有趣。因为在日本中世,很多武士与他们的主人之间并非有牢固的主从关系,当时的下属可以分为“家人”和“家臣”(家礼)两种。作为家臣,是有选择自己主人的自由的,因此在战场上如果看到主人一方要失败的时候,也可以投降敌人,并且还常常得到敌方的重用。说到这里,我想起了日本的将棋。这种棋类游戏最特别的一点,就是如果吃掉对方的棋子,就可以当作自己一方的棋子来使用。这种构造不是正跟古代日本的战争相类似吗?

书里面有段话我觉得非常有道理。作者提出,为什么日本没有宦官,因为日本人不懂阉割的作用。为什么不懂?因为日本畜牧业不发达。突然联想到中国古代就对不同的马用不同的字,比如骠,骢等等都是指特定毛色的马,这样对马分的这么细的语言可能也只有汉语了。而阉割动物的骟字,从马字旁就知道最早也是用在马身上。由此可见,中国人很早就开始阉割马了,后来又推广到人身上。很多看上去毫无关系的事情,说不定有着某种内在联系。这或许正是历史的醍醐味所在吧。
总之,这本书真的值得一读,对我们现有的日本历史印象也有很大的冲击,特别对武士道感兴趣的人,可以看看另一种思维方式。关于翻译,整体还是不错的,虽然有个别错别字以及语言生硬的地方,但在可接受范围内,不会影响阅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何谓武士道?
日本人心中的武士道
日本武士道的形成与发展,何谓武士道
想全面了解日本文化?这十部经典值得一读
《鬼子来了》中各个人物符号代表的隐喻(鬼子来了)影评
虚构VS史实,游戏作品有必要严格按照历史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