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寒为血虚,痒为血燥,热为血瘀,4个中成药,养血散寒,温化瘀血

中医讲:“血虚则生寒,血燥则生痒,血瘀必生热”,血液问题可以通过身体症状表现出来,今天我来给大家解释这三句话的意思。

首先,“血虚则生寒”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是“血虚生内寒”,这类人会表现出怕冷、四肢冰凉、消化差、腹部冷痛和经常窜稀的症状。这个时候其实是脾胃虚弱导致的内寒,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气血不足就会导致阳气不足,不能温暖机体。这个时候就应该补脾胃,养气血了,可以用一个附子理中丸

第二种情况是“血虚生外寒”,这类人会表现出容易感冒,天一冷就容易生病、头痛、鼻塞流涕。这是因为“血能生气”,血虚就会导致保护人体不受外邪侵袭的卫气虚弱,这个时候就会导致邪气很容易侵袭人体,容易生病。这个时候就应该调营卫,补气血,可以用一个桂枝颗粒。

其次,“血燥则生痒”,中医认为“血燥生风,风盛则痒”,同时 风的特点就容易游走不定,所以这类人就容易出现身上痒,但是发无定时、发无定处,皮肤干燥,容易起皮脱屑,过了中午就会觉得又痒又热。这其实是阴血亏虚,不能够滋养皮肤所导致的,这个时候就应该滋养阴血,可以用一个大补阴丸

最后,“血瘀则生热”,中医讲“郁而化热”,气血郁滞,时间长了就会导致热象,所以这一类人就会表现出胸闷心烦,容易发火,口干口渴等热象,身上还会没有原因的出现淤青和肿块,晚上睡眠质量差。这个时候就可以用一个血府逐瘀汤来活血化瘀。

以上是今天分享的内容,如果大家有相似的问题,要在专业的医生辩证指导下使用,下期再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气血不足老得快,中医补气补血有妙方
血虚是怎么形成的,都有什么症状!
很多病都是“治”出来的!老中医痛心:不辨证就乱用药害了多少人
中医3步调气血,脾胃好了,身体棒了,跟气虚血虚说拜拜!
如何调理血虚?养形不知养神
每日一药(15):归芍地黄丸恢复肝的生气,让人远离中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