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喜食鲫鱼的“吃货”福音来了,吃鱼不挑刺不再是梦!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不但源远流长,而且博大精深,其中也包括饮食文化,像所说的“鸡鸭鱼肉”、“大鱼大肉”来形容宴席丰盛或者是生活富足,又有“无鱼不成席”一说,可见鱼肉深受大众的欢迎,更有“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典故,说明鱼肉可与熊掌相媲美,鱼是为数不多的美食食材。

在我国,仅淡水鱼的种类就多达近千种,其中以在我国大江南北分布最广的鲫鱼为最优,因为它比其他鱼耐寒能力强,成为我们钓鱼人冬季主要垂钓的鱼种;又因它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我们当地就有“喝鲫鱼汤下奶”一说,我们在垂钓时也常常遇到有老太太寻找鲫鱼,说是女儿坐月子,恳请几条鲫鱼给女儿下奶用。

但是食用鲫鱼也给我们带来了一种痛苦——如鲠在喉,相信每个人多多少少有过"如鲠在喉" 的体会:有些人因为鱼刺卡喉专门就医;也有些人因鱼刺卡喉引发炎症成了医院 "常客 ";还有人因鱼刺卡喉处理不当丢了性命 ……

这里的“鯁”指鱼骨,鱼骨有大小之分。一般来说,鱼的头骨、中轴骨骼和附肢骨为大骨,另一种是长在鱼肉中间刺状的为小骨,学名叫肌间骨,俗称鱼刺,它就是令人心烦的卡喉"专业户“。

鲫鱼就是诸多品种鱼中鱼刺丰富的代表。在食用鲫鱼时常常有人感慨,说鲫鱼如果没有鱼刺那该多好啊!自古以来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人们,也是人们的一个愿望。

喜食鲫鱼的“吃货”福音来了,吃鱼不挑刺不再是梦,在这个岁末年初的时候传来了好消息。据悉: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鲤科鱼类基因组学创新团队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创制出无肌间刺鲫鱼新品种。1月14日,由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桂建芳院士、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陈松林院士领衔的专家组,对这个无肌间刺鲫新种进行了现场验收。

专家组认为:黑龙江水产研究所在“无肌间刺鲫新种质创制”研究中取得的重大突破,为鱼类肌间刺性状的遗传改良提供了典范,将有望解决食用大宗淡水鱼的“卡嗓子”问题,同时对未来水产品的终端消费形式产生深远影响。

专家组希望团队继续开展基础研究,完善无肌间刺鲫鱼新品质并形成大规模产业化生产,让吃鱼不挑刺真正成为现实。

经查新,此为世界首例鲤科鱼类无肌间刺基因编辑新种质。

我们在恭贺华农团队在基因研究中的重大突破的同时为我国科学家点赞!让吃上“无刺鱼”即将成为现实,真正无刺鱼有望端上人们餐桌,也相信无刺家鱼将成为大宗淡水鱼产业、家庭饮食结构的一次升级。

我是悠渔乐好,酷爱钓鱼也喜欢分享,感谢您阅读的同时期望得到您的关注和支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重大突破!“无刺鱼”或将成现实,吃鱼不再吐刺,网友:懒人福音
无刺鲫鱼在黑龙江诞生
做鱼怎么去鱼刺?吃鱼不挑刺的窍门的做法,做鱼怎么去鱼刺?吃鱼不挑刺的窍门怎么做
吃鱼最怕鱼刺卡喉,教你一种方法可以去掉90%以上的小鱼刺
为什么爱钓鱼的人,却不爱吃鱼?原来是因为这个
有刺鱼变无刺鱼:无肌间刺鱼研发成功,让吃鱼不吐刺不再是梦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