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心顺不知苦,快乐不知难

大凡成就,皆来自于动力。动力足,成就大;动力少,成就弱;动力无,无成就。动力几与成就是成正比的。

一、动力来源:

俗话说“狗撵兔,差一步”,这是说狗跑得没有兔子快吗?显然不是。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可以试想,兔子不拼命奔跑,就是丧命狗嘴,为逃避痛苦都会拼全力,况乎生命。而猎狗就大不相同了,追撵兔子要么是一时的兴致来了,玩得一场纯粹的快乐游戏,要么就是为得到完成主人的一次命令后的奖赏,顶多是一场训斥,甚至都不会有。猎狗的两种动因都不过是定格在对快乐的追求上,事实告诉我们,生物逃避痛苦的动力远远要大于追求快乐的动力。

所以,生物的动力源主要在逃避痛苦和追求快乐两类,其他都是对此的诠释和注解。

二、成人与儿童动力源的不同。

逃避痛苦和追求快乐虽然都是动力之源,然而,成年人和儿童对世界认知的特点不同,所以偏重也有差别。

成年人的进步动力主要来自于逃避痛苦,身体的或是心灵的。成人,是理性的,所以攀比之后,就会有各种义无反顾或是不择手段的竭尽全力,就是为了超越所比,最低赶上或是靠近,用以减轻或达到免除自身的种种痛楚的效果。

成年人的三观,很能左右他们对痛苦的理解和体会的不同,对于某一些人很痛苦的事,对于持不同三观的人也许就不算什么,也许还是快乐也不一定。所以成人的世界多姿多彩,生活工作学习的劲头儿更是迥然不同。

至于对快乐的追求,成年人的劲头倒不是特别大。

于是,社会教育的主题应该是意识形态的教育。在意识形态上,社会文化的氛围就是潜移默化的社会教育,社会环境是三观的大染缸,是三观的熏染室。社会文化建设和目的明确的营造,就是政府一大神圣职责。

儿童,则与成人不一样。儿童的思维属于感性思维,不大容易去理性的攀比,他们往往总会一时兴起,会不知疲倦的做一些事情,也会断然放弃快乐不起来的一些事情,就是为了当时的快乐。孩子们不会有什么长远的顾虑,高远的理想只是孩子们的画饼,远没有伸手可及的美味来得真实。再说,生活各方面一切困扰都有着父母这一后盾的保障不掉链子,即使掉了又能怎样,根本就不在他们关心的范围,他们并不怕什么。大人们认为的那些发生在孩子身上的痛苦,对于孩子来说永远是短暂和肤浅的,所以孩子的学习动力主要来自于对快乐的追求。

三、寻找孩子的快乐

学校为了让孩子好好学习,学业优秀,对老师的要求是精益求精。大到从课改,再到教改,什么高效什么三环等是高招频出,因为忽略了让孩子体验学习的快乐,很多一时的风头都成了过眼云烟,白搭功夫。

当然,也不否定有很多教育教学方法确实是带给了孩子快乐,孩子们的学业似乎也是有了些许的进步。必要注意,这些快乐超不超得过其他层面所带给孩子的快乐,如果超不过,孩子还是会往更加快乐的方向去。事实上是,越来越多的孩子有厌学现象,甚至有逃离等让家长急心的各种现象出现。

我们成人认为的快乐,不一定就是孩子认为的快乐。而成人的自以为是,总会有意或是无意间剥夺走孩子的快乐,实际上也就是在不同程度的伤害孩子。

因为快乐可以传染,孩子快乐与否与老师和家长是否快乐是息息相关。孩子老师自身因为职称或是经济和感情都快乐不起来,孩子就很难快乐得起来。家长的婚姻影响自身的快乐和幸福感,好坏都能无间隙的传递给孩子。

所以,想要孩子愿意体验学业上的快乐,父母就要做出榜样。自身都不知道学习,不爱学习,要求不起孩子。自身都不快乐,孩子怎么能快乐的起来,敢快乐吗,幸灾乐祸的孩子几乎没有。

老师要快乐,带动孩子的快乐。乐而好学,都是有一定道理的。

其他地方没有学校快乐,学生才会向往学校。其他方式没有学习方式获得的快乐多,孩子们才会学不知累。学校应该是最快乐的地儿,学业应该是最快乐的事儿,作业应该是最快乐的活儿。如此,孩子才能真正的开始学习,学业才能进步。

快乐,就会喜欢,就会爱上,更加不会用人逼迫才做。苦力,用鞭子逼着都能懒活儿,偷懒就是逃避痛苦,就是为那片刻的轻松愉悦。快乐心顺不知苦,快乐有劲儿不知难。

爱上学习的孩子,会偷着学,家长催着让休息都不愿意。爱读书的孩子,吃饭、路上,厕所、被窝都不愿意把眼挪离书本片刻,就像入了迷一样。

找回孩子的快乐,就是挽救孩子的学业。

四、让学业成为孩子的快乐

给孩子必要的成就感,孩子比大人更需要成就感。家长和老师都可以故意不认识一些字,就是让孩子逞逞能,成就感能迸发很大的动力。对认字还不多的孩子一块儿奥利奥糖,却故意说成高粱饴,孩子会纠正是奥利奥,辨字中孩子就能把奥利奥三个字给自己住。

用孩子的爱好,引领对学业的亲近。表扬孩子爱好方面的优秀,比如喜欢画画又画得好的孩子,告诉她上了美术院校会更好,而上美术院校就要成绩考好,孩子就容易往学业上努力。千万不能为了所谓的学业剥夺孩子的爱好,如此孩子就会厌恶学业,还会爱好尽毁或面目全非,转向的话就不一定是何处了。

要让孩子以优带差。语文好,就让语文更好,数学等都会水涨船高。任何一科好,就促使其更好,各科都是学业都是一样的水,水涨船就会高。如果紧盯着不好的学科,好的学科反而会拉下来,坏的提不上,好的落下来,水降船都低。偏科才真的好,有偏是因为有选择,没有挑剔,说白了就是没有是非。偏科,才是学生的正常状态,要求不偏科实在就是摧残。不是吗?蠢猪才不挑食儿,不偏科的孩子是鬼。谁人没个偏好,都有。大人更是会挑,挑衣服,挑工作,挑老板,挑菜(点菜),什么不挑啊,何况孩子。每个人的婚姻不也都是在挑选爱人吗,并不是随便那个人都可以的。陈景润足够偏科数学吧,数学之外很多小孩子都会的生活技能他都不会,却成为了数学家。列宁厉害吧,他都能把墨水当牛奶喝了。一个人,啥都厉害根本就是不可能。

让学习变成快乐的游戏和娱乐。比如认字,孩子的认字很简单,远没有成人所认为的那么难,什么字稠和简单的,在孩子眼里都一样,都是不同的画。所以。完全没必要耗费心神的给孩子分析什么结构,每个汉字就是一幅幅不同的画,孩子用的是右脑的形象思维,会把字如同照相机那样拍到脑海,哪有笔画的多少和难易的区分。识字简单是简单,但还是需要孩子愿意拍照的,怎么办?变识字为游戏和娱乐就行了。可以同孩子一起做字操,就是用手、头、腰、屁股、脚来写字,动作搞笑,不但锻炼身体,还挺好玩,更是容易记忆。嘴说着音,身做着动作,脑想着,眼看着,耳听着,可谓是全身心的投入,效果特别好。

所以,低年级读书就一定要让孩子眼看手指出声耳听,才能使孩子全神贯注。现在很多成人真正有效的学习仍然是用的这个方法。有的老师就不懂,很早就让孩子放弃了手指的习惯,或是根本就不知道培养,非要做什么看似高深而不可控的默读,简直是坑害学生。默读,只是一种阅读方法的指导,那是特殊环境的特殊要求,绝不是最有效的读书方法。

识字上,还可以比赛钓鱼。当然,鱼是带字的,钓着的鱼上的字认识的,鱼才能归为自己战利品,不认识的还是要放回去的。最后钓鱼多者胜出,这就是识字游戏,孩子们能获得成就感,就会很好玩,快乐下的学习效果是特别好。

孩子的快乐来自好的表扬,差了就别吭。家长和老师的神圣在于引领。赞美是命名,指责是诅咒。

想要孩子快乐,就一定要避免讨厌。孩子饿了想要吃饭,能吃饭就是快乐的事,而有家长非要孩子背一句唐诗再吃饭,背诗对于孩子就成了痛苦的事,以后就会厌烦背诗,因为是痛苦就会逃避,特别是阻碍对快乐获得的痛苦,就会千方百计地清除。怎么办?以后就干脆不会背就不用背了,要不会背,自然是根本就不背。厌食,是喂多了,食不厌精厌多,天天吃肉一定烦肉,再好吃的东西都不敢顿顿都是。厌学,都是逼多了,说足了,孩子厌烦,就会捣蛋或是逃离。

父母和老师都需要学学木工,学习木工眼光的总能独到,一看什么材料,就会知道是做什么的材料,都能物尽其用。这在教育上,就叫教因材施教,夫子老人家是做得最好的。我们家长和老师也要能。

相逢是缘  来皆是客  欢迎再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提供孩子的行动力?家里有爱磨蹭的、不爱学习的孩子的,好好看看
李跃儿:孩子注意力不集中,适度逼迫有必要吗?
吃也不愁,穿也不愁,孩子学习的动力在哪里
致家长
激发的孩子学习动力
今天,怎样关爱孩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