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字数:2621字,聆听阅读时间:约16分钟

-有音频,更精彩-

(点击音频,即可收听)

  主播  

鲸鱼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当我们站在百花盛开,色彩缤纷的原野,嗅着扑鼻而来的花香时,总会随口念上一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惊叹春天的美丽与变化。仿佛所有的心事,都随一夜晚风倾泻开来,铺满每一寸心田,繁华灿烂,辽阔壮远。但其实,这句诗写于一个漫天飞雪,山宇萧瑟的寒秋,诗人只身在塞外的冰雪中,送别离去的友人。

岑参,荆州江陵人,出生于官僚世家,其曾祖、伯祖、伯父均为唐朝宰相。岑参有诗云:“国家六叶,吾门三相。”但到其父亲岑植时,已是门庭衰落,不复往昔繁华。由于其父早死,任晋州刺史时不幸辞世,未能留下家业,导致岑家门庭一落千丈,从此寒门布衣,穷困至极。幼年时随兄求学,十五岁隐居名山,后步入仕途,两度出塞,看尽塞外风光。

也正是由于祖上繁荣,到岑参时门庭凋敝,家境贫苦,步入仕途后,他才一心想要再现荣光。只可惜,世事并未能像他想象那般掌控自如,特别是在那个皇权专属的时代,贤臣易得,明君难求。纵然君王贤明,亦难将芸芸臣民,一一安排妥当。何况不是每个君王都听得逆耳忠言,总有宦官污吏进献谗言,煽风点火,使得贤臣名相遭逢疏离,凄风苦雨,含冤莫白。尤其以坦率耿直,高洁赤子之人,更是灾劫频繁,潦倒之至。

于是,他转变方向,希望于马背上闯荡出一番丰功伟业,戍守边疆,戎马一生。但他毕竟出生官宦家庭,不是武将世家,从小受四书五经的熏染,豪情壮志,忠贞报国中夹着一份儒生气息。虽两度出塞,于军中担任职务,但所任之职,多为参军秘书,披挂上阵,持枪杀敌的机会少之又少。也只能望着将军百战归来,铁甲浸红,弓箭曲折,而无法接过刀枪,跨上战马,于万军丛中冲锋陷阵,攻城拔寨,斩马杀敌。只能用胸中文墨,手中纸笔,记录下边塞风光,军营景象。

边塞气候莫测,北风席卷,黄沙漫漫,八月天便落雪纷飞。皑皑白雪,覆盖大地,宛若春风吹来,千树万树的梨花盛开。雪花散入珠帘,打湿罗幕,狐裘怎么也穿不暖,再厚的棉被也觉单薄,不时透进寒风。军中都护冻得拉不开弓,铁甲冰得让人难以穿着,账外冰封百里,裂纹纵横,万里长空凝聚着惨淡愁云。主帅帐中摆酒,为归客践行,只能用胡琴琵琶与羌笛合奏,以此助兴。傍晚时分,辕门前大雪落个不停,军旗早已冻僵,无法牵动。他于轮台东门送友人归京,大雪盖满了去路,放眼望去,已不见友人身影,只留下一行行白色的马蹄印迹。

读岑参的边塞诗,心中会对戍守边疆,驱敌报国的将士生出一份敬佩之情。钦佩他们远离家乡,忍受着分别之痛,相思之苦,仍然浴血奋战,马革裹尸,于黄沙漫卷,冰雪飞扬的塞外坚守不退。那份壮志,那份勇气,让人有一种想要慷慨从军,建功立业,保家卫国的冲动。

岑参的诗,笔调雄奇,激昂顿挫,没有着重去描写将士的思乡之情,而是将军士不畏严寒,不惧生死,于恶劣环境中坚守备战的精神描写得英姿焕发,激荡起男儿心中的热血情怀。仿佛在国家兴衰,山河太平面前,儿女情长,温柔故乡,不值一提。好男儿,就该去保家卫国,建功立业,岂能为故乡美梦,软香红霓,而置天下于不顾?

他说“上马带吴钩,翩翩度陇头。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万里乡为梦,三边月作愁。早须清黠虏,无事莫经秋。”他说“火山六月应更热,赤亭道口行人绝。知君惯度祁连城,岂能愁见轮台月。脱鞍暂入酒家垆,送君万里西击胡。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他说“剑河风急云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亚相勤王甘苦辛,誓将报主静边尘。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他还说“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纵然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露宿于平沙莽莽,万里无人烟的沙漠,也要马上求取功名,壮不觉悲。

这便是岑参,他把凄苦孤寂的边塞生涯描写成了壮志豪情,男儿热血。只要心中有梦,千山万壑,皆可踏遍,寒衣铁柝,烽火狼烟,也可越尽。只要朝着梦坚定不移地追逐下去,世事云烟,浮生沧海,都将被踩于脚下,铺就一条通透大道,任你我奔驰。如此,人生有甚可悲,有甚可忧?苦难、挫折、病痛、生死离别,不过是为了让我们把一条路,更加坚定地走下去,直到变成想要的结果。

那么,我的路,在何方?你的路,又会通向哪里?也许,只此一生,我们不会有任何交集,亦不会在春江水暖的渡口重逢,谈古论今,怅惘“海内寸知己,天涯若比邻。”这些都不重要了,只要你我都能寻到想要的良辰美景,风花雪月,相不相遇,重不重逢,又有什么大不了的呢。我们都是恒河里的一粒沙,沧海中的一滴水,何必非要跨越前世今生,去节外生枝,寻一段不属于自己的姹紫嫣红,镜花水月?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岑参《逢入京使》

他也有思乡的时候,他也会怀想故园时光,会思念远在千里的亲人,会想那个独守深闺,夜伴明月,遥望渡口,等他归来的良妻。只是那份思念,淡得摸不着痕迹,相逢一念,转身又奔疆场而去。

回首向东望去,家乡的路程又远又长,热泪浸湿双袖不断流淌,与入京的使者在马上相遇,想要写封家书以报平安,却苦于没有纸笔,只能代传口信,以此宽慰孤寂的心灵。

这首诗写出了一种战事紧急,相逢仓促之感,在一瞬间打动人心。那个音书遥远的时代,没有手机电话,微信网络,无法及时向家人传递音讯。许多戍边的将士,一去三五年没有音讯,有的甚至到死也没能给家里托去任何消息。直到有一天死讯传来,才知日思夜想,翘首以盼的人,早已不在人世,阴阳两隔。用一生的青春韶华,如花美眷,等来的只是一缕清风,一轮明月,山河破碎,故人不在。

那该是怎样的一种绝望?或许只有历史上苍老了岁月,愁白了青丝的女子,方能知道。而我们今天这短暂的等待,与她们相比,不足为道了,不提也罢。

虽然那一瞬间的思念,足以击败天下男儿的雄心,甘愿守着故园山水,不复远行。但我更欣赏岑参那份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的壮士豪情。将那份乡愁,那缕相思,怀揣心间,远去他乡,闯荡天涯,成就一番功名事业。也唯有如此,将来才多一分安稳,一分守候,给得起她想要的岁月静好,守得住我们曾经渴望的相濡以沫,地久天长。

作者 | 闲花

主播 | 鲸鱼

投稿 | wangyw1027@163.com

商务合作 | 15116151869

入群学习 | 微信(15116151869)

文字内容 | 文章内容为原创,未经许可严禁转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伟大的边塞诗人岑参的一首诗,柔情百转,细腻真挚,千古传诵
逢入京使
马上相逢无纸笔
逢入京使[唐代岑参创作的一首诗]
【乱弹琴】笼罩在“一门三相”阴影里的岑参,客死异乡并不奇怪
大雪时节,邂逅古人诗词里的雪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