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210519作文十六:搭建议论文的基本框架之后,该填充什么内容?

如图所示,该同学作文的框架结构搭建得还可以:第一段贴合材料,由现象引出观点,然后二、三、四段构成文章主体,第五段收束总结。
再如另一篇作文,该同学的框架搭建也是不错的。他写的是演讲词,称呼后面直接亮明演讲主题——“实事求是,方能不败”,紧接着从时代要求的角度来了一段总领的议论,接下来以“实事求是,方能立下万古宏业”“实事求是,方能立于世界东方”“实事求是,方能救济民生”三个主体段落铺开,最后以提出希望结束全文。
从议论文的基本逻辑和组成看,这两篇作文的框架结构都是合理的。
但是,这样的结构本身算不得文章的亮点,因为这样的搭框架类文章实在是太多了,已经引起了阅卷老师的审美疲劳。要想让文章更入阅卷人的法眼,还要有更好的填充内容和更严密的论证逻辑。
论证逻辑下一次作文点评时再讲。这节课,我们就如何选择填充内容做一点指导。
填充内容一:自我体验
文章贵在有我。对于论述类文章来说,写别人也是为了论证“我”的主张。
图片作文的“主体一”模块,写了“我”平常埋头苦学、假期复习功课的“自控”经历,并展开分析,得出“脱颖而出”要挤出比别人更多的时间来用功的结论。这就使得观点有了支撑,避免了架空分析。
第二篇作文的三个主体段,从使用材料看,写了“国测一大队用双脚为祖国丈量土地”“我国在清朝末年与西方、日本拉开了差距是由于没有实事求是”“我国在控制新冠疫情方面的伟大成就也是源于实事求是”。从“文贵有我”的角度看,第二篇文章就缺少自我的体验,属于速构型作文,不是生长型文章。会被归于拼凑材料的架空之论,
这类文章初看高大上,其实打动不了人。
还有,很多同学写自我的体验,多是往自己脸上“贴金”,这当然能引起阅卷老师的认同,容易得到分数。但事实上,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出错,所以不妨从另外的角度来写自己,比如写自己“试错——改错——成长”的体验,这样反而更能打动阅卷老师,给人感觉到“真实”。
这里,建议喜欢用高大上材料的考生,改成用反思自我式的成长类材料。从自身的经历出发写体验和感悟,或许更能赢得读者的青睐。
填充内容二:以“小我”写“大我”
简单地说,“小我”,即自身的经历、体验思考等“大我”,即民族、国家和时代的利益与需求等
讲“大小我”的关系之前,大家先要知道语文课程的四大基本理念——
1.坚持立德树人,增强文化自信,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
2.以核心素养为本,推进语文课程深层次的改革
3.加强实践性,促进学生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变
4.注重时代性,构建开放、多样、有序的语文课程
《课程标准》原文没有加标点符号,所以我在引用时也没有加。
可以肯定的是,不论作文题目怎么拟,这个理念是一定要体现的。也就是说,阅卷人要在作文中看到你的“德”,看到你的“素养”,看到你的“实践”,看到你对“时代”的关注。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可以追问一下:什么样的题目能同时满足这四点要求呢?只能是作文题,其它题目都不能涵盖得全面。
所以说,不管写什么样式的文章,考生都要将这四点融入进去。其实,从文体的角度看,最好融入的就是写论述文,这也是这几年高考议论类文章多的主要原因之一。
如何将“小我”融入“大我”呢?基本的思路就是找到“我”与命题材料的关联,找到“我”与主题思想的契合点,将“小我”与“大我”统一起来,将“小我”的成长融入到“大我”的期待之中,在“大我”的实现中成就“小我”。
如上面举到的第二篇文章,“主体三”写我国为了控制新冠蔓延而封城,不如写自己在“新冠”肆虐期间做的一些实事,如响应号召宅在家里、和父母探讨如何防范、对支援疫区的医护人员心存感激等。这样写,体验更实在,比空泛谈更好。
填充内容三:有“我”的亮点句
高分作文对语言的要求是比较高的。驾驭语言的功力也非短时间能练就的。在临近高考的时候,语言方面的锤炼应该以追求亮点句最为高效。
在写作实践中,大多数考生都能意识到主体部分的总领句和收尾句是文章的框架支撑句,都会有心写。我希望大家这种用心方面能更进一步,争取将这类句子写成文章的亮点句。
如果写不出亮点句,至少要避免出现病句和逻辑不通的表述语句。
图片作文的第一句就不太好:“如今,社会上充斥着太多纷繁杂乱的信息,它们就像一个个无底深渊。”这个句子有两个问题:一是“太多”和“纷繁杂乱”在语义上重复;二是“太多”是从数量上说的,后面的“无底深渊”里从程度上说的,两者在逻辑上不统一。
又如,第二篇作文的结尾段:“同学们,在我们的人生之路已过去了近四分之一,希望在以后的日子里,你们可以践行实事求是的精神。因为我认为实事求是,方能不败。”可以看出,该考生有扣题结尾的意识,首尾呼应,保证文章结构完整。但是,在语言表达上,也有明显问题:一是滥用介词“在”导致第一个分句缺少主语;二是“人生之路过去了近四分之一”与“践行实事求是”之间强加因果,不合逻辑。
这样的句子,如果写在文章中间,阅卷老师可能还不易发现,但是,出现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或者作为结构的支撑句出现,一定会降低表达的档次,影响评分。
后一段时间,建议大家拿出以前的作文,斟酌这类句子,如亮点句有没有,有几句;破坏性的句子是哪些,怎么改,等等。
这种对重点句子的推敲修改,对于作文水平在四十七八分左右的同学来说,意义非常大。同学们可以试着做一做。
为了提高句子表达的正确率,大家可以多用短句。

如上图中的这个句子:“一昧(应为“味”)地封闭只会导致落后,清末中国闭关锁国,受到列强凌辱便是血淋淋的例子。不仅仅是国家,个人也如此,封建社会的知识分子,便是拒绝一切外界信息,成了愚昧麻木,只会死读书的傀儡。”用短句表达就不容易出现逻辑不当和标点误用的问题:……国家是这样,个人也如此。封建社会的知识分子,很多人是书呆子,“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拒绝外界信息,愚昧麻木,只会死读书,终会读书死。
虽然说作文水平很难速成,但是有针对性地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还是可以开启美颜功能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雅思写作高分框架之四段式思路详解,写作冲7的必备思路
参赛作文获奖的奥秘(八篇)
高考延长一个月,高考作文复习如何利用这一个月?用好这五条策略
2012甘肃高考作文点评:试题难易适中作文亮点突出
作文“憋”不出来?3大绝招让你作文拿高分!让老师眼前一亮!
这500个排比,用在作文里中句句是亮点,阅卷老师看到就给高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