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230905强化训练:语言文字运用近年真题(下)

【理一今日励志语】

追求虽苦,但后悔更甚。(赵可恩)

人生只有底线,没有上限。(佚名)

不管结果如何,努力的人都应该被尊重。(刘研生)

水的清澈,不是没有杂质,而是懂得沉淀。(张加磊)

当自律变成一种习惯,你就会享受它的快乐。(朱思睿)

没有实力者的愤怒毫无意义,有实力者往往又不轻易动怒。(陈月圆)

青年应见一见风,无论顺风或逆风,都要张开双臂,去感受。(王彦申)

五、(2023全国甲卷)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1题。

事有凑巧,在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地方,我听见过三位老师讲“破釜沉舟”这个成语。
第一位教师是这样讲的:“'破釜沉舟’表示坚决的意思。做事一定要坚决。无论做什么,只要是正当的、应该做的事,就必须抱定只许前进而不许后退、只许胜利而不许失败的决心,只有这样才能得到成功。如果(   ),工作还没开始就准备下失败的退路,那样一定不会成功。当然,前进的目的必须正确。在这一点上,我们不能跟古人相提并论。由于时代的局限,古人,尤其是封建统治阶级的人,做事的目的在今天看来很多是成问题的,下定决心做好事是应当的,如果坚决做坏事,那就不应当了。”

第二位教师是另一种讲法,他说:“'釜’就是锅,'舟’就是船。'破’和'沉’都是动词。'破釜’是'使釜破’的意思,也就是把锅砸碎;'沉舟’是'使舟沉’的意思,也就是把船凿沉。这样用法的动词叫作'使动词’。同是做饭的工具,古代叫'釜’,现代叫'锅’;同是水上运输工具,古代叫'舟’,现代叫'船’;这是古今词汇的演变。像古代叫'冠’,现代叫'帽子’,古代叫'履’,现代叫'鞋’,都是这种情形。曹植《七步诗》里有'豆在釜中泣’的句子,                  ,这里的'釜’和'舟’跟'破釜沉舟’里的'釜’和'舟’意思相同。”

第三位教师讲得比较简单,话说得比较少。他这样讲:“项羽渡河进攻秦朝的军队,渡河之后,把造饭的锅砸碎,把船凿沉,断了自己的退路,以示有进无退的决心,终于把秦军打败了。后来大家就用'破釜沉舟’这个成语表示下定最大的决心,不顾任何牺牲的意思。”

17.将下列俗语填入文中括号内,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干打雷不下雨

B.又吃鱼又嫌腥

C.前怕狼后怕虎

D.首尾不能兼顾

18.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中有一处表述不当,请标出原句序号后再做修改,并使修改后的语句与上下文的衔接流畅自然。(3分)

19.请在横线处仿照上句补写恰当的句子,要求内容正确贴切,语意完整连贯。(3分)

20.三位教师的讲解各有不同,请任选二人,分别做出评论。要求每条评论不超过25个字,句子简洁流畅。(5分)

21.星球小学邀请你给学生讲解成语。请从下列三个成语中任选一个,借鉴第三位教师的讲解方法,拟出讲解要点。要求阐释准确,语言流畅,不超过60个字。(6分)

卧薪尝胆

庖丁解牛

一鼓作气

六、(2022新课标Ⅰ卷)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节日期间,无论是家人团圆,还是老友欢聚,“吃”往往是必不可少的。因此,节后很多人会增添新的烦恼,那就是“节日肥”“过年肥”,减肥也就提到日程上来。事实上,生活中你会发现,有许多整天嚷嚷着要减肥或者正在减肥的人,其实根本不胖,反而是一些真正应该减肥的人对此却毫不在意。那么,怎么判断是否需要减肥呢?从医学角度来说,身材是否肥胖,    ①   。体质指数是用体重千克数除以身高米数之平方而得出的数字。国人的健康体质指数为18.5~23.9,如果低于18.5,就是偏瘦,不需要减肥,而高于23.9,就可以考虑减肥了。
提到减肥,不少人都为之“奋斗”过,节食、跳绳、跑步都是常用的减肥方法。临床中还发现,很多人用不吃晚饭来减肥,这种方式不但难以长期坚持,    ②   ,有人就因此得了严重的胃病。而且,如果以后恢复吃晚饭,   ③   ,甚至比以前更胖。不仅如此,不吃晚餐,营养素供给不足,蛋白质供应下降,肌肉量也会随之减少。体重反弹后,在同样的体重下,体脂率反而会比减肥前更高。因此,减肥一定要讲究科学。

21.下列句子中的“你”和文中画横线处的“你”,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你要觉得这段话对你深化文章的主题没什么帮助,就删了吧。

B.听了老师的话,三个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吭声了。

C.他是个非常用功的同学,尤其是钻研精神叫你不得不佩服。

D.请你选三名学生参加今年五月的“青春和梦想”演讲比赛。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

七、(2022新课标Ⅱ卷)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

这小城并不怎样繁华,只有两条大街,一条从南到北,一条从东到西,而最有名的算是十字街了。十字街口集中了全城的精华。十字街上有金银首饰店、布庄、油盐店、茶庄、药店,也有拔牙的洋医生。
这小城里边,以前住着我的祖父,现在埋着我的祖父。
我生的时候,祖父已经六十多岁了。我长到四五岁,祖父就快七十了。我还没有长到二十岁,祖父就七八十岁了。祖父一过了八十,祖父就死了。
从前那后花园的主人,而今不见了。
那园里的蝴蝶,蚂蚱,蜻蜓,也许还是年年仍旧,也许现在完全荒凉了。
小黄瓜,大倭瓜,也许还是年年地种着,也许现在根本没有了。
那早晨的露珠是不是还落在花盆架上,那午间的太阳是不是还照着那大向日葵,那黄的时候的红霞是不是还会一会工夫变出来一匹马来,一会工夫会变出来一匹狗来,那么变着。
这一些不能想象了。

20.文中写到自己的祖父,没有一处使用“他”,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21.文中画横线的部分,突出了“祖父”的衰老死亡和“我”的成长是一个同时发生的、逐渐变化的过程,这一表达效果是怎么取得的?(4分)

22.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除比拟外还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结合原文分析其表达效果。(5分)

八、(2020新课标Ⅰ卷)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我决定步行回家。我喜欢走夜路,何况此时夜凉如水。我越过立交桥,走进了二环路西侧人行道。这条环路是北京塞车最严重的道路之一,白天黑夜,红尘万丈,车流缓缓,永远像一条黏稠的河。不知不觉,我发现已经走到了朝阳门立交桥附近。忽然想起朝阳门里北街上有一家专卖门钉肉饼的小店——对,去吃门钉肉饼。
这是个很小的小店,南北进深不足三米,东西长顶多十几米,七八张桌子,大概是屋子里太热了,只有三四张桌上有人,每个人面前都有一盘门钉肉饼,烙得焦黄,渗着油光,让人馋涎欲滴。
“外边坐吧,外边有桌子,凉快。”
看我在杯盘狼藉的几张桌子之间犹豫,一个女孩子走过来,用手里的筷子和盘子向门外指了指,对我建议。店门外是摆了几张桌子,那里肯定凉快,可是我固执地挑了一张桌子坐了下来,让女孩子把桌子收拾干净,然后要了六个门钉肉饼和两碗小米粥。
牛肉饼和小米粥很快都端来了,热气、香味混在一起,让我食欲大振。
往小碟子里倒了醋和辣椒油,然后在酸和辣的合奏里,我把饼和粥都一扫而光,又心满,又意足。

18.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李时珍花了二十多年时间,才编成这部药学经典——《本草纲目》。

B.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

C.到山上打柴的记忆是幸福而快乐的——尽管那是童年十分辛苦的一种劳作。

D.你不能用这么简单的方式对待一个人——一个有活力、有思想、有感情的人。

19.比喻具有相似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比喻进行简要分析。(4分)

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我心满意足地把饼和粥都一扫而光。”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4分)

参考答案

五、(2023全国甲卷)

17.C

18.④古人不能跟我们相提并论。

19.柳宗元《江雪》里有“孤舟蓑笠翁”的句子(3分)

【比较】寓言里有“刻舟求剑”的故事(2分)/“刻舟求剑”的成语(1分)

20.【示例】第一位教师:①讲清道理,鼓舞学生前进;②但未解释字词。第二位教师:①讲清词义和变化,增长知识;②但未讲整体含义及使用。第三位教师:①知识、道理结合较好;②解说全面,简明扼要。

【审题关键】是“评论”不是“感想”,就要力求客观,既肯定优点,也指出不足。

21.卧薪尝胆:①越王立志报仇,夜里睡柴草,饭前尝苦胆,敦促自己不忘报仇雪耻;②后来用以形容人刻苦自励,立志雪耻图强。

庖丁解牛:①庖丁为文惠君分割牛,运刀准确自如;②后来用以比喻技艺高超熟练,运用起来得心应手。

一鼓作气:①古代击鼓进军,第一通鼓士气高涨,第二通以后逐渐衰竭;②后来用以表示要趁着劲头大的时候抓紧做,一口气把事情完成。

六、(2022新课标Ⅰ卷)

21.C指任何人(有时实际上指我)。A、D两项“你”均指对方,指具体的某一个人;B项“你”泛指三个人中的任何一个。

22.①可通过体质指数判断②还会影响身体健康③体重很容易反弹

七、(2022新课标Ⅱ卷)

20.①“他”通常指交谈双方以外的第三方,文中用“祖父”而不用“他”,体现了作者对祖父的尊重,也表现了二人关系非常亲近;②反复说“祖父”,给人以心心念念的感觉,表达了对祖父的思念。

21.①多个句子都把“祖父”和“我”相对叙说,突出了变化是同时发生的;②用相似句式再三叙说“祖父”和“我”的年龄变化,凸显了变化的过程。

22.排比。效果:按顺序写了从早到晚三个时间的三种景色,在铺叙堆叠中写出作者对小城满满的回忆;通过细数露珠、向日葵、红霞等记忆深刻的事物,渲染了自己的怀念之情。

八、(2020新课标Ⅰ卷)

18.B,和原文一样,都是表示话题转换。A解释说明;C语意转折;D补充说明或语意递进。

19.①把塞车的路比作黏稠的河,(1分)体现了比喻的相似性。②路和河形状相似,(1分)车流和水流相似,(1分)塞车时汽车行驶缓慢,与河水因杂质多而黏稠时流动缓慢相似。(1分)

20.①从语段重心看,原句强调了吃过饼后的满足感,重点落在“心满意足”上,而改句强调的是“一扫而光”,不符合原文的逻辑;②从位置看,原句把“心满意足”拆成两句,语气舒缓,适合做句子结尾;而改句给人以话没结束的感觉;③从语体风格看,原句是三个短句,口语化表达,活泼俏皮,与语段文风更和谐,而改句将之变成结构复杂的长句,偏离了前文的风格。

相关链接:20230904强化训练:语言文字运用近年真题(上)

【追加训练】

1.《红楼梦》描写人物最大的特点是符合人性的真实,可以说是“好人不全好,坏人不全坏”。以王熙凤为例,结合相关情节,写一段150字左右的人物评论。

【参考答案】分析《红楼梦》中的人物,不能用好坏或正反来分析,人性兼有善恶,本身就是一个矛盾的综合体。比如刘姥姥打秋风,临走时凤姐给了她20两银子,足见她的善良和怜悯。但是,她设局害贾瑞、弄权铁槛寺、逼死尤二姐等事确实让人感觉聪明美丽的女人一旦坏起来是多么可怕。在王熙凤身上,确实体现了好坏难分的复杂人性。

2.《边城》第六节的结尾写道:“白日渐长,不知什么时节,守在船头的祖父睡着了,躺在岸上的翠翠同黄狗也睡着了。”请发挥想象,补写一段话,写翠翠睡着后做的梦。

要求:不少于150字,梦的内容与小说的相关情节呼应,至少有一处细节,丰富翠翠的形象。

参考答案】隐隐约约地,梦中的翠翠仿佛听到了有人在唱歌。她悄悄地起身,慢慢地转了转头,使耳朵尽量对上歌声飘来的风向,似乎就是从那座白塔的斜对面传过来的。细辨了一番,果然有一个人在溪边唱歌!翠翠脚贴着地平平地向前挪着步子,就在对面的人能够看到翠翠的时候,翠翠猫身躲到了一丛虎耳草后面,拨开草丛往外看,心里顿时像揣进了只小鹿——那唱歌的人竟是那“悖时砍脑壳的”轻薄少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临门一脚|近三年(2020-2022年)新高考语文全国I卷真题分题汇编【语用篇】
高考语言文字运用训练题型
语言文字运用(2022年新高考全国I卷高考题)
新高考语言运用题专项训练5(各地试题汇总)
山东省各地2021届高三5月语文模拟分类汇编:语言文字运用I专题
语用专练(熟语、修辞、病句、衔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