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梦想开花
userphoto

2022.07.22 陕西

关注

文:彩缤

马慧娟,女,回族,1980年4月生,宁夏泾源人。初中文化,2000年迁居于红寺堡,以种地打工为生,业余从事文学创作。

现任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

马慧娟的名字我早有耳闻,但之前没有读过她的作品。

一星期前,文友梁早早在微信读书购买了一本马慧娟的新书《溪风絮语》送给了我,我才有幸读到了她的文字,也从慧娟的文字里对她有了一些了解。

马慧娟1980年出生在宁夏泾源县一个四面环山的小山村,那里有一个和环境很相符的名字――黑眼湾。没有出山的路,没有电,没有学校。

山村的天空广阔自由,让她养成了和男孩子一样的性格。她七岁时,跟着表姐离开黑眼湾,来到了三姨家,在那里懵懵懂懂开始读书识字,接受教育。

第一接触文字,源于她的表哥带回来的一本《水浒传》的小人书。看着那些精致的插图和简洁有趣的文字,她的眼睛都直了,这世间居然有这样美好的东西?

从那时候起,文字在她心里种下了永远无法解除的“毒”。

以后的日子里,她只要一看到文字,心里的“毒瘾”就会发作,沉迷其中无法自拔,那些文字牵引出她内心深处的忧伤,她总是愿意躲在无人的角落享受着文字带给她的快乐和愁绪。

随着年龄的增长,小人书已经无法满足慧娟的好奇心了,她又回到了小山村,每天上学放学要翻越一座高山。

那时候她发现舅舅家有很多书,一年多的时间,舅舅家的那些书就被她利用一切时间读完了。

初中的时候,慧娟疯狂的阅读了大量的文学书籍,以至于她严重偏科,数理化成绩一塌糊涂,中考时以失败收场。

结婚后的二十岁到三十岁,她为了生活,文字远离她的世界,这之间她没有看过一本完整的书籍。结婚七年以后,手机普及,她才买了第一部智能手机。

为了读文学书籍,她付出了一般人难以想象和理解的艰难。在那个她生活的山区,没有人重视教育,借一本书比借钱还要难,因为她们那里根本就没有人读书。

有一年,慧娟的表哥订的报纸积攒下来没有地方放,他把那些报纸拉来让慧娟的母亲糊墙。慧娟看到那些报纸,欣喜若狂,偷着拿走了一小摞。

当她沉浸在别人的故事里无法自拔的时候,丈夫嘲笑她,母亲训斥她,但她却像个贼一样过了半年偷偷摸摸读报的快乐生活。

梁文道先生说得多好啊:读一些无用的书,做一些无用的事,花一些无用的时间,都是为了在一切已知之外,保留一个超越自己的机会,人生中一些很了不起的变化,就是来自这种时刻。

慧娟之所以有现在的地位,也许就是源于她当初读了一些无用的文字,花了一些无用的时间吧?

马慧娟是以“拇指作家”而出名的。因为喜欢文字,六年来她嗯摁坏了七部手机,写了四十多万字的随笔和散文。

这四十多万字里,她用朴实无华的文字记录了她在乡村的生活和所有的酸甜苦辣,让人读来,无不为之动容。

她写她和村里的姐妹给别人在地里干活赚钱,那些工头每天以各种理由延长她们做工的时间,毫不顾及她们的辛苦。

因为我也曾经有过这样的生活,所以读起来感到无比的亲切,好像慧娟写的就是我的生活,写进了我的灵魂深处。

她慧娟曾经受邀参加北京卫视《我是演说家》的节目录制,站在璀璨夺目的舞台中央接受全国人民的鼓励和赞赏。

在2008年,马慧娟用她打工积攒下来的钱买了第一部智能手机。她不会下载读书软件,让她的外甥帮她下载了一些,这样她才可以在手机上读电子书了。

随着她对手机的熟悉,手机变成了她的写作工具。别人在干活休息之余,说笑打闹,她却是个另类的存在,静静的在一旁不是看电子书就是写文章。

有了手机,慧娟好像上瘾了。别人看电视的时候,她在摁手机;别人夜里都休息了,她还在摁手机。她的爱人看到他经常抱着手机不放,很不高兴,说多好的手机在她手里都不经用,还不时给她脸色看。

慧娟的母亲是特别传统的农村妇女,在她的心里,做为一个农村女人,就应该好好过过日子才是。看到慧娟经常玩手机,她不时的训斥慧娟:“你一个农村女人,一天到晚摁手机,写那些东西干啥?难道还想当作家?”

但当母亲看到慧娟的文字变成铅字时,她却由衷的为女儿感到高兴:

我写的文字变成铅字印在杂志上,我拿给母亲看。母亲戴上老花镜远近调整着距离,当看见作者的名字不是她熟悉的名字时,问怎么不是你。我说就是我,起了个笔名。母亲撇嘴:“溪风,咋不叫东风,名字怪怪的。”

我不好意思的笑笑。

母亲和我说着话的功夫睡着了,渐渐有了鼾声。

这一刻,我觉得和母亲和解了。

慧娟从小就喜欢读文学类的书籍,初中毕业后,由于家庭生活的困难,她非常理解自己父母的不易,就辍学了。

那个时候,她经常对着她的那些书本默默地哭,父母看见了也不停的唉声叹气,但要让慧娟继续读书,就必须有钱。而对于那时的父母来说,仅仅凭着种几亩地,能够给她们姐妹几个吃饱就不错了,哪有啥钱读书?

在那些书籍里,她找到了自己的梦想,希望自己用文字把自己和身边姐妹的生活记录下来。

到了年老的时候,她们哪儿也去不了,她可以把这些曾经和她一块干活的姐妹们叫在一起,把她曾经记录的生活和那些她们在一起打工的日子读给她们听,让她们回忆一下她们曾经年轻的日子,也是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

2

二十岁的女孩子,到了结婚的年龄,慧娟也和村里的其他女孩一样,嫁人了。在她的婚礼上,她感觉自己的梦想彻底的破灭了。以后就好好的过日子吧。

婚后,两个孩子出生了。慧娟的丈夫外出打工,她一个人带着两个孩子种八亩地,有时候连饭都吃不到嘴里,孩子哭闹,她也累的哭出了声,感觉生活没有一点儿色彩。

有了手机以后,她在网络写作,由于怕费流量,她每天只写一百多个字,有一个网友姐姐特别喜欢她感情真挚的文字,好像对她的文字上瘾了,问她为啥写得那么少?

慧娟对那位姐姐说了原因,姐姐特别惊讶,她竟然会因为流量控制自己的写作字数。萍水相逢、从未谋面的姐姐要走了慧娟的电话号码,说她每个月给慧娟手机充流量,让她想写啥就写啥,千万不要因为流量而委屈自己。

遇到了这么好的姐姐,那一刻,慧娟泪流满面。为了回报姐姐对自己的支持,她更加勤奋的写作和读书。

慧娟是一个有感恩之心的女性,在《溪风絮语》里,她感谢了好多为她送书的文友,那些未曾谋面的文友,给了她太多的鼓励和支持,各位文友送给她的书,她每一本都抓紧时间拜读,如饥似渴的吸收着文学的甘露。

慧娟是一个有孝心的女儿,尽管在她年幼的时候,由于她的淘气和不安分,让母亲生了不少气。但在她婚后,她还是请母亲到她家来,为母亲做了土豆鸡块,在她家的炕上和母亲吃着香喷喷的饭菜。

3

慧娟是一位好母亲,农历八月二十三是他儿子的生日。他的儿子懂事乖巧,孩子十二岁生日那天,孩子想过个生日,但那段时间,慧娟没有干活,也就没有一分钱的收入,一个简单的生日给孩子也过不了。

就在慧娟发愁的时候,一个熟悉的老板给慧娟打来了电话,让慧娟叫几个姐妹去地里铲韭菜,慧娟高兴坏了,有活干,就有收入,有了收入,就可以给孩子过生日了。

第二天却下起了雨,本来不想去地里了,但她一想到已经答应给儿子过生日了,不能让孩子失望。于是,她连泥带水的在地里干了四个小时活,全身湿透了,蹲得腰疼腿疼,一人才挣了二十五块钱。

两个和她一起干活的好姐妹知道慧娟的儿子过生日,把她们赚的钱全借给了慧娟,让她给孩子好好的过个生日。

孩子在接到母亲的钱后,买菜只花了二十八块钱,把找的钱全给了母亲,但那个简单的生日孩子吃的却很开心。

4

慧娟说:我写出来的简单文字能得到那么多人的认可和赞同是我没有想到的。我并不认为自己写的是文学作品,故而从来不说那是写文章。虽然侥幸被发表一些,我仍然固执地称为写字。

说到励志,面对大家的赞誉,我自觉惭愧,比起真正苦苦挣扎的人,我的故事不算太悲情,我只是坚持了自己喜欢的东西而已。而我是幸运的,那么多朋友的鼓励支持是我坚持的动力,我感谢他们。

读慧娟的文字,我好像看到了另外一个自己,读完《溪风絮语》后,我和好友张莉说起了慧娟的文字,她也是赞叹不已,说慧娟写出了我们农村妇女真实的生活状态和所有的酸甜苦辣。

最后我们俩都叹息了一声:为啥慧娟笔下那么多的事我们都经历过,人家写得有声有色,我们却没有写出来呢?

我想,这就是人与人的不同罢。

以后写文章,别想着写得多么的高大上,就写自己身边真实的人和事吧。有人说,把平常的日子过的有滋有味就非常的有才华了。那么,像慧娟一样,把普通的生活和经历写出来,就是非常的才华横溢了。

慧娟是一位简单,没有任何心机的女性,她说,她与人交往,受到别人的伤害,当时告诫自己下次不要再犯这样的错误,可过段时间又被别人重复着同样的伤害。一个好友骂她心太软,成不了大事。她笑着默认:无所谓,经常忘记对自己不好的人,也是一种大智慧。

愿慧娟在文字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愿这样有情怀有梦想的诗意女人一生平安健康,幸福快乐!

把自己喜欢的事情坚持到底,相信有一天,梦想终会开出绚烂的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记——姐妹情深
共读丨她俩是一母同胞,却活成了不同的模样
放映时被消音打码,这尺度确实少儿不宜
为了生活更好,她离婚再嫁,这是一个二婚女人的苦与悲
最后的野白菊|印象高小莉
明璇姐姐为我作的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