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立秋无雨是空秋,万物历来只有一半收”,2022立秋下雨好不好?

北京时间8月7日将迎来“立秋”节气,这也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立秋后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日平均气温依然高于25℃,酷热天气还没有正式结束。

节气是我国上千年农耕社会的最伟大发明,节气这天的天气变化,对农业生长意义很大。在农村有句老话叫:“立秋无雨是空秋,万物历来只有一半收”,那么今年立秋下雨好不好?

今年立秋下雨好不好?3句农谚可知晓答案

一、立秋雨淋淋,遍地是黄金

这句话的意思很好理解,说的就是立秋这天下雨,那么到粮食收获的季节就会大丰收,地里的粮食看上去就像黄金一样闪闪发光。

立秋后粮食作物正处于灌浆乳熟期,此时对水分的要求量比较大,如果土壤水分不足,就会影响果实的充分膨大,籽粒的千粒重就会降低,会使农作物严重减产。

俗话说“秋后一伏”,立秋这天往往都在中伏期间,立秋后还有一个“末伏”。就比如今年立秋的时间为8月7日,而今年末伏的时间为8月15日~8月24日,因此立秋后尚未出暑,初秋后天气依然很炎热。

立秋后还处于炎热的三伏天,此时叶片的腾腾作用以及土壤水分的蒸发量都很大,如果长期不下雨肯定会引发“伏旱”。三伏天也是农作物生长最快的时候,一旦发生伏旱对农作物造成的损失是毁灭性的。

俗话说“春旱不算旱,伏旱减一半”,说的就是伏旱会导致粮食严重减产。可以说立秋下雨有两大高处:一是,满足作物生长对水分的需求;二是,可以防止“伏旱”的发生,毕竟立秋后还会有“秋老虎”降到,此时下雨,往后的一段时间土壤就不会过于干燥。

二、立秋下雨,籽粒大

“立秋下雨,籽粒大”的意思是说,立秋这天下雨,那么粮食作物的籽粒就会更加的饱满,粮食会获得丰收。

立秋下雨会导致昼夜温差加大,白天虽然很热,但是晚上会感到很凉爽。夜晚温度低,会抑制植株的呼吸作用,可以减少作物对营养物质的消耗,有利于光合作用产物的积累。对于粮食作物来说,在籽粒成熟期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营养的积累;对于水果来说,在昼夜温差的地方,有利于糖分的积累,水果会更加甜。

三、立秋下雨人欢乐,处暑下雨万人愁

立秋下雨除了有利于粮食丰收外,还可以带来凉爽的气候。立秋后一直到秋分是“秋老虎”的高发期,立秋下雨可以减缓“秋老虎”的势头,气温不会过于炎热,凉爽的气候人自然会感到相对舒服。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寒”,因此秋雨可以让气温相对降低,天气会变得越来越凉爽宜人。

处暑下雨万人愁。处暑时间农作物快要成熟,下雨容易导致农作物“贪青晚熟”,一旦农作物晚熟,随着天气的逐渐变冷,再想要使籽粒充分膨大,无疑于比登天还难,必然会导致粮食严重减产。其次处暑下雨不利于粮食的收获,路面也会变得比较泥泞,不利于人们从事农业生产。

“立秋无雨是空秋,万物历来只有一半收”。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立秋如果不下雨,那么粮食的收成就不好。本来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收成一旦不好,那么自然就是“空秋”,可以说老祖宗留下的农谚很有道理。

总结,立秋下雨有利于农作物丰收,对于农民来说是大好事,毕竟农民靠天吃饭。农谚是老祖宗千百年来的生活经验总结,语言虽然短小,但是却蕴含着很深的道理,可以很好地指导我们进行农业生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农村俗语“立秋无雨样样有,立秋有雨半秋收”,立秋下雨好不好?
大暑
2021粮食是否会丰收,老农直言看小满节气,小满节气能预测
俗语“旱不旱,就看冬至”
“吃了端午粽,还要冻三冻”,今年夏至连端午,端午是下雨好还是天晴好?
农谚“立秋一场雨,遍地出黄金”啥意思?立秋下雨好不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