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21统编培训|胡晓:“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任务群相关单元的设计思路与教学建议

郑重声明:本视频笔记来源于飞书妙记AI智能语音转写结果,文字内容仅供参考,限于篇幅仅提供前10分钟内容和前10张PPT截图,视频版权归属原始作者所有。

本文为公益分享,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目的!

如需完整版视频笔记,请点击“阅读原文”

笔记重点

说话人 1 00:00

各位老师好,我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编辑室的胡晓。今天和各位老师就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任务群相关单元的设计思路进行一个沟通和分享。大家都知道,高中课标提出了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这样四个核心,语文核心素养这四个方面是综合实现的,是内在的不可分割的关系。同时,又各有侧重。其中,语言建构与运用是我们语文学科独特的课程素养,也是其他课程、也是其他素养的基础,只有这一项是主要属于我们语文学科的。这就决定了语言建构与运用核心素养的基础性和重要性。这个语言建构与运用核心素养的内涵。课标组的王宁先生呢是这样解读的,说是积累与语感整合、交流与语境整合。

说话人 1 01:15

在高中阶段的学习中,主要是通过任务群的方式来实现的,其中的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任务群承担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这个任务群它基本的目标、内容和要求是什么?在我们统编高中教科书中,它又是怎么来体现的?编排的思路是什么呢?下面,我和老师谈谈我学习课标的体会,以及参与教材编写的时候的一些想法。

说话人 1 01:51

第一个问题就是这个任务群,它在我们整个的高中语文课程中,它的地位是什么?高中语文课标呢?单独设立了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任务群,而且把它贯穿了必修选择性必修。每个阶段各安排了一个学分,这是所有的任务群里面,唯一这么设计的,所以彰显出这个任务群,它的基础作用以及它的枢纽地位。

说话人 1 02:26

我们先看这个任务群的学习目标与内容。对于这部分的内容,高中课标,它是有明确的要求这个任务群的总体目标。大家注意一下,看是培养学生丰富语言积累、梳理语言现象的习惯。在观察、探索语言文字现象,发现语言文字运用问题的过程中,自主积累语文知识,探究语言文字运用的规律,增强语言文字运用的敏感性,提高探究发现的能力,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增强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这是总体的目标。然后,对照课标的这个具体的学习目标和内容有以下几个要点,需要我们老师特别予以关注的。第一个方面,这个任务群,它的学习内容是方方面面的,包括了汉字、词汇、语法、修辞、逻辑等等,涉及语音语义、语法、语用等多个层面。而且关注到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联系和区别,这是第一个方面要关注到的。然后第二个方面,我们要注意它区分语言和言语。什么意思呢?我们的语文课程面向的不是抽象的语言符号,而是活在人们口中,和笔下承载着思想感情的言语作品。也就是说,我们的语文学习是要从言语入手,让这个学习回归到言语行为本身,是要浸润在那些具有丰富的这个文化信息深厚的文化内涵的言语作品中,去发现问题,探究规律这是第二点要点。

说话人 1 04:29

第三个要点强调语境。语境是什么?是我们用语言交流思想感情的内外条件的总和从内部环境看,它是词语锯断构成的语言符号环境。那从外部环境看是社会现实语境,包括了说话双方这个时间、处所、社会环境,以及听说双方她们那些辅助性的交际手段,哪些辅助性的交际手段,包括表情、姿态、首饰等等非语言的要素。所以,课标要求要在语境中解读词汇,理解语义,根据语境的变化,准确把握言语信息,能将具体的语言文字做作品,置于特定的交际情境和历史文化情境中去理解分析和评价。

说话人 1 05:30

这是第三个要点。第四个要点,积累梳理、建构和运用。这个形成了我们语言学习的不同层次,它们是各有侧重的,但是又相互关联,相互促进。那积累积累,什么是积累较为丰富的语言材料和言语活动的经验,要发展良好的语感?那梳理是在已经积累的语言材料之间建立起有机的联系。建构,是将丰富的言语活动经验转化为具体的学习方法和策略,从语言现象和语言材料中去探究语言文字运用的基本规律。那运用就是在语言实践中,能自觉地运用语文知识和语言规律。所以这四个方面各有侧重,但是又互相的促进,互相关联,这是这个任务群的学习目标与内容。

说话人 1 06:40

好,我们看一下这个任务群的基本的理念。有什么?教科书在编写的时候,在对语言积累梳理探究任务群进行设计的时候,主要考虑的是下面这几对关系的一对关系是从积累到建构,强调的是语文学习,它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课标就提出来说,积累梳理要有系统、有计划,有步骤,持续的进行积累,既是丰富学生词汇表达方式等的需要,也是为以后的书里所做的准备。要有布置,有鼓励和督促,持之以恒,这是从积累到建构。

说话人 1 07:27

第二个,关系是从语感到语理,中小学教育,语文教育主要是以发展学生的语感为主,但是到了高中阶段,随着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也要注意培养学生把语言现象上升到这个语言规律,培养语理,也就是要发展语言运用的自觉性。这是第二,对关系。第三,对关系。从零散到结构。什么意思呢?是指将进一步地将零散的现象知识能够整合起来,将他们建立起联系,形成结构化的知识。这个对于提升思维品质、学习品质都是大有助益的。好,我们具体来看一下这几对关系。重庆积累到建构。那么高中阶段积累什么?我想积累主要是有三个方面的积累。第一个方面,关于汉字,汉语的典型现象和语言材料,也就是说我这些现象,语言材料,它主要是从学生的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来的。所以,在其他任务群的学习中,就要增强发现的意识。要注意汉语表达中那些典型的、独特的语言现象,要积累相应的语言材料。

说话人 1 08:58

那什么是典型的语言材料?语言现象呢?我们看比如说在文学阅读与写作的这个任务群里面,就要根据不同文学作品的艺术表现方式,理解欣赏作品的语言表达课标,明确提出,要观察词语的活用、句子的语序变化等,体会文学语言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像这一点,在我们古代诗文和现代诗文里面,都有大量的例子。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这个横飞出了八岁的这儿红,而非那弹性的胖绅士。早在我的空处胖开了他的右半身了。这个胖对吧?还有祥林嫂里面我们经常举的那个例子,你放着,祥林嫂和放着,祥林嫂家语序的变化等等,这些都是表现出来文学语言,它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就是一种典型的语言现象和原材料。然后在这个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中的作家,他常常运用那些褒贬色彩非常强烈的词语,或者有时候有意识的突破常规,运用反语,或者是这个褒贬转换等等,来鲜明地体现自己的情感态度。还有像这个实用性阅读与表达中这个就要注意感受。实用类文本的表达方式,涉及口语语体和书面语语体的要对比两种语体,它们在用词和造句的差别,体会口语与书面语的风格差异。另外,在这个当代,文化参与跨媒介阅读与交流这个任务群里面,学生也会关注注入到当代社会一些很重要的语言现象。比如说像这个繁简字问题,新词语的变迁问题,网络语言对传统语言规范的冲击啊,啊还有像这个自媒体与传统媒体语言运用的差异等等。通过这样持续地发现积累,不断的提升自己对语言感知的敏感度,养成探究的意识和习惯。

PPT重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新课标知识点 | 言语之难:语言建构与运用的教学问题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核心素养”解读(之二)
王本华:用好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应把握这七大特点
统编教材高中语文必修(上)第八单元学习任务设计
张贵栓‖学习任务群:整体研读、整合探析、分级阅读
【学术前沿】钱荃 陈沛 龙亦成丨“教—学—评”一体化理念下“语言运用”核心素养解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