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成语典故班第十七课 从荀子中的成语,看荀子的主要成就

成语典故班第十七课

荀子中的成语,看荀子的主要成就

主讲:绝谷画蝶

课前,先简单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1.传十三经

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出现了“五经”之说,即《诗经》、《尚书》、《礼记.礼运》、《周易》、《春秋》。汉后又增加《论语》《孝经》,并称为“七经”。 到唐代,设三《礼》(《周礼》《仪礼》《礼记》)、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连同《诗》《书》《易》,有“九传”之称。唐文宗时,在九经之外加汉代已列入“经”的《论语》《孝经》,增补《尔雅》构成“十二经”。宋仁时,增加《孟子》,形成了封建社会具有特殊地位的“十三经”。 儒家十三经,是指封建统治者先后将13部儒家书籍“法定”为“经”,形成了封建社会具有特殊地位的“十三经”。在今天,“十三经”作为反映先秦历史状况的古籍还有很大价值。分别是《诗经》、《尚书》、《周礼》、《仪礼》、《礼记》、《周易》、《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尔雅》、《孝经》、《孟子》。

2.总结孟子的教育思想和主张

孟子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孟子》被南宋朱熹列为“四书”,书中记载有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

孟子的教育思想:孟子的教育思想和孔子的“有教无类”是一样的,孟子的的教育思想是孔子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挥,他们都把全民教育当作实行仁政的手段和目的
    孟子的教育主张:一方面,孟子主张“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加强学校教育;另一方面,孟子要求当政者要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以榜样的力量,教化百姓。教化的目的,就是要百姓“明人伦”,以建立一个“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下”的和谐融洽,有人伦秩序的理想社会。

下面进行今晚的学习!

荀子(尊称:荀卿、孙卿,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赵国人,战国末期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

他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位于今山东兰陵县)令。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在人性问题上,提倡性恶论,主张人性有恶,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

一、人物生平

1. 世系

《元和姓纂》载“晋有荀林父生庚裔荀况”,而关于春秋时期荀氏的记载见于(桓王)十三年(公元前678年)“晋曲沃灭荀,以其地赐大夫原氏黯,是为荀叔”。《左传》僖公九年《传》正有“荀息”亦称“荀叔”之文,所以原氏黯即为荀息,被封荀国故地以地为姓。荀氏的传承为荀息生逝敖,逝敖生荀林父,荀林父曾为晋国中行将,故后裔别为中行氏,林父生荀庚,庚生荀偃,偃生荀吴,吴生荀寅。荀寅在与赵鞅的斗争失败后,中行氏族人为了避祸,又纷纷改回荀氏,这就是赵国荀氏的由来。
  2.游学
   司马迁所写的《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记录了他的生平。荀(xún)子于五十岁(有学者认为传抄时误将十五改为五十)。始来游学于齐国,到襄王时代“最为老师”,“三为祭酒”。后来被逸而适楚,春申君以为兰陵令,春申君死而荀卿废,家居兰陵,韩非、李斯都是他的入室弟子,亦因为他的两名弟子为法家代表人物,使历代有部分学者怀疑荀子是否属于儒家学者,荀子也因其弟子而在中国历史上受到许多学者猛烈抨击。荀子是第一个使用赋的名称和用问答体写赋的人,同屈原一起被称为“辞赋之祖”。
   3.入秦
他曾入秦,对秦国政治予以肯定,说“秦四世有胜,数也,非幸也”,同时又对秦国重视刑法吏治,轻视仁德士君子的方略不以为然,谓之“县之以王者之功名,则倜倜然其不及远矣”。位于安泽县况山上的荀子塑像荀子又到过赵国,与临武君议兵于赵孝成王面前。最后老死于楚国兰陵。他曾经传道授业,战国末期两位最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韩非、李斯,汉初政治家、科学家张苍均为其门下高足。著作集为《荀子》(唐代杨倞为其作注),因为荀子受历代学者的抨击,其注者不多。直至清代考据学兴盛,注释校订者才增加。现代研究荀子的学者也较古代为多,包括清代王先谦,民国时代的梁启雄(梁启超胞弟)。清末学者谭嗣同,在他的《仁学》中这样评价:(中国)二千年来之学,荀学也,皆乡愿也。晚年的代表作有《劝学》。

4.帝术

《史记》记载李斯“乃从荀卿学帝王之术”,荀子的“帝王之术”,通过李斯后来的实践,体现出来。北宋苏轼在《荀卿论》中说:“荀卿明王道,述礼乐,而李斯以其学乱天下。”

当时赵国也有个公孙龙,他曾以“离坚白”之说,同惠施的“合同异”之说展开论辩,此外还有剧子的著述;魏国曾有李悝,他提出了鼓励耕作以尽地力的主张;楚国曾有尸子、长卢,齐国东阿还有一位吁子。自孟子到吁子,世上多流传着他们的著作,所以不详叙这些著作的内容了。

二、主要成就

(一)思想观点

主要观点:荀子对各家都有所批评,唯独推崇孔子的思想,认为是最好的治国理念。荀子以孔子的继承人自居,特别着重的继承了孔子的“外王学”。他又从知识论的立场上批判的总结和吸收了诸子百家的理论主张,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明于天人之分”的自然观、“化性起伪”的道德观、“礼仪之治”的社会历史观,并在此基础上,对先秦哲学进行了总结。

1.“明于天人相分”的自然主义天道观

天、天命、天道的问题一直是先秦时期各家关切的问题。殷商西周时期,“天”、“天命”是被作为人格神看待的。到了孔子,它的人格神色彩被淡化,孔子主要借亲亲之情论仁德,而视天命为一种盲目的主宰力。孔子之后,其弟子和后学力图使“仁德”、“心性”“天命”得以贯通,这一方面是要使“仁德”、“心性”的追求获得存在论的支撑,另一方面又将“天”、“天命”、“天道”义理化、价值化。荀子有取于道家在“天”、“天道”、“天命”上的自然观的成分,然而它的理论宗旨却不在于走向自然主义,而在于凸现“天人相分”,然后以“天人相分”为基础,建构自己的“人道”学说。

1)天道自然的思想

荀子将“天”、“天命”、“天道”自然化、客观化与规律化,见于他的《天论》一文。“列星随旋,日月递炤,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不见其事而见其功,夫是之谓神;皆知其所以成,莫知其无形,夫是之谓天。

在荀子看来,天为自然,没有理性、意志、善恶好恶之心。天是自然天,而不是人格神。他把阴阳风雨等潜移默化的机能叫做神,把由此机能所组成的自然界叫做天。宇宙的生成不是神造,而是万物自身运动的结果。

2)“天行有常”的思想

荀子以为,天不是神秘莫测、变幻不定,而是有自己不变的规律。这一规律不是神秘的天道,而是自然的必然性,它不依赖于人间的好恶而发生变化。人不可违背这一规律,而只能严格地遵守它。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天道不会因为人的情感或者意志而有所改变,对人的善恶分辨完全漠然置之。荀子对传统的宗教迷信持批判的态度,认为自然的变化与社会的治乱吉凶没有必然的联系。认为祭祀哀悼死者的各种宗教仪式,仅仅是表示“志意思慕之情”,是尽“人道”而非“鬼事”。(《礼论》)

3)“天人相分”的思想

荀子认为自然界和人类各有自己的规律和职分。天道不能干预人道,天归天,人归人,故言天人相分不言合。治乱吉凶,在人而不在天。并且天人各有不同的职能,“天能生物,不能辨物,地能载人,不能治人”(《礼论》)“天有其时,地有其才,人有其治”(《天论》)

4)“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

在荀子看来,与其迷信天的权威,去思慕它,歌颂他,等待“天”的恩赐,不如利用自然规律以为人服务。荀况强调“敬其在己者”,而不要“慕其在天者”。甚至以对天的态度作为君子、小人之分的标准。强调人在自然面前的主观能动性,主张“治天命”、“裁万物”、“骋能而化之”的思想。荀子明确的宣称,认识天道就是为了能够支配天道而宰制自然世界。

2.“化性起伪”的性恶论

荀子最著名的是他的性恶论,这与孟子的性善说直接相反。他的总论点是,凡是善的,有价值的东西都是人努力的产物。价值来自文化,文化是人的创造。正是在这一点上,人在宇宙中具有和天、地同等的重要性。

1)“人之性恶”——一自然资质为性的性恶论

荀子最主要的努力是确认人在道德修养和治理国家中的主体地位。在道德修养方面,作为前提与起点的,是荀子主张的性恶论。荀子从天人相分的立场出发,否定而人性中先验的道德根据。在他看来,所谓人性就是人的自然本性,是所谓“生之所以然者”。其自然表现为“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6]。其实质就是人天然有的抽象的自然生物本能和心理本能。

荀子认为人的这种天然的对物质生活的欲求是和道德礼仪规范相冲突的。他认为人性“生而有好利焉”、“生而有疾恶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色焉”,如果“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纷乱理而归于暴”。所以说人性是“恶”,而不是“善”。

荀子这里的情性观与早期儒家《性自命出》一派的思想有关。然而性自命出以“情”为天的观念引出的是自然主义、情感主义的生存论调。荀子没有沿着这一个路向发展,这是因为,他认为天然禀赋的性情是恶的。因而顺应他的发展,将引起人与人的争夺,贼杀,导致社会的混乱,这就是性恶论。

2)“化性起伪”的道德教化论

荀子认为,凡是没有经过教养的东西是不会为善的。对于人性中“善”的形成,荀子提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的命题。荀子的人性论虽然与孟子的刚好相反,可是他也同意,人人都能成为圣人。荀子以为,就人的先天本性而言,“尧舜之与桀跖,其性一也,君子之与小人,其性一也”,都是天生性恶,后天的贤愚不肖的差别是由于“注错习俗之所积耳”。后天的环境和经验对人性的改造其则决定性的作用。通过人的主观努力,“其礼义,制法度”,转化人的“恶”性,则“涂之人可以为禹”。

孟子说人皆可以为尧舜是因为人本来就是善的,而荀子论证涂之人可以为禹是因为人本来是智的。

3)“化性起伪”的性恶论的意义与目的

性恶论的价值在于:(1)提出人的自然本性的先天合法性,从人的实然层面来看待人性。(2)强调后天环境对人发展的作用。(3)进而说明礼乐教化的价值与意义。

性恶论的限制在于:(1)从性恶出发,固然可说明礼乐教化之“伪”的现实必要性,但由于否认了人的道德先验性,圣人治礼作乐的“化性起伪”的教化行为就失去了坚实的存有论根据。(2)把人的先天的自然本性等同于社会道德之恶,没有真实地看到人的自然本性和人的社会性“恶性”之间具有人的意识的造作性。如此将使社会性的“恶行”具有自然存有论根基,以至于“恶”成为了价值的合理性行为。(3)性恶论使人性的超越幅度丧失殆尽,人完全成为社会宗法等级的奴隶。

性恶论的目的:性恶,或性善,对儒家并没有决定性的意义。其价值仅仅在于如此的人性论奠基可以为现实社会的礼乐教化提供内在人性的根据。

3.所积而致的成圣之道

就道德修习而言,荀子认为最高的要求就是“成圣”。荀子坚持自己的理论的一贯性,认为在天生的情性方面,圣人与普通人没有什么不同。从一个侧面表现了战国末年贵族和平民依血缘形成的原有的界限的消解。荀子还认为圣人与普通人一样,也只有经过后天的努力,才能够成就自己。“圣人者,人之所积而致也”。

圣人与一般人,君子与小人,在先天本性上的差别被取消了。但是荀子立论的意图并不在于从根本上废弃这种差别,反而要从后天努力的角度凸现这种差别。凸现后天努力修为造就君子、圣人,是在强调精神气质、文化教养上的贵族性,荀子学说有浓重的知识化、工具化的倾向,然而在追求成圣,追求贵族性的精神气质与品格的这点上,与孔子的理念是一脉相承的。荀子讲成圣,又希望借圣人的教化,使得社会大众得以转变性情,以至于善。

(二)“明分使群”与古今、礼法之争

1.荀子的社会政治思想

荀子希望借助圣人的教化,转变百姓的性情。但是荀子认为圣人更重要的作用在于他能够“使天下皆出于治”,这就是儒家的外王学。不过荀子按照自己的知识论重组了这种外王学。

(1)“明分使群”的社会(礼义)起源说

以往的儒家学者都曾建筑过自己的外王学,而且大都把这种外王学的正当性诉诸于天道、天命,很少有人能够从现实社会组织、社会结构的源出处证明自己的外王学。荀子的经验知识的立场使他得以面对现实,回到现实社会组织、社会结构的源出处。

荀子注意到,人与动物的不同而且得以优异于动物的地方,是人能群,即人能组织社会。而人所以能“群”者,在于“分”。 “分”即是建立社会等级,从事不同的社会分工,将社会协同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以面对自然、战胜自然。“分”是组织社会的根本法则。而“分莫大于礼”。通过圣人的治礼作乐,将社会分为上下有序的等级,以解决基于物欲的争斗。“分”的标准就在于“礼义”,即封建的伦理道德和礼法制度。关于分靠什么维系,荀子有两个说法:一是“分何以能行?曰:义”。一是“分莫大于礼”。显然前一种说法侧重于道德教化;后一种说法则侧重于礼法制度。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的人性论出发,荀子提出了“名分使群”的社会起源说,以论证礼乐教化之必要性。

2)“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

①隆礼重法:在国家治理上,荀子非常看重“礼”。荀子认为礼从区分与调节不同人的利欲关系中产生结果。在治礼的过程中,不能只顾及人的欲望,而要让物与欲两者相持而长,在物质的增长和欲望的增长之间保持平衡。

在荀子看来,人的天然本性是追求利欲的,而礼的作用则在对人的利欲的无限追求作出限制,二者之间不免有冲突。为了确保公共秩序的正常运转,礼的遵循不免要诉诸于一种强制性。由此,礼转为法。因此,荀子常有“礼法之枢要”“礼法之大分”的提法,而以礼法并称。在荀子那里,礼是介于义和法之间的一个范畴。在义礼并称时,礼多是指道德。在礼和法并称时,礼多指制度。荀子说礼是法之大分时,既是指礼为立法的原则,又是指礼作为原则的道德立场。法的制定和形式不纯属利益分配的问题,还有一个道义问题;法的一律化打破了贵族和平民的界限,使一切人平等。但是礼的持守却仍然使得有学养的人们不至于沉落。荀子可以说是顾及到现实的利欲追求和必要性而又坚持道德理想,力求在二者之间保持平衡的思想家。

②对礼法、王霸之争的总结:

对礼法、王霸之争,荀子提出了“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的命题。其含义两点:(1)礼法并举、王霸统一。他认为“治之经,礼与刑,君子以修百姓宁”(《成相》)“礼以定伦”,法能“定分”,二者可以相互为用。只是法的特点表现为通过赏罚来维护等级秩序。(2)礼高于法,礼为法之大本。只讲法治,不讲礼治,百姓只是畏惧刑罚,一有机会仍会作乱。他把“法治”称为“暴察之威”,“礼治”称作“道德之威”。法治至其极也不过为“霸”,而不能成“王”。如果以礼义为本,则法治就可以更好地发挥作用了:“故礼及身而行修,义及国而政明,能以礼挟而贵名白,天下愿,会行禁止,王者之事毕矣”(《致士》)。荀子以为,礼义是立法的精神,如果人们爱好礼义,其行为就会自然合法,甚至不用刑罚,百姓也能自然为善。总之,荀子的礼法兼施、王霸统一,是对对礼法、王霸之争的总结,开创了汉代儒法合流、未爆杂用的先河。

3)厚今薄古的“法后王”说

荀子在历史观上提出了厚今薄古的“法后王”说,所谓“后王”盖指“近时”之圣王或可能成为王者的“天下之君”,即理想的最高统治者。他认为“先王”的时代久远,事迹简略,不如近世的后王可靠,所谓“欲观圣王之迹,则于其粲然者矣,后王是也”(《荀子·非相》)即“法先王”必须通过“法后王”的途径才能实现。他主张“法后王”,又提倡继承“先王之道”,意在为封建统治阶级寻求理想的人格榜样。荀子批判以复古倒退为目的的“先王”观,指责“俗儒”们的“略法先王而足乱世,术缪杂学,不知法后王而一制度”(《儒效》)。“法后王,一制度”即是把一切都纳入新兴地主阶级大一统的制度与范围上来。

(三)“虚壹而静”的认识论

1.“天官薄类”和“心有征知”:立足于经验的认识发展阶段

依据其自然主义思想,建立自己的认识论。在他看来所谓“知”就是主观与客观有所合。“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解蔽》)认识就在于以“人之治”和“物之理”。他将人的认识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缘天官”、或“天官意物”:“天官”就是人的感觉器官。在这一阶段人首先依靠感觉器官来把握事物。第二阶段,“心有征知”:荀子把思维器官称为“天君”或“心”,其功能为“征知”。“征知”就是对对感觉印象进行分析、辨析和验证,形成概念和判断。

2.“虚壹而静”的解蔽方法

荀子认为人在认识上的最大隐患在于“蔽于一曲而訚于大理”,要形成正确的认识就需要“解蔽”。而“解蔽”的方法就是靠“心”的“虚壹而静”。所谓“虚”就是不让以有的知识妨碍即将接受的新知。心能同时兼知两物,如果能做到使两物不互相妨碍以影响认识,谓之“壹”。不以混乱的胡思乱想淆乱正常的认识就是“静”。即要在认识中排除干扰、精力专一、发挥思维的能动性。这样的心理状态就叫“大清明”,这是认识的最高状态。

3.“学至于行之而止”的知行观

在知行观上,荀子提出“学至于行之而止”的命题。他认为认知的落脚点在于“行”,“行”不仅是知的来源,也是知的目的。但荀子的所谓行,不可作社会实践理解,而是指人的道德行为。因而所谓“学至于行”,也就是“学至于礼”,让主观的道德行为符合现实的社会道德规范,最终达到“德之极”(《劝学》)的地步。

4.“制名以指实”的逻辑思想

对名实关系,荀子提出“制名以指实”的思想,它包括三方面的内容:(1)“所以有名”,即制名的必要性:“明贵贱”、“辨同异”、统一思想,以维护社会的秩序。“明贵贱”是指伦理和政治上的正名,使贵贱有等,亲疏有别。“辨同异”,是由伦理的正名发展到逻辑和法律的正名,要区别士、农、工、商的职业分野和各种等级称谓。(2)“所缘以同异”,即名称同异的根据:“缘天官”,使同类同情者,共约其名以相期。(3)“制名之枢要”,即制名的原则:“同实同名”、“异实异名”、二者一致则用“共名”的原则,以及“约定俗成”、“稽实定数”的原则。

5.对比孔孟

荀子的思想偏向于经验以及人事方面,是从社会脉络方面出发,重视社会秩序,反对神秘主义的思想,重视人为的努力。孔子中心思想为“仁”,孟子中心思想为“义”,荀子继二人后提出“礼”、“法”,重视社会上人们行为的规范。以孔子为圣人,但反对孟子和子思为首的“思孟学派”哲学思想,认为子弓与自己才是继承孔子思想的学者。荀子认为人与生俱来就想满足欲望,若欲望得不到满足便会发生争执,因此主张人性有恶(详情参考易中天教授《先秦诸子之百家争鸣》),须要由圣王及礼法的教化,来“化性起伪”使人格提高。

与孔、孟相比,荀子的思想则具有更多的现实主义倾向。他在重视礼义道德教育的同时,也强调了政法制度的惩罚作用。

三、传世经典名言

《劝学》

1.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2.大巧在所不为,大智在所不虑。——《天论》

3.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

4.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劝学》

5.神莫大于化道,福莫大于无祸。——《劝学》

6.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劝学》

7.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劝学》

8.肉腐生虫,鱼枯生蠹。怠慢忘身,祸灾乃作。——《劝学》

9.言有召祸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劝学》

10.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劝学》

11.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劝学》

12.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劝学》

13.跬步而不休,跛鳖千里;累土而不辍,丘山崇成。——《劝学》

14.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劝学》

15.为善不积邪,安有不闻者乎?——《劝学》

16.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劝学》

《荣辱》

1.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荣辱》

2.谄谀者亲,谏争者疏,修正为笑,至忠为贼,虽欲无灭亡,得乎哉?——《荣辱》

3.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荣辱》

4.志意修则骄富贵,道义重则轻王公。——《荣辱》

5.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荣辱》

6.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荣辱》

7.礼者,所以正身也……无礼,何以正身?——《荣辱》

《不苟》

1.小人能,则倨傲僻违以骄溢人;不能,则妒嫉怨诽以倾覆人。——《不苟》

2.诚者,君子之所守业,而政事之本也。——《不苟》

3.言无常信,行无常贞,唯利所在,无所不倾,若是则可谓小人矣。——《不苟》

4.公生明,偏生暗;端悫生通,诈伪生塞;诚信生神,夸诞生盛。此六生者,君子慎之,而禹、桀所以分也。——《不苟》

5.骄泄者,人之殃也;恭俭者,摒五兵也。虽有戈矛之刺,不如恭俭之利也。故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不苟》

6.怏怏而亡者,怒也;察察而残者,忮也;博而穷者,譬也……廉而不见贵者,刿也;勇而不见惮者,贪也;信而不见敬者,好剸行也。——《不苟》

7.有狗彘之勇者,有贾盗之勇者,有小人之勇者,有士君子之勇者。——《不苟》

8.挂于患而欲谨,则无益矣。——《不苟》

8.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怨人者穷,怨天者无志。——《不苟》

10.材悫者常安利,荡悍者常危害;安利者常乐易,危害者常忧险;乐易者常寿长,忧险者常夭折:是安危利害之常体也。——《不苟》

11.仁义德行,常安之术也,然而未必不危也;污僈突盗,常危之术也,然而未必不安也。——《不苟》

12.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不苟》

13.人之情:食,欲有刍豢;衣,欲有文绣;行,欲有舆马;又欲夫余财蓄积之富也;然而穷年累世不知不足。——《不苟》

14.陋也者,天下之公患也,人之大殃大害也。——《不苟》

15.汤、武存,则天下从而治;桀、纣存,则天下从而乱。——《不苟》

16.短绠不可以汲深井之泉,知不几者不可以与及圣人之言。——《不苟》

《非相》

1.相形不如论心,论心不如择术。形不胜心,心部胜术。术正而心顺之,则形相虽恶而心术善,无害为君子也;形相虽善而心术恶,无害为小人也。——《非相》

2.人有三不祥:幼而不肯事长,贱而不肯事贵,不肖而不肯事贤,是人之三不详也。人有三必穷:为上则不能爱下,为下则好非其上,是人之一必穷也;乡则不若,偝则谩之,是人之二必穷也;知行浅薄,曲直有相县矣,然而仁人不能推,知士不能明,是人之三必穷也。人有此三数行者,以为上则必危,为下则必灭。——《非相》

3.欲观千岁,则数今日;欲知亿万,则审一二……以近知远,以一知万,以微知明。——《非相》

4.赠人以言,重于金石珠玉;观人以言,美于黼黻文章;听人以言,乐于钟鼓琴瑟。——《非相》

5.君子之度己则以绳,接人则用抴(yi)。——《非相》

其他

1.行辟而坚,饰非而好,玩奸而泽,言辩而逆,古之大禁也。知而无法,勇而无惮,察辩而操僻,淫大而用乏,好奸而与众,利足而迷,负石而坠,是天下之所弃也。——《非十二子》

2.君子耻不修,不耻见污;耻不信,不耻不见信;耻不能,不耻不见用。——《非十二子》

3.人主不务得道而广有其势,是其所以危也。——《仲尼》

4.巧而好度,必节;勇而好闻,必胜;知而好谦,必贤。——《仲尼》

5.少事长,贱事贵,不肖事贤,是天下之通义也。——《仲尼》

6.君子时诎则诎,时伸则伸也。——《仲尼》

7.儒者在本朝则美政,在下位则美俗。——《儒效》

8.言必当理,事必当务,是然后君子之所长也。——《儒效》

9.凡事行,有益于理者立之,无益于理者废之。——《儒效》

10.事行失中谓之奸事,知说失中谓之奸道。奸事、奸道,治世之所弃而乱世之所从服也。——《儒效》

11.我欲贱而贵,愚而智,贫而富,可乎?曰:其唯学乎。——《儒效》

12.君子无爵而贵,无禄而富,不言而信,不怒而威,穷处而荣,独居而乐。——《儒效》

13.君子隐而显,微而明,辞让而胜。——《儒效》

14.民之无良,相怨一方。受爵不让,至于己斯亡。——《诗经 》

15.能小而事大,辟之是犹力之少而任重也,舍粹折无适也。身不肖而诬贤,是犹伛身而好升高也,指其顶者愈众。——《儒效》

16.不学问,无正义,以富利为隆,是俗人者也。——《儒效》

17.人主用俗人,则万乘之国亡。——《儒效》

18.人无师无法而知则必为盗;勇则必为贼;云能则必为乱;察则必为怪;辩则必为诞。……有师法者,人之大宝也;无师法者,人之大殃也。——《儒效》

19.习俗移志,安久移质。——《儒效》

20.人积耨耕而为农夫,积斫削而为工匠,积反货而为商贾,积礼义而为君子。——《儒效》

21.纵情性而不足问学,则为小人矣。——《儒效》

22.贤不肖不杂,则英杰至;是非不乱,则国家治。——《王制》

23.公平者,职之衡也;中和者,听之绳也。——《王制》

24.治生乎君子,乱生乎小人。——《王制》

25.两贵之不能相事,两贱之不能相使,是天数也。——《王制》

26.马骇舆,则君子不安舆;庶人骇政,则君子不安位。——《王制》

27.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王制》

28.君人者,欲安,则莫若平政爱民矣;欲荣,则莫若隆礼敬士矣;欲立功名,则莫若尚贤使能矣。是君人者之大节也。——《王制》

29.聚敛者,召寇、肥敌、亡国、危身之道也,故明君不蹈也。——《王制》

30.王者者论:无德不贵,无能不官,无功不赏,无罪不罚。——《王制》

31.天地生君子,君子理天地。——《王制》

32.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王制》

33.政事乱,冢宰之罪也;国家失俗,则辟公之过也;天下不一,诸侯俗反,则天王非其人也。——《王制》

34.无分者,人之大害也;有分者,天下之本利也。——《富国》

35.垂事养誉,不可;以遂功而忘民,亦不可。皆奸道也。——《富国》

36.国者,天下之制利用也;人主者,天下之利势也。得道以持之,则大安也,大荣也,积美之源也;不得道以持之,则大危也,大累也,有之不如无之,及其綦也,索为匹夫不可得也。——《王霸》

37.国者,天下之大器也,重任也。——《王霸》

38.国无礼则不正。——《王霸》

39.百乐者,生于治国者也;忧患者,生于乱国者也。——《王霸》

40.不能治近,又务治远;不能察明,又务见幽;不能当一,又务正百,是悖者也。——《王霸》

41.用国者,得百姓之力者富,得百姓之死者强,得百姓之誉者荣。——《王霸》

42.以小人尙民而威,以非所取于民而巧,是伤国之大灾也。——《王霸》

43.君人者,爱民而安,好士而荣,两者无一焉而亡。——《君道》

44.善生养人者,人亲之;善班治人者,人安之;善显设人者,人乐之;善藩饰人者,人荣之。……不能生养人者,人不亲也;不能班治人者,人不安也;不能显设人者,人不乐也;不能藩饰人者,人不荣业。——《君道》

45.道存则国存,道亡则国亡。——《君道》

46.治则衍及百姓,乱则不足及王公。——《君道》

47.为人主者莫不欲强而恶弱,欲安而恶危,欲荣而恶辱,是禹、桀之所同也。——《君道》

48.人主有六患:使贤者为之,则与不肖者规之;使知者虑之,则与愚者论之;使修士行之,则与污邪之人疑之。虽欲成功,得乎哉?——《君道》

49.好女之色,恶者之孽也。公正之士,众人之痤也。循乎道之人,污邪之贼也。——《君道》

50.明主有私人以金玉珠石,无私人以官职事业。——《君道》

51.主暗于上,臣诈于下,灭亡无日。——《君道》

52.唯明主为能爱其所爱,暗主则必危其所爱。——《君道》

53.卿相辅佐,人主之基仗也。——《君道》

54.用圣臣者王,用功臣者强,用篡臣者危,用态臣者亡。态臣用,则必死;篡臣用,则必危;功臣用,则必荣;圣臣用,则必尊。——《臣道》

55.谏、争、辅、拂之人,社稷之臣也,国君之宝也,明君所尊后也。——《臣道》

56.明君之所赏,暗君之所罚也;暗君之所赏,明君之所杀也。——《臣道》

57.正义之臣设,则朝廷不颇;谏、争、辅、拂之人信,则君过不远;爪牙之士施,则仇雠不作;边境之臣处,则疆垂不丧。——《臣道》

58.罚其忠,赏其贼,夫是之谓至暗,桀、纣所以灭也。——《臣道》

59.不恤君之荣辱,不恤国之臧否,偷合苟容,以之持禄养交而已耳,国贼也。——《臣道》

60.仁者必敬人。……人贤而不敬,则是禽兽也;人不肖而不敬,则是狎虎也。禽兽则乱,狎虎则危,灾及其身矣。——《臣道》

61.敬人有道:贤者则贵而敬之,不肖者则畏而敬之;贤者则亲而敬之,不肖者则疏而敬之。——《臣道》

62.君子安于礼、乐、利,谨慎而无斗怒,是以百举不过也。——《臣道》

63.弓矢不调,则羿不能以中微;六马不和,则造父不能致远;士民不亲附,则汤、武不能以必胜也。故善附民者,是乃善用兵者也。故兵要在乎善附民而已。——《议兵》

64.君贤者其国治,君不能者其国乱;隆礼、贵义者其国治,简礼、贱义者其国乱。治者强,乱者弱:是强弱之本也。——《议兵》

65.好士者强,不好士者弱;爱民者强,不爱民者弱; 政令信者强,政令不信者弱; 民齐者强,民不齐者弱;赏重者强,赏轻者弱;刑威者强,刑侮者弱; 械用兵革攻完便利者强,械用兵革寙楛不便利者弱;重用兵者强,轻用兵者弱;权出一者强,权出二者弱:是强弱之常也。——《议兵》

66.知莫大乎弃疑,行莫大乎无过,事莫大乎无悔。——《议兵》

67.凡百事之成也必在敬之,其败也必在慢之,故敬胜怠则吉,怠胜敬则灭,计胜欲则从,欲胜计则凶。——《议兵》

68.仁者爱人,义者循理。——《议兵》

69.坚甲利兵不足以为胜,高城深池不足以为固,严令繁刑不足以为威,由其道则行,不由其道则废。——《议兵》

70.凝士以礼,凝民以政。礼修而士服,政平而民安。士服民安,夫是之谓大凝。——《议兵》

71.天行有常,不以尧存,不以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天论》

72.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循道而不忒,则天不能祸。——《天论》

73.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天论》

74.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也辍广,君子不为小人之匈匈也辍行。——《天论》

75.在天者莫明于日月,在地者莫明于水火,在物者莫明于珠玉,在人者莫买与礼义。——《天论》

76.人之命在天,国之命在礼。——《天论》

77.主道明,则下安;主道幽,则下危。故下安,则贵上;下危,则贱上。——《正论》

78.下亲上,则上安;下畏上,则上危。故主道莫恶乎难知,莫危乎使下畏己。传曰:恶之者众则危。——《正论》

79.天下者,大具也,不可以小人有也,不可以小道得也,不可以小力持也。——《正论》

80.罪至重而刑至轻,庸人不知恶矣,乱莫大焉。——《正论》

81.一物失称,乱之端也。夫德不称位,能不称官,赏不称功,罚不称罪,不详莫大焉。——《正论》

82.刑称罪责治,不称罪则乱。——《正论》

83.浅不足与测深,愚不足与谋知,坎井之蛙不可与语东海之乐。——《正论》

84.礼,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礼论》

85.天下从之(礼)者治,不从之者乱;从之者暗,不从之者危;从之者存,不从之者亡。——《礼论》

86.礼者,人道之极也。然而不法礼,不足礼,谓之无方之民;法礼,足礼,谓之有方之士。——《礼论》

87.君子耳不听淫声,目不视女色,口不出恶言。——《乐论》

88.君子以钟鼓道志,以琴瑟乐心。——《乐论》

89.贱礼义而贵勇力,贫则为盗,富则为贼。——《乐论》

90.凡人之患,蔽于义曲而暗于大理。——《解蔽》

91.知贤之谓明,辅贤之谓能。勉之强之,其福必长。——《乐论》

92.人无师法,则偏险而不正;无礼义,则悖乱而不治。——《性恶》

93.人无礼义则乱,不知礼义则悖。——《性恶》

94.不知其子视其友,不知其君视其左右。——《性恶》

95.凡人之欲为善者,为性恶也。--《性恶》

96.君谨守之,下皆平正,国乃昌。--《成相》

97.臣下职,莫游食,务本节用财无极。--《成相》

98.孝子所不从命有三:从命则亲危,不从命则亲安,孝子不从命乃衷;从命则亲辱,不从命则亲荣,孝子不从命乃义;从命则禽兽,不从命则修饰,孝子不从命乃敬。--《子道》

四、《劝学》篇赏析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於蓝而青於蓝;冰,水为之而寒於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诗曰:“嗟尔君子,无恒安息。靖失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神莫大於化道,福莫长於无祸。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於物也。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於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肉腐出虫,鱼枯生蠹。怠慢忘身,祸灾乃作。强自取柱,柔自取束。邪秽在身,怨之所构。施薪若一,火就燥也;平地若一,水就湿也。草木畴生,禽兽群焉,物各从其类也。是故质的张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树成荫而众鸟息焉,醯酸而蜹聚焉。故言有召祸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蹞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螾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々之事者无赫赫之功。行衢道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

螣蛇无足而飞,梧鼠五技而穷。诗曰:“尸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故君子结於一也。昔者瓠巴鼓瑟而流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故声无小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形,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为善不积邪,安有不闻者乎?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真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没而后止也。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为之,人也;舍之,禽兽也。故《书》者,政事之纪也;《诗》者,中声之所止也;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礼》之敬文也,《乐》之中和也,《诗》、《书》之博也,《春秋》之微也,在天地之间者毕矣。

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蠕而动,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故不问而告谓之傲,问一而告二谓之<口赞>。傲,非也;<口赞>,非也;

君子如向矣。学莫便乎近其人。《礼》、《乐》法而不说,《诗》、《书》故而不切,《春秋》约而不速。方其人之习君子之说,则尊以遍矣,周於世矣。故曰学莫便乎近其人。

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上不能好其人,下不能隆礼,安特将学杂识志,顺《诗》、《书》而已耳,则末世穷年,不免为陋儒而已。将原先王,本仁义,则礼正其经纬蹊径也。若挈裘领,诎五指而顿之,顺者不可胜数也。不道礼宪,以《诗》、《书》为之,譬之犹以指测河也,以戈舂黍也,以锥餐壶也,不可以得之矣。故隆礼,虽未明,法士也;不隆礼,虽察辩,散儒也。问楛者勿告也,告楛者勿问也,说楛者勿听也,有争气者勿与辩也。故必由其道至,然后接之,非其道则避之。故礼恭而后可与言道之方,辞顺而后可与言道之理,色从而后可与言道之致。故未可与言而言谓之傲,可与言而不言谓之隐,不观气色而言谓之瞽。故君子不傲,不隐,不瞽,谨顺其身。诗曰:“匪交匪舒,天子所予。”此之谓也。

百发失一,不足谓善射;千里蹞步不至,不足谓善御;伦类不通,仁义不一,不足谓善学。学也者,固学一之也。一出焉,一入焉,涂巷之人也。其善者少,不善者多,桀、纣、盗跖也;全之尽之,然后学者也。

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也,故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为其人以处之,除其害者以持养之,使目非是无欲见也,使耳非是无欲闻也,使口非是无欲言也,使心非是无欲虑也。及至其致好之也,目好之五色,耳好之五声,口好之五味,心利之有天下。是故权利不能倾也,群众不能移也,天下不能荡也。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谓德操。德操然后能定,能定然后能应,能定能应,夫是之谓成人。天见其明,地见其光,君子贵其全也。

《劝学》作为《荀子》的开篇之作,是一篇论述学习的重要意义,劝导人们以正确的目的、态度和方法去学习的散文。文章以朴素的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旁征博引,娓娓说理,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确观点,也体现了作为先秦诸子思想集大成者的荀子文章的艺术风格。

《劝学》是一篇说理性很强的文字,驾驭不好,是很容易正襟危坐,流于枯燥和单调的。但这篇文章却形象清新、脍炙人口,千百年来为人们传诵不衰。原因何在?最重要的是在于,它把深奥的道理寓于大量浅显贴切的比喻之中,运用比喻时手法又极其灵活自然,生动鲜明而绝无枯燥的学究气。如文章开首,连用“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等四个比喻,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来阐述“学不可以已”的道理,堪称雄辩奇才,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收到了先声夺人的强烈效果。值得指出的是,文中所用的喻体几乎都是常见的、易懂的,这些仿佛信手拈来的通俗明了的比喻,都会使人自然而然地联想到某些直观、浅近的形象事物,进而连类比物,启迪思考,接受作者所说的深刻道理。

从形式上看,《劝学》中的比喻灵巧多样、运用自如。阐述观点,论证道理,有的从正面设喻(“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有的从反面设喻(“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有的单独设喻,有的连续设喻;有的同类并列,有的正反对照;有的只设喻而把道理隐含其中,有的先设喻再引出要说的道理。总之,铺锦列绣,无所不用。所以文中用喻虽多,却无板滞生硬的感觉,相反,随着用比的连续转换和充分展开,形成整齐而又富于变化的句式,使文章显得错落有致,生气勃勃。

《劝学》在写作上的再一个特点是大量运用短句排比和正反对比。文章一开始就是一组排比:“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这样的排比句式在文中举不胜举,既富于论辩色彩,又富有文学韵味,甚或有一种音乐的节奏感流动在其中。同样,在对比手法的运用上,《劝学》也很有特色。如在说明学习要善于积累的道理时,作者先后以“骐骥”与“驽马”、“朽木”与“金石”作对比,说明“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充分显示出“不舍”对于学习的重大意义。在阐述学习要专心致志的道理时,作者又用“蚓”和“蟹”作对比,前者“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却能“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后者虽有“八跪而二螯”,却“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道理何在?就在于前者“用心一也”,后者“用心躁也”。鲜明的对比,强烈的反衬,增强了说理的分量。

荀子的文章素有“诸子大成”的美称,铺陈扬厉,说理透辟;行文简洁,精练有味;警句迭出,耐人咀嚼。

荀子的文章,和其他先秦诸子的哲理散文一样,也是独具风格的。它既不像《老子》那样,用正反相成、矛盾统一的辩证法思想贯穿始终;也不像《墨子》那样,用严密、周详的形式逻辑进行推理;既不像《庄子》那样,海阔天空、神思飞越,富有浪漫主义色彩;也不像《孟子》那样,语言犀利、气势磅礴,具有雄辩家的特点。他是在老老实实地讲述道理。他的文章朴实浑厚、详尽严谨,句式比较整齐,而且擅长用多样化的比喻阐明深刻道理。这一切构成了荀子文章的特色。有人曾将《荀子》一书概括为“学者之文”,这是十分恰当的评论。

由于具备以上一些风格特点,荀子的哲理散文,有它好读的一面;但是,这并不是问题的全部情况。

荀子的作品:

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

不能言,身能行之,国器也

能言之,身不能行,国用也

言善,身行恶,国妖也

出自《荀子·大略》

此书自来无解诂善本,唐大理评事杨倞所注已为最古,而亦颇有舛误,至晚清之时一代学术大家王先谦先生采集各家之说,发挥己见,编成《荀子集解》。此书为当今注解《荀子》的最好版本。但近代以来的《荀子》注本,基本上袭自王先谦先生的《荀子集解》(思贤讲舍光绪十七年[1891]初刊)。百十余年来,全面超越其校释成果的荀学著作尚未出现。

其中较有影响的是梁启雄的《荀子简释》、章诗同的《荀子简注》、北京大学《荀子》注释组的《荀子新注》、杨柳桥的《荀子诂译》、张觉的《荀子译注》、董治安和郑杰文的《荀子汇校汇注》。其中以学术价值著名的当数梁启雄的《荀子简释》、张觉的《荀子译注》、董治安和郑杰文的《荀子汇校汇注》。

五、人物评价

1. 唯物思想家

荀子荀况是新兴地主阶级的思想家。他的学问渊博,在继承前期儒家学说的基础上,又吸收了各家的长处加以综合、改造,建立起自己的思想体系,发展了古代唯物主义传统。现存的《荀子》三十二篇,大部分是荀子自己的著作,涉及到哲学、逻辑、政治、道德许多方面的内容。

在自然观方面,他反对信仰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他曾说“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是说,不应该由自然主宰人,而应该由人来主宰自然,同时也应顺应自然规律;在人性问题上,他提出“性恶论”,主张人性有“性”和“伪”两部分,性(本性)是恶的动物本能,伪(人为)是善的礼乐教化,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

在政治思想上,他坚持儒家的礼治原则,同时重视人的物质需求,主张发展经济和礼治法治相结合。在认识论上,他承认人的思维能反映现实。但有轻视感官作用的倾向。在有名的《劝学篇》中,他集中论述了他关于学习的见解。文中强调“学”的重要性,认为博学并时常检查、反省自己则能“知明而行无过”,同时指出学习必须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学习态度应当精诚专一,坚持不懈。他非常重视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认为国家要兴旺,就必须看重教师,同时对教师提出严格要求,认为教师如果不给学生做出榜样,学生是不能躬行实践的。他也提出了“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后来蒙恬、李斯、韩非等皆为荀子弟子。
    2.文学兼教育家
    荀子《劝学》篇中的名句荀子的文章论题鲜明,结构严谨,说理透彻,有很强的逻辑性。语言丰富多彩,善于比喻,排比偶句很多,有他特有的风格,素有“诸子大成”的美称。他的文章已有语录体发展成为标题论文,标志着我国古代说理文趋于成熟。对后世说理文章有一定影响。《荀子》中的五篇短赋,开创了以赋为名的文学体裁;他采用当时民歌形式写的《成相篇》,文字通俗易懂,运用说唱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政治、学术思想,对后世也有一定影响。荀况不愧为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杰出的文学家、教育家。此外,荀子还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
   3.儒学地位
   荀子在儒学体系中的地位,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理解:

(1)荀学具有学术批判精神,具备兼容并包的意识,体现了战国百家争鸣走向学术交融的历史趋势。无论从哪个角度考察,《荀子非十二子》的学术史、思想史价值应该给予发掘。

(2)荀子对儒学经典的传授居功甚伟。汉代儒学,不仅“礼学”出自荀学,“诗经学”乃至于“春秋学”都与荀学有关。清儒汪中著《荀卿子通论》认为“荀卿之学,出于孔氏,而尤有功于诸经”,并对荀子的“传经”作了详细考证,为经学史研究的学者所基本同意。当代大儒徐复观也曾高度评价荀子在经学史上的地位。

(3)荀子密切关注现实世界的变化,充满事功精神。荀子讲学于齐、仕宦于楚、议兵于赵、议政于燕、论风俗于秦,对当时社会的影响不在孔孟之下。孔子不入秦,荀子却对秦政、秦俗多予褒奖,而同时批评其“无儒”。这说明他在坚持儒学的基本信念的前提之下,还在努力争取扩大儒家的政治空间。俯仰于政治与学术之间,荀子所体现的务实精神,应该是汉代儒宗董仲舒的取法对象。他们都为儒学适应时代环境、进而寻求新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六、关于荀子的成语大全

1.安如盘石

注释:安安稳;盘石大石头。像盘石一样安稳不动。形容非常稳固,不可动摇。

出处:荀况《荀子·富国》为名者否,为利者否,为忿者否,则国安于盘石,寿于旗翼。

2.安如磐石

注释:磐石大石头。如同磐石一般安然不动。形容非常稳固。

出处:《荀子·富国》为名者否,为利者否,为忿者否,则国安于磐石,寿于旗翼。”

3.安于盘石

注释:象盘石一样安然不动。形容安定稳固。

出处:《荀子·富国》为名者否,为利者否,为忿者否。则国安于盘石,寿于旗翼。”杨倞注磐石,盘薄,大石也。”

4.按兵不动

注释:按止住。使军队暂不行动。现也比喻暂不开展工作。

出处:《荀子·王制》偃然按兵不动。”《吕氏春秋·恃君览》赵简子按兵而不动。”

5.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注释:涅黑土。白色的细沙混在黑土中,也会跟它一起变黑。比喻好的人或物处在污秽环境里,也会随着污秽环境而变坏。

出处:《荀子·劝学》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6.百闻不如一见

注释:闻听见。听得再多,也不如亲眼见到一次。

出处:《荀子·儒效》闻之不若见之。”《汉书·赵充国传》百闻不如一见,兵难遥度,臣愿驰至金城,图上方略。”

7.比肩并起

注释:比并。肩并肩地一齐起来。比喻同时相随而起。

出处:《荀子·非相》弃其亲家而欲奔之者比肩并起。”

8.敝鼓丧豚bì gǔ sàng tún

注释:敝破,坏;丧失去;豚猪。指击破鼓、烹掉猪以求神治病,病仍未治好。形容费而无益。

出处:《荀子·解蔽》故丧于湿而击鼓鼓痹,则必有敝鼓丧豚之费矣,而未有俞疾之福也。”

9.变心易虑

注释:改变思想;改变打算。

出处:《荀子·儒效》四海之内,莫不变心易虑以化顺之。”

10.冰寒于水

注释:冰比水冷。指后来居上。比喻学生胜过老师。

出处:荀子《劝学》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11.兵不雪刃

注释:兵器上没有沾上血。形容未经战斗就轻易取得了胜利。

出处:《荀子·议兵》故近者亲其善,远方慕其德,兵不血刃,远迩来服。”

12.兵不血刃

注释:兵武器;刃刀剑等的锋利部分。兵器上没有沾上血。形容未经战斗就轻易取得了胜利。

出处:《荀子·议兵》故近者亲其善,远方慕其德,兵不血刃,远迩来服。”

13.博闻强记

注释:闻见闻。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

出处:《荀子·解蔽》博闻强志,不合王制,君子贱之。”《礼记·曲礼上》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14.博闻强识

注释:闻见闻。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

出处:《荀子·解蔽》博闻强志,不合王制,君子贱之。”《礼记·曲礼上》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15.博闻强志

注释: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

出处:《荀子·解蔽》博闻强志,不合王制。”

16.博学多闻

注释:博学广博。学识广博,见闻丰富。

出处:《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荀子·修身》多闻曰博。”

17.不教而诛

注释:教教育;诛处罚,杀死。不警告就处死。指事先不教育人,一犯错误就加以惩罚。

出处:《荀子·富国》故不教而诛,则刑繁而邪不胜;教而不诛,则奸民不惩。”

18.不失毫厘

注释:失差×厘很小的重量或长度的单位。不差一毫一厘米。

出处:《荀子·儒效》圣人也者,本仁义,当是非,齐言行,不失豪(毫)厘,无它道焉,已乎行之矣。”

19.材剧志大

注释:指才智多,志向大。

出处:《荀子·非十二子》略法先王而不知其统,犹然而材剧志大,闻见杂博。”

20.长虑顾后

注释:虑思考;顾回头看。从长远考虑问题。

出处:《荀子·荣辱》非不欲也,几不长虑顾后而恐无以继之故也。”

21.长幼有序

注释:指年长者和年幼者之间的先后尊卑。同长幼有叙”。

出处:《荀子·君子篇》故尚贤使能,则主尊下安;贵贱有等,则令行而不流;亲疏有分,则施行而不悖;长幼有序,则事业捷成而有所休。”

22.持之有故

注释:持持论,主张;有故有根据。指所持的见解和主张有一定的根据。

出处:《荀子·非十二子》然而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

23.出死断亡

注释:指效死捐生。

出处:《荀子·富国》故仁人在上,百姓贵之如帝,亲之如父母,为之出死断亡而愉者,无它故焉;其所是焉诚美,其所得焉诚大,其所利焉诚多。”

24.啜菽饮水chuò shū yǐn shuǐ

注释:啜吃;菽豆类。饿了吃豆羹,渴了喝清水。形容生活清苦。

出处:《荀子·天论》君子啜菽饮水,非愚也,是节然也。”《礼记·檀弓下》孔子曰啜菽饮水尽其欢,斯之谓孝。”

25.鹑衣百结chún

注释:鹑鹌鹑鸟;结悬挂连缀。鹌鹑的尾巴短而秃,象打满补丁一样。形容衣服非常破烂。

出处:《荀子·大略》子夏贫,衣若县鹑。”

26.存亡安危

注释:使将要灭亡的保存下来,使极其危险的安定下来。形容在关键时刻起了决定作用。

出处:《荀子·王制》功名之所就,存亡安危之所堕,必将于愉殷赤心之所。”

27.大醇小疵dà chún xiǎo cī

注释:醇纯正;疵毛病。大体纯正,而略有缺点。

出处:唐·韩愈《读〈荀子〉》荀与扬,大醇而小疵。”

28.盗名暗世

注释:盗窃取;名名誉、名称;暗黑暗。在黑暗时代窃取好的名誉。指奸佞之人在乱世乘机骗取声誉。

出处:《荀子·不苟》是奸人将以盗名暗世者也。”

29.登高望远

注释:登上高处,看得更远。也比喻思想境界高,目光远大。

出处:《荀子·劝学》我尝跂高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吕氏春秋·顺说》顺风而呼,声不加疾也,际高而望,目不加明也,所因便也。”

30.度己以绳duó jǐ yǐ shéng

注释:绳纠正,约束。指一定的道德标准要求自己,使自己的行为合乎法度。

出处:《荀子·非相》故君子之度己以绳,接人则用抴。”

31.断长续短

注释:续接、补。截断长的来补短的。比喻取别人的长处,来补自己的短处。

出处:《荀子·礼论》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敬爱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者也。”

32.多文强记

注释:闻见闻。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

出处:《荀子·解蔽》博闻强志,不合王制,君子贱之。”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天台韶国师法嗣》杭州九曲观音院庆祥禅师,余杭人也,辩才冠众,多闻强记,时天台人推为杰出。”

33.罚不当罪

注释:当相当,抵挡。处吠罪行不相当。

出处:《荀子·正论》夫德不称位,能不称官,赏不当功,罚不当罪不祥莫大焉。”

34.反手可得

注释:反翻转。翻转手掌学可得到。形容极其易得。

出处:《荀子·非相》诛旦公,定楚国,如反手尔。”

35.丰取刻与

注释:丰多;刻刻薄;与给予。取之于民的多,用之于民的少。多形容残酷地剥削。

出处:《荀子·君道》上好贪利,则臣下百吏乘是而后丰取刻与,以无度取千民。”

36.伏而唂天fú ér shì tiān

注释:?阂陨嗵蛭铩7地以舌舔天。比喻所行与所求不一致,无法达到目的。

出处:《荀子·仲尼》辟之是犹伏而唂天,救经而引其足也。”

37.黼黻文章fǔ fú

注释:古代礼服上所绣的色彩绚丽的花纹。泛指华美鲜艳的色彩。

出处:《荀子非相》故赠人以言,重于金石珠玉;观人以言,美于黼黻文章。

38.赴汤蹈火

注释:赴走往;汤热水;蹈踩。沸水敢蹚,烈火敢踏。比喻不避艰险,奋勇向前。

出处:《荀子·议兵》以桀诈尧,譬之若以卵投石,以指挠沸,若赴水火,入焉焦没耳。”晋·稽康《与山巨源绝交书》长而见羁,则狂顾顿缨,赴汤蹈火。”

39.高官厚禄

注释:禄俸禄。泛指职位高,待遇优。

出处:《荀子·议兵》是高爵丰禄之所加也,荣孰大焉。”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下之不能积日累劳,取尊官厚禄,以为宗族交游光宠。”

40.隔靴爬痒gé xuē pá yǎng

注释:比喻说话作文不中肯,不贴切,没有抓住要点。或做事没有抓住关键。同隔靴搔痒”。

出处:清·钱大昭《迩言》卷六《朱子语类》云圣人只是识得性。百家纷纷,只是不识性字。扬子鹘鹘突突,荀子又所谓隔靴爬痒。”

41.各得其宜

注释:指人或事物都得到适当的安置。

出处:《荀子·正论》圣王在上,图德而定次,量能而授官,皆使民载其事而各得其宜。”

42.耕耘树艺

注释:耘锄草,树栽植;艺播种。耕田、锄草、植树、播种。泛指各种农业生产劳动。

出处:《荀子·子道》夙兴夜寐,耕耘树艺,手足胼胝,以养其身。”

43.弓调马服

注释:比喻办任何事情,应先做好准备工作。

出处:《荀子·哀公》弓调而后求劲焉,马服而后求良焉。”

44.公正无私

注释:办事公正,没有私心。

出处:《荀子·赋》公正无私,反见纵横。”《淮南子·修务训》若夫尧眉八彩,九窍通洞,而公正无私,一言而万民齐。”

45.狗彘不若gǒu zhì bù ruò

注释:彘猪。连猪狗都不如。形容品行卑劣到连猪狗都不如的程度。

出处:《荀子·荣辱》人也,忧忘其身,内忘其亲,上忘其君,则是人也,而曾狗彘之不若也。”

46.苟且偷生gǒu qiě tōu shēng

注释:苟且得过且过;偷生苟且地活着。得过且过,勉强活着。

出处:《荀子·荣辱》今夫偷生浅知之属,曾比而不知也。”

47.国计民生

注释:国家经济和人民生活。

出处:《荀子·富国》如是则上下俱富,交无所藏之,是国计之极也。”《左传·宣公十二年》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48.横行天下

注释:横行纵横驰骋,毫无阻挡。形容遍行天下,有受阻碍。亦形容东征西战,到处称强,没有敌手。

出处:《荀子·修身》体恭敬而心忠信,术礼义而情爱人,横行天下,虽困四夷,人莫不贵。”

49.后发制人

注释:发发动;制控制,制服。等对方先动手,再抓住有利时机反击,制服对方。

出处:《荀子·议兵》后之发,先之至,此用兵之要术也。”

50.厚禄高官hòu lù gāo guān

注释:禄俸禄。泛指职位高,待遇优。

出处:《荀子·议兵》是高爵丰禄之所加也,荣孰大焉。”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下之不能积日累劳,取尊官厚禄,以为宗族交游光宠。”

51.积厚流光jī hòu liú guāng

注释:积累的功业越深厚,则流传给后人的恩德越广。

出处:《荀子·礼论》故有天下者事七世,有一国者事五世,有五乘之地者事三世,有三乘之地者事二世,持手而食者不得立宗庙,所以别积厚者流泽广,积薄者流泽狭也。”

52.积劳成疾

注释:积劳长期劳累过度;疾病。因长期工作,劳累过度而生了病。

出处:《荀子·王制》彼日积劳,我日积佚。”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六十九回公孙归生积劳成病,卧不能起,城中食尽,饿死者居半,守者疲困,不能御敌。”

53.积善成德

注释:善善行,好事;德高尚的品德。长期行善,就会形成一种高尚的品德。

出处:《荀子·劝学》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54.积水成渊

注释:渊深水潭。点点滴滴的水聚积起来,就能形成一个深潭。比喻积小成多。

出处:《荀子·劝学》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55.积土成山

注释:累土可以堆成山,比喻积少成多。

出处:荀况《荀子·劝学》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56.积土为山,积水为海

注释:把土堆起来可以成山,把水蓄起来可以成海。比喻积少成多。

出处:《荀子·儒效》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

57.积微成著

注释:微细微;著显著。微不足道的事物,经过长期积累,就会变得显著。

出处:《荀子·大略》夫尽小者大,积微成著,德至者色泽洽,行尽而声问远。”

58.赍粮藉寇jī liáng jiè kòu

注释:赍资助;藉同借”;寇贼寇。借给敌寇兵器,送给盗贼粮食。比喻做有利于敌人、坏人的事。

出处:《荀子·大略》非其人而教之,赍盗粮,借贼兵也。”

59.掎挈伺诈jǐ qiè sì zhà

注释:抓住人家过错,等待机会来陷害。

出处:《荀子·富国》有掎挈伺诈,权谋倾覆,以相颠倒,以靡敝之。”

60.坚强不屈

注释:屈屈服。坚韧、刚毅,毫不屈服。

出处:《荀子·法行》坚强而不屈,义也。”

61.坚贞不屈

注释:坚坚定;贞有节操;屈屈服、低头。意志坚定,决不屈服。

出处:《荀子·法行》坚强而不屈,义也。”《后汉书·王龚传》王公束修厉节,敦乐爇文,不求苟得,不为苟行,但以坚贞之操,违俗失众,横为谗佞所构毁。”

62.艰难竭蹶jiān nán jié jué

注释:竭蹶赶路跌跌撞撞的样子,引伸为资财匮乏。形容收入少,生活艰难。

出处:《荀子·儒效》故近者歌讴而乐之,远者竭蹶而趋之。”

63.兼权尚计

注释:指全面衡量,深思熟虑。

出处:荀况《荀子·不苟》兼权之,孰计之,然后定其欲恶取舍。”

64.兼权熟计

注释:兼涉及的不止一方面;权衡量、比较;熟深入细致;计考虑。指多方面衡量,深入考虑。

出处:《荀子·不苟》见其可利也,则必前后虑其可害也者;而兼权之,熟计之,然后定其欲恶取舍。”

65.焦熬投石

注释:焦熬指在火上久烧变脆的东西。拿非常脆的东西去碰石头。比喻事情一定失败。

出处:《荀子·议兵》桓文之节制,不可以适汤武之仁义,有遇之者,若以焦熬投石焉。”

66.节用裕民

注释:裕富足。节约用度,使人民过富裕的生活。

出处:《荀子·富国》足国之道,节用裕民,而善藏其余。”

67.金舌弊口

注释:金舌用金子做舌头;弊破。用金做的舌头,说破了嘴。比喻说话很多,枉费口舌。

出处:《荀子·正论》金舌弊口,犹将无益也。”

68.金舌蔽口

注释:比喻闭口不说话。

出处:《荀子·正论》金舌蔽口,犹将无益也。”

69.矜纠收缭jīn jiū shōu liáo

注释:形容骄傲、急躁、暴戾。

出处:《荀子·议兵》旁辟曲私之属为化而公,矜纠收缭之属皆为之化而凋。”

70.井井有条

注释:井井形容有条理。形容说话办事有条有理。

出处:《荀子·儒效》井井兮其有理也。”

71.救经引足

注释:引拉;经缢死。救上吊的人却去拉他的脚。比喻行动与目的相反,越做越离目的越远。

出处:《荀子·仲尼》志不免乎奸心,行不免乎奸道,而求有君子、圣人之名,辟之是犹伏而唂天,救经而引其足也。”

72.拒谏饰非jù jiàn shì fēi

注释:谏直言规劝;饰掩饰;非错误。拒绝劝告,掩饰错误。

出处:《荀子·成相》拒谏饰非,愚而上同,国必祸。”

73.开源节流

注释:开劝课;源水源。开发水源,节制水流。比喻增加收入,节省开支。

出处:《荀子·富国》故明主必谨养其和,节其流,开其源,而时斟酌焉,潢然使天下必有余,而上不忧不足。”

74.坎井之蛙kǎn jǐng zhī wā

注释:坎井坏井,废井。废井里的青蛙。比喻见识不多的人。

出处:《荀子·正论》浅不足与测深,愚不足与谋知,坎井之蛙,不可与语东海之乐。”

75.口耳之学

注释:指只知道耳朵进口里出的一些皮毛之见,而没有真正的学识。

出处:《荀子·劝学》小人之学耳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

76.枯耘伤岁

注释:耘除草;岁年谷成熟。耕作不细致,会影响到一年的收成。

出处:《荀子·天论》楛耕伤稼,耘耨失薲。”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二枯耕伤稼,枯耘伤岁。”

77.楛耘伤岁

注释:楛粗恶;耘除草;岁年谷成熟。耕作不细致,会影响到一年的收成。

出处:《荀子·天论》楛耕伤稼,耘耨失薲。”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二枯耕伤稼,枯耘伤岁。”

78.跬步千里kuǐ bù qiān lǐ

注释:跬步半步。走一千里路,是半步半步积累起来的。比喻学习应该持之有恒,不要半途而废。

出处:《荀子·劝学》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79.量能授官

注释:根据人的能力大小而授予适当官职。

出处:《荀子·君道》论德而定次,量能而授官。”

80.流言止于智者

注释:没有根据的话,传到有头脑的人那里就不能再流传了。形容谣言经不起分析。

出处:《荀子·大略》流丸止于瓯臾,流言止于智者。”

81.六马仰秣liù mǎ yǎng mò

注释:六马古代天子驾车用六匹马;仰秣马被琴声吸引,仰头欣赏。形容乐声美妙,连马都抬起头倾听,不吃饲料。

出处:《荀子·劝学》昔者瓠巴鼓瑟而流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

82.美意延年

注释:美意乐意;延年处长寿命。对一切乐观的人,能够健康长寿。

出处:《荀子·致士》得众动天,美意延年。”

83.面有菜色

注释:形容因饥饿而显得营养不良的样子。

出处:《礼记·王制》虽有凶旱水溢,民无菜色。”《荀子·富国》故禹十年水,汤七年旱,而天下无菜色者。”

84.民生国计

注释:国家经济和人民生活。

出处:《荀子·富国》如是则上下俱富,交无所藏之,是国计之极也。”《左传·宣公十二年》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85.鸣金收兵

注释:用敲锣等发出信号撤兵回营。比喻战斗暂时结束。

出处:《荀子·议兵》闻鼓声而进,闻金声而退。”

86.能伸能屈néng shēn néng qū

注释:能弯曲也能伸直。指人在失意时能忍耐,在得志时能大干一番。比喻好坏环境都能适应。

出处:《荀子·不苟》与时屈伸,柔从若蒲苇,非慑怯也;刚强猛毅,靡所不信,非骄暴也。以义变应,知当曲直故也。”

87.鸟穷则啄niǎo qióng zé zhuó

注释:鸟陷于绝境就要反啄。比喻人走投无路就会冒险。

出处:《荀子·哀公》鸟穷则啄,兽穷则攫。”

88.驽马十驾nú mǎ shí jià

注释:原意是骏马一天的路程,驽马虽慢,但努力不懈,走十天也可以到达。比喻智力低的人只要刻苦学习,也能追上资质高的人。

出处:《荀子·劝学》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89.暖衣饱食

注释:形容生活宽裕,衣食丰足。

出处:《荀子·荣辱》是庶人之所以取暖衣饱食,长生久视,以免于刑戮也。”

90.盘石之安

注释:形容极其安定稳固。

出处:先秦·荀况《荀子·富国》为名者否,为利者否,为忿者否,则国安于盘石,寿于旗翼。”

91.磐石之安

注释:形容极稳固。

出处:《荀子·富国》则国安于磐石。”

92.磐石之固

注释:磐石巨石。比喻坚固不可动摇。

出处:《荀子·富国》为名者否,为利者否,为忿者否,则国安于磐石,筹于旗翼。”

93.朋党比周

注释:结党营私,排斥异己。

出处:《荀子·臣道》朋党比周,以环主图私为务,是篡臣者也。”

94.蓬赖麻直

注释:比喻生活在好的环境里,也能学习成为好人。

出处:《荀子·劝学》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95.蓬生麻中

注释:比喻生活在好的环境里,也能成为好人。

出处:先秦·荀况《荀子·劝学》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96.蓬生麻中,不扶自直

注释:蓬昔日长在大麻田里,不用扶持,自然挺直。比喻生活在好的环境里,得到健康成长。

出处:《荀子·劝学》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97.胼手胝足pián shǒ zhī zú

注释:胼、胝老茧。手脚上磨出老茧。形容经常地辛勤劳动。

出处:《荀子·子道》耕耘树艺,手足胼胝以养其亲。”

98.欺世盗名

注释:欺骗世人,窃取名誉。

出处:《荀子·不苟》夫富贵者则类傲之;夫贫贱者则求柔之。是非仁人之情也,是奸人将以盗名于暗世者也,险莫大焉。”

99.其势汹汹

注释:汹汹形容水声大,引伸为声势大。形容来势凶猛。

出处:《荀子·天论》君子不为小人之汹汹也辍其行。”

100.气势汹汹

注释:汹汹气势盛大的样子。形容气势凶猛。

出处:《荀子·天论》君子不为小人之汹汹也辍行。”

101.前车之鉴

注释:鉴镜子,为教训。前面车子翻倒的教训。比喻先前的失败,可以做为以后的教训。

出处:《荀子·成相》前车已覆,后未知更何觉时!”汉·刘向《说苑·善说》前车覆,后车戒。”

102.强本节用

注释:本我国古代以农为本。加强农业生产,节约费用。

出处:《荀子·天论》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103.愀然不乐qiǎo rán bù lè

注释:愀然忧愁的样子。脸上忧愁严肃,心中不愉快。

出处:《荀子·修身》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

104.愀然无乐qiǎo rán wú lè

注释:愀然忧愁的样子。脸上忧愁严肃,心中不愉快。

出处:《荀子·修身》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

105.锲而不舍qiè ér bù shě

注释:锲镂刻;舍停止。不断地镂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出处:《荀子·劝学》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106.青出于蓝

注释:青靛青;蓝蓼蓝之类可作染料的草。青是从蓝草里提炼出来的,但颜色比蓝更深。比喻学生超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

出处:《荀子·劝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107.穷年累世

注释:形容时间长久。

出处:《荀子·荣辱》然而穷年累世,不知不足,是人之情也。”

108.穷年累月

注释:穷年年初到年底;累月持续几个月。形容接连不断,历时久远。

出处:《荀子·荣辱》然而穷年累世,不知不足,是人之情也。”

109.穷阎漏屋qióng yán lòu wū

注释:穷阎偏僻的里巷;漏屋通陋”,狭小的房屋。指僻陋狭小的住处。

出处:《荀子·儒效》虽隐于穷阎漏屋,人莫不贵,贵道诚存也。”

110.秋收冬藏

注释:秋天收获,冬天存储。泛指常规的农事活动。

出处:《荀子·王制》春耕夏耘,秋收冬藏。”

111.任贤使能

注释:任用有德行有才能的人。

出处:《荀子·王制》欲立功名,则莫若尚贤使能矣。”汉·王充《论衡·自然》舜、禹承安继治,任贤使能,恭己无为而天下治。”

112.如不胜衣

注释:胜能承受,能承担。身体不能承受衣服的重量。形容身体瘦弱。也形容谦退的样子。

出处:《荀子·非相》叶公子高,微小短瘠,行若将不胜其衣然。”

113.如丘而止

注释:如到达;丘丘陵;止止步。指遇到困难则停下来,不求上进。

出处:《荀子·宥坐》如垤而进,吾与之;如丘而止,吾已矣。”

114.弱不胜衣

注释:胜禁得起。形容人很瘦弱,连衣服都承受不起。

出处:《荀子·非相》叶公子高微小短瘠,行若将不胜其衣。”

115.生杀予夺

注释:生让人活;杀处死;予给予;夺剥夺。形容反动统治者掌握生死、赏罚大权。

出处:《韩非子·三守》使杀生之机,予夺之要在大臣,如是者侵。”《荀子·王制》故丧祭、朝聘、师旅一也。贵贱、杀生、与夺一也。”

116.生死予夺

注释:生让人活;死处死;予给予;夺剥夺。形容反动统治者掌握生死、赏罚大权。

出处:《韩非子·三守》使杀生之机,予夺之要在大臣,如是者侵。”《荀子·王制》故丧祭、朝聘、师旅一也。贵贱、杀生、与夺一也。”

117.圣君贤相

注释:圣明的君主与贤良的辅佐大臣。有君臣相契意。相,辅弼之臣,后专指宰相。

出处:《荀子·富国》若夫兼而覆之,兼而爱之,兼而制之,岁虽凶败水旱,使百姓无冻馁之患,则是圣君贤相之事也。”

118.师严道尊

注释:本指老师受到尊敬,他所传授的道理、知识、技能才能得到尊重◇多指为师之道尊贵、庄严。

出处:《荀子·致士》师术有四,而博习不与焉。尊严而惮,可以为师。”《礼记·学记》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

119.始终如一

注释:始开始;终结束。自始自终一个样子。指能坚持,不间断。

出处:《荀子·议兵》虑必先事而申之以敬,慎终如始,终始如一,夫是之谓大吉。”

120.饰非拒谏shì fēi jù jiàn

注释:饰掩饰;非错误;谏直言规劝。拒绝劝告,掩饰错误。

出处:《荀子·成相》拒谏饰非,愚而上同,国必祸。”

121.是是非非

注释:把对的认为是对的,把错的认为是错的。比喻是非、好坏分得非常清楚。

出处:《荀子·修身》是是非非谓之知,非是是非谓之愚。”

122.手胼足胝shǒu pián zú zhī

注释:胼、胝手掌、足底的老茧。手掌足底生满老茧。形容经常地辛勤劳动。

出处:《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手足胼胝,面目黧黑,劳有功者也。”《荀子·子道》有人于此,夙兴夜寐,耕耘树艺,手足胼胝以养其亲,然而无孝之名,何也?

123.手足胼胝shǒu zú pián zhī

注释:胼、胝手掌、足底的老茧。手掌足底生满老茧。形容经常地辛勤劳动。

出处:《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手足胼胝,面目黧黑,劳有功者也。”《荀子·子道》有人于此,夙兴夜寐,耕耘树艺,手足胼胝以养其亲,然而无孝之名,何也?”

124.顺风而呼

注释:顺着风向呼喊,声音传得远,使人听得清。比喻凭借外力可有较好效果。

出处:《荀子·劝学》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125.驷马仰秣sì mǎ yǎng mò

注释:驾车的马驻足仰首,谛听琴声。形容音乐美妙动听。

出处:语出《荀子·劝学》昔者瓠巴鼓瑟而流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杨倞注仰首而秣,听其声也。”

126.提纲挈领qiè lǐng

注释:纲鱼网的总绳;挈提起。抓住网的总绳,提住衣的领子。比喻抓住要领,简明扼要。

出处:《韩非子·外储说右下》善张网者引其纲,不一一摄万目而后得。”《荀子·劝学》若挈裘领,诎五指而而顿之,顺者不可胜数也。”《宋史·职官志八》提纲而众目张,振领而群毛理。”

127.天高地厚

注释:原形容天地的广大,后形容恩德极深厚。也比喻事情的艰巨、严重,关系的重大。

出处:《诗经·小雅·正月》谓天盖高,不敢不局;谓地盖厚,不敢不脊。”《荀子·劝学》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豨,不知地之厚也。”

128.偷合苟容

注释:偷苟且。奉承迎合别人,使自己能苟且地生活下去。

出处:《荀子·臣道》不恤君之荣辱,不恤国之藏否,偷合苟容,以持禄养交而已耳,谓之国贼。”

129.万变不离其宗

注释:宗宗旨、目的。尽管形式上变化多端,其本质或目的不变。

出处:《荀子·儒效》千举万变,其道一也。”《庄子·天下》不离于宗,谓之天人。”

130.梧鼠技穷wú shǔ jì qióng

注释:梧鼠即鼯鼠”,为鼣鼠之误。比喻才能有限。

出处:《荀子·劝学》腾蛇无足而飞,梧鼠五技而穷。”

131. 梧鼠五技wú shǔ wǔ jì

注释:梧鼠即鼯鼠”,为鼣鼠之误;五技据说鼫鼠有五种技能。比喻技能多而不精,于事无益。

出处:《荀子·劝学》腾蛇无足而飞,梧鼠五技而穷。”

132.物腐虫生

注释:东西腐烂了才会生虫。比喻祸患的发生,总有内部的原因。也比喻本身有了弱点,别人才能乘机打击。

出处:《荀子·劝学》肉腐出虫,鱼枯生蠹。”宋·苏轼《范增论》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

133.行不胜衣

注释:衣服都禁受不起,比喻体力衰弱。

出处:《荀子·非相》叶公子高,微小短瘠,行若将不胜其衣。”

134.形具神生

注释:形形体;神精神。人的形体具备,精神随之产生。

出处:《荀子·天论》天职既立,天功既成,形具而神生,好恶喜怒哀乐臧(藏)焉,夫是之谓天情。”

135.言之成理

注释:之代词,指所说的话。话说得有一定道理。

出处:《荀子·非十二子》然而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足以欺惑愚众。”

136.杨朱泣岐yáng zhū qì qí

注释:常引作典故,用来表达对世道崎岖,担心误入歧途的感伤忧虑,或在歧路的离情别绪。

出处:《荀子·王霸》杨朱哭衢途曰'此夫过举蹞步而觉跌千里者夫!’哀哭之。”谓在十字路口错走半步,到觉悟后就已经差之千里了,杨朱为此而哭泣。

137.一倡三叹chàng sān tàn

注释:指一人歌唱,三人相和◇多用以形容音乐、诗文优美,富有余味,令人赞赏不己。倡,亦作唱”。

出处:《荀子·礼论》清庙之歌,一倡而三叹也。”

138.一唱三叹

注释:一个人领头唱,三个人和着唱。原指音乐和歌唱简单而质朴◇转用来形容诗婉转而含义深刻。

出处:《礼记·乐记》清庙之瑟,朱弦而疏越。一唱而三叹,有遗音者矣。”《荀子·礼论》清庙之歌,一倡而三叹也。”

139.移风易俗yí fēng yì sú

注释:移改变;易变换。改变旧的风俗习惯。

出处:《荀子·乐论》乐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

140.以戈舂黍yǐ gē chōng shǔ

注释:用戈去舂黍米。比喻达不到目的。

出处:《荀子·劝学》不道礼宪,以《诗》、《书》为之,譬之犹以指测河也,以戈舂黍也,以锥餐壶也,不可以得之矣。”

141.以类相从yǐ lèi xiāng cóng

注释:指按其类别各相归属。

出处:《荀子·正论》故象刑殆非生于治古,并起于乱今也。治古不然,凡爵列、官职、赏庆、刑罚皆报也,以类相从者也。”

142.以卵击石yǐ luǎn jī shí

注释:拿蛋去碰石头。比喻不估计自己的力量,自取灭亡。

出处:《荀子·议兵》经桀作尧,譬之若以卵投石,以指绕沸。”

143.以卵投石

注释:拿蛋去碰石头。比喻不估计自己的力量,自取灭亡。

出处:《荀子·议兵》经桀作尧,譬之若以卵投石,以指绕沸。”《墨子·贵义》以其言非吾言者,是犹以卵投石也,尽天下之卵,其石犹是也,不可毁也。”

144.以一持万

注释:持把握。形容抓住关键,可以控制全局。

出处:《荀子·儒效》法先王,统礼义,一制度,以浅持博,以古持今,以一持万。”

145.以一知万

注释:从了解一点到推知其他许多事物。

出处:《荀子·非相》以近知远,以一知万,以微知明,此之谓也。”

145.以疑决疑

注释:用疑惑的认识来判断捉摸不定的事物。

出处:《荀子·解蔽》彼愚者之定物,以疑决疑,决必不当。夫苟不当,安能无过乎!”

146.以指测河

注释:用手指测量河水的深浅。比喻达不到目的。

出处:《荀子·劝学》不道礼宪,以《诗》、《书》为之,譬之犹以指测河也,以戈舂黍也,以锥餐壶也,不可以得之矣。”

147.以指挠沸

注释:挠搅。用手指搅开水。比喻不自量力,一定失败。

出处:《荀子·议兵》以桀诈尧,譬之若以卵投石,以指挠沸。”

148.以锥餐壶yǐ zhuī cān hú

注释:用锥子到壶里取东西吃。比喻达不到目的。

出处:《荀子·劝学》不道礼宪,以《诗》、《书》为之,譬之犹以指测河也,以戈舂黍也,以锥餐壶也,不可以得之矣。”

149.引足救经

注释:引拉;经缢死。救上吊的人却去拉他的脚。比喻行动与目的相反,越做越离目的越远。

出处:《荀子·仲尼》志不免乎奸心,行不免乎奸道,而求有君子、圣人之名,辟之是犹伏而唂天,救经而引其足也。”

150.饮水啜菽yǐn shuǐ chuò shū

注释:饿了吃豆羹,渴了喝清水。形容生活清苦。

出处:《荀子·天论》君子啜菽饮水,非愚也,是节然也。”《礼记·檀弓下》孔子曰啜菽饮水尽其欢,斯之谓孝。”

151.友风子雨

注释:指云。云以风为友,以雨为子。盖风与云并行,雨因云而生。

出处:《荀子·赋》托地而游宇,友风而子雨。”

152.于呼哀哉

注释:于呼感叹词。哉语气词。原意感叹或悲哀。又用于祭文,表示对死者的哀悼。

出处:《诗·大雅·召昮》于乎哀哉!维今之人,不尚有旧。”《荀子·乐论》乱世恶善,不此听也。淤乎哀哉,不得成也。”

153.盂方水方

注释:盛水的器皿是什么形状,水也成为什么形状。比喻在上的人言行影响风气。

出处:《荀子·君道》君者盘也,盘圆而水圆;君者盂也,盂方而水方。”

154.与世偃仰yǔ shì yǎn yǎng

注释:偃仰俯仰。指没有一定的主张,随大流。

出处:《荀子·非相》与时迁徙,与世偃仰。”

155.禹行舜趋yǔ xíng shùn qū

注释:原指仅模仿圣贤之外表而不注意内在的品德修养◇亦用以形容举止循规蹈距。

出处:《荀子·非十二子》禹行而舜趋,是子张氏之贱儒也。”杨倞注但宗圣人之威仪而已矣。”

156.裕民足国

注释:使人民富裕,国家丰足。

出处:《荀子·富国》足国之道,节用裕民。”

157.源清流洁

注释:源头的水清,下游的水也清。原比喻身居高位的人好,在下面的人也好。也比喻事物的因果关系。

出处:《荀子·君道》源清则流清,源浊则流浊。”

158.约定俗成

注释:指事物的名称或社会习惯往往是由人民群众经过长期社会实践而确定或形成的。

出处:《荀子·正名》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则谓之不宜。”

159.载舟覆舟zài zhōu fù zhōu

注释:民众犹如水,可以承载船,也可以倾覆船。比喻人民是决定国家兴亡的主要力量。

出处:《荀子·王制》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此之谓也。”

160.正理平治

注释:指合乎正道的礼法规范,使社会安定有秩序。

出处:《荀子·性恶》凡古今天下之所谓善者,正理平治也;所谓恶者,偏险悖乱也。”

161.终始如一

注释:终结束;始开始。自始自终一个样子。自始至终,一直不变。

出处:《荀子·议兵》虑必先事,而申之以敬,慎终如始,终始如一。”

162.终始若一

注释:自始至终都不改变。

出处:《荀子·礼论》故君子敬始而慎终,终始若一,是君子之道。” 又然后皆有衣衾多少厚薄之数,皆有翣菨文章之等,以敬饰之,使生死终始若一。”

163.专心一志

注释:形容一心一意,集中精力。

出处:《荀子·性恶》今使途之人服术为学,专心一志,思索熟察,加日悬久,积善而不息,则通于神明,参于天地矣。”

164.锱铢必较zī zhū bì jiào

注释:锱、铢都是古代很小的重量单位。形容非常小气,很少的钱也一定要计较。也比喻气量狭小,很小的事也要计较。

出处:《荀子·富国》割国之锱铢以赂之,则割定而欲无厌。”

165.子夏悬鹑zǐ xià xuán chún

注释:鹑鹑鸟尾秃有如补绽百结。指子夏生活寒苦却不愿做官,衣服破烂打结,披在身上像挂着的鹑鸟尾一样。形容人衣衫褴褛,生活困顿却清高自持,安贫乐道。

出处:《荀子·大略》子夏家贫,衣若悬鹑。”

166.自以为是

注释:是对。总以为自己是对的。形容主观,不虚心。

出处:《荀子·荣辱》凡斗者必自以为是,而以人为非也。”《孟子·尽心下》众皆悦之,自以为是。”

167.坐言起行

注释:坐能言,起能行。原指言论必须切实可行,后比喻说了就做。

出处:《荀子·性恶》故坐而言之,起而可设,张而可施行。”

1荀子目录

劝学第一

修身第二

不苟第三

荣辱第四

非相第五

非十二子第六

仲尼第七

儒效第八

王制第九

富国第十

王霸第十一

君道第十二

臣道第十三

致士第十四

议兵第十五

强国第十六

天论第十七

正论第十八

礼论第十九

乐论第二十

解蔽第二十一

正名第二十二

性恶第二十三

君子第二十四

成相第二十五

赋第二十六

大略第二十七

宥坐第二十八

子道第二十九

法行第三十

哀公第三十一

尧问第三十二

本课学习内容

一、人物生平

二、主要成就

三、传世经典名言

四、《劝学》篇赏析

五、人物评价

六、关于荀子的成语大全

1:荀子目录

成语典故班第17课作业

1. 简要回答题

本课我们对《劝学》篇进行了赏析,知道《劝学》作为《荀子》的开篇之作,是一篇劝导人们以正确的目的、态度和方法去学习的重要意义。

请简要回答

①作者是如何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来阐述“学不可以已”的道理。

②从形式上看,请找出《劝学》中从正面设喻和反面设喻阐述观点,论证道理的经典句子。

③《劝学》在写作上的再一个特点是什么。

2. 写作题

①国计民生

注释:国家经济和人民生活。

出处:《荀子·富国》如是则上下俱富,交无所藏之,是国计之极也。”《左传·宣公十二年》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②任贤使能

注释:任用有德行有才能的人。

出处:《荀子·王制》欲立功名,则莫若尚贤使能矣。”汉·王充《论衡·自然》

舜、禹承安继治,任贤使能,恭己无为而天下治。

 主题 ;为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经党中央批准,中央宣传部等部门决定在全国范围广泛开展“最美奋斗者”学习宣传活动,热情讴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各地区、各行业、各领域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激励广大干部群众以“最美奋斗者”为榜样,自觉把自身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实现个人理想价值的过程中,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新中国最美奋斗者,是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基层优秀党员干部;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以及国防和军队、外交等方面不懈奋斗,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作出重要贡献的各行各业代表人士;长期奋战在基层一线,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不平凡业绩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和各界人士,以及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武警部队官兵、公安干警、消防救援队伍指战员等。

请根据以上资料,创作一首歌颂时代先进人物的作品,题目:最美奋斗者,也可以自己命题。体裁不限,韵字不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化性起伪是什么意思
荀子名言、荀子经典语录
荀子(战国末期赵国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政治家)
《荀子》原文 译文(四)
《荀子 修身》原文及译文
《劝学》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