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啥输掉上甘岭战役?美军团长:志愿军一个团9600人,谁能打赢?|上甘岭|炮火|美军|黄继光

1952年10月14日,美军出动重兵在飞机、坦克和大炮的掩护下,向我军发起猛攻,上甘岭战役正式打响。战前,美第8集团军司令官范弗里特曾豪言仅需6天就可以拿下上甘岭,并预计会有200人左右的伤亡。但战役的进程却大大超出了范弗里特的预料,上甘岭战役足足打了43天,美韩联军付出了25000多人的伤亡代价,却以失利收场。

战后,美国国内的一些军史专家以沙盘推演和电脑模拟等方式对上甘岭战役进行了复盘,得出的结果都是美军大胜。但事实却是惨败了,那么为啥会失败呢?这些人就开始找原因了。当时美军的武器装备是占据绝对优势的,这方面自然没有借口可找,那么就只有从双方的兵力对比上下手了。最终美国人得出了上甘岭战役惨败的原因,那就是志愿军使用了“人海战术”。

为了使国内的民众都相信这一说法,美国的这些专家们又开始积极寻找“证据”,以证明他们所言非虚。经过一番苦苦搜寻之后,他们终于在劳埃德.摩西的回忆录中找到了志愿军使用“人海战术”的“证据”。摩西是美7师31团的团长,上甘岭战役期间曾率部多次和我军交手,战后他写了一本名为《不惜代价》的回忆录。

其中有一段是这样写的:“我们的两个营(1营和3营)与敌45师135团打了一整天,他们炮火与我们相当,所占地形又易于防守。按照陆军作战教义,要想进攻战胜敌人,兵力与炮火应与敌呈3:1的比例,而我们兵力连与敌人相当都做不到。根据我所看到的,敌人数量远远超过我们,敌我至少是4:1”。

当时美第31团的总兵力为3537人,以此推算的话两个营大概在2400人左右。135团的兵力如果是敌人4倍的话,则兵力应该为9600人左右。美国人据此认为志愿军在上甘岭战役中使用了“人海战术”。但实际上,15军全军还不足5万人,一个团又怎么可能有9600人呢?当时上甘岭的总面积才只有3.7平方公里,战役开始的第一天美军就向我军阵地倾泻了40万炮弹,整个战役期间共发射了190万炮弹。

这190万发全部是口径为80毫米以上的大口径炮弹,火力最猛的时候每秒落弹六发,凶猛的火力把上甘岭的山头都削低了两米。试问这样猛烈的火力覆盖之下,有谁会使用“人海战术”呢?由此可见,摩西为美军输掉上甘岭战役所找的这个借口实在可笑!实际上,美军之所以输掉上甘岭战役,原因只有四个字,那就是“钢多气少”!

美军对火力的依赖程度远远超出了志愿军,近战和夜战都是明显的短板,参加上甘岭战役的韩军就曾尖锐地称美军“缺乏50码以内的攻坚能力”。和美军相比,志愿军虽然武器不如对手,但士气高昂,人人敢打敢拼。整个上甘岭战役期间,我军涌现出了以特等英雄黄继光为代表的三等功以上各级战斗英雄共12347人,占15军总人数的27.5%,这在美军看来是不可想象的。“钢多气少”,这才是美军输掉上甘岭战役最主要的原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上甘岭:王牌出场
为何输掉上甘岭战役?美军上尉:志愿军炮火每秒一发,谁能顶住?
【美军为何输掉上甘岭战役?美团长:志愿军...
美军至今不明白为何输掉上甘岭战役,其实只要看看这几张图就懂了
上甘岭战役中,美军187空降团发起冲锋,被志愿军打得损兵折将
铁军热血写忠诚——志愿军第十五军在上甘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