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真正的荫庇子孙和绝缨之宴│45

之所以说若敖氏几乎被灭族,而不是真的彻底灭族,是因为,其重要成员中,跑了一个人,楚庄王又放过了一个人。

跑得那个人是斗椒之子苗贲皇,在大清洗到来之前,就跑到了楚国的敌对国家——晋国,并且在晋国得到了重用。

被楚庄王放过的那个人就是令尹子文之孙,斗般之子,当时担任箴尹(楚国负责谏言的官)的斗克黄。

仇英·子虚上林图卷(局部,下同)

当时斗克黄正作为楚国使者出使齐国,在回国的路上,路过宋国时,听到了若敖氏叛乱失败,惨遭灭族的消息。有人劝斗克黄不能回国,可以逃到别的国家去避难。斗克黄没有听从,还是选择了回国复命。复命结束后,斗克黄就主动命人把自己关押起来,请罪伏法。

楚庄王感念当初令尹子文毁家纾难的功劳,说:“子文无后,何以劝善?”命人释放了斗克黄,将他官复原职,并将他的名字改为斗生。

可见,令尹子文当初的行为,才是真正的荫庇子孙呐。

楚庄王平定若敖氏之乱后,彻底消除了内政隐患,巩固了王权。此时的楚庄王,再无掣(chè)肘之忧,终于可以放心大胆的一展身手了。

楚庄王对若敖氏痛下杀手,那是长时间积累下的怒火了。说起来,其实楚庄王对自己的手下,还是很不错的。

《战国策》的作者,汉朝的刘向,在他的另一部著作《说苑》中,记载了一则“绝缨之宴”的故事:

庄王平定叛乱,非常高兴,排下盛大的酒宴,给众人贺功。楚庄王把自己的宠妃也叫出来,给大家斟酒助兴。

席间是觥筹交错,轻歌曼舞,大家的兴致也是极高。酒宴一直喝到晚上,还没尽兴,于是点上蜡烛继续。

正喝到高兴处,突然一阵大风,把席间的蜡烛都吹灭了。这时,楚庄王的一个宠妃许姬正在席间给大家斟酒。一个将领酒喝多了,见许姬美貌,趁着漆黑一片,拉住了许姬的衣袖,想要调戏一下美人。许姬吓了一跳,使劲一挣,撕断了衣袖得以挣脱,还顺手扯下了那人头盔上的簪缨。

许姬跑回庄王身边告状,让庄王快点命人点燃蜡烛,查看众人头上簪缨,以便找出无理之人治罪。谁知楚庄王却立刻传令,让侍从先不要点燃蜡烛,然后大声命令大家:“今天我们一定要喝个痛快,尽欢而散。现在,大家都摘掉头上的簪缨,不摘掉的人不许喝酒。”

大家虽然莫名其妙,搞不懂簪缨和喝酒有什么关系,但是还是都摸黑摘掉了簪缨。然后庄王才命人点燃蜡烛,大家继续畅饮,直到尽欢而散。

宴会结束后,许姬问庄王为什么不找出那个无礼之徒,庄王解释说:“今日饮宴,从白天一直喝到晚上,很多人都喝多了,酒后狂态,人之常情。如果因为一时的酒后失态就责罚他,不但这次的酒宴大家不能尽欢,而且会伤了大臣的心,这就违背了举办这场宴会的本来目的了。”

后世称此宴为“绝缨会”或“绝缨之宴”。

三年之后,一次晋国和楚国交战,也有说是七年后与郑国交战。楚军中一员将领奋勇杀敌,五次交锋,五次杀退敌军的进攻,最终楚军取得了大胜。

楚庄王要重赏这位勇士。没想到这位勇士却说:“大王,我是个早就应该死了的人,怎敢再要赏赐呢?”庄王惊奇,问他缘故,勇士回答:“我就是当年酒宴上,调戏您的妃子,被扯掉了簪缨的人。您不但没治我的罪,还让大家都去掉簪缨,保全了我的性命和荣誉。我早就想用我的性命,我满腔的热血来报答您呢。”有史料记载此位将领名字叫唐狡。

读到此处,不能不为楚庄王,作为一个君主的心胸和气度喝一声彩。

我们不难想象,那个酒后一时糊涂,调戏了君主爱姬的唐狡,当时该是多么胆战心惊,甚至已经陷入绝望。当他听到楚庄王的命令后,心里又该是如何的感激涕零。接下来他在战场上奋不顾身的表现也就是顺理成章了。

而且,其他将领,知道原委后,估计也会感念楚庄王的恩义,愿意为其效死吧。

作者简介:李永田,从事中国传统文化普及、教育、创作及出版工作多年,出版多部中国传统文化类著作。主要作品有:《中国古文鉴赏》、《中国历代散文名篇鉴赏》、《国学经典》(诗、词、曲、赋四册)、《唐宋名家诗词赏读》(全十二册)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容颜不老房术无双的绝代妖姬,堪称亡国灭族克夫杀子最强祸水
这三位君王都乐于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女人,最后都成了一方雄主
话说宰相(27)斗椒:发动叛乱被镇压,以致若敖氏惨遭灭族之灾
什么是格局?让楚庄王告诉你!
智者智慧:孙叔敖不要沃土要贫地,甘守贫贱保儿孙
春秋战国时期楚庄王芈熊侣的姬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