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隋炀帝一征高句丽│1105

各地百姓的造反,并没有影响到隋炀帝征伐高句丽的决心和行动。612年春正月,隋炀帝指挥一百一十三万大军,号称两百万,分成左右两路,每路各十二军,相继从边境各处出发,杀奔高句丽。
百万大军,加上更多的运送粮草辎重的民夫,数百万人组成的队伍铺天盖地,首尾相连,鼓角相闻,旌旗招展,队伍长达千里。
二月,隋军到达辽水西岸,高句丽军在辽水东岸也早就修筑好防御工事,据辽水防守。
隋炀帝已经提前命令工部尚书宇文恺建造了三座浮桥,进攻开始后,让人牵引着浮桥向对岸靠近。可惜,距离没有计算好,浮桥没能直接搭在对岸上,距离岸边还有一丈多的距离。高句丽大军见隋军发动进攻,列好阵势,赶到岸边阻拦。
此时的隋朝,立国不过三十年左右,军事实力依然雄厚,军中多有敢战的悍勇之士。大家眼见形势危急,不顾生死,纷纷直接跳入水中,边游向对岸,边与高句丽军展开激战。
高句丽国小民穷,生存环境恶劣,但民风彪悍,军士更是骁勇敢战,悍不畏死,加上占据地利,居高临下,很快占据战场优势,大量杀伤隋军。隋军将士拼死进攻,却无法攻破敌人的阵地,左屯卫大将军麦铁杖、虎贲郎将钱士雄、孟叉等将,都战死在岸边。
隋军无奈撤军,顺势收回浮桥,然后,用两天时间,接长了浮桥,这次能直接搭到对岸了。于是隋军再次发动进攻,与高句丽军激战于辽水东岸。依仗人多势众,隋军终于取胜,占据辽水,随后包围辽东城。

初战告捷后,为了体现大国风范,为了体现吊民伐罪,膨胀的隋炀帝丝毫不顾及战场的危机和瞬息万变,严令各将士,此一战,首先要堂堂正正,不许有什么孤军深入、轻兵掩袭之类,大军进兵要分为三路,一旦有战事发生,必须三路人马协同作战,不许轻军独进。第二,凡是军事行动,都必须向皇帝奏报,得到皇帝命令后,才可以行动。第三,只要高句丽人愿意投降,必须立刻停止进攻,安抚接纳。
辽东城中的高句丽将士知道这种情况后,当然大加利用,一旦隋军攻势猛烈,辽东城情况危急,就大喊要投降。隋军将士接到过诏令,不敢不听,只得停止进攻,派人向隋炀帝汇报、请示。等隋炀帝回复来了,辽东城中的高句丽将士也早就重新修缮好城防,整顿好兵马,继续坚守城池了。隋军将士的一番血战,也就全做了无用功。
如此反复数次,隋炀帝依旧坚持,丝毫没有改变决定的意思。
这种进攻法,隋军将士再勇猛,攻城器械再全面,又怎么可能攻破城池?因而,隋军困顿于辽东城下数月,毫无进展。
时间一长,隋炀帝还火了,怒斥各将领不用心。然后,隋炀帝命人在距离辽东城仅有几里远的地方修筑了一座六合城,自己亲自住到城中,就近监督将士攻城。可惜,被死死捆住手脚的隋军将士依旧攻城不下。

眼见受阻于辽东城下,到了六月的时候,隋炀帝开始分兵,派出三十几万大军,水陆并进,攻击高句丽都城,平壤。其中,陆路共三十万五千人,兵分九路进军,水路则由右翊卫大将军来护儿和副总管周法尚,率领江、淮水军数万,乘坐战船,走海路攻向平壤。
在距离平壤六十里处,隋军水师部队率先和高句丽水军接战,隋军大败高句丽军。水军主将来护儿有些志得意满,率得胜之军继续进军。副总管周法尚阻拦,让他等陆路大军到达后,协同作战。来护儿不听,带着四万精锐水军,直扑平壤城下。可惜,却中了高句丽人的诱敌深入之计,被佯败的敌军诱入城内。进城之后,来护儿所部不等彻底消灭敌人,就开始大肆劫掠,队伍混乱。这时,埋伏的高句丽兵马四面杀出,隋军水师大败,连主将来护儿在内,最终逃回战船的隋军,仅剩几千人。
高句丽军随后追杀。好在周法尚一直率领自己麾下将士严阵以待,高句丽军无奈撤回。
惨败之后,来护儿不敢继续待在平壤城附近,率残兵撤退到海边,也不管随后到达的陆路大军了。
走陆路的隋军,进展也非常不顺。
左翊卫大将军宇文述率领一支大军从泸河、怀远二镇出发,队伍携带着供人马一百天所用的粮草,加上兵器铠甲等辎重,每个士卒负重高达三石以上。背负着如此重物根本无法行军,兵器铠甲太明显,不敢丢弃,于是士卒就趁夜晚在营帐中休息的时候,悄悄挖坑将粮食丢弃、掩埋,以减轻重量。因而,大军才走到半路,粮草就已经吃光了。
就在这时,高句丽大臣乙支文德前来诈降,想借机查看隋军虚实。右翊卫大将军于仲文曾经得到过隋炀帝的密旨,于是准备将乙支文德抓起来。可是,其他将军不知道啊。因而,慰抚使尚书右丞刘士龙坚决反对。皇帝有明令,凡是高句丽人愿意投降的,都必须接纳、抚慰,而刘士龙正是负责这件事的,当然反对抓捕乙支文德之举。于仲文没主意了,只得放过了乙支文德。
不过,于仲文随后就后悔了,又想派兵抓捕乙支文德,可是宇文述反对。此时,宇文述因为军中缺粮,想要撤军,于仲文又反对。隋军几位主将之间,意见分歧严重。最后,在于仲文的坚持下,宇文述等将领不得不妥协,隋朝大军继续进攻。

可惜,此时乙支文德早已摸清隋军虚实,知道隋军缺粮,于是运用疲惫敌人之策,诱敌深入,一直将隋朝大军引诱到距离平壤城仅仅三十里处,然后又派人诈降,声称只要隋军撤退,高句丽君主高元愿意亲自去朝见隋朝皇帝。
此时的隋军也已经有了退兵之心。军中粮食缺乏,士卒疲惫,又不见本来应该接应的水军,而且平壤城城防坚固,绝不是短时间内可以攻克的,于是,借着高句丽人给的借口,开始回军。而高句丽人等的就是这个机会,大军随后从四面八方围攻上来。隋军只能且战且退。
七月,隋军撤退到萨水河边。可是,就在隋军大队人马刚刚渡河到一半时,高句丽大军从后面发起总攻。本来因为渡河而队伍不整的隋军,顿时陷入劣势。一番混战,隋军惨败,右屯卫将军辛世雄战死,隋军所有部队陷入混乱,继续形成大溃败。溃败的隋军只知道仓皇逃命,根本组织不起任何反击,一日一夜间逃亡四百五十里直到鸭绿江边,战死的、跑散的、累死的士卒无计其数。等到这些残兵败将回到辽东城下时,三十几万大军只剩下了两千七百人,各种军械物资粮草更是损失殆尽。
隋炀帝怒不可遏。不过,此时隋炀帝身边的隋军大队人马,困顿在辽东城下数月,死伤也是惨不忍睹,因而将士也是萎靡不振,毫无战心,继续打下去也没有任何取胜的可能,无奈之下,隋炀帝只得黯然撤军。
至此,隋炀帝倾全国之力组织的第一次征讨高句丽之战,因为隋炀帝的决策失误,加上胡乱指挥,完败收场。

如果您觉得本篇文章尚有可观之处,
作者简介:李永田,从事中国传统文化普及、教育、创作及出版工作多年,出版多部中国传统文化类著作。主要作品有:《中国古文鉴赏》、《中国历代散文名篇鉴赏》、《国学经典》(诗、词、曲、赋四册)、《唐宋名家诗词赏读》(全十二册)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那个跟隋唐大战70年的国家,消亡于668年
杨广以百万大军初征高句丽,为何惨败收场
隋朝两代皇帝征讨高句丽始末
隋唐与高句丽战争过程
隋代东北亚形势和炀帝耀武三征高句丽(5)
大唐荣耀――定高句丽(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