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们被AI困在泡沫中
人们都活在自己的“信息茧房”里
AI在智能推荐方面做得十分到位,我们一直把这个当做一个好处来宣传和利用,比如学术资源推荐等等。但是智能推荐究竟好不好,没有多少数据来证明。智能推荐会不会让眼界变窄?字节跳动旗下的抖音和今日头条是很出名的两款应用,字节跳动的智能推荐据说做得非常好。今日头条原来我用过,后来不堪其扰,不堪其胡说八道,就删掉再没装过。抖音是留着的,为了测试这个智能推荐,我就有意识在某一类视频上多停留时间,在另一类上快速滑过,果然,后来打开,真的就是这样,即使内容有重复,它也推给你,让你的多巴胺持续分泌,久久不愿离去。
有一个词叫做“过滤泡沫”,也叫“过滤器泡泡”,说的是基于内容过滤的推荐算法。内容过滤算法,搜索引擎经常用它,后来凡是有内容的产品几乎都用它。以它为算法的推荐系统,很大程度上会让用户错过内容、产品或者新闻等等。这就好像用户被隔离在了泡沫里,用户看的东西其实是很窄的,推荐系统总是会推荐更多内容相似和自己喜欢看的内容。在这个过程中,相反的观点、相悖的喜好都被过滤掉了,这是好事吗?我觉得这可能不是好事。
基于商业利益的算法,只向我们推送符合我们既有认知、喜好、消费习惯的内容。一旦活在自己单一的“信息偏食”中,我们便成为网络时代的井底之蛙---笃信眼前的三寸天空即为世界。在互联网应用方面,娱乐行业的内容提供商,这个算法用得溜熟。各种APP以内容推荐引擎的方式来应用人工智能系统,通过这一系统来预测用户对于电影、音乐风格、类型的偏好,进而向用户推荐他们最有可能喜欢的内容。内容推荐引擎可以被看作是一个“沉默”的智能辅助系统,它始终在幕后工作。理论上,内容推荐引擎清楚每个用户喜欢什么,并且能够帮助用户从互联网在线娱乐内容供应商提供的庞大内容库中搜索、选择产品。为了能够提供更加准确的建议,内容推荐引擎需要了解每一个用户的相关信息,比方说人口统计数据、用户过去选择的内容类型、用户对过往选择内容所做出的评价等。这也是我们经常看见的一个现象,你在一个APP浏览的东西,在另一个APP会给你推荐,这些APP之间说白了是共享了你的信息的,因为智能手机获得个人的信息是非常方便的。在电脑上,就是其他技术了,比如你登录了某个网页、或者没登录,都有跨网页脚本或其他技术来关联起来,总有办法获得你的信息。拿到浏览习惯、喜好,就好推荐了,广告也打得叭叭的。在获得这些相关信息之后,内容推荐引擎便使用一个特殊的算法来预测用户的偏好、需求。设计此类算法时,商家的技术人员往往基于两种理念:一种是“内容相似性”理念,即内容推荐引擎向某个用户推荐的内容产品,应该与他之前喜欢甚至曾经购买过的内容产品存在一定相似性、关联度;另一种是“消费者相似性”理念,即内容推荐系统推荐给某个用户的内容产品,是之前某些与该用户偏好相似的其他用户喜欢或者是曾经购买过的内容产品。
我喜欢看的网站或者APP,大多是有分类功能的,自己按照类别去浏览。“猜你喜欢”这个功能我也看,但大多数时间主动拒绝去看,只看猜你喜欢,可能就错过了很多东西。当然我不是否定这个内容推荐算法,它还是有用的,比如很多人你让他研究一下或者找一些某个东西,他都不知道去搜什么。当然这个也要具体APP具体分析。在“冷启动”的时候,盲推也是一个很好的办法。抖音里的视频是异常丰富的,但是我们不会知道他的总量;APP也不会有分类,这个几乎无法分类;但是可以搜索。这里面的推荐算法就是很强的了。
现在不知道是人们在玩手机还是手机(算法)在玩人;不知道人们是互联网的支配者还是附庸;人们涌入SNS(抖音类、微信QQ类、百家号、社区论坛、B站类、知乎类),是在发言吗?其实SNS并不是促进个人发言,而是在促进每个人从众。
我们已经被困在泡沫里啦!我们被算法算计啦!推荐算法的原罪在哪里?原罪1:让人上瘾。一家基于推荐算法的平台会如何考核自己员工的绩效呢?他们考核的是各类指标:DAU(日活率)、次留、三留、人均打开次数、人均点击率、人均刷新数、人均消费时长、人均时长、RCTR(点击数/曝光数)、互动率、登陆率、互动设备数、登录设备数等等。算法的目的是要把用户和内容匹配在一起,如果系统给一个男人推荐纸尿布,那明显就不会被点击。因此衡量员工编写的算法好不好,就要看推荐给用户后,用户点不点击。但是用户点击,企业就能盈利吗?恐怕不一定。平台的盈利中,大部分来自广告收入,换句话说,只有用户点击了广告,才会盈利。所以考核员工时,还要考核算法的CTR(广告的点击通过率)、完播率和消费时长等。这下就明朗了,只要牵涉到利益,一切就不同了。假如一个女性准备买纸尿布,最好的方式是推荐给她“纸尿布对比干货”!可实际上,他们更可能给她推荐“某品牌纸尿布,大家都在用”的软文。再比如消费时长,假设有两个平台,一个平台的用户平均消费时长是5小时,另外一个只有30分钟。广告商会选在哪一个平台投放广告呢?很明显会选第一个。于是,平台为了让用户一直刷下去,就不在意内容对用户有不有用,而是在意推荐这些内容能不能让用户上瘾。上瘾的东西,通常都不是什么好东西!
原罪2:让人丧失思考能力。在刷了2小时抖音后,头脑变得空白。在这个时候你立马工作和学习,是不可能在状态的。因为你的思考能力已经被算法劫持了。平台之所以要劫持用户的思考能力,是因为当人在理性的时候,更容易控制自己而不至于沉迷。但是为了留住用户,他们就必须让用户“变笨”!比如:标题党,美女,制造焦虑、低俗内容、消遣娱乐、感官刺激、八卦、狗血故事等。当平台持续推荐某一类内容时,用户的视角就会变得狭窄,观点变得偏激,所以网络喷子是越来越多了。
原罪3:侵犯隐私。为了精准推荐,这就势必要获得用户的隐私数据。如果常用浏览器查看投资类的信息,某些浏览器会把电脑屏保都变成股票培训班的广告,各种广告真的是无孔不入。有的人刚过了30岁生日,平台就开始频繁地推荐中年焦虑相关的内容了,搞得整天紧张兮兮的,随后平台又开始推荐兼职和理财的广告。我们的隐私到底被泄露了多少,不得而知,一些人本身对个人隐私就不太看重。假如被有邪念的人利用了,有可能会损失惨重!
这样的推荐算法,不要也罢。拿一本书,静静看一会吧。不管是在暖阳怀抱的长凳上,或者是小雨飘过的长廊中,或者是雪花飘飘的玻璃窗内,亦或是屋外北风呼啸而过的热炕头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打造“内容+服务”新生态 新浪新闻“发现”流量新红利
短视频用户陷入视觉疲劳 AI能否救场?
AI 时代内容平台的人机关系应当如何?优酷在产品和营销上都给出了新的回答 | 极客公园
字节再次加码搜索业务,闪电搜索App这次能成吗
人民网三评智能算法,矛头直指今日头条,技术又一次为平台背了锅
第一弹判罚出炉,资本入局时代里二次元们的原罪是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