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外泌体与中医系列之一 | 外泌体在针灸领域的应用

分泌至细胞外的外泌体是细胞外囊泡中的明星分子,可携带、转移多种生物学信息,并通过自分泌、旁分泌等方式作用于远距离的细胞, 从而达到细胞间信息传递的目的。目前,已有学者将外泌体引入中医及针灸的研究领域,从而为该领域研究带来新的进展与突破。

从本期开始我们就外泌体在中医学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探讨,以期为中医 药及针灸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本期外泌体与中医系列之一 | 外泌体在针灸领域的应用。

外泌体在针灸领域的应用

经络的认识 

经络理论有别于中医脏腑理论, 文献记载可反映出经络认识演变的顺序:第一阶段,认识血脉,指导刺脉、排放脓血以止痛退热;第二阶段,采用刺脉治疗非外科疾病引起的发热和疼痛;第三阶段,刺脉治疗从外科进入到内科。如果说刺脉放血只是局部现象和全身的退热、止痛效应,那么刺入机体深部不放血的远处辐射感觉,这种效应则有别于血脉系统,且超出了血液、血管及 其走行的范围。事实上,经络的概念就是将临床 实践中观察得到的信息不断总结规律,并进一步进行理论升华,最终构建出的完整理论体系。

经络实质的探讨 

经络是人体上下内外整体联系的综合生命系统,包括联络脏腑和肌肉皮肤内 外的多重系统层次、远端到近端的上下综合层次、 内外之间的分段汇通综合层次和反映三阳三阴气机变化的内外综合层次 。经络的物质基础是气 和血,气血在经络中运行。经络内连脏腑,外络支节肌肉百骸,与奇经八脉错综联系。除了经脉外, 还有经别、经筋、皮部、根结标本、气街四海等。可见,经络的构成是多维的,其内涵非常复杂。

关于经络实质的探讨,相关研究已持续60余 年,至今尚未明确找到能够阐明经络本质的任何特异组织,并且这些探索均集中于经络的形态结构,在其功能方面尚不能完美契合。然而,只有形态和功能均能完美阐释, 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经络。基于此,有人提出,经络的研究应当从临床出发、从针刺的作用出发,经络的功能从穴位到脏腑,引起相应内脏器官功能的变化。经络理论的核心就是经穴和脏腑的相关性,经络实质的核心问题就是经穴和脏腑的关系问题,明确针刺穴位产生治疗作用的途径,最终确定经穴与脏腑的联系途径, 这才是经络的实质。

外泌体与针灸经络的联系 

当前学术界普遍认为,针刺效应的表达是通过调节机体内神经-体液-免疫系统网络来实现的,而外泌体恰巧与神经系统、体液系统、免疫系统均有密切关联。 

已有研究者提出,针刺可引起穴位局部微环境中神经兴奋、肥大细胞激活和相关信号分子释放。肥大细胞释放的外泌体是重要的信使,可启动针刺效应,激 动信号级联,调节神经-体液-免疫网络,发挥针刺的整体调节作用,可见外泌体可能是针刺信号传导过程中发挥网络调节效应的重要生物学基础。

我们认为,外泌体与经络的相通之处还在于以下两点:一是特征相似,无论是外泌体还是经络, 它们都具备全身广泛分布、携带生命信息、靶向传递、动态变化、多效性(双向作用)等特点;二是功能相似,外泌体既能反映机体生理和病理的变化,又能作为治疗疾病的靶点,还可作为药物的载体,而这些类似的功能经络也同样具备。

在情志病领域针灸与外泌体的相关性

《内经》中认为,人的精神活动与五脏六腑及整个人的生命活动均密切相关。五脏精气偏盛偏衰可影响五神,五神也反映了脏腑的功能状况,两者共同体 现了人体精神活动与五脏气血的形神统一。“脑为元神之府,主持五神,以调节脏腑阴阳,四肢百骸之用。”(《锦囊秘录》)因此,情志病的发病机制复杂, 与脏腑及全身气血阴阳的失调都密切相关,涉及多条经脉、多个脏腑。现代研究表明:大脑中的神经元与星形胶质细 胞均可分泌外泌体;患病状态下脑组织与体液中 的外泌体内容物表达谱会发生明显变化;外泌体参与调控分选疾病的相关蛋白病理过程,从而影响 神经精神类疾病的发病进程。

进一步研究发现, 非中枢神经系统的细胞如肠上皮树突状细胞所分泌的外泌体,能够通过淋巴系统和血液进入全身循环,并穿透血脑屏障到达大脑,从而直接导致神经 细胞膜的电布局发生变化。这些研究为神经 精神类疾病的诊治开拓了思路,并且从外泌体角度 揭示单一系统疾病与全身的联系。针对情志病而言,针灸诊治该病,在经络方面 除选取督脉外,会选用足阳明胃经和任脉,这些经 脉主要循行之处都与消化系统有关;同时,从脏腑 辨证思路来说,主要以疏肝健脾为治则,突出脾胃 的重要作用。这些常见的中医思路与外泌体研究的提示作用暗合,也从某种意义上说明外泌体与 针灸经络可能具有一定的关联。

对针灸研究来说,外泌体的多效性、广泛分布性与经络在特征和功能上均存在相似性,故而,通过对外泌体的研究可从新的切入点入手,为阐明针 灸作用机制找到新的实验依据,并为经络的理论研 究注入新的活力。已有新的研究支持这一观点,研 究表明,低频电针刺激可增加外泌体丰度,改变外泌体相关miR在循环血液中的表达 。 

综上所述,外泌体的生物学特点及功能与中医学、针灸学中对物质基础的要求具有契合之处,故外泌体研究可能为中医及针灸作用机制的阐释提供客观、量化、整体性的实验依据;此外,外泌体研 究可动态评估临床疗效;同时,通过对载药手段的创新,外泌体研究还能拓宽中医及针灸的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周鸿艳,王磊,裴丽,等.对经络概念演变的考察及实质的思考.针灸临床杂志

2 徐平.论经络系统的综合层次.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3.吴昊天,魏聪,位庚, 等.近年经络实质研究概述.中医杂 志

4.宋亚芳,裴丽霞,李丹丹等.对现代经络实质研究方向的质疑.中华中医药杂志

5.任婷婷,裴景春.经络实质研究浅析.中华中医药学刊

6.曾荣华, 欧阳厚淦,周露,等.经络与淋巴系统关系的研究概况.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7. 陈波,李明月,郭义,等.肥大细胞源性外来体参与构建针刺穴位效应启动小网络的探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转载]经络实质研究概况
中医针灸能治疗白癜风吗?针灸是由“针”和...
穴位实质及与脏腑相关的新认识和新应用
艾灸基础之认识神秘的经络
倪海厦学术传承人李宗恩博士:经络的结构性及对应性(简体版)
针灸四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