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道至简:简单的东西不简单!


我们现在开始今天的分享吧。今天我们做抄的内容叫《经脉别论》。

本篇主要内容是:统论经脉的生理和病理。而本篇跟《灵枢·经脉》等专论十二经脉起止走向的内容不同。所以称之为“别论”。

其实,在我们前面了解过的章节里已经出现过“别论”这个词了。比如“阴阳别论”,“五脏别论”等。

这两个“别论”也是从不同的角度对“阴阳”和“五脏”进行了论述。

本篇主要说明了环境和情势的变化,以及体力的劳逸都会影响着脉搏(脉象),医生在具体诊断病情的时候,要观察病人身体的强弱骨肉皮肤的形态,才能准确的了解病情。

还讲述了食物的消化、吸收、输布等过程,指出:食物进入身体之后,要依靠脾的运化和肺的输布,才得以营养全身。

昨天我们讲到“以左手足上,上去踝五寸按之…”这一部分也是讲的用肺脉和脾脉来诊断病情。

当时,我们是这样说的:一方面我们讲过肺为百脉之首,所有的经脉的气血流动的情况,都可以通过肺来反应。另一方面“脾为独脏,濡四傍”。各个经脉的真脏脉都是跟脾胃之气有关,通过测脾的脉象,可以判断身体的问题。

从这里可以看出《内经》的前后理论是相对应、相符合的。

最后又讲了:六经偏胜所发生的症状和治法,并阐述了气逆所出现的脉象。

也有人说本篇中提到的:三阴三阳经气独至的脉象、病候和针刺治疗的相关内容,是经络学说的在病理和论治上面的重要补充。

我们开始对内容进行了解。居处、动静、勇怯,都会对脉象产生影响,进而对身体产生影响。

翻了《类经》和《重光补注内经》,都没有发现对“居处”的解释,从字面上看应该是居住环境的意思。再往其他的角度说,是跟风水有关系的。

有人说风水是迷信。也有很多人笃信风水之学。这些就看到底是哪一种情况。因为,即便是一个非常好的政策,也会因为执行政策的人的不同而产生截然不同的结果。

风水简单来讲,就是藏风聚气。但是怎么样“藏”,怎么样“聚”,这里面其实还有很多的学问要了解。这里我们这不作过多的解释。因为这也是个很大的坑。

因为流派繁多,理论繁多,方法繁多。如果都想了解的话,就会向“歧路亡羊”一样,道路越多就越不容易找到最初的原本。

这里只分享一个故事。也是道听途说的,不知道真假。话说有一个地方,有一户人老是壮年时期就得暴病而亡。这一天,这家人找到一个医生来看病。医生对人号脉却发现没有任何异常。于是就问起了家庭的居住情况。一问才知:这家人睡觉的时候头是对着窗户的,而且风是对着头一直吹的。医生就说晚上睡觉风对着头吹对身体不好,你们换个床头睡就行了。然后这家人的病就不治而愈。

那年去贵大进行短期班学习的时候,一位教授也说到了类似的情况。他说他在当扶贫书记的时候,有一家人一直得风湿,他就去那家人家里看了,发现他们就住在比较潮湿的环境之中。当然结果不好,那家人因为不想离开自己的家,而拒绝村里边搬迁的建议。这位教授就说他们这个样子,这种病只能一代又一代的得下去。

喜怒哀思悲恐惊,人在处于这七种情志之下的脉象肯定也是不同。

同样一个在屋里安静坐着的人和一个刚打了一套太极拳的人的脉象肯定也是不同的

所以文中列举了夜行、堕恐、惊恐,度水跌扑等不同的情况对脏腑的负面影响。

出现了这种负面影响也会因为情志而产生不同的结果。文中说“当是之时勇者气,行则已,怯者则著而为病也”。说白了就是胆儿大的,心情好的,积极向上的这些人,即便是遇到了不好的负面影响,也会因为自己的积极情绪,而降低这些负面影响对身体的伤害。

下面又讲了饮食饱甚、惊而夺精、持重远行、疾走恐惧、摇体劳苦对脏腑的影响。最后总结了一句话“四时阴阳,生病起于过用”。

“过用”,其实很容易理解,就是用的太多了呗。那么中医上还有另外一个词叫“五劳七伤”。

五劳指心、肝、脾、肺、肾五脏的劳损;七伤指大饱伤脾,大怒气逆伤肝,强力举重、久坐湿地伤肾,形寒饮冷伤肺,忧愁思虑伤心,风雨寒暑伤形,恐惧不节伤志。

五劳所伤,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谓五劳所伤。七伤:大饱伤脾,大怒气逆伤肝,强力举重久坐湿地伤肾,形寒饮冷伤肺,形劳意损伤神,风雨寒暑伤形,恐惧不节伤志。

这些内容我们必须要了解,因为这是我们学习中医指导自己养生的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则。

“食气入胃”这一段讲的是:脾胃运化气血之后对身体的正面影响。脾胃运化出的气血,送到肝脏就濡养的筋,送到心脏就濡养了血脉。

这里,再一次强调了“脾胃为后天之本”的重要性。

现在很多人由于吹空调活动量少,就导致了脾胃虚弱,而又会引起湿气重。所以川菜和火锅才会风靡于全国。

但凡特别爱吃辣椒的人,就需要去判断和分析一下自己的脾胃是不是出了问题。

脾胃运化出的气血,到了肺部就通过肺向全身输布,其中一部分就会输到了我们的皮肤毛发。所以“肺主皮毛”,

《六节藏象论》里提到:“肺者…其华在毛,其充在皮”。跟这里的内容也是遥相呼应的。

“毛脉合经,行气于府,府精神明,留于四脏,气归于权衡”。主要讲的是气血跟脏腑的分配,分配之后,用不完会留存于脏腑之中。所以“五脏藏精”就在于此。

“权衡以平,气口成寸,以决生死”。脏腑之气,因为得到了气血充盈,滋养而归于平常,那么在气口就会形成正常的脉搏跳动。所以,在气口就能够判断出人的身体的健康与否。

上面一段主要讲了饮食。而下面这一段讲“饮入于胃”,讲的是水。

讲的是水进入身体之后的循行路线。从西方医学来讲就是水在身体里的代谢路线。

这里我们讲一下“太和液”(也叫“太和汤”)吧。上次我们提到了一个米浆粥。太和液是在《本草纲目》水部里的一味药。它还有其他的名字又叫百沸汤,也叫麻沸汤。

喝这个太和液可以助长阳气,畅行经络。还有一种说法是它可以不经过脾胃的消化和转化、运化,直接可以变为气血为身体所用。

其实它做起来很简单,从他另外一个名字“百沸汤”就能知道它是怎么做的。简单说就是水沸腾了以,再多煮一会儿。没啥功夫,就是多费点天然气、液化气、煤或者柴而已。

要么说“大道至简”呢。米浆粥、太和液都是最简单的东西,但是它们对人体带来的功效却不是那么简单。

这些简单的东西,消化它不用耗费脾胃的元气,而且能最大的限度的转化为人体所需要的气血。有时候我也想啊,我们所见到的最简单的喝粥吃咸菜其实是对我们来讲最好的食物。

为什么大家都不喜欢他呢?就是因为我们脾胃出了问题,总喜欢吃辣的味道重的。所以就对这些简单的而很好的东西没有兴趣了。

后面的“太阳脏独至”等内容,由于还是讲的脉象和针刺的问题。我们就不班门弄斧了,说多了反而容易出错。

有一个大原则:阳气过重则泻阳补阴。到底什么是阳气过重,怎么泄阳?怎么补阴?有兴趣的请找其他内容学习。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由于能力水平有限,难免会出现各种错误,请大家及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脉诊》
望舌按脉便能知病,中医真有这么神奇?
号脉为什么找寸口
黄帝内经解读
节律的形成与自然息息相关
浅论脉象在人体中的重要作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