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陕北的风土人情

陕北荟萃了黄土农耕文化、草原游牧文化、古长城边塞文化、宗教历史文化、近代革命文化以及源远流长的民俗文化等。

1、陕北的风俗

我是个土生土长的陕北人,从小在山沟里砍柴,放学回家帮助大人烧饭,拉风箱,高中毕业回乡务农,按照农村人说的话:“开始了杵牛屁股,”就是开始“受苦”,劳动的意思。


后来外出上学,参加工作,成家立业。但陕北人的土气没有丢,陕北人的风俗习惯没有忘,陕北的风土人情还是记的清清楚楚。
随着社会的变化,时代的日新月异,陕北农村有些旧风俗有了一些变化,但老祖宗流传下来的一些规矩,还是没有变的。
陕北人立家风,传家训,做人不能忘根本。吃有吃相,坐有坐相,一直是老一辈人口口相传的注意事项,今天我就给大家捣拾捣拾陕北的风土人情。
先从过年开始:家家户户过年都要做油糕,这是必须的。油糕,油馍馍,黄米馍馍,做八大碗等等,都是好吃的。吃饭时长幼有序入座,老辈子,身份最高的老年人,坐在炕的最中间,小辈们分坐两边。开始吃饭,长辈不动筷子,小辈不能先动筷子。
陕北的婚姻习俗是:
一定要明媒正娶,媒婆媒人首先是第一位的。即使你们俩已经谈恋爱谈好了,形式上还要有一个媒人从中搭桥。
婚礼是一个人一生中重要的里程碑,属于生命礼仪的一种形式,陕北传统的婚礼仪式,也是我们中华民族民俗文化的传承。
陕北的结婚要进行十二大程序,分别是牵红线,聘礼、回礼、安床、嫁妆、拜天地父母、入洞房、上头、抱枕、婚宴、闹新房、回门。
陕北是个民风淳朴,人们勤劳善良,社会风气纯正的地方,还有好多好的风土人情,值得我们发扬光大。
比如陕北农村,不管到谁家去,一进门从长辈开始要挨个叫一遍,见着长辈,必打招呼。农村最讲究辈分,不管年龄大小,见了辈分大的,都要尊称。
我们国家素来称为礼仪之邦,陕北的民风民俗,更能体现了对老一辈人的关怀,和对新一代人的感染教育,使得我们一代一代人都能够相互关爱,幸福生活!

2、陕北说书

陕北说书是陕北地区十分重要的传统曲艺说书形式,流行于陕西省北部延安、榆林等地。最初是由穷苦盲人运用陕北的民歌小调演唱一些传说、故事。后来吸收眉户、秦腔以及道情、信天游的曲调,逐步形成陕北说书。

陕北说书的演唱形式是由艺人手持三弦或琵琶自弹自唱,说唱相间,分为三弦书琵琶书两种。后经民间艺人韩起祥等人改革,一人可同时操5种乐器伴奏:大三弦或琵琶、梆子、耍板、名叫麻喳喳的击节木片、小锣或钹。陕北说书唱词通俗流畅,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一般采用五字句或七字句,但又不受字数的局限。曲调激扬粗犷,富于变化,素有九腔十八调之称。常用的有单音调双音调西凉调山东腔平调哭调对对调武调等。说书艺人善于运用各种不同的曲调来描摹人物形象,表现人物的情绪。

陕北说书的传统书目很多,长篇书目有《花柳记》、《摇钱记》、《观灯记》、《雕翎扇》等;短段有《张七姐下凡》等。韩起祥从40年代初便开始配合革命斗争编演新书,几十年来创作了《王丕勤走南路》、《刘巧团圆》、《翻身记》、《宜川大胜利》、《我给毛主席说书》等几十种作品。改编的现代书目有《王贵与李香香》、《雷锋参军》等。

陕北说书在发展中形成了许多不同的流派和演唱风格,有影响的说书艺人还有刘绪旺、党福祥、王进考等。

3、陕北美食

陕北人在饮食习惯上保留了内蒙人和山西人的许多特色,饮食结构以羊肉和杂粮为主。跟关中人擅长做面食一样,陕北人是做羊肉的能手,能把羊肉做成清炖羊肉、红烧羊肉、羊杂碎、羊肉汤、羊肉饸烙、羊肉烩面等10多个品种。陕北的沙土地适合种植五谷杂粮,因此,陕北人做杂粮食物也是一绝,能把杂粮做得很精细,体现在饮食习惯上,吃杂粮多于细粮,他们的锅碗碟盘里,常常能看到用小米、玉米、荞麦、豆子、高粱、土豆等食材做成的美食,代表小吃有陕北杂面、荞面饸烙、小米饭、洋芋叉叉、枣糕、黄米馍,等等。

每一个地方的美食都带着独有的地方特色,陕北的美食也不例外,其传统美食的形势由其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在陕北,干旱、洪涝、陡坡等自然环境,致使当地的农作物种类独特而唯一,而在此独特的农作物基础上形成的陕北美食,虽然世殊时异,却依旧广为流传,每到逢年过节,喜庆丧葬,参餐桌上总少不了他们的影子,那么,这些美食都有什么呢?

1)、猪肉撬板粉

在陕北的烩菜系中,最值得一提的是猪肉撬板粉。扯一把黄蒿关上门,吃了你们家的猪肉撬板粉,可见人们对其喜爱程度。

猪肉撬板粉是陕北人餐桌上最受欢迎的家常菜之一,本地人称之为专利。用小炒猪肉和洋芋片、宽粉条同炒,另加木耳,为洋芋、宽粉条着色。这道菜颜色红褐诱人,配菜协和,猪肉喷香,洋芋酥绵,粉条滑爽,是佐饭的上佳美味,名闻西北,是陕北人引以为豪的创造。

2)、卤煮驴板肠

是将整副驴大肠反复漂洗干净,入清水煮半熟,捞出加酱、辣椒、花椒、葱、姜、盐等卤煮而成,其特点是麻、辣、咸、嫩、鲜香味美,为陕北食中一奇。

3)、陕北炖羊肉 

陕北炖羊肉味美诱人,肉块入口酥嫩,一咬就成丝状,而且越嚼越香毫无腥膻味。陕北有句俗语叫"猪的骨头羊的髓",意思是吃猪肉要吃排骨,而吃羊肉则不要忘记吃骨管里的骨髓,因为这才是更香且最精华的部分。用一根吸管,轻轻一吸骨髓就轻松入口,不需牙咬只需舌尖慢慢品味便觉浓香无比,挑动味蕾,真是名副其实的舌尖儿美味。

这里的羊肉为何香而不膻?是因为陕北境内的山野、草滩地生长着地椒、细叶韭、沙葱等多种中药花草,羊吃后体内便自带"调料",加之炖羊肉选料都是当年或一周岁的山羊羯子,其肉鲜嫩,自然没有膻味了。也因此有人戏称陕北的羊"吃着中草药,喝着矿泉水,拉出来的是'六味地黄丸’。"陕北羊肉具有肉质鲜嫩、肥瘦相间、高蛋白低脂肪、香味浓郁、风味独特的特点,被誉为"肉中之人参"

4)、煎饼

由精制荞麦糁加工而成,可与豆腐干、热豆腐、各种炒菜相配,食用方法多样,凉爽味鲜,口感舒适,有减脂抗癌之功效,是一年四季均可食用的最佳食品。

5)、荞面

由精制荞麦制作成粉条状,与陕北羊腥汤相配食用,味道鲜美可口,有减脂降压的功效。

6)、羊杂碎

由羊的头、蹄、血、肝、心、肠、肚、肺等烩制而成,有很好的滋补效果。

7)、果馅

把面粉加油和匀,擀成长片,卷起压窝,包入调好的馅,放入烤炉反复翻烤至熟。特点是酥香甘甜。根据馅的内容,可分作枣果馅、糖果馅、豆沙果馅。

8)、抿节

抿节在陕北方言中读“抿节儿”,节音儿化,所以也写作“抿尖”。抿节用的面是由豌豆和小麦磨合而成的杂面,将和好的面团放在密布筛孔的特制抿节床上,用手掌抿压而下,成一寸来长的小节,呈扭曲状。抿节营养丰富,清淡可口,易于消化吸收。

食时,将抿节下锅煮熟,浇以素汤,汤内有豆腐丁、土豆丁、豆角丁等,并佐以韭黄、芝麻、辣酱、香菜等,其味清淡可口,带一股豆香味。此乃陕北面食中的佼佼者,食者必点之品种。

9)、油馍馍

圆形,环状,炸熟后,金黄似铜钱,在延安民俗中是富裕吉祥的象征。黄米磨面、细箩,用软米熬成滚米汤烫面,置热炕发酵。面发后,摊制成一个个中间有孔的小圆饼,入油锅炸至红褐色即可。

10)、洋芋擦擦

取洋芋若干,用擦子擦成寸长的薄片儿,拌入花椒、葱丝、姜粉、盐未等,同面粉搅匀,上锅蒸熟。食用时,盛入大碗,调入蒜泥、辣面、酱、醋和葱炝清油,酥绵可口,久吃不厌。

11)、油糕

由软米、大枣精制而成,经植物油炸后,其味清香细腻、香甜可口。

12)、碗砣

碗托由精制荞麦制作成碗状,放入锅中蒸熟,然后取出等待凉了以后,切成片壮,可以炒热食用,但是如果凉吃以猪肝等为拌料后味道鲜美可口,很有韧性。

13)、凉粉

由纯天然植物绿豆或荞麦加工而成,清爽可口,酸、辣、香味具全,具有清热解毒,消暑止渴之效。

14)、黑楞楞

由土豆做成沫状,去除淀粉,然后做成圆球状,放入锅内蒸熟,配上调料便可食用。虽然去除了淀粉在营养方面有一定的影响但是丝毫不能影响其令人难忘的味道。

(15)、钱钱饭

这本是陕北缺粮人家的一种度荒饭,多和米糠、秕谷同煮,借以充饥。而现在已成为粗粮细做的风味饮食。其做法为,将黑豆经水浸泡膨胀,放在石碾上碾压成片,形如铜钱,故人称“钱钱饭”。煮时按豆钱二成米八成对掺起来,逐次下锅,等豆钱半熟时,再放入小米。当豆钱漂浮于粥面上时就可以食用了。钱钱饭粘糊爽口,香浓味美,尤其是寒冬里,喝一碗钱钱饭驱寒保暖,惬意极了。据说貂蝉就是常吃钱钱饭才变得美艳动人的。

16)、陕北米酒
  这种用软黄米加工成的酒酸甜适口、消腻暖胃,是冬季佐餐的好饮料贺敬之曾在他的《回延安》诗中赞道:“一口口米酒千万句话,长江大河起浪花。”足见米酒的引人之处了。

欢迎大家来陕北体验风土人情,品尝陕北美食,倾听陕北说书和陕北道情。

陕北的风俗

陕北说书

陕北美食

精彩回顾:

1、什么是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
2、怎样建狗窝?
3、为什么治疗抑郁症首选运动疗法?
4、普通口罩能保护谁?
5、抑郁症与焦虑症有哪些区别?

喜欢,请点亮“在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陕北小吃一览表,全了!你吃过几道?
陕北小吃一览表,真全呼!
吃在陕西 || 娇澜:延安美食:黄土地带来的醇香
陕北作家笔下的——陕北美食
陕北农家乐饭菜 (图)
陕北美食羊肉饸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