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记忆中的儿童精神医学泰斗陶国泰教授

陶国泰教授(1916.5—2018.4)

陶国泰(1916.5—2018.4)教授祖籍江苏无锡,1941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医学院,1943年在成都华西医科大学协助程玉麟教授组建神经精神科,创办成都、南京精神病院,成为我国现代精神医学开拓者之一。2018年4月25日去世,享年102岁高龄,我时常怀念着这位受人尊敬的导师和泰斗。

认识陶国泰老师已有四十多年,印象清晰而深刻。那是1973年的盛夏,我有幸参加南京脑科医院“文革”后期第一批为期一年的精神科临床进修,先在女病区学习三个月后轮转到男病房8病区。负责人是一位山东口音身材高大的中年女医师。她带我们二位进修医师熟悉病房布局设置后给我们讲:“病区共有四十四张床位,医生除你们二位外,还有一位陶医生,各管15张床位”,“陶医生(指了指办公室墙角小桌前正在写字的男医生)就是陶国泰”。

“陶国泰”!这个名字非常熟悉,他是我国大名鼎鼎的精神医学开拓者,儿童精神医学创始人,是南京脑科医院的学术“权威”…。虽然从未见过面,但他的论文、他1960年主编的我国第一本《精神病学》是我最早学习的专业书籍,我当时想能与陶国泰老师在一起“共事”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情,希望能借此机会从他那里学到一些知识。

他当时五十多岁,高而匀称的身材、腰板坚挺、退色兰中山装、头发梳理整齐、鼻梁上加着深色半眶绣朗眼镜,表情低沉严肃、迈步轻而沉稳。……他的病历书写工整,症状描述详尽,诊断确切,体现很高的专业功底。

他上下班非常“准时”,手提黑色旧书包,可能因“批斗”尚未宣布“终结”,因此他基本与同事无语言和情感交流,当我们主动与其交谈时他也总是面无表情的“恩”或“是”作答。

晨会交班时,他会将床位病人作扼要介绍,晨会后接触病人与患者交谈时相当认真,开完医嘱后的“针刺治疗”他很不适应,那时南京脑科医院精神科重点开展“大椎、陶道深刺”、“百会命门电针”。这对陶教授来说是个“难题”,首先他可能对这种疗法的机理不太认同,其次他手脚不太灵活,都要请我们帮他完成。此时他会站在一侧将刺针和酒精棉球递给我们,并帮我们“保护固定”病人,以完成“治疗”。与全体医师不同的是那时他每周有二个半天要参加医院的体力劳动,如清扫垃圾、搬运建材、修建防空洞等,他都默然的参与进行。

“共事”不到20天,他突然要与我们“再见”,病房里传说陶国泰被卫生部点名邀请到北京“专家会诊”了。二个月后在医院再见到陶老师时,其精神面貌大为改观,整齐的褐色条纹西服配以暗红色领带,眼镜也换成金丝边的,见面时露出了微笑,此时他已不进病房而在家“养病”。医院安排他每月给进修医师和院内年轻医务人员做一次学术讲座,他备课认真,思路清晰,板书极工整,当时利用文摘卡讲课内容新颖,听者一致好评。

他不记运动冲击的“伤痛”,又积极投入医院的发展建设上来,记得我们临毕业前,有一次成都重庆湖南上海“四院”合编《精神病学》编辑组来南京脑科医院门诊二楼召开会议征求意见,当时主要由何慕陶、徐韬园介绍讲话,这次会议对医院震动很大,大家都“心情压抑、沉默无语”,会场气氛“凝固”了十多分钟,终于听到陶国泰教授颤抖而坚强有力的发言,他首先肯定了四院《精神病学》的成绩,回顾了我国精神医学发展的历程,以及南京脑科医院的历史作用。借批评自己未能努力而真诚表露了南京脑科医院由于种种原因处于被动落后的现实。继而引伸鼓励大家应奋起直追重振雄风的决心,他的讲话对听者影响很大,引起共鸣大家都非常激动报以长时间的热烈的掌声。

四人帮粉碎后不久,根据卫生部的安排,1979年陶国泰教授随夏镇夷教授等首访美国开展中美精神医学交流破冰之行,建立了精神医学中外协作的桥梁被载入史册。回国后陶国泰教授除关心南京脑科医院发展外,还十分关心全国精神卫生事业的发展和进步、关心进修医师的工作和学习,曾多次特意来苏州与我长谈,希望苏州广济医院努力提高办出特色,他常到全国各地基层精神病院讲课查房指导,尤其对我国儿童精神卫生事业的发展作出不懈努力。

陶国泰教授也是一位革命者,他热爱祖国,1949年10月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精神医学研究所留学毅然回国不久即投身抗美援朝,担任志愿军南京第五批医疗队总队长,由于工作努力成绩显著荣获沈阳军区二等功。

从事儿童心理卫生研究是陶国泰教授一生的追求,1955年3月他开始在南京脑科医院组织专业力量开展儿童心理研究,1956年3月在老二病房设有10张床位专门收治儿童精神病房是全国第一家,1958年新建西式高标准的儿童精神科病房落成启用,面积452㎡,开床位24张成为全国之首,可惜1969年因文化大革命破坏,被迫终止关闭。

陶国泰教授1980年担任南京脑科医院院长,不断呼吁要加强对儿童心理研究得到政府支持,1984年6月1日南京儿童心理卫生研究中心正式成立。陶国泰教授任所长,有了施展才能的机会和场所。中心大楼2640㎡,设床位100张,1987年8月成为“世界卫生组织(WHO)儿童心理卫生科研和培训合作中心”,1988年被卫生部任命为“中国儿童心理卫生指导中心”。带动了全国儿童心理研究,期间陶国泰教授刻苦钻研,撰写发表论文近百篇,专著五、六部,尤其对婴儿孤独症、少年精神分裂症、多动症、儿童行为障碍、独生子女心理卫生等领域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研究硕果累累,被聘为南京医科大学及北京医科大学教授,多次获得国内国际优秀论文奖和科技进步奖。1986年以来,他历任WHO精神卫生专家咨询团成员(中国共三人:沈渔邨、夏镇夷、陶国泰),1991年获首批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95年江苏省卫生厅将陶国泰教授申报“中国工程院院士侯选人”,2005年被授予国际儿童与青少年(CACPAP)特殊贡献奖,2011年被评为全国医师协会杰出精神科医师奖。

他在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培养青年医务专业人才积极推动儿童心理卫生研究作出很大成绩,他担任全国残联康复协会副理事长、智力残疾委员会主任委员、国际孤独症专家顾问、美国儿童青少年精神病学会荣誉委员等。受到全国同道一致赞扬,被誉为“中国儿童精神医学之父”。

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南京儿童心理研究中心在发展中遇到了不少困难,1994年3月,南京市卫生局决定该中心并回南京脑科医院。这一安排从整体上看可能是正确的,但对陶国泰教授本人来讲打击很大,为此他多年情绪低落。记得1997年庆祝南京脑科医院建院50周年大庆时,在庆祝大会上,他坐在群众席上拉着我的手说“儿童中心未办好,我很难过”,“我期盼着我国儿童精神医学有更大的发展”,大会结束后,全国人大吴阶平副委员长从主席台上特意寻找陶国泰教授,见面后“他们长时间紧紧握手相拥,激动万分…”,台下群众看后也为之动容。

陶国泰教授有坚强的毅力和优良的体质,上世纪七十年代曾患脑硬膜外血肿,经治疗战胜了疾病恢复了健康。

1994年9月陶国泰教授(78岁)虽然办理了退休手续,但仍十分关心中国的儿童精神医学事业,继续发挥余热。2005年医院还为其举行了九十大寿庆祝活动,但此时他的青光眼白内障加重,是否需要手术治疗产生了争论,院领导和亲属朋友都认为“保守”为好,但性格固执的陶教授盼望继续工作的愿望强烈,使他顽固坚持要求手术,虽然安排了南京最好的医院最好的眼科专家,但手术最终还是失败了,导致其双目失明,听力也明显下降的惨痛后果。此后他情绪更为低落焦躁,甚至出现消极行为。2006年以后又几次肺部感染,反复多次送医院急诊抢救。各级领导和同志们都十分关心,南京脑科医院还安排高级病房,特级医疗护理,长期精心治疗。患病期间市政府、卫生局、院领导、同事、朋友经常关怀探望鼓励陶国泰教授,同时在陶老与病魔长期抗争中,他夫人孔凡贞女士(一位内科主任医师)相濡以沫日夜辛劳精心照料取得了明显效果。

我曾多次探望陶国泰老师,由于双目失明听力减退行动困难,严重影响了他的活动和行为能力。但每当他的朋友学生来看望他时,还是显得非常高兴,气色很好,脸上露出微笑,我们帮他喂饭、洗脸,他都非常配合,还紧紧握着我们的手并作极简单交谈。

虽然,陶国泰教授离开了人世,但他的精神鼓舞着后人为中国儿童精神卫生事业不懈奋斗,他期盼的中国儿童精神卫生事业一定会取得更大发展。

               

精神卫生系列科普动画第七集:孤独症      视频来源:精神卫生686

精神卫生系列科普动画第八集:多动症  视频来源:精神卫生686

精神卫生系列科普动画:抽动障碍  视频来源:精神卫生686


精彩回顾:
1、睡眠意象治疗最适合治疗什么疾病?
2、曾经探访翟书涛老师保存至今的记忆
3、新中国精神医学70年
4、沉痛悼念著名精神医学家何鼎雄主任医师
5、【善达股份】沉痛悼念著名精神医学家陈佩璋教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历史中的南医及其精神
北京安定医院郑毅教授:青少年抑郁和睡眠问题诊疗对策
况利教授:疫情居家期间,如何改善与情绪障碍儿童青少年的亲子关系
科室如何展开口腔预防工作?——听听郑树国教授如何谈
江西省儿童医院多名医师在网络受称赞
中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