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科学应对孤独症谱系障碍(3)?
目录
一、什么是孤独症谱系障碍?
二、孤独症谱系障碍的致病因素
三、孤独症谱系障碍的临床表现
四、孤独症谱系障碍的诊断
五、孤独症谱系障碍的治疗
六、独症谱系障碍的预后

三、孤独症谱系障碍的临床表现
(一)起病年龄及形式
国内外研究显示,儿童孤独症或孤独症谱系障碍多起病于36个月以内。以退行形式起病的孤独症患儿脑电图异常率、癫痫患病率明显增高,言语发展也更差。
(二)主要临床表现
社会交往障碍、交流障碍、狭窄、刻板与重复的兴趣行为是孤独症的三大核心症状。DSM-5则将孤独症谱系障碍的症状合为两大领域:社会交流障碍和刻板重复的行为。
现按照三大核心症状予以介绍。
1.社会交往障碍
社会交往障碍是孤独症谱系障碍的主要症状之一,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在社会交往方面存在质的缺陷,患儿缺乏社会交往的兴趣,缺乏社会交往的技巧和方法,情感交流和互动少,难以理解他人的情绪和想法,不能够根据社交情景和各种线索调整自己的社交行为。典型症状表现为:回避目光,对呼唤缺少反应,缺乏与人交往兴趣,难以理解他人情绪和想法,不懂得社交规则,不能够根据社交情景和线索调整自己的社交行为,难以建立友谊。但不同年龄、不同轻重程度的患儿,表现会有所不同。
婴儿期起病的患儿回避目光接触,对呼唤、逗弄缺少反应,不愿与人贴近,对陌生人常常缺乏应有的恐惧。
幼儿期患儿除上述表现外,还缺乏与其他儿童交往或共同玩耍的兴趣,主动回避其他儿童,或可能有一定交往兴趣,但是以不适当的方式与其他儿童交往,如:搂抱、推搡其他儿童,不能与其他儿童建立伙伴关系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快乐。
学龄期后,随着年龄增长及病情会有所改善,但是仍然缺乏主动与他人交往的兴趣和行为,不能根据社交场合调整自己的行为,因而难以被他人接受,也难以建立友谊。
成年后,部分患儿对异性可能产生兴趣,但是因为缺乏交往技巧,对他人的兴趣、情感等缺乏适当的反应,对幽默等也缺乏相应的理解,难以建立恋爱关系和结婚。
2.交流障碍
交流障碍也是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的主要症状之一,患儿同时存在言语和非言语交流障碍。其中,言语交流障碍更加突出,往往是引起父母关注、并带患儿就诊的最主要原因。
1)非言语交流障碍:
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非言语交流存在明显障碍,他们虽然用拉着大人手走向他想要的物品或用手指他需要的物品来表达需求,但是其他用于交流的表情、动作、姿势却很少。他们除了哭、笑等情感表达外,常常缺乏其他细腻的情感及其表达。他们常常不会用其他手势动作表示自己的想法,也常常不会用点摇头表达含义。
2)言语交流障碍:
孤独症患儿在言语发展和交流方面存在明显缺陷,具体表现在:
①言语理解能力受损:病情严重的患儿言语理解能力非常有限,但即使智力发育正常的孤独症患儿,对幽默、成语、玩笑等的理解也常常存在缺陷。
②言语发育迟缓:孤独症患儿言语发育迟缓或不发育,也有部分患儿12岁前曾有表达性言语,但起病后,言语逐渐减少,甚至完全消失。既往有研究报道,约50%的孤独症患儿终生缄默不语。
③言语形式及内容异常:对于有语言的孤独症患儿,其言语形式和内容也常常存在  明显异常。他们可能存在即刻的模仿言语,重复他人方才说过的言语或问话;可能存在延迟的模仿言语,重复既往听到的其感兴趣的话语或广告词;可能会存在刻板重复的言语,如:重复问同一个问题,并常常自言自语说一些与周围情景无关的话,人称代词也常常分不清。
④言语语调、语速等异常:孤独症患儿说话可能语调平淡,缺乏抑扬顿挫,可能都以问话的语调说话,可能语速很快或很慢,节律、重音等也可能存在异常。
言语运用能力受损:孤独症患儿常常不会使用已经学到的词汇表达自己的愿望,难以描述事情,有些患儿会用特定的自创短语表达特定的意思。少许患儿言语发育相对较好,能表达简单的愿望和要求,但也常常不会提出话题、维持话题,或仅靠刻板重复的短语进行交谈,反复询问或述说同一话题。
按照DSM-5诊断标准,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可以出现上述言语发展及交流障碍,但也可以不伴有言语发育迟缓。
3.兴趣狭窄及刻板重复的行为方式
孤独患者谱系障碍患儿兴趣范围常常比较狭窄,行为常常刻板重复。
他们可能过度关注或痴迷于某一感兴趣的物品或活动,如:纸盒、化妆品瓶、绳索、文字、车标、看广告、看天气预报、看转动的物品等,而对玩具、看动画片等正常儿童感兴趣的物品或活动缺少兴趣,对一些非生命物体,如纸盒、小瓶可能产生强烈依恋,常拿手中,如果被拿走,就会哭闹不安。他们还会以同一方式反复做同一件事情,如:重复开门,反复排列物品,坚持走同一条路线,坚持将物品放在固定的位置,长时间只穿固定的衣服,或只吃少数几种食品。如果环境或日常生活常规发生变化,他们会烦躁不安。
为什么会有限制性或刻板行为?
刻板重复行为:重复性动作,如拍打手、摇晃身体。
强迫行为:耗时的强迫行为旨在减少焦虑或不适感,不得不反复执行规则行
,如将物体按特定顺序摆放、洗手、检查。
固执:拒绝改变,如坚持物品某种摆放形式、拒绝被打断。
仪式样行为:日常活动固化,如不变饮食及穿衣( Lam KS2007)。
关注狭隘:固定方式异常关注某物,如电视节目、玩具或游戏。
自残:戳眼睛、挠自己打自己、撞头、敲脑袋等。
上述行为通常是判定ASD严重程度的症状指标之一( Bodfish JW 2000
ASD的愤怒
有诸多报道:ASD在不同阶段可表现攻击和暴力行为,可伴有毁物、暴怒发作、攻击他人,且这些行为在青春期后尤甚,但对此迄今少有系统性研究报道。
(三)其他症状表现
部分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存在听觉过敏、触觉过敏或痛觉减退现象。部分患儿情绪不稳定,烦躁哭闹,或出现自笑、多动、冲动、攻击、自伤等行为。患儿认知发展可能不平衡,部分患儿出现一些超出同龄儿童的能力,如文字记忆能力、计算能力等。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德语/英语:Albert Einstein;1879.3.14-1955.4.18)

很可能是,著名的孤独症人士天宝格兰丁博士认为,爱因斯坦的很多特质与症状轻微的孤独症成人或者阿斯伯格综合征人士的情况相像。理由如下:爱因斯坦承认自己直到三岁,还没学会说话;七岁时还在安静地自言自语;与同伴的相处并不融洽。学业成绩一直很差,直到转入一所允许他使用视觉化思考技能的学校(大部分孤独症人士都擅长用图像思考)。
对于感兴趣的事,他集中精神的能力简直像超人,能日复一日的思考同一个问题。对于事物之间关系的兴趣,远远超过人际关系。着装与发型是典型孤独症成人的风格。即讨厌正式的衣服,喜欢柔软舒适的面料(触觉敏感);发型不符合男士发型的时尚标准(不在乎也从不打理自己又乱又长的头发)。
 


精神卫生系列科普动画第七集:孤独症  视频来源:国家精神卫生686

资料来源:

1.陆林主编.沈渔邨精神病学(第6版)(精).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2.Reprinted with permission from the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Fifth Edition.Copyright © 2013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3.【美】苏珊·诺伦 - 霍克西玛 著,邹丹 等 译.《变态心理学》(第6版,DSM-5更新版) [Abnormal Psychology(6th Edition)].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7.

4.ICD11取消阿斯伯格!孤独症分类改动全解读 丁香园精神时间 2018-06-22 20:30

5.360百科、百度百科

6.作者:邱雨佳 链接:http://psych.dxy.cn/article/575064 “来源:丁香园”

7.DSM历次版本中的自闭症诊断标准 原创 椰菜君 椰菜椰 2021-08-29 11:45

8.自闭症谱系障碍(ASD)到自闭症谱系状态(ASC)

9.原创 噗噗酱 一二三康复人 2022-11-18 18:26 发表于广东

10.作者:芦迪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80969183/answer/2382962435来源:知乎

11.牛顿和爱因斯坦究竟是不是自闭症?翻完他们的资料,答案是.....2021-04-26 18:5279 李小小小萌

12.天宝·葛兰汀——一个自闭症患者的博士之路是怎么炼成的 真真妈育儿专栏 2019-12-09 14:01

13.中山大学 静进 2018.4 ASD的另一核心问题 -情绪障碍的衍生PPT


1如何科学应对孤独症谱系障碍(1)?
2、如何科学应对孤独症谱系障碍(2)?
3、精神卫生系列科普动画合集(上)
4、精神卫生系列科普动画合集(下)
5、如何有效应对考试焦虑,避免临场发挥失常?
6、睡眠意象治疗中水意象的象征意义
7、睡眠意象治疗为什么会行之有效?
8、从《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医疗损害侵权责任你应当知道这些变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自闭症儿童:我们有话说!
【原创】自闭症科普
孤独症谱系障碍
“自闭症”患儿的三个基本特征
阎兆君谈孤独障碍志意辨证
如果您的孩子有这3个症状表现,高度警惕儿童自闭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