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关于满意加分的“学科核心素养”(我的培训日志)

         一个人开始喝第二壶“老同志”,初遇的苦,与慢慢从喉咙舌尖泛起的回甘,让我有自得其乐的趣味。

        我其实不会喝茶,因为现在喝茶也需要文化修养卓著了,这几乎让平常人们不好意思说喝茶,就像前天几个学生来家里聊天,我给他们烧水泡茶,他们竟然羞愧得有些惶恐,我说我也不会喝茶呢,咱们是为了说话解渴,于是,聊着天,忘了烧了几壶水。

        开始学远程教育的8月份课程。听东北师大史宁中老师讲座,听着听着,不禁想,要是遇到这样的数学老师,我可能也会爱上数学吧,可惜到现在我好像再没机会发现数学的美妙了。当然,我从不避讳自己在数学殿堂前的低能弱智,不过,我倒是始终相信,每一个学科,都拥有一个独特的丰饶的鲜活的妙趣花园,只是谁能深入其中一处,就已经是幸运了。

        史老师是个清瘦学究样的老爷子,讲座却朴实,深入浅出,连我都能听懂他讲的数学问题,虽然只是小学的。

        曾有相熟的朋友不止一次说我热爱我的职业,不乏溢美,我都会认真回答:如果已经不能再选择,哪怕只是为了生计,与其愁眉苦脸垂头丧气地熬过每一天的工作,不如自己找一点其中的乐趣。她们听了总是半信不信的。

        听讲座间隙里在看史铁生的《放下与执着》,看到一处,觉得他说出了我真正想说的关于职业的理解,不过要我这样说,会被误解为造作的,他这样说:

         “事业是为了活着,是为了活着更有味道。”

         “'活着就是奉献’是少实事求是之心,多哗众取宠之嫌。真以奉献为乐趣者,不会在喝彩与掌声中眉飞色舞,而更可能在人们钦佩的目光下稍稍有一点儿惭愧。把事业视为自己的幸福,不仅意味着心血的付出,更意味着精神的收获。”

        联系刚听的讲座,我想到一个隔段时间就会想想的问题,我们,究竟要做怎样的老师,才可能有点精神的收获呢?

        先得有个理念,有个方向。比如,在领着一群孩子站在一座新的“山下”,仰望山顶时,我们如何做到登高自卑呢?我想,先得描摹一副可供想象的图景,即要达成的核心素养体系到底是啥,山顶的风光可能有啥。

        北师大研究小组定义学科核心素养为: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那么这“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就是我们希求的山顶风光。它已经不再是多年一贯的双基(基本知识和技能)两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是四基(基本知识技能思想经验)四能(问题的分析解决发现提出),这样的风光就有些让人跃跃欲试了:只求知识技能恐囿于强化训练,久了难免懈怠,而思想和经验则能丰富多彩,能分析解决问题固然完成了任务,继续发现并提出新问题才充满无限可能。

        不止山顶风光有变,连爬山的方式也有了许多新的提醒。

        世界如此大千,有太多新鲜风景值得发现,太多风险不曾身历,因此在成为“向导角色”之前与之后,需要心存好奇,顾盼专注。

        顾盼为了补充经验,专注为了迁移消化即使多年老练成宿将,也难免日新月异前的偶然尴尬。另外还需虚怀若谷有自知之明,知识先进未必智慧圆满,在导引教育的角色里,承认无知与盲区,恰是为了视野的更加阔大,焉知黄毛小子辈不可为师?或许,你诚恳地低头俯身去讨教,反而赢得另一番尊重。倒是只顾妄自尊大,信口开河之际,谁知会不会露个小马脚?露马脚事小,顶多落个背后话柄,关键是失去了对自我成长的尊重与担当。

        为人师者,有包容有胸怀是必须的品质,却往往被现实忽略。龙应台的亲子作品有“孩子你慢慢来”的著名呼吁,人们也似乎认可教育也能像“牵着蜗牛去散步”,还曾以“做坐在路边鼓掌的人”引起诸多温情脉脉的大讨论,然而,这些都敌不过那些更加深入人心的言论:“一个孩子怎样才能更优秀”,“孩子不优秀是父母的原件有误”,“一个母亲如何帮助差生的孩子完成逆袭”……

        是的,整个世界常常洋溢着各样“奋勇逆袭”的声音,仿佛你放弃逆袭不能逆袭便是放弃了整个人生,这才是太多人生真相的现实吧!所以,为人父母为人师者往往不敢心口如一地宣称:你可以学不会学不好,你可以不去参与那些奔跑者的竞争。因为,人们都在口耳相传——你现在不努力,将来“会有一个卑微的人生”,谁敢冒那个“人生卑微”的险呢?

        然而我们要培养一个孩子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却不一定是个人才。史老师的讲座里提到一个教学评价中新生的“满意加分原则”,我深以为然。即当思考结果一致时,可根据思维过程的满意度递增而加分。举例说明,一个问题,每个孩子都能得出一致结果,如果哪个孩子思维过程更具体更详尽更新鲜更客观更缜密都可增加满意度并加分。这样,每个孩子都多了发展区间的自由选择,我以为,真正教育教学过程中,如果真能施行这种评价原则的话,这过程的快乐程度精彩程度是否也在加分呢?值得尝试。

        想到最近英年早逝的一位天才数学家。玛丽安·米尔扎哈尼是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获得全球数学领域最高奖项“菲尔兹奖”Fields Medal的女性。出生在女性必须围头巾的伊朗,但在她逝后,伊朗的国家权威报纸却刊登了她不戴头巾的照片,这是一种开天辟地的荣耀。而就是这样一位天才数学家,却曾经因为老师给她的数学“差评”而沮丧自卑,幸好她遇到了“总是鼓励和支持”她,并不在乎她“是否成功”,只在乎她“做的事情是否有意义,能够让她自己开心”的智慧父母,才等到她迟迟成为一名“慢”的天才数学家。

        关于教育教学的方法,国家法令明文规定:鼓励学校和教师采取各种启发方式教学——所以,但能有效启发,可以异想纷呈。而一个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体系的形成与提升,则需要他“参与,独立思考,相互交流,感悟,积累”,并成为个体独特“经验”——所以,我们要给他参与的机会,独立思考的时间,相互交流的氛围,感悟的空间,积累的方式,以及等他成就“经验”的期待。

        既然必须向上攀登,我们都来试试这其实并不新鲜的登山法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专家讲座:王永春——《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下的数与计算》(上)
新课标解读||史宁中-数学核心素养下的教学实施(含2022年6月18日讲座视频)
从数学学科看“核心素养”如何落地
21世纪核心素养与数学核心素养
教研路上 一起成长——历城二中各学科组举行特色教研活动
726分学霸:自制这份数学要点,让孩子背会,高考140 ,逆袭人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