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瞎看书(4):孤独的郑重

“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这句话本来是翻译家傅雷的墓志铭,然而,好像也可推而广之,譬如孔子。

孔夫子留给后世的除了顶礼膜拜的圣贤光环,及皇皇可堪的文化命脉,应该还有一个“千年赤子”的心胸。

这心胸创造了何止一个世界?每逢时代风起云涌,到了他这里,总有不太一样的表白,所以他的“孔家店”几番被打倒,成为某种思想的余孽,又几番被树立作标杆,不变的倒是那个在片段言语里寄藏的赤子,这赤子,一直和蔼,虽然脱不了孤独。

《论语·学而》篇应当开宗明义,却常被后人解得支离,有些话仿佛欲言又止,又不得不说。

他也说到人生的三种境界:学而时习则悦,难得知己重逢则乐,不存愠恨自得其乐,可谓有追求,有知己,有胸怀。

以此境界开篇,统摄了整部《论语》的精神,人生实苦,却当以乐对质。现实中的颠沛流离若丧家犬,述而不作若局外人,道家拿他作伐玩笑,墨家拿他徒劳无功,那个五十多岁,本应了得天命“所为所不为”的孔丘,其实是孤独的。

但他不怕孤独,他始终温和恬淡,纯良忠正,恭敬谨慎,节俭以德,谦让敦厚,在现实的落魄里过着诗样的人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

他笃定赤子之心,不作巧言令色,他尊重自己,以为人须有自重自尊的信念,所学才不会动摇,而自尊在前,方能见识别人的长处,分辨出谁是自己的同道:“无友不如己者”,“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孤独的赤子,并不顽固。他懂得“礼之用,和为贵”,但也明白,礼之失,烦。烦琐,烦恼,烦躁,烦苦。因此,所谓“贵”的“和”,尚需“以礼节之”。世界需要平衡之道,哀而不伤,乐而不淫,凡道理并非绝对正确,总要有个理性的调节,过了,犹不及。

赤子,原是天生混沌的婴孩,唯其混沌,方可自作描画创造。

孔子的创造是把学问与人生体验浑然一体。他一面明示做人犹在为学前,年轻人,入则孝敬父母,出则友悌天下,做事为人谨慎诚信,却不能流于小器,博爱众人,却并不胡乱,而且有意亲近仁德之人,由此行践人生,尚有余地发挥,再做个人学文打算,做科学家也可,做艺术家也行。

另一面,他还强调了人生有因果,欲慎其终者,先追其远。如果你那么在意结果,就务必从开始就打算起来,否则,水到渠成的可不是顺其自然的逐求。而真的通过重视因果,敏事慎言,还懂得就有道而正,好学有成时,还有一个切磋琢磨的学无止境。

“最后的儒家”梁漱溟曾将人生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逐求,第二厌离,第三郑重。人生之初,一切都是新鲜,所以追逐求索者多,无论声色物质,或梦想精神,总要竭尽全力,这时总会有些亢奋;一旦逐求过了,有得有失,会突然堕入虚无,仿佛那些先前的成败都不值一提,甚至还有些累赘,至此便有些“厌离”,其实是人生中至关重要的自省反照阶段降临,不过,有人反照自我以后顿悟,而有人也会钻了牛角,再也出不来,那只好委屈而糊涂地过活;那些有幸勘得一点真相的人们,就开始郑重了起来,因为,人生苦短,譬如朝露。所谓“郑重”,即“顺从生命的自然发展,以自觉的力量去生活,而不是依赖外力的催逼和外部趣味的刺激”。这恰合了儒家的入世精神,无论世事变幻,我们要郑重自觉地活下去了。

近代的张爱玲知道自己是“天才”,自觉地以为“出名要趁早”,却在华丽而苍凉地璀璨一时后,隐没在闹市一隅,她后来的作品难免一点“勉强支撑”,倒是她在早期的《烬余录》里说:“时代的车轰轰地往前开。我们坐在车上,经过的也许不过是几条熟悉的街衢,可是在漫天的火光中也自惊心动魄。就可惜我们只顾忙着在一瞥即逝的店铺的橱窗里找寻我们自己的影子——我们只看见自己的脸,苍白,渺小:我们的自私与空虚,我们恬不知耻的愚蠢——谁都像我们一样,然而我们每人都是孤独的。”

这番话,我相信是人生的郑重其事,因为埋伏了她文字不朽的若干特质。

而顶着圣人光环的那一位孔姓赤子,应该也是在人生中豁然开朗的一位,于是,他在《论语·学而第一》篇终了,就郑重地做了由狭隘到阔达格局的表白,依然敦厚有加: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读《傅雷家书》-作最坏的打算,抱最高的希望。
腾讯看点
哲思 | 一个人越活越高级的迹象:享受独处
范仲淹: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
我是一个孤独的人!(散文)
周国平经典语录,深刻而隽永,句句醒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