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练琴,适当地给自己一些“奖励”吧!

高考结束了。

昨天下午收到了信息,是刚刚结束了考试的艺考生发给我的。

学生说,自己发挥的还可以,这个漫长的暑假要好好利用了,把之前“停滞”了几个月的专业课好好练习一下。

我回复,用心对待自己的专业是非常值得点赞的,善于利用好自己的时间也是个非常优秀的习惯。你的用心,以后在自己的专业上会加倍回报你。

我继续给他说道,人有决心,有毅力是好事,但是不用点“手段”的话,单纯的努力,总有一天会“疲劳”。

所以我们要采取一定的调整策略,比如说“奖励法”。

对于成年人来说,就是自我奖励;而对小朋友来说,是他人给予的奖励较多些。

在书籍《效率红利》中,告诉了我们应该如何合理、有效地设置奖励项。下面我结合咱们学琴者的实际来谈一谈。

一、确定性的奖励

也就是这个奖励,必须清晰可见、一目了然,而且是在被奖励方看到或听到的第一瞬间,就能“唤起”他的兴奋感来的事物。

可以是喜欢的唱片,玩具,好吃的,对他学习有帮助的书籍,运动器材等等……

总之,奖励品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不能将被奖励方“唤醒”与激励,使被奖励方在取得奖励之后,能够通过奖励更好地“刺激”自己去练琴,能够在接下来的学琴之路上“越走越快”,“越走越稳”?

这是我们奖励设置方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反之,这个奖励不但会对他的的学琴没有帮助,还会“扼制”他的进步。

所以,我给开篇的那个学生说道,刚考完试,甭管文化课考得怎么样,能考完就是胜利。明天在家里好好睡一觉,补上最近缺失的睡眠,醒来之后吃点好的。想练琴也不用着急,隔一天再说,不差这一天。

他愉快地答应了。

二、相信更好的未来

这属于心理暗示法。如果被奖励方收到奖励之后,此时加以积极暗示,效果会更好。

以年龄较小的学琴者举例。

一般他们收到的奖励都来源于家长。但我发现,很多琴童家长在为孩子提供了物质奖励之后,很少有对孩子接下来的短期学琴目标做出规划,也没有在提供奖励的那一刻为孩子明确。

抽象地说,就是给孩子的奖励只奖励了一半,只奖励了“物质”,几乎没有奖励“精神”层面的内容。

而“精神”层级的内容,如果可以和“物质”层级搭配使用,效果一定是显著的。

所以,以后琴童家长再进行奖励时,可以这样“设置”语言:

“这次比赛进步很大,爸爸妈妈很为你感到高兴。这是我们送你的XXX,你平时念叨很久了。爸爸妈妈知道你还喜欢XXX,那我们是不是应该继续努力,在下一次比赛时如果能够取得XX的成绩,那到时候爸爸妈妈就会送你XXX”!

总之,是要让孩子明确下一步的学琴小目标,使他有个可以奋斗的“点”。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不管对于小朋友还是成年学琴者,我们的奖励“设置”大部分都是按照“时间节点”来的,比如比赛、演出之后,考试过后等。

其实还可以按照“时间线”来“设置”,如学琴三个月的奖励,学琴一年的奖励,学琴三年、五年、十年的奖励。

虽然有的学琴者,在进步方面不是特别明显。但这都不要紧,我们奖励的是“坚持的力量”。

能够持之以恒地学琴,这本身就是值得奖励的一件事。

好了,不多写了,我要去给自己买“奖品”了,今天是我学琴二十周年整。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六个不要,让孩子从“练琴”到“恋琴”~
一位爸爸的经验分享:孩子不爱学习,就用‘’1个方法“根治!
只设“记功簿”不设“记过簿
如何让孩子从“练琴”到“恋琴”?
家长会正式开始(一)模板
学琴路上的五级,你到了哪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