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练琴,功在平时

我们练琴质量的好坏,是要通过检验才能获得的。

一种很好的检验方式便是比赛或演出。

在公开的场合进行演奏,与独自练习时的感受是绝对不同的。

最大的不同便在于,公开场合下的演奏,除了考验了平日里的积累,还有演奏过程中的心态。

有学生请教我,老师,为什么我在私下练习时,感觉很熟练,一到台上怎么就慌了?大脑中一片空白。

针对这个问题,我谈一谈自己的想法。

一、平日里的练习,要把作品练到形成“肌肉记忆”,上台时才不会慌乱

上面的那位学生所说的熟练,我认为只是他自己感觉的熟练。

那种熟练是不稳定的,是很容易受外界影响并出现意外的。

即使一位“身经百战”的演奏者,他在舞台上的感受与心境,也是与平日私下的练琴是有很大的不同的。更何况乐器初学者。

聚光灯下的压迫感,观众众目睽睽的眼神所带来的“聚焦感”,这些或多或少都会使原本松弛的身体与平和的心态发生改变。

而我们还要演奏啊!不管怎么样,自己的音乐都要继续。

但如果心态“崩了”,自己的演奏也就无法继续进行了。所以,我们要做的,一是要尽最大可能地增加作品的熟练度,二是有意识地“训练”我们的心态。

先说第一点。当我们把自己的作品练到完全无需经过大脑的思考与反应,直接“自动运转”般地就把作品演奏完毕,这时的这首作品,说明已经练到了形成“肌肉记忆”的程度。

因为不经过大脑,所以在舞台上,当我们的情绪与心态发生改变时,受到的干扰就能减轻一些。

即使紧张到肢体出现僵硬的情况,但因为我们有“自动运转”的“系统”,所以即使受到一些影响(例如演奏出来的音色变差),但也不会出现大脑空白,完全忘记乐谱的情况。

所以,功在平时。为了在舞台上不“尴尬”,把你的作品练到“肌肉记忆”的程度吧!

二、好的心态,也是平日里刻意“训练”出来的

演奏的技术我们可以练到“肌肉记忆”,心态我们也可以刻意练习。

常用的方法就是“模拟法”“暗示法”

所谓“模拟法”,就是在平日里的练琴时,边演奏边想象,想象自己此时正在舞台上,下面坐满了“黑压压”的观众,上头聚光灯的强光打在身上。

我的建议时,应该在整首作品具备了一定的熟练度之后,再采用“模拟法”。如果没练熟,大脑中是不会出现上述的“画面”,反而出现的是“密密麻麻”的乐谱与音符。

所谓“暗示法”,就是经常去做一种积极的、正向的心理暗示,逐渐培养良好心态的做法。

暗示的内容,可以是鼓励的话语。

例如“我一定行”,“我相信我自己”,“乐谱我已经练得滚瓜烂熟了,还害怕什么”等之类的。

也可以是“画面”暗示。想象自己演出成功或者比赛拿奖时的雷鸣掌声,在头脑中反复“预演”这些“画面”,并提醒自己,“我会得到这些的”。

总之,方法不固定,方式有很多,对自己有效就行。

还是那句话,不管采用哪种方法,必须要遵循的客观规律就是:

功在平时。

如果平日里偷懒,还妄想获得好的结果,那我只能用书籍《财富自由之路》中的一句话来告诉你,为什么这是不可能的了:

“很多人平日里挂在嘴边的'机会属于有准备的人',在这个时候完全成了一句空话——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只因为平日里从无积累”。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永不褪色的钢琴梦(三)
学琴应该如何背谱?一篇文章帮你解决!
缺乏科学的练琴方法,都是无用功
解决背谱问题,这5招就够了
古典吉他家们是如何背谱的?(编译连载二)
曹安和 古曲《弦索十三套》介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