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作文大讲堂:千古文章“意”为高

千古文章“意”为高

——谈中考作文如何立意

河南省濮阳市实验中学  李茹

古人云:“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这里所说的“意”就是立意。立意是行文走字的根本,立意的过程就是确立文章中心的过程,正如这样一句话说的好:“千古文章唯称意,再无余事可参量”,足见立意对于文章的重要性,也启示大家,只有立好意,文章才能落笔成章,才能浑然天成。那么,如何才能立好意呢?我觉得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

一、立意要正确

所谓的正确,就是在立意时要做到准确稳妥,就是要能体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就是要能彰显出一种关爱他人的博大胸怀,就是要能表现出一种健康美好的生活情趣,反之,像那种太消极,太片面,甚至出现传播负能量的思想情感融入其中,是万万要不得的。正所谓立意正确是文章的立足之本。比如,2016年河南中考题目《我的青春里有        》,在立意时,如果我们填写“快乐”“诚信”“探索”“友情”等,就能体现出一种正能量,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就做到了正确;如果在立意时填写“打架”“兵荒马乱”“游戏”等这样负能量的词语,就给人一种思想不健康,立意不准确的感觉,这样就会降低作文的质量与分数。

再比如《青春因___而精彩》这个题目,如果填写“阅读”、“奋斗”“成长”等词语,都很有正能量,都能给人一种特别积极乐观向上的感觉,这也就是说做到了立意的正确,如果有同学为了出新写填写了“早恋”“恶作剧”等这样的词语,就不太好了,这是把“创新”误为“出格”,把“精彩”误为“搞笑”甚至低俗的典型例子,这也是有同学为了立意出新而在命题及写作时让立意变得低俗。这也启示大家,立意的正确一定是以真善美为前提,要能够给人以启迪,给人以教育,给人以愉悦,给人以温暖,给人以力量与希望,真正要能达到提升人,给人以正能量的效果!。

二、立意要突出

所谓的“突出”,其实指的是文章的中心思想(主旨)或中心论点要集中和鲜明。正如托尔斯泰所说:“文章的思想仅仅是正确的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善于把这些思想表达得让大家都明白。”即我们在立意时要始终握住文章的主旨,让别人清楚地知道你在写什么,不能似是而非、不能模棱两可、不能忽左忽右、不能让人读后不知所云。所确立的主题一定要做到能旗帜鲜明地表示爱什么,憎什么;赞成什么,反对什么。

常用的方法有:重复主题,让中心显现频繁;衬托对比,让思想程度增加;欲扬先抑(欲抑先扬),让感情态度变化。

比如2019江西考卷《钥匙》满分作文,一名考生以阅读为写作对象,在文章开篇,用“半亩花田半缕香,只愿在书海里徜徉。纵使人生路上有太多难以逾越的屏障,我仍然坚信,那翩翩翻动的书页就是我走出重重心门,开启未来的钥匙”引出钥匙,点明文章的主旨;然后用了“品一卷诗词”“温一壶月光”“等一夏飞鸟”三个片段写自己阅读古诗词、林清玄散文和泰戈尔诗集的感受,同时用“品卷诗词,诗意是手中的钥匙,开启人人间楼美的风景”“温一壶月光,禅意是手中的钥匙,开启心中的世外桃源”“等一夏飞鸟,爱意是手中的钥匙,开启生活中的无限斑斓”这样的句子进行点题;最后在文章结尾又用“遇见一个心灵契合的作家,品味书香,执书归去,心中不落一粒尘埃。纵使人生路上有重重障碍,但我从未忘记,阅读那些书就是一把钥匙,是我打开美丽青春的钥匙”进行点题,让要发现生活的美,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这个满分作文就是采用“重复主题,让中心显现频繁”的形式进行的,这样就让文章的立意更加突出。

再比如2019山东考卷《不一样的世界》满分作文,为了突出“不一样的世界”这个主题,采用了先扬后抑的方法来进行立意,一先写妈妈是位能干的优秀教师,再写妈妈尽管想在家休息,但碍于面子不敢拒绝校长让监考的要求,结果是“我”帮妈妈化解了这一矛盾。一扬一抑,体现出作为“骨干教师”的妈妈“无能为力”的一面,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立意要深刻

如果说“正确”与“突出”是立意基础的话,那么“深刻”则是立意的更高追求。所谓的“深刻”是指文章的主旨开掘得深,有内涵,能使读者读后深受启发,深受教育的,或者能从平凡的事件中看出不平凡的思想光辉的,是要有深度,有层次的,且角度切入比较独到。对记叙性文章而言主要是立意深远,发人深省。如何做到呢?需要记住一句话:做生活的有心人,要善于从平常的事物中发现生活的美好,要有自己独特的思考与感悟。

常用的方法有:从“认知”到“行动”;从“一点”到“一面”;从“存在”到“影响”。

比如2019年株州市的中考作文《从此改变》,一考生这样写道:

以前,在妈妈的规定下,我确立了自己成为一名医生的“梦想”,但我并不热衷于此。在我的心里,这个所谓的梦想只不过是我一个逃避母亲逼问的幌子,而我却在自己内心编织的围墙后面依旧轻松而又漫无目的、浑浑噩噩的一天天数着日子。

直到那一天,我所见到的场景深深的击穿了我的心灵。

一个漆黑的夜晚,就连月亮也躲在厚厚的云层后面,寻不见踪影,偌大的医院走廊内空无一人,只有我们一家人的脚步声在空旷的走廊中回荡。

走进病房,我见到了老姥爷,昏暗的灯光下,一个老人蜷缩在病床上,一根白色的管子从他的鼻子中插进去,无法说清颜色的液体正通过白色的管子缓慢地向外流着。

那一刻,我仿佛被人施了定身法一样一下子定在了原地。病床上的老姥爷,现在已瘦的皮包骨头,皮肤几乎就是透明的,连皮肤下面的血管和骨头都可以看的清清楚楚,他原本宽阔的身躯现在像是一个瓷娃娃,一碰就碎,原本爱笑的脸上只剩下了迷茫和麻木,空洞的眼神努力的想要看清什么,这已经不是我曾认识的那个老姥爷了。

一边,我听着舅姥爷安慰想回家的老姥爷说:“没事,输完液体病就好了,病好了咱们就可以回家了。”而另一边,姥姥在走廊上抹着眼泪在啜泣,小声地对姥爷说:“估计撑不过这个月了………”。

老姥爷所在的这一层,都是重症患者,病人家属的沉默哀伤与在医院诊室内玩耍的医生女儿的欢快跳跃形成鲜明对比,这一刻,我忽然懂得了“医生”的真谛,明白了医生那一份“救死扶伤”沉甸甸的责任,我也想去学着承担这份责任。

我知道了学习的意义,明白了我前行的目标,我不愿意再去散漫的生活,我会为了我的梦想去奋斗、去拼搏。

这篇文章选取了小作者去医院探望姥爷的所见所闻,文中对姥爷的外貌进行了细腻的描写,正是因为如此,才更加激发了小作者要“学医”的梦想,也让自己由原来应付妈妈到真正地去按照妈妈的意愿去追求自己的梦想,真正做到了由“认知”到“行动”的转变过程,有力地突出了文章的主题,更让文章的立意更加地深刻。

当然我们还可以通过联想的方法来让文章的立意深刻,比如2019福建省中考作文《最好的作品》,一考生通过与父亲外出游玩,看到一位老人正在制作瓷器,进而萌生出想学制瓷的想法,于是写出了完整的瓷器素胎诞生的过程。最为可贵的是,作者并不局限于此,而是给“最好的作品”赋予了更广泛的意义,联想到传承与静心是前辈匠人留下来的最好的作品,并进一步联想到自己的成长,立意深刻,发人深思。请看文章的后半部分内容——

“瓷器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好东西,那份流淌在匠人血液里的静是亘古不变的,炼以静心,炼以传承,这是烧成最好的瓷器所必需的。”老人笑着说。

炼以静心才能烧制出最好的瓷器?嗯,是这个理。我重新坐在制瓷台前,双手捧着瓷土,感受着瓷土的阵阵凉意,我的心也随之静了下来。风又轻轻吹起,轻轻晃动屋外的树木,天似乎也不那么热,了。我的手轻轻地,或捏或拉或扯或揉,偶尔拿起刮刀,一点,一划,一息,一起,虽然手法稚嫩,但一个完整的瓷器素胎诞生了。

“这是你最好的作品了。”老人鼓起掌来。

我有些恍然,这座瓷都是家乡最好的作品,那份制瓷时流淌在血液里的传承与静心,是前辈匠人留下最好的作品。

桌子上的瓷器素胎见证了一个少年静心的成长过程。我,作为新时代的少年,会带着我最好的作品,传承瓷器文化,成为更好的自己。

总的来说,要想让文章出彩,必须立好“意”,通过不同的思维路径,让文章的立意做到正确、突出、深刻,这也可以说是中考作文进入高分区的必备通行证。

打造“精巧”结构 书写精彩篇章

——谈中考作文如何安排结构

河南省濮阳市实验中学  李茹

有这样一个形象的比喻说的好:“如果说中心是文章的灵魂,材料是文章的血肉,那么结构就是文章的骨骼”。这也就是说,一篇好的文章,只有具备了健壮的“骨骼”,才能使“血肉”有所依附,“灵魂”有所寄托,足以可见结构的重要性。所谓的“结构”,其实就是文章的组织安排问题,古人称之为“布局”“谋篇”。它根据表现主题的需要,把材料有步骤、有主次地组织起来,使之成为一个紧密、有机、统一的整体,让文章前后连贯、浑然一体。

中考评分标准对“结构”的要求是“结构完整,结构合理,条理清晰”等,我个人觉得,一篇优秀的作文,除了做到结构完整之外,还应当对传统的文章结构形式合理改造,以求创新和发展,这就需要考生要学会用打造“精巧”结构的方法来书写精美篇章,那么如何做到这一点呢?

一、“一线串珠”式结构让文章结构精巧

“一线串珠”中“线”指的就是文章的线索,这个线索,可以是某个人、可以是某一事物,可以是某一事件,也可以是人物思想感情的发展变化,或是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等等,而这个“珠”则是为了表达中心所需要的相关材料。面对复杂的事情、繁多的内容,采用这种方法,可以使文章结构严谨,条理清晰,给人一种浑然一体的感觉。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所设置的线索,要能联系文章的各部分,把组织材料和表达主题统一起来;线索要有始有终,贯串到底。

比如2019江苏苏州中考作文题《我在       看太阳》,一考生补写了“桥上”这个词来做文章,全文以“桥”为线索,以时间为序,回忆家乡的一草一木,回忆起和太公、爷爷的诸多往事,脉络清晰,表现了回忆的美好。文章开篇点出桥的历史:家乡的那座桥,几百年前就有了,它阻隔了外界的繁华喧闹,保全了慈云塔上辽远的钟声,和那师俭堂里木雕的怡人香气。此刻,我又坐在这座桥上观赏日落。

然后由“太公说,他对家乡最初的记忆,是桥;最后的记忆,还是桥”一句进行过渡引出下文对儿时听“外公在桥上咿咿呀呀的拉着二胡”、长大后“外公老了,独自离开家,又在桥上找到,仍然拉着二胡”的故事的叙述,结尾再次点题,突出了桥与祖辈们紧密相连的主题,作者这样写道:“家乡的桥,任由流水肆意拍打。岁月依然静好,我在桥上看日落,看到了心中珍藏的那份记忆,更看到了曾经的美好。

这就是最突出的用“物”串起文章内容,使文章结构精巧的典型例子。

二、“小标题式”结构让文章结构精巧

所谓的“小标题式结构”,就是把文章中间部分的内容分成几个部分,每个部分拟制一个精妙的小标题,这样做的目的一是既可以减少过渡性的文字,又可使文章疏密有致,令人赏心悦目;二是能让读者迅速抓住文章要领,使文章脉络清晰,一目了然,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对于这个小标题,形式可以说是多种多样,可以是一个字,比如以“春”“夏”“秋”“冬”来写四季的情韵;可以是一个词,比如以“幼年”“童年”“少年”来写自己的成长历程;也可以是一个句子,比如以“风景”为话题的满分作文《水祭》中用了四个小标题:“风景一:清明时节雨纷纷”、“风景二:路上行人欲断魂”、“风景三:借问酒家何处有”、“风景四:牧童遥指杏花村”。这四个小标题,巧妙地引用了唐朝杜牧的四句古诗,写了四幅风景,古今对比,正反论证,层层深入,告诉人们水资源的污染状况令人担忧,应该引起高度警惕。这个标题可以说是以诗句入文为主,不仅使文章思路清晰,还能给人一种“腹有诗书气自华”之感。

当然这种句子式的标题,也可以用设置情境来进行,比如2018河南中考作文《最懂我的那个人》用了三个小标题:“全家福祸爱相依” “偶得一碗鸡蛋羹”“携记忆扬帆起航”,这三个标题引领的每个部分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紧紧围绕对外婆的怀念这一中心来展开,结构精巧,思路清晰,让人一目了然。

更有新意的是在小标题中加入标点符号,比如2019年吉林卷中考作文《邻居》,一考生用“初·灯火”“识·甜粽”“知·新年”三个标题领起三个段落,每段展现一个画面,在画面的转换中,邻里之情日渐深厚,更为重要的是,小标题的设计非常地巧妙:“初”“识”“知”展示的是邻里关系的变化,“灯火”“甜粽”“新年”是意象上的变化,这样不仅使文章层次清晰,结构严谨,更重要的是养眼,能吸引阅卷老师的眼球,能让自己的作文得到一个令自己满意的分数。

三、“总分相映式”结构让文章结构精巧

所谓的总分相映包括先总后分、先分后总、总分总三种方式,经常用的是“总分总”式,在分的部分多用段落排比法,就是用三个或三个以上意义相关、结构相似、字数大体相等的段落组成一篇文章的主体框架结构的写法。最大的好处是总提明确,分述到位,各得其所。用这种方法写出的作文纲目清晰,中心突出。

比如,广东省卷中考作文《那天,我捡到了快乐的钥匙》,中间三段分别以“快乐是幸福的”、“快乐是微笑的”、“快乐是洋溢着祝福的”开头,贯穿全文。

再比如2019浙江绍兴卷《走自己的路》,一考生在开篇用“生活的舞台很小很小,如果我们跟在别人身后低头碎步,便只能画地为牢;生活的舞台很大很大,我们需要另辟蹊径,做命运的弄潮儿。走好自己的路,让他们说去吧”点题之后,紧接着用“走自己的路,留驻一方净土,守住一份淡泊”“走自己的路,把盏临风,为生命着色”“走自己的路,多一份从容,少一份矛盾”作为三个段落的开头句,将刘禹锡、苏东坡、茅盾的例子串联在一起构成排比段,从不同方面来论证中心论点,在正反对比中,作者的观点一目了然。请欣赏:

走自己的路,留驻一方净土,守住一份淡泊。去拜访前人,刘禹锡告诉我生活的乐趣:“世人都奔走在仕途上,攫取财富、功名与权力。吾志不在此,更喜夜晚的月明风清,更爱苔痕上阶、草色入帘的盎然绿意。与学问渊博之人无拘无束地谈笑,闲暇时,弹奏素琴,阅读佛经。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丝竹白于任其去留,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大善也!”。

走自己的路,把盏临风,为生命着色。与前人畅谈,苏东坡告诉我生命的选择:“我曾矛盾,如果放弃仕途,怎能报效祖国?如果放弃文学,又怎能跻身文坛?后来我才明白,'一蓑烟雨任平生’才是我的选择。于是,我将功名利禄换作了竹杖芒鞋,在'缺月挂疏桐’之夜感'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之淡泊,在赤壁抒发'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之豪情。不为蝇头小利,不为蜗角虚名,从政治的小路走出,从此沧海寄余生。”

走自己的路,多一份从容,少一份矛盾。向前人求教,茅盾告诚我别待岁月成蹉跎:“1958年的时候,我向中国作家协会办公室写信,想解除部分兼职。我挂职那么多,不得不把每星期五分之二的时间用在开会、酒会、晚会上,根本不能写小说。但最终这封信不大奏效,我的写作计划基本落空,只得按别人安排的路子走。”我了然,正因如此,茅盾先生在后半生三十多年里少了从容,多了忙碌,不得不把大量时间用在开会、酒会、晚会上,空有满腹经纶,却无法再写出一部有影响力的作品。

这样的结构形式,不仅使得文章结构整齐,而且感觉布局非常地合理与清晰,具有可观性。

四、“首尾回合式”结构让文章结构精巧

首尾圆合是考场作文中最实用的一种写作方法之一,一般情况下是作者先在开头提出文章的中心,然后在结尾处再次强调,照应开头,从而使文章的中心鲜明突出,更使文章的结构严谨,给人一种浑然一体的感觉。

比如,2019河南中考作文《     让我更出彩》,一考生写的文章为《追梦让我更出彩》,就运用了这种“首尾回合式”的结构形式。文章开头用排比句引出“追梦,让人生更出彩!”的中心,作者这样写道:“雄鹰搏击长空,是因为它有翱翔蓝天的梦;藏羚羊血泪迁徙,是因为它有看到春天的梦;骆驼强忍干渴,是因为它有征服沙漠的梦。追梦,让人生更出彩!”结尾又用诗一样的语言总结全文,照应开头与标题,使文章结构严谨,作者这样写道:“如今,在一次次雷鸣般的掌声中,举起奖杯的我,脸上写满了自信,眼中闪烁着彩色的光芒。我知道,是不懈地追梦,让我的人生更加出彩” 。这样的结构安排,不仅使文章的中心鲜明突出,更使文章的结构严谨,给人一种浑然一体的感觉。

当然,让文章结构精巧的方式还有很多,比如“开篇题记式”“设置悬念式”“新颖文体式”(日记体、寓言体、童话体、剧本……)“片段组合式”等,在此就不再一一例举。

总之,文章的结构多种多样,在平时写作或者考场作文时,大家一定要做到不拘一格,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这样才能使使你的文章光彩夺目,出奇制胜。

(此文收录在2021年版《最新5年 中考满分作文》一书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作文怎样写得新颖
中考作文技法第15技 构思——另辟蹊径
中考作文指导
考试作文技巧:巧用这7种小标题,结构更眩目!老师一定多给5分
一篇之中三致志——作文点题技法例说
作文巧用这7种小标题,瞬间高大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