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游潭柘寺
游潭柘寺
——国庆假期旅行小记(二)
河南省濮阳市实验中学 李茹
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
——题记
每年的国庆假期,我们都要去北京游玩一番,一是去看望在北京上班的儿子,与他小聚一番,更为重要的是在儿子的陪伴下,游玩一些还未去过的景点。大多时候,天安门广场是每年必去的,不为别的,就是为了去欣赏庄严肃穆且蔚为壮观的天安门城楼,广场上的花篮及周边的纪念碑等令我神往的建筑物,还有那熙熙攘攘来来往往川流不息的热闹的游人,当然也包括我在内。
与以往不同的是,我们今年去了一个烧香拜佛的地方——潭柘寺,这是北京门头沟城区的一个景点,是专门供人烧香拜佛的地方。

 


说实在话,对于寺院类的景点,我一直有种说不清的感觉,敬而不拜。而这次去潭柘寺,正是儿子的一句话,北京有八大景点,其中之一就是潭柘寺,对于这座寺还有一句介绍:“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这到底是一座什么样的寺院呢?竟然比北京城还有早,于是很想一睹它的芳容。
国庆假期的北京是非常地拥堵的,纵然如此,我们还是开车前往。考虑到景点的停车位不太好找,于是我们就在离景点不远的(不足500米)一个叫八奇洞的景区停车场下了车。
经过一段时间的徒步前行,再加上沿着一小段石头铺就的小路,终于到达寺院门口。还未进寺院,远远地就闻见香火的味道。真的让人感觉到那里香火味十足,游客也不少,你来我往,不过今年对于上香有了一个管控,你无须花钱去买,景区专一提供,每人三支,同时有“文明上香”的警示牌。
“帝王树”是人们驻足观赏最多的去处,那粗壮的树身以及由此伸展出来的各个枝干,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这棵树被清乾隆皇帝御封,是潭柘寺千年银杏。高达24多米,直径4米有余,六、七个人才能合抱,遮阴面积600多平方米。至今约有1300多年了。据说每当有新皇帝即位的时候,这棵树就生出一个枝芽,并长成参天大树,但是也有一枝是歪歪斜斜的,清末最后一位皇帝溥义说:“我没有成长,这棵树就是我!”“帝王树”也是历代皇帝对树木御封的最高封号。与“帝王树”相对的是西边的“配王树”,均在大雄宝殿后面。这两棵大树枝繁叶茂,与另外两棵婆罗树相应成辉,是潭柘寺的一大景观。
通过大雄宝殿向东走,寺院东路有一座方形流杯亭,名“猗玕亭”,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亭的名字以及亭名的由来。“李老师(孩子对我的昵称),这个亭名怎么读啊?”我看了看,有点拿不准,又怕误导了孩子,于是连忙说道:“我百度一下哈”,查阅后才知道,虽然字音读对了,但是声调却读错了,正确的读音为:猗(yī)玕(gān),均为第一声。

由亭旁的碑文介绍,得知“流杯亭”之名源于中国古代的“曲水流觞”习俗。乾隆帝有《猗玕亭》诗一首:“扫径猗猗有绿筠,频伽鸟语说经频。引流何必浮觞效,岂是兰亭修契人。”亭内巨大的汉白玉石基上雕琢有弯弯曲曲的蟠龙形水道,水道的图形谓“南龙北虎”,就是从南面看样子像龙;而从北面往过来又好像一只虎的脸了。两边分别看看,龙和虎的形象非常逼真,很佩服古代工匠的聪明智慧。

当然,这里还有类似龙王殿、观音殿等大大小小的殿院供人观赏,在中轴线的最高峰有毗卢阁,站在毗卢阁上极目远眺,寺庙及远山尽收眼底。在这里游玩,你会感觉到很清爽,因为潭柘寺地处山坳,空气湿润,在这里,你还可以看到那绿油油的青苔,不免想起刘禹锡所写的“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下山时,再次回眸潭柘寺,烟雾缭绕,满目青翠,树木参天,偶尔听到悦耳的鸟鸣传来,再加上山脚下当地农民在道旁摆个小摊儿,卖些柴鸡蛋、野菜包子和新鲜的水果供游客享用。真的好想说:潭柘寺,还真是一个怡心养性的好去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据说故宫就是仿照这座寺庙建造的!这里是京城最大的寺庙
李志国​ | 暮春访潭柘
潭柘寺
门头沟潭柘寺:这一次专程来看乾隆御封的帝王树(市井系列之154)
中国六十年纪行-107 北京最早的寺庙--潭柘寺
潭柘寺,明清皇家第一寺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