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这篇随笔,真好!
这篇随笔,真好!
——批阅学生“学习《孔乙己》之后”随笔小记
河南省濮阳市实验中学 李茹
有见地的思想来自于对所学知识的深入思考,对待当下的态度,决定你未来的高度。
——题记
学生平时的随笔话题大多来自于所学的课文。这不,昨天学习完鲁迅的经典小说《孔乙己》之后,我安排了一次随笔练习。给孩子们提出的要求是,可以写“我眼中的孔乙己”,也可以写“我想对      说(孔乙己、掌柜、短衣帮、小伙计、孩子)”,还可以直接写“学习《孔乙己》之后……”切记,要写出自己最真实的感受。
批阅完孩子们的习作,有这样一篇随笔给我印象极深,令我不住地大声赞叹:思瑞同学真棒!这篇随笔很有见地,也很深刻,真的是与众不同啊!由此也足以看出这个孩子很有思想,也很有主见,更善于思考,可以说这篇习作给所有的孩子树立了一个榜样!下面就请大家欣赏这篇随笔,以便对自己在写作上有所借鉴。
题目:学《孔乙己》之后……

河南省濮阳市实验中学九年级(10)班 程思瑞

(标题简明扼要,无客套话,点明了写作的内容,就是写自己学完这篇课文的感受)
一个执着的读书人,一个孤独的局外者。他活得纯粹又坚守自我,备受排挤又不断挣扎。在那个看似热闹人间的悲剧里,他频频出现于咸享酒店,是唯一站着喝酒而穿着长衫的异类。他时刻不忘向他人提及“之乎者也”等难懂的话,却落得众人的嘲笑与无视。他就是语文课上我新交的朋友——孔乙己。
(开篇设置悬念,他是谁?在不断地叙述中,在段尾点明所写的人就是孔乙己,而且用了一个“新交的朋友”这个短语来表明小作者对孔乙己的友好与同情,也可以看出小作者与其他人的不同,为下文自己对孔乙己的评价奠定了基础。)
书上说孔乙己迂腐、穷酸、自命不凡,行为不端,可我在他身上分明看到了孤独、执著、纯粹。孔乙己真的叫孔乙己吗?非也。他叫什么,无人知晓,因为无人在意;孔乙己贫困潦倒为何脱不下长衫?我想这意味着他不愿放下读书人的身份,是他对自我信仰的执著追求!最令我疑惑的是孔乙己为何不偷银两钱财,而偏要窃书?被吊着打真的值得么?深思过后,我个人认为,也许这是他对知识的渴望,对梦想的追求,想用用皮肉之苦来换来读书人灵魂的安放。相比于掌柜对孩子的嫌弃,孔乙己是唯一关注到孩子的人。或许这个令人唾弃的人身上真的存在着善良美好的一面。
(对比的手法运用的好,在比较中写出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给人印象深刻。)
众人皆笑孔乙己,众人皆是孔乙己。在这个新时代里,“哀其不幸”的制度悲剧少了许多,但“怒其不争”的现象却时常发生。你看,空有鸿图大志却不拿起画笔,空有一腔热血却整日打盹儿。学《孔乙己》之后,我似乎明白了:既然改变不了世界,那就改变自己,脚踏实地,奋力拼搏,不忘初心,为理想执著追求!奋斗吧,少年!终有一天世界会因我们而改变!
篇末联系实际,再次结合所学内容展望未来,提出希望,给人以感召力!)

                           
总之,这篇随笔是发自孩子内心的一种真实感受的体现,真实地表达出了孩子独特的思想与看法,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这篇随笔,真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重读《孔乙己》:在世人取笑中活着,在他人闲谈中离开
把茴香豆分给周围的孩子,透露出孔乙己内心的无奈,可惜没人懂他
鲁迅《孔乙己》:一个人最大的悲哀是“高不成低不就”
再读《孔乙己》:我们都中了不可救药的毒
读鲁迅的《孔乙己》:从古到今,孔乙己或是一种社会现象?
《孔乙己》课后题答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