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夜读|越简单的工作重复干得越久,越不敢辞职
userphoto

2022.08.02 广东

关注

越简单的工作重复干得越久,越不敢辞职

文|洪生鹏

01

同事张工又说要辞职了,去年,时常听他说工作太枯燥,要辞职,他辞职的原因是:每天的工作内容基本都是复制粘贴,把别人的东西修改后成为了自己的东西。(当然不是说复制粘贴不好,复制粘贴的过程本身也是一种学习,也需要一定的能力,并不是人人都能复制粘贴)。

如今一年过去了,他还在单位里默默的搬砖。

职场上,类似张工这样的现象不少。

为什么一份机械性的工作干得越久,越来越焦虑,想离开却只是说说而已,并没有相关的具体行动。其实,不是不想离开,而是不敢离开。

想要了解这一现象,我们来看一下,窄化效应。

窄化效应是1996年由美国的一位教授罗文斯坦在一篇有名的论文里提出的。说的是,在某一个时刻,我们的偏好就只关注一点,就是我们的偏好被窄化了。偏好其实就是注意力,所以被窄化的时候,我们的注意力只集中在某一个点上。如果我们的注意力只集中在一点,我们就会被把我们窄化的原因所蒙蔽。

细心的你会发现职场中有的人从事某一行业时间久了,会不知不觉地形成这一职业的特定思维和行为模式。

当司机在高速公路上开车时,车速越快,司机的视野越窄。因为快速移动时,我们接受到的信息量在单位时间内大量增加,使得眼睛和大脑无法及时处理,只能减少视野的宽度,以达到减少输入信息量的目的,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道路和车辆上。这就是窄化。

窄化的性质有很多种,比如长期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对数字及合规非常敏感;前端设计师,浏览网页时,看见炫耀的动画时,会思考如何实现改效果。

多年的文字工作者,对遣词造句会非常在意,有次我把文章分享到群里,一位读者看了前面有个错别字,就标明出来,说下面的内容的都不用看了。

从这方面来说,窄化其实是有价值的,毕竟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专业化分工直接提高了社会生产率。但是随着职场专业化,我们可选择的工作范围也在不断窄化;更重要的是,当工作内容严重单一、工作时间极度延长,导致窄化达到一定程度后,我们将失去探索能力、学习能力、思辨能力,以及改变现状的能力。

02

有的软件公司为了追求低成本、快速开发。要求开发人员一个月后必须得完成一个版本。作为程序员, 为了不影响项目开发进度,不得不用别人已经造好的轮子,因为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研发。导致有的程序员久而久之就养成了一种拿来主义。

当然,事物都有两面性,拿来主义不是说不好,很多的优秀轮子是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关键还是我们对拿来主义的态度,要学习其精华,排除其糟粕,然后在其上发挥创造,最终做出属于自己的东西,而不是一味的按照别人的思路贯彻到底。这样对我们的思维拓展很不利。即使自己也做了不少项目,可大多数是用别儿的轮子拼凑起来的。要摆脱这个枷锁,需要我们在工作中生活中不断开拓自己的视野和创造力。

03

既然选择了一份工作,就努力把它干好吃透,干一行,爱一行,想办法在工作中提升自己、锻炼自己。《联盟:互联网时代的人才变革》中提到:一份工作,从新人到老司机到骨干,大概要经历三个阶段:轮转期、转变期、基础期。

“轮转期”公司和员工双方互相了解,这个阶段基本是从事一些基础工作;“轮转期”员工会有机会主导一个任务,这个过程中确认自己的能力上限;“基础期”员工是公司的骨干,公司发展和个人规划将高度一致。

在职场中每一个阶段,员工利益与公司利益的交集程度不一,双方的目标预期也不尽相同。进入该公司以后,员工必须做出有实质性改变公司效益的成果,用“转变期”甚至“基础期”的态度完成任务,迟早会进入下一级。

周鸿祎在360新人入职培训会上曾对新员工这样说:

可能有的人要说,我就想找个地方混一混。其实,一个公司大了以后,也一定有地方可以混,我也管不了每一个人。但是,我在互联网行业里干了十多年,看到了很多Loser。他们都是太聪明,把自己混失败了。大家一定要记住,混日子就是在浪费自己的时间。

想一想,你35岁以后还能混么?那个时候会有更多的年轻人,他们比你更努力,比你更能干,要求也比你低。你要是没学到东西,没锻炼出来能力,他们会代替你的。能力是不能混出来的,而是学习出来的,是锻炼出来的。结果,你在企业里只把年龄混大了,能力没有提升,那么你人生道路会越来越窄,也丧失了你最好的学习机会。

所以,如果你不喜欢360,你一定要尽快换,尽快找到自己喜欢的事情,找到一个值得自己去投入的事情,至少你不会浪费自己的生命。如果你选择360,仅仅是因为公司的名气,就想混,吃亏的是你自己。想想,你再能混,能混我多少钱啊?你一年混我20万,5年一共也才混我100万啊,这对我来说没什么,但是你在这里白搭了自己5年的时间。你5年的青春值多少钱?难道只有100万吗?

觉得很实在,很有道理。

如果你有时候觉得日子过得稀里糊涂的,不妨把每天自己觉得做得不错的事情用一个小本子记录下来,给自己定个阶段性目标,每过一段时间,再做一次汇总。看看通过这些事情,自己学到了什么,能力增长了多少。

缺少目标,总是被动观察别人在做什么,然后跟着做。而不是主动去培养自身能力,提高自己的能力。

有的职场新人,缺少目标,试用期间工作表现很积极,可一转正后对工作就松懈了,认为反正我都转正了,不用顾虑什么的了,要是再工作一两年了,枯燥的工作容易让其失去积极性,觉得反正就是拿一份薪水,多干一点还不如少干一点,能轻松点又能照样拿薪水,何乐而不为?渐渐就没有当初的积极与主动,能少一事就少一事,下班时间还没到,电脑就关机了。

工作经验的多少并不是职业成功的关键。工作经验不但要“丰”,还要“富”,富就富在它是否积累在个人职业核心竞争力的发展方向上,是否能保持个人职业能力水平的可持续发展。

要做到工作经验向丰富方向发展,进行准确的职业定位,哪怕看似不起眼的工作,都能做出惊人的成绩来。如何让自己的工作经验拥有更多的价值,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才是关键。 要想让别人羡慕太容易了,适当装一下就可以了,但要让自己羡慕自己,就稍微有点困难了,首先得自己懂得欣赏自己,爱自己。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教你职场不败的6大功夫
一平方米的静心第2章
总结的很到位的十条职场经典句子
六条秘籍让升职加薪更简单!
师北宸 : 互联网时代,你为谁打工?
提升高效工作能力三部曲(适合每位职场员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