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刘邦去世后发生了什么重大危机?大汉社稷险些就此倾覆




(二十二)刘邦去世后的重大危机

在刘邦征讨英布归来后因箭伤重病期间,他深居宫中,下令拒绝百官觐见,可是有一天,樊哙居然推开宫门,带领群臣径直闯了进去。

樊哙等人见到皇帝之后,发现他正躺在一名宦官身上,于是痛哭流涕地说:“当年我等辅佐陛下起兵于丰沛,随后平定天下,那是何等壮举!如今天下已定,可您却身患疾病,我等惊慌不已,而您不愿与我们商议国家大事,难道要与一名宦官进行决断吗?岂不见赵高之事?”

刘邦听罢,于是笑着从床上起来,没有再多说什么,但从那一刻起,他很可能就对樊哙极度不满了。

据《史记·樊哙列传》记载,“哙以吕后女弟吕须为妇,生子伉,故其比诸将最亲”,由于樊哙和刘邦成了连襟,因此刘邦与诸将的关系中,属跟樊哙最为亲密。

不过随着刘、吕两家关系由合作转变为互相提防,刘邦和樊哙的关系也随之发生改变,曾经因婚姻形成的纽带反而起到了负面影响。

樊哙是军功集团的代表,但他同时也和外戚吕氏有着很深的联系,因此可以视他为一个具有双重属性的人。

而当时刘邦下令不准群臣探视,周勃、灌婴等人都不敢抗拒,说明军功集团大多还是愿意从命的,可偏偏是樊哙带头抗命,这背后是否有吕后的授意呢?刘邦心中必然产生了相应的疑惑。

他临终前对吕氏得到军功集团支持一事本就无可奈何,因此才想尽一切手段进行反制,其中白马之盟就是一个手段。

但如今樊哙带领群臣进行了这样一次类似于强行逼宫的举动,自然令刘邦警惕起来,如果以樊哙为中间人,军功集团在自己去世后支持吕氏代刘,那将是刘邦最为担心的局面,于是这名冷血帝王的心中泛起了一阵杀意,而这个机会很快就来了。

不久后,卢绾谋反事件发生,刘邦便命樊哙领兵攻打燕国,而这便是给他布下的一个死局。

当时有人说樊哙和吕氏结党,假如刘邦去世的话,那么樊哙将要带兵将戚夫人和赵王刘如意全部杀死。刘邦听后勃然大怒,于是立刻命陈平和周勃去夺下樊哙的兵权,并在军中就地将樊哙斩首。

樊哙虽然功高,但是却留不得,这样不仅能翦除吕氏羽翼,还能斩断军功集团与外戚之间的联系,使之离心离德,甚至反目成仇。而令陈平和周勃在外行动而远离长安,还能避过吕氏的耳目,避免吕后从中阻挠。

樊哙虽然兵权在握,但他万万想不到刘邦竟有将其诛杀之意,因此只要进行突然袭击,以一道诏令便可将其拿下。

不过陈平和周勃这一组合却有些出乎意料,因为此二人的关系并不和谐,早在陈平刚刚投入刘邦账下不久的时候,有一次周勃和灌婴便一起指控陈平有诸多不轨之举,希望刘邦明察。而刘邦后来不仅没有处理陈平,还对他大加封赏,导致“诸将乃不敢复言”。

陈平是个外来者,骤然身居高位,确实触动了他们这些丰沛旧人的利益,虽然随着刘邦平定天下,大家都成了军功集团的一员,但当时的矛盾是被强行压制下去的,并没有被轻易化解。

然而在刘邦看来却不是这样,二人虽素有矛盾,但他们却是有着合作基础的,因此他曾表示“陈平智有馀,然难以独任。周勃重厚少文,然安刘氏者必勃也”,二者可以互相弥补,共成大事。

韩信评价说刘邦“不能将兵,而善将将”确实并非虚言,他的眼光非常准确。据《史记·陈丞相世家》记载,当时刘邦是“用陈平谋而召绛侯周勃受诏床下”,可见是陈平主动请求与周勃合作的,在国家大事面前,他们能够做到暂时抛下往日旧怨,这一次,二人将联手让大汉渡过一次重大危机。

陈平和周勃接受了诏命,乘坐马车一路急行,但对这次的行动的前景,他们却产生了一些疑虑。

于是在还没有到达军中时,二人边走边商议起来,说:“樊哙,帝之故人也,功多,且又乃吕后弟吕嬃之夫,有亲且贵,帝以忿怒故,欲斩之,则恐後悔。宁囚而致上,上自诛之。

不过其中所谓的樊哙是丰沛故旧,劳苦功高,又是天子连襟,恐怕他将来会为杀樊哙一事感到后悔云云应该并非真心话。因为他们临行前将刘邦的身体状况看得真真切切,很可能已经没有将来了,如今皇帝病入膏肓,一旦突然驾崩,谁来为他们兜底呢?

陈平“常出奇计”,智谋过人,而周勃则“质厚敦笃”,沉稳冷静,二人相辅相成,一下就看出了其中的隐患,于是便决定改变原计划,先把樊哙押回长安再说,到时如果刘邦已经去世,自然一切无忧,若是尚在人世,想必病势也更加严重,到时吕后得知事情原委自然会对自己加以庇护。

刘邦诛杀樊哙这一想法还是有些急躁了,将吕氏外戚和军功集团加以分化并使其互相制衡的想法是好,但他忽略了自己的身体状况,因为一旦樊哙真的被杀而他去世后无人掌控局面,吕氏和军功集团将彻底决裂甚至兵戎相见,毕竟双方各自掌握着关中以及关东兵权,而从后续发展来看,这并非不可能发生。

于是陈平和周勃没有到樊哙的军营中,而是筑起一座土坛,用符节将樊哙召来,随后立即将其擒住并装入囚车押回长安。

至于平定燕国叛乱一事由更擅长作战的周勃继续完成,而陈平的担子更重,他要尽快回去为樊哙一事进行善后。

而就在这时,长安皇宫中一场重大危机正在酝酿之中。

就在陈平和周勃出发后不久,刘邦的身体终于撑不住了,汉高祖十二年四月二十五日(前195年),汉高祖刘邦崩于长乐宫。

对于刘邦去世前令陈平、周勃诛杀樊哙一事,吕后自然是知晓的,彼时刘邦尚在,她虽无力阻止,但势必会对二人心生恨意,如今刘邦已死,她再无顾忌。

在刘邦统治后期,萧何已经不再深度参与政治活动了,反而还一度被下狱;而曹参则担任齐国相国,远离长安,这两位功臣中的领头人物都没有被卷入权力斗争的漩涡中。

也就是说,目前陈平和周勃暂时成了军功集团的代表,吕后对他们的恨意将蔓延至整个军功集团。

与此同时,一个人又在一旁推波助澜,导致事态愈发严重。

这个人便是审食其,也是吕后最信任之人。

审食其也是沛县人,当年刘邦起兵后命他侍奉刘太公及吕后,他们相处长达七年之久。后来刘邦兵败,家眷为项羽所擒,吕后又在敌营中度过了两年多的时光。

那段时间是吕后人生中的最低谷,楚汉两国激战正酣,作为人质,她的境遇可想而知。而刘邦连父亲都不放在心上,表示刘太公被烹杀后请分一杯羹,何况是她这个妻子呢?好在有始终不离不弃的审食其能对她孤寂的心灵进行些许慰藉。

在吕后被释放而重归汉营后,见刘邦身边早已妻妾成群,而自己则因人老珠黄遭到冷落,从那时起,她就对曾经甚为看重的夫妻感情彻底失去信心了,转而将刘邦视为政治上依附的对象。

不过人总有情感需求,虽然吕后和审食其之间是否有着超越君臣乃至朋友的情感我们不得而知,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这位患难之交在她心中必然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而这也导致审食其在群臣中成了一个格格不入的人物,据《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记载,“吕后入楚,食其从一岁,侯”,他的功劳似乎只有侍奉吕后而已,并没有什么战功。而《史记·陈丞相世家》也仅仅说他“从破项籍为侯”,同样说得模棱两可。

因此可以断定,审食其的战功是微乎其微的,他能够成为功臣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他“幸于吕太后”。

这样的人,必然是为真刀真枪杀出来的功臣所轻视的,而审食其也清楚他不太容易融入这一群体,为了独揽大权,他便附和吕后的心意,二人谋划暂且秘不发丧,而将功臣们全部诛杀。

时间就这样过去了四天,这一消息终于为郦商所知。他立刻感到了危险,一场大规模兵祸就在眼前,而要让吕后打消念头,还得从她最信任的审食其入手。

于是郦商对他说:“陈平、灌婴统率十万士卒驻守荥阳,樊哙、周勃统率二十万士卒平定燕、代,这时他们听到皇帝驾崩后功臣们全部被杀,必定反攻关中,那样社稷就要倾覆了。”

这应该是刘邦就诛杀樊哙一事对外公开的说辞,令周勃前去配合作战平定卢绾,而陈平和灌婴则驻守荥阳作为后援,虽说审食其肯定是知道其中内幕的,但周勃、陈平和灌婴大军在外却是事实。

郦商这一席话终于还是让吕后放弃了冲动,于四月二十八日正常发丧并大赦天下。

不过事情却还没有结束,因为樊哙一事的最终结果吕后还尚未知晓,因此陈平必须尽快赶回长安进行解释。

陈平在返回途中得到了刘邦驾崩的消息,路上又遇到使者诏令他和灌婴驻守荥阳,这应该是刘邦生前作出的安排,目的是防止吕氏作乱。但毕竟计划赶不上变化,目前还是要尽量安抚吕后才行,毕竟吕后的妹妹吕媭以为丈夫被杀,必定会从中兴风作浪,而反正刘邦已经去世,他的命令暂且不顾也罢。

于是陈平火速赶回长安并立刻进宫,随后在刘邦的灵堂内向吕后禀奏处理樊哙一事的向西经过,这才让她安心下来。

就这样,陈平和周勃凭借过人的智慧和冷静化解了一次重大危机,虽然刘邦对他们二人有着重大期望,但匡扶社稷的时机尚未成熟。

而这件事也给吕后敲响了警钟,吕氏作为外戚实力薄弱,为了在刘邦去世后掌握权力博弈的主动权,她必须尽快开始行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陈平智谋救樊哙?吕雉的亲妹妹吕媭屡次献谗言,最终竟死于陈平手?
吕后的妹妹吕媭,专横嚣张一辈子,最后却被陈平、周勃拷打致死
【酱香通鉴】美人起舞,鸿鹄一曲尽悲声——刘邦换储风云(下)
刘邦为何想要杀死自己的救命恩人樊哙?樊哙及其家人的下场如何?
刘邦临死前,为何要派陈平去秘密杀掉妹夫樊哙?
陈平鞭死了吕媭,吕媭临终喊道:姐姐不听我之言,以至吕家灭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