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再说《老子》4
      老子认为自己的学问很简单,“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很容易懂,很容易做到。但是,“天下莫能知,莫能行”,却少有人能懂、能做到。为什么?不要觉得高深莫测,其实就是一层窗户纸,捅破了、悟透了,没什么大不了,关键是“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要想真正打开老子的思想宝库,初步领略个中滋味,心里至少要装好两把钥匙:
      第一,守弱。“弱者道之用”,守弱不是装可怜、不是病殃殃,而是必须循序渐进,日积月累,把握好生长、发展的力量。这一点,几千年的理解都错了,可能也有人理解了却不舍得说出来。“治人事天,莫若啬”,事情要一点点干,饭要一口口吃,气要一口口喘,身体要一天天养,生活要一天天过,不要想着一口吃个大胖子,这样才是“深根固柢,久视长生之道”。这可不是修仙,当然养生可以用。“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等等,说的都是这个道理。包括常人误解的“不敢为天下先”,不是教人做“小脚老太太”,而是提醒人们别激进、别蛮干,步子太大容易扯着蛋。那么,守弱很简单,为什么都做不到?老子也回答了,“大道甚夷,而民好径”,人们喜欢走捷径啊!仔细理一理,有多少选择,都是冲着捷径去的?那些令人趋之如鹜、打着各种旗号的秘方、秘术、秘诀等等,不也是捷径的表现方式之一么?
      第二,减损。“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减损,不是简单的做减法。如果只做减法有用,那为什么还“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不是在自寻烦恼么?真正的减损,首先在认识上,要看透无数幻象,剥除层层遮蔽物,触及事物本质,“恒无,欲以观其妙;恒有,欲以观其徼”。其次,在行动上,要做真正管用的事,尊重客观规律,还要关照自我内心,这才是“无为”的真正内涵,对常人而言,就是“有勇气去追随内心和直觉”(乔布斯)。最后,在私欲上,要尽可能地少,“圣人为腹不为目”,具备基本生活条件就可以,“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祸莫大乎不知足”,要做物质的主人而非奴隶。可惜,没有多少人真正明白这个道理,更喜欢“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馀”,所以老子只能感慨“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披褐怀玉”了。
(图片为朋友Pikapika Pikaqiu拍摄,经同意后使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背不下《道德经》,至少背下这些精华
《道德经》精选8则,常读常悟,才能参透出其中真谛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用常识做事。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老子说,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道德经读书笔记-第四十八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