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刺络拔罐疗法

本疗法是现代在刺络法和拔罐法相结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逐渐推广。刺络法早在《黄帝内经》中即有记载,拔罐法在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中始有记载。
操作方法:
1. 扣刺方法:右手握针柄,以无名指、小指将针柄末端固定于小鱼际处,以拇指、中指夹持针柄,食指置于针柄中段上面,扣刺病变部位。扣刺完毕即在被扣刺部位拔罐,约五分钟后起罐;
2. 刺激强度:扣刺分轻刺、中刺、重刺三种,无论轻重都要运用腕部弹力,使针尖刺到皮肤后,由于反作用力而使针弹起,可减轻扣刺时的疼痛;

轻刺:用力较小,针尖接触皮肤的时间越短越好,常以皮肤仅略有潮红且无疼痛感为度;

重刺:用力稍大,针尖接触皮肤的时间稍长,皮肤潮红稍有疼痛但无渗血为度;
中刺:介于重刺和轻刺之间。
3. 刺激速度: 速度要均匀,防止快慢不一、用力不均匀的乱刺,针尖起落要呈垂直方向,即将针垂直地刺下,垂直地提起,如此反复操作。不可以将针尖斜着刺入和向后拖拉起针,否则会增加患者的痛苦。

常用处方:
1.  头痛:取督脉、膀胱经及百会、上星、风池、太阳穴等。先在头部与后项部沿督脉、膀胱经循行叩刺,并重扣上述穴位,然后选择大小适中的火罐,在风池与太阳穴上拔罐,五分钟后起罐;
2.  网球肘:取大肠经及曲池、肘髎、手五里、手三里等穴。在肘部阳明经循行重度叩刺,并在曲池、手三里上拔罐,留罐五分钟;
3.  胃肠病:取膀胱经、任脉、胃经及脾俞、胃俞、肝俞、中脘、梁门、天枢、足三里、公孙等穴。沿膀胱经第一侧线胸9~12叩刺,并重点叩刺以上穴位,再在脾俞、胃俞、中穴拔罐,五分钟起罐。

注意事项:

1. 皮肤有创伤和溃疡者不宜使用本疗法;
2. 使用的针具及相应的皮肤均应进行消毒处理,同时治疗后24小时内不宜洗澡;
3. 一般隔天一次,三次为一个疗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梅花针疗法
针挑疗法
治疗不同疾病的背部挑治方法2
民间治病绝招大全 第一章针灸拔罐疗顽疾 皮内针疗法2
针挑羊毛疔的技术手法介绍
【针知识】冬季小儿腹泻,六种手法学起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