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肩胛骨辅助试验(SAT)分析讨论

【柏扬-运动机能形态学团队】

研究认为,肩关节的正常运动需要肩胛骨的协调配合,即当肱骨外展、前屈时,肩胛骨会做上回旋、外旋以及后倾运动[1]。运动康复中,检查者常常会通过肩胛骨辅助试验Scapular Assistance Test,SAT)来帮助诊断患者的肩痛问题。

前人的实践和研究均表明,SAT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好,其中在肩胛面进行SAT时:- kappa系数=0.62;- 对于肩袖撕裂的诊断特异性=0.8。

但目前人们对SAT操作中对于肩胛骨运动学、周围肌肉造成的实际影响还不明确,阳性的判别标准也没有统一标准。

一、什么是肩胛骨辅助试验(SAT)?

1. 目的

一般 SAT 用于评估可能与肩部疼痛有关的肩胛骨运动,是一项症状改变测试。当患者抬高手臂时,检查者协助患者的肩胛骨向上旋转(上回旋)、向后倾斜,模拟前锯肌和下斜方肌的力偶。通过帮助患者肩胛骨上回旋、后倾,来改变肩峰下间隙减轻肩峰下间隙内肌腱、滑囊的压力,从而帮助识别疼痛与肩峰下撞击有关的患者。

2. 操作手法

图1. 检查者对肩痛患者进行肩胛骨辅助测试
如上图1,检查者站在患者身后,一只手放在患侧肩胛骨上缘,手指放在锁骨上,另一只手放在肩胛骨下角,手指横向缠绕在胸廓上。开始后检查者通过向上或前,推动肩胛骨下角来帮助肩胛骨向上旋转,并通过向后拉肩胛骨上角来帮助肩胛骨后倾,同时患者主动抬高手臂。
如果撞击症状减轻或消失,则试验为阳性。
二、SAT阳性者较常人有哪些异常?
实际操作中,SAT通过给患者施加辅助力偶,来帮助肩胛骨上回旋和后倾。但是能否真的说明,所有SAT阳性者都有肩胛骨的上回旋和后倾不足的问题?
Ribeiro[2]等人就SAT的阳性者进行了研究,文中对比了SAT阳性和阴性者的如下指标:
- 肩胛骨运动学差异。
- 斜方肌下部(LT)、前锯肌(SA)的肌力。
1. 实验设计方案
图2. 试验流程
其中,SAT阳性/阴性的判别,使用11分数字疼痛评定量表(11-point numeric pain rating scale)。当受试者在有辅助时外展疼痛,较无辅助时外展疼痛减少2分以上,则判断试验结果为阳性[3]
肩胛骨运动学利用Flockof Birds电磁表面传感器进行捕获分析,其放置的位置如图3。
图3. 受试者身贴电磁接收器进行矢状面肩屈
肌力测试采用手动肌力测试仪,在受试者处于特殊体位时对目标肌肉进行等长肌力测试,如图4所示。
图4. A:对前锯肌肌力测试,B:斜方肌下部的肌力测试
选择前锯肌和斜方肌下部作为要测量的肌肉,是由于它们是肩胛骨上回旋、后倾的主要肌肉 [4]。测量方法为:
- 前锯肌:受试者仰卧,肩屈、肘屈90°,测力计放于肘部,力施加于尺骨上,并垂直于桌面
- 下斜方肌受试者俯卧,肩外展140°,测力计放于肩峰 与 脊柱根部(root of spine)之间的外1/3处。
2. 结果分析与思考
(1)与阴性者比较,SAT阳性者在矢状面肩屈时,肩胛骨前倾会增大
- SAT操作手法可能更多增加肩胛骨后倾,而非上回旋,所以阴性/阳性者之间的上回旋无显著差异。
- SAT 能帮助运动康复师识别由肩胛后倾降低,所导致的肩痛患者
(2)SAT阳性/阴性者之间的前锯肌下斜方肌肌力无显著差异
- 这可能是因为,有研究认为部分肩痛者并不是因为缺乏肌力,而是缺乏肌耐力、肌肉控制。
适当激活前锯肌、斜方肌下部对肩胛控制非常重要,因为肩胛后倾减少与前锯肌激活下降有关 [5]
3. 试验的局限性分析
(1)本实验为非随机对照实验,在对受试者进行分组时是按照SAT阴、阳性进行分组,导致评估者知道每个个体的分组情况,可能对结果造成主观影响。
(2)疼痛评分只用来判别SAT阴性或阳性,而没有记录下来并进行组间疼痛程度的比较。而且使用疼痛评分量表进行分组可能较为主观,造成分组上的误差。
(3)纳入条件中,主要招募对象为慢性肩痛患者(>4周),所以试验结论无法推广到急性肩痛的情况中。
最后,目前人们对SAT中对于肩胛骨运动学、周围肌肉造成的实际影响尚待进一步研究,阳性的判别标准也需要严格统一标准。

参考文献

[1] Seitz AL, McClure PW, Lynch SS, Ketchum JM, Michener LA. Effects of scapular dyskinesis and scapular assistance test on subacromial space during static arm elevation. Journal of Shoulder and Elbow Surgery. 2012 May 1;21(5):631-40.

[2] Ribeiro LP, Barreto RPG, Pereira ND, Camargo PR. Comparison of scapular kinematics and muscle strength between those with a positive and a negative Scapular Assistance Test. Clin Biomech (Bristol, Avon). 2020 Mar;73:166-171. 

[3] Rabin A, Irrgang JJ, Fitzgerald GK, Eubanks A. The intertester reliability of the Scapular Assistance Test. J Orthop Sports Phys Ther. 2006 Sep;36(9):653-60. 

[4]Camargo PR, Neumann DA. Kinesiologic considerations for targeting activation of scapulothoracic muscles - part 2: trapezius. Braz J Phys Ther. 2019 Nov-Dec;23(6):467-475. 

[5] Lin JJ, Hanten WP, Olson SL, Roddey TS, Soto-quijano DA, Lim HK, Sherwood AM. Functional activity characteristics of individuals with shoulder dysfunctions. J Electromyogr Kinesiol. 2005 Dec;15(6):576-86.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肩峰下撞击综合征
肩外展受限的思路:肩关节180度的外展中都发生了什么?
肩胛骨解剖
肩胛下肌
肩复合体功能解剖(三):神经-肌肉-关节运动学
影响肩部活动度的重要因素之—肩肱节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