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名虽卑微假顽恶 胜似无节真骚客

最近闲来无事翻了翻《史记》中的刺客传,对于一直以惜字如金著称的司马迁来说,居然洋洋洒洒的用了五千多字为春秋战国时期五位刺客立传,这也算是奇闻一件了。刺客在历史上一直是一种很卑鄙、很不光彩、上不得台面的职业,那这一篇我为什么还要和您聊刺客呢?当今社会已经太过名利追逐了,人们为了那些眼前的名与利可以说是无所不用极其。为了遗产和兄弟姊妹翻脸的,为了自己好吃懒做啃老的,为了几个保险钱对父母妻儿狠下毒手的,为了自己的不劳而获碰瓷的,为了一己之私举着打假旗号敲诈勒索的…究其核心就是社会上的盲目攀比、炫富拜金等多种不良社会风气所导致的,加之一些无良知的媒体宣传,搅得本应清袖思进的年轻人头脑里充满了钱、权,传承几千年的中华文明道德底线一次又一次的被这些无知且自以为是的人所突破。说实话用这些卑劣的行为来对比古代的刺客行为是我的错,我承认侮辱了古代的刺客,两者其实根本没有可比性。中华文明中的人之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现今的年轻人已经很少有人再提及了,这才会出现我们看到很多负面的社会现象,所以这一篇就让我和您聊聊一直被人所鄙视的刺客身上都有哪些值得我们现代人思考的东西。

 

将军百战愿未了 转行遍地尽芳草

曹沫这个人在春秋时期其实记载很少,干的最出名的事就是逼着齐桓公还了强行霸占的鲁国土地,他是鲁国人,因为胆子大有力气,被鲁庄公任命为将军带兵打仗,但个人英雄主义在实际战场上是没什么卵用的,所以曹沫率领的鲁军和齐军在边境问题上连连吃败仗,最后鲁庄公迫不得已割让土地向齐国乞求停战,这也成为了曹沫从军一生最大的污点。随着齐国实力越来越强,齐桓公打算称霸诸侯,鲁庄公就想借此拍个马屁,和齐国套套近乎,于是就和齐国在柯这个地方会盟,盟誓台上曹沫威风凛凛的站在鲁庄公身后,就在齐桓公对天盟誓的一瞬间,曹沫掏出怀揣的利刃一步就跨到了桓公身前,用匕首架在桓公的脖子上,齐国的兵将都惊呆了,有几员齐国勇将拔剑就要上台。这个曹沫真不白给冷冷的对众人说道:“我和你们大王就这么近,你们敢来硬的我一刀下去他的血就能溅到我身上,我就是一个鲁国无名的下人,但这个人可是堂堂万乘之国的国君,我一命换他一命值了!”要说齐桓公难怪后来能称霸,也真不是善茬,刀架脖子上居然不慌不忙冷冷的说道:“这里都是我的兵将,你杀了我你也活不了,你们庄公也活不了,你们鲁国也不会再存在了,我们不如谈谈条件,你想要什么!”曹沫回答:“我就要您归还我们鲁国割让给齐国的土地,其他什么都不要。”桓公一听我还当多大事呢,合着就为这个啊,行答应了!于是曹沫扔了匕首下了盟誓台回到了鲁国的队伍中,面不改色心不跳,仍然威风凛凛。后来齐桓公在管仲的建议下为了取信于各诸侯,如约归还了鲁国割让的土地,曹沫也因为会盟上的行为从一个不知名的将军成功转型成为了刺客永载史册。此事之后一百六十七年吴国出现了一位有名的刺客——专诸。

 

市井屠知恩济 不惜身碎全为义

专诸是吴国的一个杀猪宰羊的屠户,伍子胥从楚国逃亡到了吴国投到了吴国公子光的门下做了门客,有一天伍子胥在街上闲逛,看到一个肉铺摊前围着很多人,有两个人在打架,打着打着突然一个女人挤进人群大声让其中占上风的那个人住手,这个人立刻就不打了,并且乖乖的跟这个女的回家了,伍子胥很好奇就跟这他们来到了一个茅舍,问这个人说:“你是谁?一个大男人为什么这么怕女人?”这个人回答:“我叫专诸,是个屠夫,那个女子是我的妻子,我不是惧怕她,因为她拿着我母亲的拐杖,这一定是我母亲让她来制止我打架,我必须听妈妈的教诲。”伍子胥非常感动,认为这是个能人将来必有大用,于是就和专诸成为了好朋友。

伍子胥因为父亲和哥哥都被楚平王杀死了,为了逃命才背井离乡的屈身在吴国,他一心想借吴国的力量打回楚国替父兄报仇,于是就向吴王姬僚哭诉楚王如何的坏,楚国如何的不堪一击,如果吴国出兵肯定会大获全胜…。公子光认为伍子胥是为了报家仇、泄私愤才这样说的,并不是为了吴国的利益,就建议哥哥姬僚不要出兵替别人火中取栗,吴王就拒绝了伍子胥的请求。后来伍子胥得知公子光一直对哥哥姬僚当吴国的君主一事耿耿于怀,因为姬光的爸爸死后将位子传给了几个叔叔,结果这几个叔叔相继都死了,按理说王位应该由他来继承,但却稀里糊涂的落入了他三叔的儿子姬僚手里。姬光十分恼火,认为他才应该是吴国真正的君主。伍子胥了解到这些信息后就和姬光说:“我帮您杀了姬僚,您当了国君后帮我报仇。”两人很快达成一致,伍子胥就把好朋友专诸介绍给姬光。公子光一见到专诸就特别喜欢,嗬!哪来的这么一个身体倍棒、吃嘛嘛香、又高又壮的大胖子啊!

专诸投靠了姬光一晃就过去了九年,这九年里姬光十分爱戴专诸,把他当作上宾招待,专诸十分感激公子光和伍子胥。这一天姬光和专诸说楚平王死了,他儿子刚即位,我僚哥想借着人家国丧期间攻打楚国,已经派了他两个弟弟带兵伐楚了,而且现在楚军已经截断了深入楚地的吴军退路,这个时机太好了!专诸说:嗯!现在吴王身边没有像样的军队,朝廷里也没有得力的心腹大臣,正好是弄死他的好时机。于是姬光就出面去请哥哥吴王僚来家里吃饭,席间专诸做了一条烤鱼,鱼肚子里放着一把冷森森寒光四射的匕首,也就是后来人们相传的“鱼藏剑或鱼肠剑”。专诸把烤鱼放到了姬僚面前,喝的晕晕乎乎的姬僚闻到烤鱼的香味心里这个美,不由自主的把脖子伸了过去。这时专诸突然抓出了鱼腹中的匕首一下就刺中了吴王僚的咽喉,要说姬僚就是孝顺,临死也非常对的起他爹给他起的这名字,叽嘹一声当场毙命。吴王的侍卫上来把专诸当场剁为肉泥,这时姬光也带着早已埋伏在家中的武士将吴王的侍卫全部杀尽。

自立为王的姬光就是后来的吴王阖闾,成为吴王的姬光将专诸的儿子拜为了上卿以报其父之恩。专诸刺杀了吴王僚之后的七十多年在北方的晋国出现了另一位有名的刺客——豫让。

 

宁取残身蠢报恩 不屑诈信刃仇人

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而春秋和战国的分界线则是晋国的灭亡。春秋末年晋国的国政基本是由国内的六大贵族势力掌控着,这六大贵族分别是:智氏、赵氏、韩氏、魏氏、范氏和中行氏,他们相互兼并,晋国一时内乱四起、兵戎不断,最终由韩、赵、魏三家联手灭掉了实力最强的智氏,废除了晋国末代君主晋静公并将晋国瓜分。这个豫让就是晋国贵族智氏的家臣。

春秋战国时期事情很杂乱且很多都具有连贯性,我先简单的给您缕清一下人物关系,要不然后边您不知道他为什么要行刺。

智氏可以说是晋国六卿之中实力最强的,他先后灭掉了范氏和中行氏,到了智伯(智襄子)这代智氏家族可以说是最为鼎盛了,手中又有钱又有兵,韩、赵、魏三大家族都不是智氏的对手,于是这个智伯也就飘了,为了满足自己膨胀的欲望,他假借孝敬国君的名义逼着韩、赵、魏各家拿出自己一座百里万户的城池给晋公,第一个受害者就是韩氏家族的韩康子,作为家族族长的韩康子肯定是不愿意给的,但是手下的谋士段规说,咱们势力小,你要不给智伯肯定派兵打咱们,到时候别说一座城了,弄不好咱就完蛋了,不如先给了他,让赵、魏那俩货跟智伯干去,咱到时候骑驴看账本走着瞧。韩康子一想谋士说得对啊,眼下也只能这样了,于是就拿出了一个万户的城池;智伯一看得来全不费工夫啊,爽!于是又对魏氏的魏桓子说,韩康子给了,你呢?魏桓子是个特别会过日子的人,说白了就是特别抠,当然不愿意给了。但是谋士任章就说了,你傻呀,为什么不给啊!魏桓子说我凭什么给他啊!任章就给他讲了个道理,你想啊,咱们如果给了,智伯肯定认为咱们特别怂,这样一来他就会轻视咱们,也就不会在乎咱们了,那时候咱们联络韩、赵两家,他们两家给了城心里肯定跟您一样堵的慌啊,就会把咱们当自己人,这样咱们就成为了盟友,俗话说胳膊拧不过大腿,到那时仨胳膊还拧不过他一条腿啊,咱三家联起手去打他一个还能有不赢得道理吗?魏桓子一听有道理,于是也拿出了一座城给了智伯。智伯看到韩家和魏家都这么乖,乐的牙都快碎了,就挺直了腰杆去找赵襄子。老赵该你了,我跟你说你最好麻利点赶紧给我过户,别让我费事!赵襄子一听你快给我拉倒吧,赶紧给爷滚远点,哪凉快哪待着去!智伯让赵襄子骂了回来,越想越气肝火中烧,气急败坏的他点齐本部兵马,又拉上表面已经屈服的韩魏两家,三家共同出兵就把赵氏的老窝晋阳城给围了,这时赵家派出使者偷偷来到韩魏两家的营中,对韩康子和魏桓子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说明利害,最终三家约定联合,由韩魏为内应,赵氏由外反攻,一举灭掉智氏。就这样晋阳一战智氏兵败如退潮,智伯也在乱军中被赵襄子俘获,赵襄子砍掉了智伯的头颅并将头盖骨做成了一个瓢用来喝酒,还在上面刻上了一些侮辱性的言语。智氏的族人得知族长战死被杀的消息后,也都悉数逃往了秦国,从此智氏退出了晋国的政治舞台。

缕清人物关系了咱就可以聊这个豫让了,豫让最早是范氏和中行氏的家臣,因为一直不受重用,名副其实的顾问(顾得上就问问),心灰意冷的豫让就投奔了智伯,智伯见到他很喜欢,认为他将来会是个人才,于是就对他非常的好,大事小事也都愿意和他商量,倍感受到重视的豫让觉得自己这匹千里马终于遇见伯乐了,就把智伯当作知己,死心塌地的跟着智伯。晋阳之战后豫让得知自己主人战败被枭首,天灵盖还被刻上字做成酒器。心中愤恨不已的豫让逃到了山中,每天都在长吁短叹的想如何才能为主人报仇,豫让仰天长叹说出了一句流传至今的话:“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他希望自己的心可以让已在天上的智伯知道,保佑自己报仇成功。

豫让更名改姓来到赵襄子府上应聘当了瓦匠,他发现赵襄子上厕所的时候身边侍卫不多,于是就成心搞坏厕所的外墙,将抹墙用的瓦刀磨的锃光瓦亮、锋利无比,借修补厕所围墙的名义偷偷的躲在赵府的厕所旁,想趁着赵襄子上厕所的时候实施刺杀行动,没想到赵襄子是个十分警觉的人,豫让还没来得及动手就被发现并擒获,侍卫从他身上搜出了锋利无比的瓦刀匕首。赵襄子问他是什么人为什么要行刺,豫让毫不遮掩的把智伯如何待自己,自己要替主人报仇的事说了一遍,赵襄子很感动,这是个有情有义的壮士,心中产生了爱惜之情,给他上了一堂思想教育课就把他放了。

被放出来的豫让再次回到山中,心里这个恨啊,恨自己没本事不能替主人报仇,于是他又想出了第二个办法,他用有毒植物的汁液涂在自己脸上和身上,让毒液腐蚀自己的皮肤,在痛苦不堪的毁容过程中,很快豫让变得人不人鬼不鬼的,他怕自己的声音被人听出来,于是就吞咽热碳将自己的口腔、舌头、声带都烫坏,一切准备工作都做好后,豫让再次回到了城里,为了验证还能不能有人认出他来,他回到了自己家附近,邻居都以为他是乞丐,就连自己的妻子都没能认出他来,心满意足的豫让来到了赵府开始观察赵襄子的行迹,经过观察他决定在一座石桥附近下手最为妥当,于是他就埋伏在石桥旁准备伺机行刺。不久赵襄子的马车从桥上经过,豫让突然跳出来,把马吓了一跳,一身皮肤病嗓门又沙又哑,这是个什么玩意!马一惊车中的赵襄子掉了出来,坐在地上一脸懵逼的赵襄子很快就反应过来大叫有刺客,侍卫很快就将豫让抓获并且当街责打逼问他是谁,赵襄子上前一看马上制止了侍卫,不用问了他是豫让,侍卫把豫让架起带到赵襄子面前,赵襄子问道“我放了你是因为我觉得你是个忠义之士不忍杀害,你也曾经是范氏和中行氏的家臣,怎么他们被灭你没有任何反应,反而智伯死了你却非要替他报仇?”豫让言道“范氏、中行氏把我当门客我就以门客的礼节回馈他们,智伯把我当知己当兄弟,我就以知己兄弟的情谊回报他。”赵襄子听后十分感动,问他还有什么要求。豫让说“我听说贤德的人以成就别人作为自己的美德,忠直的人以死来报答主人的恩情为义。你是不是贤德的人,敢不敢成全我的忠义?”赵襄子回答,我敢!我成全你!于是脱下了自己的外衣和佩剑给了豫让,豫让将赵襄子的外衣挂在树上,拔剑跳起来对着这件衣服连续劈砍了三剑,仰天说了最后一句“我可以无愧的去见主公了!”回身向赵襄子行了拜谢大礼,抬剑自刎而亡。这座桥据说就是现在山西太原西南赤桥村中的赤桥(原名豫让桥)。

豫让作为刺客虽没能手刃仇人替主报仇,但他的忠义深深感动了他的敌人,赵襄子能赐袍剑成全他人的忠义之举也成为了后世的美谈。豫让之后又过了四十多年齐国也出了一个刺客——聂政。

 

布衣英雄非世豪 一诺千金载竹帛

聂政是轵深井里人(今河南济源市)早年因为杀了人,怕连累家人就带着老妈和姐姐跑到了齐国,靠杀猪宰羊当屠夫娘仨过日子。韩国的一个大夫叫严仲子因为和首相侠累闹了点不愉快结了仇,韩国首相就放出话了“严老二你等着,我非弄死你不可!”古人排行用伯、仲、叔、季来表示老大、老二、老三和老四,所以这个严仲子就是严家老二的意思。孔子,字仲尼,所以也有人叫他孔老二。严仲子听见风声吓尿了,连夜跑出了韩国。要说这哥们也没多大出息,怕事当初别惹人家啊!总之吧,他一路跑到了濮阳,在濮阳听说了聂政当年的故事,就跑到齐国去寻找。功夫不负有心人,在齐国严仲子找到了聂政的家,正好赶上聂家老太太过生日,严仲子毕竟是韩国的大夫有的是钱,于是就拿出了黄金一百溢作为寿礼送给了聂政他妈。古时候溢是重量单位,一溢为二十两,黄金一百溢也就是两千两黄金。聂政晚上回来看到这么多钱一打听原来是这么回事,于是就拿着钱去找严仲子,见了面俩人把事一说,严仲子说了,只要帮我干掉韩国的首相侠累,你要什么我就给你什么。聂政说“这钱你先收好了,这活儿我现在不能接,我妈还活着呢,我姐也还没嫁人呢,我现在不能去替你干这事,你要是能等就等老母辞世姐姐嫁人后,我再来找你。”

就这样过了很长时间,聂政的母亲去世了,姐姐也嫁人了,等到母亲的丧事处理完,过了守孝期,聂政来到了肉铺摊前对大家说“我原本就是个基层老百姓,因为在老家杀了人怕老妈和姐姐受连累,才逃到这里,严仲子人家是贵族不远千里跑到这来找我办事,当初因为我老娘还健在、姐姐也未出嫁,所以不能接受他的邀请,现在老妈死了、姐姐也嫁了,我不能不讲信用,特意和乡亲们告个别,这肉铺从今天起关门了,我要替严仲子办事去了!”

聂政怀揣利刃来到韩国丞相侠累的府门口,打听到丞相就在府中,于是聂政就挥刀一路砍杀冲进了相府,这时候侠累正跟屋里看书呢,突然闯进来一个愣头青,见人就砍,差点没给他吓死,腿肚子也转筋了,膝盖也不会打弯了。园中的武士保镖也吓了一跳,还没反应过来,聂政就冲进了屋里一刀就把已经吓得半死的侠累给杀了。杀死侠累之后聂政也知道自己跑不了了,于是就用刀把自己的脸划烂了,最后剖腹而亡,内脏流了一地。

宰相被杀韩国的官府不能不管,可这个刺客谁也不认识,脸也花了,肠子、肚儿、肝尖、腰花流一地都招苍蝇了,于就把聂政的尸体吊在集市上让老百姓辨认,谁能认出来赏千金。尸体挂了很久都没人认识,有一天来了一位大姐和守卫的士兵说这个人我认识,士兵一看哪来一大姐就说认识这刺客,就问你哪的啊!这个妇女就说了他是我亲弟弟,我是他亲姐姐!于是这大姐就把严仲子怎么给的钱,弟弟怎么没要,给母亲守孝结束怎么关了肉铺…反正就这些事吧全说了一遍,要不说聂政他姐不适合干保密工作。全说完了聂政的姐姐对着在场的士兵和看热闹的老百姓说“我弟弟是因为怕连累我才毁容剖腹的,我要是不找来说这事你们永远也不知道,但是我不能因为怕受连累埋没了弟弟的名声。”说完仰面对天大叫了三声“天啊!”抱着弟弟的尸体一头碰死在旁边的柱子上。这件事当时在北方各诸侯国相继传开,后来连南方的楚国都传遍了,人们都对聂政和他姐姐行为感叹。此事后二百二十多年燕国出现了一个鼎鼎大名的刺客——荆轲。

 

易水河畔风萧萧 功半赴泉路遥遥

荆轲的故事对大家来说早已是耳熟能详了,但有些个小环节可能您未必知道,让我跟您聊聊。荆轲本身是齐国人,后来到了卫国就在卫国定居下来,他很爱读书和习武经常游历天下,有一天他来到了燕国认识了高渐离,因为荆轲喜欢唱歌,高渐离又很会击筑(筑是战国时期一种乐器,很像琴但不是弹奏,而是打击演奏)两人经常一起在市井的酒馆里边喝酒边开演唱会,很快他俩就成为了好朋友。

燕国太子丹和秦王嬴政很小的时侯就认识,两人都曾在赵国,太子丹曾经作为燕国的质子在赵国,嬴政出生在赵国,所以两人也可以说是老相识。后来嬴政当了秦王,太子丹入秦做了燕国的质子,本以为会得到很好的待遇,没想到嬴政对他非常的差劲,太子丹十分恼火,一气之下就回到了燕国,回到了燕国的太子丹越想越别扭,始终咽不下这口气时常想报复嬴政,但终因燕国实力弱小不能得偿所愿。之后秦国相继灭掉了韩、赵、魏等国,剑锋直指燕国,燕国从国君到大臣全都麻爪了,得想个法子别让秦国打咱们啊,于是抚慰秦国这事就落到了太子丹身上。

这时候秦国有个将军叫樊於期因为得罪了秦王而逃出来投靠了燕太子丹的门下,燕国大臣鞠武就说应该杀了樊於期,省的秦国用这事当借口找茬,可是太子丹觉得樊於期很可怜,而且人家不远千里投奔自己,为了保全自己而杀了他这事要是传出去,咱爷们这脸还怎么要啊,这么干不太合适。鞠武一看建议没被采纳就给太子丹推荐了一个叫田光的燕国饱学之士,田光见了太子丹俩人一聊,太子丹说了,田先生我想了个办法要想让秦国不打咱们,只有弄死秦王嬴政,他死了秦国就不打咱们了,您看看您怎么帮我弄死他吧。田光听完就告诉太子丹,您说的这事我帮不了,我给您推荐个人吧他能帮您干这事,于是田光就把荆轲介绍给了太子丹。

荆轲见到太子丹后还没等太子张嘴就说田光先生已经自杀了,太子丹十分震惊,原来田光找到荆轲把前前后后的事说了一遍,还说自己已经举荐了他,因为刺杀秦王是非常机密的事,不能让非参与者知道,所以自己既然不能帮什么忙就只能永远闭嘴,说完田光就拔剑抹了脖子。太子听完非常钦佩田光为人光明磊落,为了打消自己的疑虑不惜杀身以明志。

太子丹和荆轲商量假意把燕国一部分领土割让给秦国以换取和平,将匕首裹在地图里在献图时将秦王刺死。事谈妥了可怎么才能让秦王相信自己呢,要知道秦王也不是傻子,你说献图人家就信不搜搜啊!所以要找个让他相信的理由才能达到刺杀目的。于是荆轲就私下找到了樊於期和他说明利害,樊总,您觉得太子对您怎么样啊,您投奔而来太子爷好吃好喝的供着您,每天三饱两倒的也没让您干什么活,来我们这好几个月了,别的没看出来您这饭量是见涨,现在我打算刺杀秦王替您出口气,可他不信任我啊,您了解秦王,您看他怎么才能信任我呢?樊於期别看是个武将,那可是个冰雪聪明的人,一听就明白了,于是就答应了荆轲的要求拔剑自刎,荆轲就把樊於期的人头装在一个锦盒里作为信物去见秦王。

荆轲启程的哪天燕太子丹、高渐离等人来到易水河畔为荆轲送行,但见荆轲一身白衣,手中提着盛有樊於期的头颅的锦盒,身后背着装有燕国割让土地的地图,站立在船头准备出发,好友高渐离看到这场景不由悲从中来掩面而泣,荆轲看到好友哭泣,不由得心生感慨,要求出发前再与知己弹唱一曲,伴随着悲凉的曲调响起,望着滚滚东去的易水,荆轲有感而发“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一曲唱罢众人眼圈皆红,纷纷以袖拭泪,荆轲向太子丹、高渐离等众人抱拳拜辞,昂首乘船西去。

荆轲到了咸阳献上了樊於期的人头,秦王非常高兴,又听说燕国还愿意献出土地来换取和平,于是当即就让荆轲上殿觐见,荆轲身背地图来到大殿上把事情一说,秦王万分欢喜,让荆轲当着群臣的面把地图打开看看,当地图展开到最后,一把锋利的匕首露了出来,荆轲一把抓住秦王的左袖子顺势拿起匕首刺了过去,但是秦王力气很大奋力挣脱这一下没有刺中,因为用力过猛硬是把秦王的左袖子拽掉了,荆轲向后摔了一个趔趄,秦王顺势挣脱扭头就跑,荆轲起身便追,俩人就在大殿上围着柱子追开了,秦王身后背着一把近一米长的青铜宝剑,因为剑太长又加情势危急,这宝剑死活就是拔不出来,越急越慌、越慌越乱、越乱越拔不出来,急的秦王边跑边拔剑,一边拔剑一边骂闲街。这一来可把旁边的大臣们急坏了,因为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后法度十分森严,大臣上朝不允许带任何武器,武士也只听秦王本人的命令,没有王命谁也不敢进大殿半步。所以群臣手里也没有能阻止荆轲的工具,更无法叫武士进殿擒拿,一时间乱作一团,有几个大臣干脆扑过去想用身体阻挡,瞬间就被荆轲刺倒,眼看荆轲就要追上秦王时,在场的一个御医叫夏无且,他突然想起自己手里提着药箱子呢,于是抡起药箱子砸向了荆轲,这一下虽然没有砸中但着实吓了荆轲一大跳,追赶的步伐当时就乱了,群臣大喊“大王把宝剑倒过来就拔出来了!”一句话点醒梦中人,秦王抽出宝剑回身一击砍伤了荆轲的左腿,一下荆轲就废了,整个人瘫坐在地上,他用尽最后的力气将匕首投向秦王但没有刺中,由于用力过猛匕首死死地戳在大殿的柱子上,荆轲双腿岔开坐在地上面对秦王破口大骂。这里给大家插播一条礼节的来源,我们现在为什么教育孩子坐着的时候不能岔开腿坐,因为我国古代是没有裤子这个概念的,所谓的裤是类似长筒袜的东西,而且这也是汉朝以后才出现的。先秦时期的男女都是上面穿衣下面系裳(裙子),岔开腿坐在古汉语里叫“箕踞”肯定会走光,露出生殖器对着人是非常不文明的。在楚汉相争鸿门宴中,项羽赐给樊哙一斗酒一块生猪屁股,让他当众喝酒吃肉,樊哙也是箕踞着边吃喝边骂项羽。荆轲对着秦王岔开双腿坐在地上,其实也是表现出一种藐视的态度。秦王见状十分气愤招呼殿外武士进来顷刻将荆轲剁为肉泥,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刺客荆轲生命就此画上了句号。

聊到这里正史书中有记录的五大刺客也都和您说完了,其实历朝历代的刺客太多了,有名的没名的何止千万,咱也不能都和您说到,只是拿这五个最出名的聊聊。中华文明从古至今一直讲忠孝、讲气节,就比如豫让这个人,他一次次的失败也要继续为主报仇这就是忠;宁可毁容伤害自己也不转靠赵襄子这就是节;砍袍后拜谢赵襄子成全之恩这就是礼;抬剑自刎这就是义。豫让的忠、义、礼、节,在我们今天很多人看来貌似十分愚蠢,有些甚至无法理解,为什么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非要和自己过不去,投靠在谁的门下不都是吃饭养家嘛……。现代人会用很多我们自认为聪明的做法去评价古人,从而否定传统文化存在的必要性,但这些流传几千年的文化是每一个中国人灵魂里的东西,人如果把魂都丢了那还能算是人吗?又好比聂政刺杀侠累不是为了严仲子给的那一百溢黄金,而是为了一句承诺。他母亲活着时不远行这就是孝;他姐姐没嫁人时不去做刺客,成功后剖腹毁容不连累姐姐这就是悌;已经承诺过别人的事就算死也要兑现这就是信。两千多年前一个杀猪的屠夫都懂得孝、悌、信,难道我们现在这些所谓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不应该做得更好吗?在今天的信息化时代下,争名夺利变得更加疯狂,但在这些诱惑下我们是否应该保留住一些该有的尊严,坚守住一些必要的底线。古人真的很迂腐吗?他们真的很傻吗?现代人的种种行为难道就真的代表先进吗……?很多事情的确值得我们这些现代人深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史记·刺客列传——那一份孤傲与洒脱
历史四大刺客
中国历史上十大刺客
另一个角度看刺客
战国四大刺客,都是因为什么事件而名垂青史?
刺客——历史上一个高危、重要而隐秘的职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