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锂离子电池的电化学阻抗分析——硫化物全固态电池及其他
userphoto

2022.09.23 上海

关注

本文2777字,阅读约需7分钟

   要:硫化物全固态电池还在研发阶段,仍存在亟需解决的课题,本文介绍了硫化物全固态电池的相关内容。

关键字:锂离子电池、电化学阻抗、硫化物全固态电池、插层材料、高能量密度、双极性电极

锂离子电池的电化学阻抗分析

硫化物全固态电池及其他

在新一代电池中,通过简化使用插层材料并且将其全固态化和双极性化的安全措施,来提高能量密度、降低成本的做法,相对而言,是目前较好的做法。

由于硫化物全固态电池无需冷却,因此作为电池系统,其能量密度得以提高。

目前,很难说已经实现了高能量密度,但在确立了双极性电极的量产工艺之后,高能量密度设计的研发也会正式展开。在电池内,双极性电极串联连接,但充放电需要在没有设置平衡器的情况下保持平衡等,因此硫化物全固态电池的研发仍存在亟需解决的课题。

(图片来自百度)

硫化物全固态电池在完全充放电方面,也已经具有了与电解液电池同等水平的耐用性(Maxell开发出一种“长寿命” 的小型硫化物全固态电池,其为纽扣式全固态电池,可使用10年以上)。另外,考虑到硫化物全固态电池具有较高的耐热性,因此实际使用时的耐用性将超过电解液电池。

硫化物固态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的增长超出了预期。目前的制造方法是数十小时的机械化学处理(大规模进行时会消耗大量电力)之后进行结晶化,其成本很高,但是据称,目前正在探讨低成本的湿式制造方法。

在进行外包装之前需要一直在惰性气氛下进行制造,由此造成的成本过高也是需解决的课题之一。虽说如此,在日本已经建成了专用生产线。

另外,全固态电池的制造过程不需要进行注液、初期充放电、SEI/CEI形成以及排气等工序,在这些工序上可大幅度节约成本,或许会进行初期充电,但其他工序都可省略。

说到全固态电池,吉野彰先生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写道,Goodenough和Braga研发的氯化物-氧化物复合化合物固体电解质--Li2O-LiCl-BaCl2(BaCl2微量掺杂)(对于Goodenough来说是钠超离子导体(NASICON)之后的固体电解质)不形成锂枝晶这一点非常有趣。

Goodenough教授(图片来自百度)

此外,虽然在氧化物之中,石榴石型电解质和锂磷氧氮(LIPON)薄膜电解质也能抑制锂枝晶的沉积,但是吉野彰先生更关注Li2O-LiCl-BaCl2,因其具有现有材料所不具有的特性,锂离子密度是氧化物电解液的80倍,硫化物的30倍。这关系到电池的高输入/输出特性。

如1990年代的松下电池,硫化物全固态电池的负极侧使用掺入LiI的固体电解质,正极侧使用掺入SiS2的固体电解质。与全固态一次电池相同,掺入LiI的固体电解质会自我修复(当含有少量I2时尤其如此),因此不能防止枝晶的生长,而且需时刻防止发生短路。SiS2会被锂还原成为锂合金,在体积上发生大幅变化,因此也不能防止枝晶的生长。或许正是因为Braga研发的玻璃电解质没有掺入LiI或SiS2这样的物质,所以不会生长锂枝晶。即使是硫化物全固态电解质,如果其上存在空孔或裂缝,枝晶还是会从中长出,但其风险低于电解液。

另一方面,Braga研发的玻璃电解质因正极的锂枝晶析出得到大容量而受到广泛关注。但是,其容量不稳定。负极使用金属锂是正极锂枝晶析出的必要条件,然而由于锂枝晶的利用率很低,无法成为商品。探讨其与插层材料的组合是非常有趣的,只是,其不像硫化物固体电解质那样具有可塑性,难以形成界面。

日本从2018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硫化物全固态电池的研发。初期为了宣传在BEV中搭载了一些硫化物全固态电池,如果经营顺利的话,应该也会搭载在HEV上。

(图片来自百度)

(不利因素1)在硫化物全固态电池中,目前,除非电极的活性物质密度为50vol%(重量比为75wt%)或更低,否则固体电解质层就会变得不连续,无法获得高性能。考虑到电解液电池中,电极的活性物质密度为45-54vol(90wt%),因此其无法进行高能量密度设计。目前来看更适用于要求高功率设计的HEV。

(不利因素2)虽然可以使用高电位正极,但是不确定能否提高能量密度。即使将电池电压从3.6V上升到4.7V(+30%),但若是容量从150mAh/g减少到100mAh/g(-33%)的话也将毫无意义。而高电位的橄榄石虽然容量高,但其活性物质填充密度下降。

(有利因素)虽然全固态电池的电极膜厚度增至100μm,但在原理验证用样品中得到相当于电解液电池7.5倍的输入/输出特性(注1),意味着如果在电解液电池中能够进行2C的快速充电的话,在硫化物全固态电池中就能够进行15C的快速充电,当然批量生产的产品会略逊于此。其非常适合在BEV中使用,但是目前还没有可以对BEV进行15C快速充电的基础设施。

(注1)如果将离子迁移率考虑在内,大阪府立大学的硫化物固体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是电解液的5倍,东京工业大学的硫化物固体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是电解液的7.5倍。

另一方面,15C快速充电会对HEV用电池造成过载,虽然只有几秒钟但会频繁发生。假设此前的电解液的HEV用锂离子电池在SOC=55±25%的情况下使用,对于全固态电池来说SOC=0-100%,则活性物质材料的成本减半。假设此前的电解液的HEV用锂离子电池的电极膜厚为50μm,对于全固态电池来说膜厚为100μm,则制造工艺成本减半。全固态电池用于HEV时具有很大的优势。

不过,不仅仅是硫化物全固态电解质,电解液也出现了能马上投入应用的好产品。

铃木的MHEV上搭载的东芝的SCiB(最初使用Li4Ti5O12/LiMn2O4,代替Li4Ti5O12/Li(Ni,Co,Mn)O2,正极实现高容量化)具有很高的耐用性,但Li4Ti5O12的容量较低,仅为硬碳(预计450mAh/g)的40%左右,阻碍了其大范围的普及。

作为后继高容量材料的TiO2:Nb2O5=1:1的复合氧化物虽然目前仅在水热合成品中表现出良好的特性,但是其在与Li4Ti5O12相同的电位下会具有387mAh/g的容量。该材料的另一个优点是电子传导性很高(还没有看到数据)。虽然Li4Ti5O12只要注入电子就会具有高电子传导性,但是最开始电子注入时的电阻很高。

另外,东芝表示,通过在正极混入氧化物固体电解质,根据电双层效应而非锂离子储存效应,其速率特性得到改善,从而可以通过加大膜厚来提高能量密度,6分钟左右(10C)即可完全充电。但是,现在还没有基础设施能实现这样的快速充电。


(图片来自百度)

根据东芝的宣传资料,全固态电池有望用于纯电动汽车(BEV)(SCiB锂电池搭载在三菱汽车工业的MiEV上,电容量为10.5kWh或16kWh),但也可能用于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XHEV)。在未来收益最高的HEV方面,考虑到成本优势,使用镍氢(已完成设备摊销)和硬碳(近期将开始摊销)的电解液锂离子电池当下还是会优先使用,但全固态电池有可能被用于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

当前,新能源汽车(NEV)在采用信用贷款分期销售的模式下,BEV和PHEV的销售额基本相同,甚至BEV更高,但是比起电池的搭载量大、成本高的BEV(零件数量少,但电池的成本费高得多),PHEV的投资效率更好。伴随着销售量的增加,该差异将更加显著。PHEV的电池搭载量最多也就是10kWh,与之前提到的MiEV差不多,但是续航距离却远超MiEV。其他的BEV,如三菱汽车工业的i-MiEV为16kWh,日产LEAF为24kWh和40kWh等,本田的Honda e为35.5kWh(行驶距离220km),VW的e-GOLF为35.8kWh。

中国于2019年开始转向HEV,但在此之前的政策是比起BEV,更倾向于优先发展PHEV。大型车辆方面转向FCV,但其使用的是FC增程器,而IC增程器属于PHEV范畴。

6分钟左右完全充电的设计相当于10C的快速充电,但是15C的快速充电时容量利用率也很高。在设计不变的情况下,可直接用于HEV。

迎合市场需求进行商品设计更为稳妥。

根据2020年的报道,获得市场青睐的MHEV将进一步减少电池的搭载量(为了提高容量利用率)。目前,东芝发表称,现有产品Li4Ti5O12也将以此为目标。


翻译:东雨琦

审校:李涵、贾陆叶

统稿:李淑珊

燃料电池新技术 | 能够同时发电和蓄电,将太阳能储存为化学能

新型冠状病毒成为脱碳的契机,经济停滞导致温室气体骤减

可应用于新一代镁电池的纳米空间电极材料开发成功!

新一代电池“全固态电池”开发竞争最前线!开发安全高性能的电解质,开拓通向实用化的道路

三星取得突破性进展,韩国的全固态电池开发奋起直追

东芝开拓燃料电池系统的海外市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宝马丰田们都在研究全固态锂离子电池,它的发展现状和商业化前景如何?
【本刊推荐】全固态锂离子电池关键材料研究进展
锂离子电池的掘墓者们:金属-硫电池
[融通高科·聚焦] | 锂电泰斗Goodenough老爷子回顾锂离子电池发展史
全固态电池之路
技术|未来动力电池的前沿技术:固态电池还要多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