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鲁迅为何斥责李四光“专于敛财”,徐志摩介入后为何让事件升级了
userphoto

2023.06.06 黑龙江

关注

1925年,鲁迅和李四光因为一件小事交恶。鲁迅发表文章抨击李四光,斥责他“专于敛财,致学术不精”。李四光请徐志摩代为解释,结果误会非但没能解开,二人从此老死不相往来。

鲁迅一生“骂”过的人真是不计其数,但凡招惹过他的人,落笔之处可谓片甲不留。而他最著名的论战是以一己之力舌战群儒,尤其与梁实秋开展长达8年的论战,真是让人瞠目结舌。

尽管鲁迅对于他所批评的人不留余地,但是对待学生却总是和蔼可亲。所以,鲁迅在学生中的威望很高,不仅是他有着深厚的学识底蕴,还有他对学生的爱护之情。

但是,鲁迅与李四光的骂战却是鲜为人知的。毕竟二人分属不同领域,实际上并没有太大交集,那么鲁迅为何会炮轰李四光呢?

李四光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也是民国时期学贯中西的学术派领军人。所以,在1920年时,李四光收到时任北大校长蔡元培的邀请,出任北大地质系教授和主任。

让人钦佩的是,李四光回国是放弃了国外的高薪聘请,而致力于为祖国科研事业奉献终生。但是,偏偏是这样一位爱国人士却遭到了鲁迅的抨击。

1925年时,在全国物资紧缺的特殊时代,李四光的工资竟然高达500元每个月。要知道,当时普通人一个月的工资最多也才几十块钱。最重要的是,在出任北大教授的同时,李四光还兼任国立京师图书馆的副馆长一职。

这件事让鲁迅内心极度不忿,北大明令规定教授不可兼职,在众多人吃不饱的情况下,却有人能拿着高薪,这让一心追求公平公正的鲁迅十分愤慨,于是直接将“枪口”对准李四光,以一篇《公理的把戏》炮轰他“专于敛财,致学术不精”。

而后,鲁迅在一篇名为《杂论管闲事·做学问·灰色等》的文章中指出:“京师图书馆将要扩张,第一,馆长就必须是学贯中西,世界闻名的学者。据说,这自然只有梁启超先生了,但可惜西学不大贯,所以配上一个北大教授李四光先生做副馆长,凑成一个中外兼通的完人。”

这番话可谓炮火味十足,也让李四光感到十分委屈,因为他其实将大半工资都捐献了出去,用于给图书馆购置新书。但是由于鲁迅和李四光并不熟,所以鲁迅对这个情况并不知情。如今我们看这件事,其实就是一场误会,李四光也深知这点,便找到了徐志摩解释此事。

但是,让李四光没想到的是,徐志摩参与进此事后,反而让矛盾加深了。

在李四光写信向徐志摩解释的同时,陈源(即著名文学家陈西滢)也给徐志摩写了一封信,是代李四光向徐志摩交代下事情的起因。

陈源固然是好心,但是他与鲁迅之间后来更加不睦,甚至海掀起了一场疯狂的骂战,起因则是与陈源当时的女友——著名作家凌叔华有关(这段故事感兴趣在忆柔主页搜索哈),以至于让陈源发出了“我欣赏鲁迅的文章,但我不尊敬鲁迅先生的人格”的言论。

且不说陈源和鲁迅交恶之事,陈源写给徐志摩的信详细地交代了李四光高薪背后的隐情,李四光实际到手薪资是250元,因为另一半用于图书馆建设。徐志摩见事情清晰明了,便将这封信刊登在了《晨报副刊》。

结果反而燃起了鲁迅的斗志,不过,鲁迅在《不是信》的文章中言辞还算温和。

但是,紧接着徐志摩又将李四光的亲笔信刊登了出来,李四光在信中难免有些许对鲁迅的抱怨,竟然就被徐志摩毫不遮掩地曝光了。而李四光写出信之后又后悔了,他觉得国家危难之际,做这些无意义的争执很没必要。

不过,此时说多无益,因为这一切在徐志摩的介入下反而乱了套。徐志摩刊登两封信后,自己也写了《结束闲话,结束废话!》的文章对此事做以评论,并以“带住”两个字做结语。

但是,他难道不了解鲁迅吗?鲁迅岂是轻易善罢甘休之人?

鲁迅果然发表了一篇《我还不能“带”住》的文章,把徐志摩、陈源和李四光都骂了一通。这篇文章言辞犀利,一番话更是振聋发聩。此后,李四光再未回应鲁迅,甚至在公开场合也不再提及鲁迅。

其实,鲁迅之所以对李四光不依不饶绝非胡搅蛮缠,这件事的起因与一个女人有关,她就是被鲁迅以一篇《记念刘和珍君》钉在耻辱柱上的杨荫榆(杨绛的三姑)。

当时,时任女师大校长的杨荫榆因为治学理念不被认同,导致了学生组织发起了反对运动。后来,五卅运动爆发,学生们组织游行支持上海人民的反帝斗争,却遭到了杨荫榆的疯狂镇压,此举也惹恼了鲁迅和钱玄同等人。

杨荫榆带着军警入校,强迫女学生搬出宿舍,甚至打伤了刘和珍、许广平(后来成为鲁迅夫人)等13位学生骨干。后来,学生们在向北洋政府请愿时,刘和珍为此牺牲,而不肯支持学生运动的杨荫榆也被鲁迅骂惨了。

在整件事中,李四光的妻子与杨荫榆相熟,杨荫榆曾想借着李四光的名义重回校园,继续打压学生。所以,李四光也被学生们看作是杨荫榆的爪牙。

这也是为何鲁迅揪着李四光不放的原因。

不过,李四光后来专心于学术研究,并没有继续纠缠此事,也足见他的心胸宽广。其实,整件事谁也没错,这其中存在着太多误会,就像杨荫榆也绝非一无是处一样,她最终也因为在抗日战争中保护当地妇女,而被日军杀害了。

只是依照鲁迅的性格,爱之深,责之切,他总是希望以一己之力唤醒国民,希望这个国家能变得更好。倘若他了解了这其中的误会,也一定会大方地向李四光道歉的。

至于鲁迅与陈源、徐志摩、梁实秋之间的骂战,则真真是出于文人相轻的原因。鲁迅总认为国难当头,不该过于儿女情长,所以他厌恶“新月派”那些沉醉自我世界的狭隘,为此,梁实秋被他痛骂为“走狗”,陈源成为了他笔下的“臭茅厕”,而徐志摩则变成了“流氓”。

这就是鲁迅,嫉恶如仇,敢爱敢恨。至于这件事的千秋功过,不如留待后人评说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鲁迅与李四光论战始末——千秋功过,后人评说
鲁迅曾与李四光互骂,徐志摩充当和事佬,个中缘由却是因为女校长
民国骂战名场面:鲁迅和李四光互撕,徐志摩参战,但收场有点尴尬
鲁迅骂过无数人,骂李四光多少有点勉强
打嘴架只服鲁迅,为句闲话,和李四光都能撕起来,你猜谁赢了?
历史|民国最有名的一次骂战,李四光徐志摩在鲁迅面前败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