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独坐敬亭山

.

孤独是一种美丽    史双元



      独坐敬亭山是李白的名作之一。

      李白喜欢青山,青山也喜欢李白。一个人能够与大自然相互欣赏,除了天生高人,那一定是有过很多的人生经历。写这首诗的时候,李白已经是历尽风霜,荣华也见过,富贵也见过,福也享过,牢也坐过。这是李白最后一次来到安徽宣城。繁华已经落尽,荣耀都成往事,百年已过半,千金亦散尽,再没有昔日友朋如云的热闹,也没有舞剑论诗的酣畅了,人生回归起点,追求趋向天真。登上敬亭山,诗人独坐,远眺,与敬亭山对视,仰天击掌,李白与天命和解了。

      读这首诗,你会感觉到,李白安静了许多,绚烂而归于平淡,不再有拔剑斫地、仰天大笑的豪迈,也不再有“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的嘚瑟,更没有了传说中令宦官高力士脱靴磨墨的颐指气使,他独自与敬亭山相互欣赏。

      这首诗表面上是写独游敬亭山的情趣,深层含意则是表达诗人生命历程中旷世的孤独感,和生命低潮期对自然的皈依。诗人赋予山水景物以生命,将敬亭山拟人化地呈现: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看似写眼前之景,其实,把伤心之感写尽了:鸟儿高飞,直至不见踪影,我目送鸟儿到天尽头,鸟儿却情无反顾;孤云游荡,我们都是世界边缘的“有闲者”,但白云却不愿意与我一起“云游”,一切都在离我而去。安史之乱时,诗人因为追随永王李璘起兵,本意是为国平叛,但不幸站错了队,跟错了人,永王兵败以后,李白也因罪坐牢,直到乾元二年(759年),朝廷因关中大旱,宣布大赦天下,李白才获得自由。这期间,诗人一定深深地体会到了命运之跌宕,人情之冷暖,对人世,对江湖,对社交圈子都感觉很不好,诗人觉得世间万物都在厌弃诗人,所以有鸟飞云走的“背离”感。“尽”、“闲”两个字,写“人”“物”关系逐步疏离的过程,也写了诗人逐步安静的心态。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这两句进一步烘托出诗人心灵的孤独和寂寞,勾画出诗人“独坐”出神的形象。诗人久久地凝望着灵感相通的敬亭山,觉得敬亭山也正含情脉脉地看着自己。他们之间不必说什么话,已达到了感情上的交流。“相看”的“相”字有深意,山与人是互动的,不仅仅是我在看山,山也在看我。

      世事变幻是世界的常态,用不着惊讶和伤感,鸟和云虽离我而去,但世界也有不离不弃者,眼前就有敬亭山与诗人相守相望,相得于世界的空白处。前两句是以“动”衬“静”,这两句则是以“静”制“动”,由“动”回归“大静”。这种守“静”,就是不再看重自己在“同学”中的排名,也不在意自己还是不是大V,摆脱功名利禄之心,远离浮躁与喧嚣的动感世界,回归平静的内心。

      这首诗里的“厌”字,繁体字写作“厭”,左上角是“厂”(hǎn),字形像山崖,余下的部分是“猒” (yàn)。把“猒”分拆一下,左上角是“口”,左下角是“肉” (古代经常写作“月”),右边是“犬”,表示狗吃饱了肉,非常满足。 《论语·述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学而不厌”,就是不断学习,永不满足。当然,有时候,吃得太饱倒了胃口就厌倦了,所以后来引申出“讨厌”的意思。

      这首诗里李白与青山的感情不仅仅是相互不讨厌,李白表达的感情是“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是人与青山高度契合,是两情相悦,看也看不厌(够,足)。我们日常生活中都有不如意和孤独的时刻,我们可以读一读李白这首诗,想一想李白曾遭遇的挫折和巨大压力,以及他如何以坚强的意志和坦然的心态度过人生的苦难期,失意的低谷一样可以变为精神的巅峰。

夜光杯2021.12.22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诗歌《独坐敬亭山》教案设计
唐诗来了|李白《独坐敬亭山》: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李白诗赏析:独坐敬亭山
是否,这才是李白最孤独的一首诗?
古典诗文名篇诗意赏析-独坐敬亭山
《独坐敬亭山》唐·李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