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寻愁觅恨非无故 ...作者:陈占彪

.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陈占彪 日期:2023-07-23

陈占彪

      《红楼梦》是一个悲剧,因为金陵十二钗的不幸结局明摆在那儿。但是我们做一个假设,假设元春没有病死,迎春没有受折磨,探春没有远嫁,惜春没有出家,黛玉没有夭折,贾府没有被查抄,《红楼梦》就不是一部悲剧了吗?

如果那样的话,这群少男少女还可以成日在园子里作诗猜谜、嬉戏玩乐,可是,当他们二三十岁、四五十岁甚至七八十岁时,也这样生活?问题就在这儿。

“据你的心里,要这些姐妹都在家里陪到你老了,都不要为终身的事吗?”这是宝钗反问宝玉的话。显然,这样的生活固然美好,但不能长久。

现在,我们只要站在宝玉的立场上,设身处地地考虑这个问题。当初他们在园子里无忧无虑地生活,组建文学社、放风筝、吃美食,是何等热闹,这是一种洋溢着青春气息的热闹,他又是最喜欢热闹的。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姐妹们陆续离开大观园、离开了他,“盛席华筵终散场”,他成了孤家寡人。这是他一直担心的,也是他不得不面对的现实。这时,他能心安理得地接受这样的结局吗?我们能接受吗?这便是《红楼梦》的悲剧。

《红楼梦》是青春的赞歌,也是青春的悲歌。其悲剧性就在于这群少男少女不得不“长大成人”。摧毁大观园这个“世外桃源”的既有显而易见的外部因素,也有隐而不彰的时间的力量,时间使这种美好生活无法存续。因此,它不光是《红楼梦》的悲剧,也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悲剧。它不是特指的,而是普遍的。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间的流逝是单向度的、不可逆的,我们目前还没有逆转时间的可能性。“奔流到海不复回”,无论多么坚固的东西,都将被时间之流冲毁。

“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美人迟暮,英雄易老。白先勇说,他无法想象贾宝玉和林黛玉将来有一大群孩子。论理两人情投意合,喜结良缘、儿孙满堂不是一件称心如意的好事吗?可是,他(包括我们)为什么无法容忍这种情形的发生?因为我们和宝玉一样,多么希望时间停滞、人生“冻龄”,大观园里的伙伴们吟诗作画、钓鱼赏花,永不分离。我们拒绝看到岁月一刀一刀“砍”在她们身上,将大观园的女儿们“砍”成有鱼尾纹的母亲、满头华发的婆婆。可是,谁也不能阻止这种事情发生。

人家说宝玉是“无故寻愁觅恨”。他住大别墅,锦衣玉食,仆人一大把,还唉声叹气什么呢?他那说不清、道不明的“愁”与“恨”,恐怕是对时间流逝的恐惧、对美好不能长久的忧虑。

宝玉在为迎春的不幸而感到悲伤时对黛玉说:“还记得咱们初结'海棠社’的时候,大家吟诗做东道,那时候何等热闹。如今宝姐姐家去了,连香菱也不能过来,二姐姐又出了门子了,几个知心知意的人都不在一处,弄得这样光景。我原打算去告诉老太太接二姐姐回来,谁知太太不依,倒说我呆、混说,我又不敢言语。这不多几时,你瞧瞧,园中光景,已经大变了。若再过几年,又不知怎么样了。”从这些话里可以看出他的忧虑愁闷之所在。

正如王夫人所说:“大凡做了女孩儿,终久是要出门子的,嫁到人家去。”随着大观园女子的成长,迎春、探春、宝琴、邢岫烟、史湘云陆续出嫁,宝玉那与大观园里的姐妹们长期厮守、岁月静好的好梦无法继续,大观园也就光景大变。宝玉无法接受这样的现实,我们也无法接受这样的现实。我们且看女孩子一个个离开大观园带给宝玉的悲伤和无奈。



第一个“离开”大观园的是林黛玉。当然,这并不是真的,这只是紫鹃考验宝玉对黛玉的情感时所编的谎话。

不过,宝玉的确从紫娟那儿真切地感受到时间的冲击。当宝玉看紫娟衣着单薄地坐在回廊风口上做针黹时,担心紫鹃着凉,在紫娟身上“摸了一摸”。紫娟却说了这么一句话:“从此咱们只可说话,别动手动脚的。一年大二年小的,叫人看着不尊重。”这些话对宝玉的打击太大了。宝玉的心里像被忽然浇了一盆冷水,“一时魂魄失守,心无所知,随便坐在一块山石上出神,不觉滴下泪来。直呆了五六顿饭工夫,千思万想,总不知如何是可”。是紫娟提醒了他,从现在开始,你和这些女孩子应当保持距离,再不能像以前那样无拘无束地打闹玩笑。

宝玉和其他人不同的是,他的年龄在增长,心智和情感却是停滞发展的。从这个层面来看,“宝二爷”其实就是“傻大姐”。紫娟没有意识到,这些女孩对宝玉有多重要。她甚至更进一步刺激他说,林家亲戚明年就要将黛玉接回苏州去,以此试探和考验宝玉对黛玉的感情。听了这话之后,宝玉犹如五雷轰顶,两眼发直、口流津液、不省人事,宝玉的奶妈、有经验的李嬷嬷赶快掐其人中,却毫无作用,只得绝望地喊叫:“这可不中用了!我白操了一世心了!”

究竟是什么要了宝玉的半条命?从这件事可以看得比较清楚,那就是将来大观园这个“群”终究是要解散的,姐姐、妹妹们不久就要各奔东西。



真正第一个搬出大观园的是薛宝钗,那是在抄检大观园之后的事。抄检大观园时,一批丫鬟和戏子被赶走了。大观园一下子冷静了许多,宝玉“见门外的一条翠樾埭上也半日无人来往,不似当日各处房中丫鬟不约而来者络绎不绝”。

特别是宝钗搬出了园子,凤姐说她可能是为了避嫌。王夫人听了这话,就叫人把宝钗叫来,给她解释,并再三要求她搬进来住。宝钗否认是因抄检大观园而搬出园子的,她说一来是她母亲身体不好,需要照顾,二来是她哥哥眼下就要结婚,得帮忙料理各种杂事。倒是有一件事让她担心——为她方便出入的角门,因没人盘查而生出什么事来。她接着说:“而且我进园里来睡,原不是什么大事,因前几年年纪皆小,且家里没事,有在外头的,不如进来姊妹相共,或作针线,或玩笑,皆比在外头闷坐着好,如今彼此都大了,也彼此皆有事。”现在“彼此都大了”,不比以前小的时候,可以住在园子里,这才是她搬出大观园的一个重要原因。

紧随宝钗“退群”的是迎春。迎春出嫁、薛蟠娶亲的时候,宝玉正在生病,被隔离在大观园不能出门,虽然贾母的隔离令“把他拘约的火星乱迸,那里忍耐得住”,但他也没有办法。于是,迎春就这样被作者匆忙而草率地嫁出去了。

不久,迎春归省,哭诉了她在婆家所受到的家庭暴力。宝玉想到他这个懦弱而实诚的二姐受到孙绍祖的折磨和摧残,伤心郁闷不已,一连两天都睡不着觉。一大早,宝玉对母亲王夫人说,要把二姐姐接回来,“一块儿吃,一块儿顽,省得受孙家那混帐行子的气”。可王夫人说,“大凡做了女孩儿,终久是要出门子的”,而且是看自己的命运,“碰得好就好,碰得不好也就没法儿”。王夫人后来又将宝玉说的这些话转述给了贾政,竟然把他老子逗乐了。贾政,一个多么严肃的父亲啊,居然被惹笑了。

“憋着一肚子闷气无处可泄”的宝玉对黛玉道:“前儿二姐姐回来的样子和那些话,你也都听见看见了。我想人到了大的时候,为什么要嫁?嫁出去受人家这般苦楚!”迎春的悲剧是遇人不淑而香消玉殒。但如果迎春嫁的不是孙绍祖,而是一个“暖男”,而且有了一个幸福的小家庭,宝玉难道就称心如意了?显然不是。宝玉提了两个问题,后一个是为什么“嫁出去受人家这般苦楚”,前一个是“为什么要嫁”,也就是说,他的伤心有两个方面,一是痛心于二姐的不幸,二是惋惜于二姐的出阁。而这“为什么要嫁”正是让他父亲忍俊不禁的原因,也正体现了处于“真空环境”里的宝玉的纯真无邪。

对宝玉来说,迎春的悲剧不只是她的遇人不淑,还在于她出嫁这件事情本身,因为大观园的姐妹中又少了一人。探春出嫁,对宝玉来说也是如此。探春的悲剧不只是抛亲别家、远嫁海疆,“千里东风一梦遥”,更在于她的不得不出嫁。探春是贾家姐妹中最后一个出嫁的。这时候,林姑娘已去世,惜春吃斋念佛,宝玉和宝钗已经结婚。

当宝玉听到探春出嫁的消息,啊呀一声,便“哭倒在炕上”。宝钗和袭人问他这又是怎么了,他这样说:“这日子过不得了!我姊妹们都一个一个的散了!”宝玉长久以来所担心的事,已经变成了不得不接受的现实。他为之悲叹、为之伤心。



      大观园里的生活固然自在和快乐,但这种状态是短暂的,永恒的时间就这样不断地摧毁着这份自在和快乐。

      《红楼梦》是一部青春小说,青春又是一个人的黄金时期。曹雪芹的神来之笔构筑了一个美好的青春世界,同时也摧毁了这个美好的青春世界。《红楼梦》是一部公认的悲剧,这一悲剧就是青春的毁灭,造成青春的毁灭的,不只是我们常说的社会因素,还有那无法抗拒的时间因素。

      每个人都有着和宝玉一样美好的青春,但是我们对成长的渴望、对未来的期待,使我们往往感受不到青春消逝的痛苦,甚至感受不到青春正在悄悄消逝,感受不到这种时间的悲剧。

      感受不到便没有痛苦,这难道不好吗?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寇秀兰专栏_
蒋勋说红楼:主题是青春和孤独 黛玉像老庄宝钗像儒家
读者们为什么会对《红楼梦》的结局倍感难过惋惜?
林黛玉为何讨厌李商隐?
★《红楼梦》阅读150分竞赛题
试析《红楼梦》的叙事艺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