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平正和雅 大统斯垂 *** 张盈袖

北京晚报 | 2024年01月04日

  张盈袖

  苏轼《论书》中说:“书法备于正书,溢而为行草;未能正书,而能行草,犹未尝庄语,而辄放言,无是道也。”先有篆、隶、楷的“详而静”,才会有行、草的“简而动”。新年伊始,学书法从“正”开始,不只追本溯源,更是学习“正书”所表露出来的和谐意韵和规范稳定之美。

  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精粹,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绚丽的奇葩。书法艺术之所以绵延三千年而愈益繁盛,即是正体书法的实用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结合而决定的。

  正体是相对于“草体”或“俗体”而言的,从事汉字学、古汉字学和古典文献学(先秦秦汉部分)的教学和研究工作的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教授裘锡圭先生认为:“所谓正体就是在比较郑重的场合使用的正规字体”,这代表了当代学术界的共识。狭义的正体是指周秦汉晋至唐书体演进发展传承的正规典范式样,包括西周金文、秦小篆、东汉成熟的隶书、魏晋至唐的规范楷书。

  西周金文,以王室作器为典范,是王者之风,是化及天下的楷模。例如恭王时期的《休盘》,是大篆书法中典型的“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风格类型。秦朝小篆,以《琅琊刻石》、秦权诏铭书法最为典型。后世多出于崇古心态,用于碑额、书画引首等处。汉代隶书,以《礼器碑》、《曹全碑》等最为典型。在东汉时期就普遍应用于碑刻,故又将其称为铭石书。三国两晋时期楷书逐渐成熟,因其可以完全满足实际应用,故书体不再演进发展。楷书的应用最为广泛,至今仍为最实用的书体。

  正体的范畴

  篆书“婉而通”

  西周早中期,美化字形的意图与装饰手法被周人普遍认同并加以推广,用来改造一般的金文字形,使之更加整齐美观,最终发展成为汉字历史上第一种规范化的正体——大篆。秦始皇统一天下,实行“书同文”政策,命李斯作《仓颉篇》,赵高作《爰历篇》,胡毋敬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

  “篆”,《说文解字》释为“引书”,专指篆体的线条特点和笔法,其特点为线条的左右对称、排列组合的等曲等距等长、书写的粗细匀一等。孙过庭《书谱》概括篆书用笔之美在于“婉而通”。婉,圆曲。为篆体的基本笔势,包括转曲、圜曲等具体的变化;通,气息贯通。在运笔上是流畅,在美感上是气贯,从一笔到全字、全篇,书写时要有一个基本的速度和力度,“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

  隶书“绝有力”

  在汉字发展史上,隶书作为古今文字演变、交替的重要环节,历来为学者瞩目。裘锡圭先生认为:“一般把隶书分成古隶和八分两个阶段。八分指的是结体方整,笔画有明显的波势和挑法的隶书,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汉隶。八分形成以前的隶书就是古隶”。古隶源于战国时期秦国日常实用的手写体,它用若干抽象的点画部件代替了篆书中图案化的部分,重新改写了整个文字体系。这种书写性简化的动力来自简率快速的书写过程,同时原始的草书即由此孕育产生了。汉代盛行“善史书”,章帝朝上谷人王次仲“饰隶为八分”,将隶书正体化。清代刘熙载《艺概·书概》:“篆取力弇气长,隶取势险节短,盖运笔与奋笔之辨也”。奋,《尔雅》释为“绝有力”,引申为“发扬”、“振作”。奋笔指用笔的节奏分明,短促有力,起落振作,势如斩斫。和篆法的“中含内敛”相比,书写隶书既要有方折体势的“势险”,又要有短促用笔的“节短”。

  楷书“稳而健”

  楷书是汉字的主要书体之一,属于今文字体系,是在汉代八分隶书的字形基础上衍变出来的新型字体。三国两晋楷书发展演变的过程,也是楷书书体逐渐成熟和正体化的过程。楷书书体成熟以后,汉字不再演进,后世只是在书法风格上的变化。北魏时期出现的魏碑体,斜画紧结,方劲雄峻。唐代是楷书发展的高峰期,名家楷模辈出。至清代,以北碑为尚,形成碑派书法。楷书有榜书、中楷及小楷之分。其书写标准在于“大字难于结密而无间,小字难于宽绰而有余”。

  正体的应用

  文书官样

  清代苏惇元《论书浅语》曰:“书者,小技也,然为六艺之一。古之小学教焉,乃有用之技,人生不可缺也。上而制、诰、谕、敕,中而表、奏、笺、启、试卷、碑版,下而牒移、文案、契券、帐籍,皆所必须。精于八法者固佳,否则亦宜走笔顺利、清晰整齐。”国家的正常运转需要统一规范文字书写,正体书法及标准书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书法发展中出现与官方实用相适应的官楷字样,唐代称为干禄书,宋代称为院体,明代称为中书体,清代称为馆阁体。

  历代朝廷对文书缮写都有严格规定,书写规范且字迹工整。如汉代的简册按不同的书写内容有一定的长度规定。皇帝诏书长1尺1寸。官文书所用简长2尺,称之为“檄”。《尉律》中明确规定:“书或不正,辄举劾之”。后世历朝对官文、文书的格式、书写等要求更为细致、严格。

  字书、字样

  在古代,文字规范与书体规范往往被视为一事,正字牵连正体,正体必求善书。历代所立的石经、颁布的字书兼有标准字形结构、正体字样和临习范本三重功能。

  见于著录最早的字书为《史籀篇》,约成书于春秋战国之交,已佚。它是历史上第一次系统的文字整理与规范,使文字教育和书写训练有了固定范本。秦始皇“书同文字”,编纂写定《仓颉篇》《爰历篇》《博学篇》三篇字书,作为小学文字教育和书写训练的标准范本,借以推行小篆。汉熹平四年,灵帝派蔡邕正定六经文字,隶书一体并刊刻于碑,立于太学门外,以资正学。唐代开启“字样学”,有颜元孙的《干禄字书》、唐玄度的《九经字样》等。后世字书形式、种类繁多,尤其清代,达到顶峰。如《康熙字典》,它是我国古代字书的集大成者,共收录了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字。此文字巨典自成书起,影响巨大,流行极广。

  正体书法是实用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结合,它使中国书法艺术绵延三千年而愈益繁盛。它既有大、小篆所代表的正体早熟与审美自觉,又有其后隶、楷书体的稳定发展与繁复式样,更有书家个性化的多彩韵味与内涵。它是“阐《典》《坟》之大猷,成国家之盛业者”,承载着几千年来的中华文脉,传递着中国人的文化精神。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关于“敬体书”与“便体书”
汉字为何是方块字?
龚鹏程|颜真卿问正
中国汉字书写体的演变过程
书法专题讲座
书法的哲学思考(上))——哲学是书法的灵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