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刘禹锡《酬淮南牛相公述旧见贻》

 

 

牛僧孺《席上赠刘梦得》

 

粉署为郎四十春,今来名辈更无人。

休论世上升沉事,且斗樽前见在身。

珠玉会应成咳唾,山川犹觉露精神。

莫嫌恃酒轻言语,曾把文章谒后尘。

 

刘禹锡《酬淮南牛相公述旧见贻》

 

少年曾忝汉庭臣,晚岁空馀老病身。

初见相如成赋日,寻为丞相扫门人。

追思往事咨嗟久,喜奉清光笑语频。

犹有登朝旧冠剑,待公三入拂埃尘。

 

牛僧孺,“牛李党争”中牛党的魁首。他和李德裕斗了几十年,据说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但是一胜利就挂了。而失败者李德裕,却又成功地比他多活了两年。So,斗来斗去有啥意思呢?

牛僧孺留下来的诗只有四首,其中三首是与白居易、刘禹锡的唱和之作。从刘禹锡的集中,却能找到很多首唱和牛僧孺的诗。这说明牛相国曾写过不少诗但都搞丢了,也说明牛相国跟刘禹锡的关系是不错的。

其实两人是有过长达三十年的隔阂的,正是通过这一唱一和的两首诗,牛僧孺和刘禹锡消除了芥蒂。

牛僧孺26岁那年进京赶考,进士及第。而三十出头的刘禹锡,却已是政坛的明星人物。牛僧孺带着自己的诗文和激动的心情去拜谒刘禹锡,刘禹锡想必是带着明星的派头和提携后进的美意见了牛僧孺。但是刘禹锡没有预见到未来几十年自己的厄运和牛僧孺的风光。于是,刘禹锡不仅仅是面带微笑地看了牛僧孺的文章,而且挥起大笔,把文章改了个满脸花,并没有觉得这么做会让面前这个毛头小子有些尴尬。

不久以后,永贞革新失败,刘禹锡开始了他一路低迷沉舟侧畔千帆过的人生。而牛僧孺粉署为郎四十春,一路狂涨大牛股。四十春其实应该是三十春,因为两人再次相见时,刘禹锡是汝州刺史,牛僧孺是淮南节度使享受宰相待遇,差不多刚好过去了三十年。

按说刘禹锡此时已经探底回升了,但州官面对宰相,仍然是相当渺小的感觉。酒席上,牛僧孺赠诗一首,刘禹锡一读,恍然大明白,原来牛相国还对改文章这件事耿耿于怀!

相国虽然牛,诗写得却很谦虚,只是提到当年拿着文章干谒大明星,望尘莫及的感觉。可是,相国大人只要没忘这事,难道还不够你喝一壶的?刘禹锡这回可没糊涂,要是这个都不明白,几十年的罪就算白遭了。他连忙和诗一首,把牛大人上下前后左右拍了个遍,表白自己心服口服里里外外都服,以后全仰仗相国提携。

两首诗,看上去是两人畅叙旧情,互相点赞,实际上是刘禹锡给牛僧孺大大地赔了个不是。牛僧孺看到这个,心里的疙瘩才算是解开了。从此,俩老头又在一起愉快地玩耍了。

身为一枚老编辑,几十年来改稿无数……写到这里,我好像也明白了什么。哪天我一定找一块空旷之地,站在那里作一个大大的罗圈儿揖,感谢四面八方的不杀之恩。

20170808

 

 

李德裕《长安秋夜》

内宫传诏问戎机,载笔金銮夜始归。

万户千门皆寂寂,月中清露点朝衣。

 

李德裕《登崖州城作》

独上高楼望帝京,鸟飞犹是半年程。

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

 

说完牛僧孺,就得说说李德裕,谁让他们“牛李党争”了几十年呢。

选的这两首诗,一首写于李德裕人生的巅峰,另一首作于他人生的,不是低谷,是最后的“悬崖”边上。

《长安秋夜》说的是李德裕高居宰相之位,在金銮殿与皇上商讨军机大事直到深夜。从宫里出来时,整个长安城都睡着了,只有他走在寂静的街道上。明里的意思,是说他夙夜在公,搞得很辛苦;暗里透出来的,却是独获恩荣的得意。

不是随便熬个夜加个班就能叫夙夜在公,有内宫传诏吗?能进金銮殿吗?有官服穿吗?除了咱爷们儿,还有谁?

崖州是李德裕人生的最后一站。他被贬到这里后,没多久就病逝了。《登崖州城作》表达出了比较复杂的情绪,既有悲凉与无奈之意,也有忠君恋阙之情,还有一点随遇而安、听天由命的达观。或许他心里还在坚信,这一次的被贬就像之前的多少次挫折一样,仍然挡不住他的东山再起?

既言朋党,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无论牛僧孺还是李德裕,背后都有着大批的支持者,这也是他们在最坏的境遇中都不会绝望的原因。李德裕爱才,提拔了很多寒门士子,在他被贬崖州后,有人作诗曰:“八百孤寒齐下泪,一时南望李崖州。”

虽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但总体上也是无意义的争斗。唐后期的朋党之争,实际上是宦官专权下的朋党之争。牛、李二人,虽然都当到了宰相,但是都达不到“权焰熏天”“一手遮天”的程度。他俩你当宰相我跑路,我杀回来你被贬,但是谁也弄不死谁。真正彻底的权斗,是不会这样讲究体育精神的,是很可以把人搞死的。

牛、李二人,说到底还是读书人,虽然在斗争中成为领袖,但既非大仁大贤,也非大奸大雄。拿他们的诗来跟“奸雄”曹操的诗比较一下就能看出差距了。魏武挥鞭横槊,意欲扫清宇内,诗中尽显大感慨,大气魄,哪里会找得到那些小心思、弯弯绕。

20170811

 

 

李宣远《并州路》

 

秋日并州路,黄榆落故关。

孤城吹角罢,数骑射雕还。

帐幕遥临水,牛羊自下山。

征人正垂泪,烽火起云间。

 

李宣远生卒年不可考,只知道他在贞元年间登进士第。也就是说,他大概是和韩愈、柳宗元、刘禹锡、白居易、元稹等是一个时代的。

《全唐诗》只录了李宣远两首诗作,还都是版权存疑的。这首《并州路》一说为杨达所作,题为《塞下曲》。看来李宣远在现实中混得挺一般,但是这首诗却得到了比较高的评价。

一般的评价都比较简单,有说它“整峭”的,有说它“雄伟”的,还有说它悲凉、惨淡的。唯有王夫之在他的《唐诗评选》中说:“眉宇清安,有生人之色。此种诗迨元和以降始复有之,自大历之末为十才子,破裂已尽,相对皆如梦寐。秉烛夜阑,其功不小也。”

船山先生认为这首诗清明、切实,一反“大历十才子”那种思绪混乱、不切实际、东一句西一句的搞法。看来,他对“大历十才子”意见不小。在王夫之的诗评中,多次出现“清安”这个词。他评郭震《塞上》一诗,称“除‘死生随玉剑’一语诞而不浃,其余皆清安顺适。”“清安”大概就是清晰自然、合情合理的意思了。在郭震这首诗中“死生随玉剑”是唯一有点煽情的一句,但他见不得这个。

这首诗确实是清晰、写实。秋天、落叶、边城、胡地、日暮、牛羊,萧瑟荒凉一气直下,到了意绪的最低点,征人思乡垂泪时,却有一道狼烟冲天而起。说这首诗雄伟或惨淡,其实都未必。见了烽火,勇士拔剑,懦夫丧胆,雄伟或惨淡,因人而异。诗只是把这些景象摆出来而已,该有什么反应,个人看着办。

关于这首诗的“清安”到底与“大历十才子”的“梦寐”有多大差距,我没啥心得。倒是有一种情况,我觉得初唐绝少有,盛唐偶尔有,越往后越多,这就是这首诗里的“征人正垂泪”。初唐,只有“死生随玉剑,辛苦向金微”这样的坚强,和“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这样的豪迈。盛唐,除了岑参的“双袖龙钟泪不干”,恐怕也没谁哭鼻子抹泪了,更多的是“闻道辽西无斗战,时时醉向酒家眠”“暮云空碛时驱马,秋日平原好射雕”“独负山西勇,谁当塞下名”“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等等等等的豪壮之语。到了中唐以后呢,即便像“不见年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风”这种不知道谁在哭的,以及像“一夜征人尽望乡”这样蓝瘦香菇但可能没哭出来的都不算,还是能找出像“征人正垂泪”这样的诗句,比如与李宣远同时代的令狐楚,两首《塞下曲》全带着泪:“把得家书泪似珠”“征人南望泪沾衣”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哭着哭着,就到了宋朝。大唐去哪了?

 

 

 

王播《题木兰院》

 

三十年前此院游,木兰花发院新修。

如今再到经行处,树老无花僧白头。

上堂已了各西东,惭愧闍黎饭后钟。

三十年来尘扑面,如今始得碧纱笼。

 

王播是个苦出身,年轻时家里穷,经常跑到附近的扬州惠照寺里那个种着木兰的院子中,蹭寺里的斋饭吃。王播的父亲王恕做过扬州仓曹参军,按说家里不会穷到没饭吃的地步呀。那要么王播的父亲是个大大的清官,要么就是他父亲过早去世了,导致家道中落。

本来庙里开饭前先敲钟。王播掌握了这个门道,一听到钟声就赶到庙里蹭饭。时间长了,管事僧就烦了。怎么这小子总来呀!同时管事僧也掌握了王播的门道,于是就把庙里的“饭前钟”改成了饭后钟。这样一来,当王播听到钟声,兴冲冲地跑到木兰院时,发现大家都已经吃完饭了。这是不受待见了呀。脑回路偏长的王播这时才发现情况有变,于是含恨而去并且发愤读书,终于一举登第。

一晃三十年过去了,王播再次回到扬州。这时他早就不是那个到处蹭饭吃的穷书生了,而是身为淮南节度使坐镇扬州,享受宰相待遇。重游木兰院,他不惊奇但是感慨地发现,院子里的木兰树都老了,和尚就更老了。同时他又惊奇而更感慨地发现,当年他题诗的那块墙,这时已被僧人用碧纱精心地罩起来了。于是在强烈感慨之下,王播写下了这两首诗。

只是瞎猜,这个故事应该还有更复杂的情节。庙里能有王播的题诗,没准一开始,王播的父亲还在,庙里是欢迎王播前来吃饭并且题诗的。后来……总之世态炎凉,王播很是经历过一番。

官场上的寒暑春秋,王播的感受就更深了。一开始,王播以刚正不阿、清廉能干著称。可是当他一步步升到高位,介入最高层的权斗之后,却性情大变,不仅依附宦官、贿赂近臣,而且横征暴敛盘剥百姓。总之是腐败了。

再来读这两首诗。“饭后钟”和“碧纱笼”已经成了诗坛上的典故和段子,用来讽刺那些前倨后恭的势利眼。我觉得吧,这诗要是说别人的故事,一点毛病没有;但是说自己的事,王播这耿耿于怀念念不忘的劲儿,多少显得有点不够豁达和宽厚。

20170818

 

 

 

 

 

 

克里斯蒂小说里的中国元素

20170808

 

罗杰·艾克罗伊德谋杀案》是阿加莎·克里斯蒂侦探小说中很特别的一本,如果要评克里斯蒂Top10甚至Top5,这本小说也应有一席之地。

小说第十六章叫“打麻将”,说这种简单的娱乐在那个村里非常流行。没有想到上世纪二十年代(小说出版于一九二六年)英国乡村已经流行麻将了。《钱锺书手稿集·外文笔记》中记了三本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小说,《罗杰·艾克罗伊德谋杀案》为其一(另两本是《波洛探案集》和《悬崖山庄奇案》)。我没有这套大书,请张治兄帮我拍了笔记照片传给我。《罗杰》这本只记了四行,主要就是这一章的麻将术语:washing the tilesbuild wallchowcheepungunpungdiscardgo MahJong……钱先生有几个中文批注,如“攞牌”“吃”“碰”“和”等。小说中有这样的句子:“‘洗牌’,上校开玩笑似地说,‘是的,叫洗牌,我们在上海俱乐部里就是这么说的。’”我读的是中译本(张江云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10月),估计“洗牌”就是washing the tiles最好玩的是一个人说“恰”,另一个逗趣说:“现在正确说法是‘吃’,不是‘恰’。”最后还是上校定夺:“在上海俱乐部,他们都说‘恰’。”大概就是钱先生记下的chowchee一组词。英国乡村流行的麻将术语还是上海话版。其实这位上校一生从没到过上海,最远只到过印度。

克里斯蒂还有一本《魔手》(叶刚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10月),写于上世纪四十年代初,主人公有一张“总是伴我左右、我最喜欢的”中国画照片,画面是一位长者坐在树下用缠在手指头和脚趾头上的线绳玩挑棚子的游戏:“这是那次中国画展中的作品,我对它很着迷。我来给你介绍一下,此画叫做‘老夫聊发少年狂’。”我想不起这是哪张画(望高明赐教)。这也是作者阿加莎·克里斯蒂本人很喜欢的画,在《阿加莎·克里斯蒂自传》(王霖译,新星出版社,20175月)里提到过:“画的名字叫《老叟闲趣》,这幅画我一直记忆犹新。”

20170815

 

 

克里斯蒂书名里的童谣

20170815

 

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侦探小说,有一部分书名中含有“谋杀”“死亡”“尸体”,很直白,如《罗杰·艾克罗伊德谋杀案》《幽巷谋杀案》《尼罗河上的惨案》《死亡约会》《藏书室里的尸体》等。另有一部分,原书名初看不明就里,譬如《一,二,扣住鞋》(One, Two, Buckle My Shoe)、《五只小猪》(Five Little Pigs)、《嘀哒,嘀哒,当》(HickoryDickory Dock)等,中译本只得改为一目了然的《牙医谋杀案》《啤酒谋杀案》《山核桃大街谋杀案》。

当然,阅读以后,或者像马普尔小姐在《黑麦奇案》中对一个警督说的:“如果有谁是听着鹅妈妈的故事长大的——那可真是意味深长了”,就会发现这些奇怪的书名都是出自英国的童谣。克里斯蒂特别喜欢用童谣作为书名、设计情节,这本《黑麦奇案》(A Pocket Full of Rye,书名直译为“满满一袋黑麦”)就是根据童谣来设计整个谋杀案的情节:“随随便便唱支歌,拿来黑麦粉一小锅,/……/瞧!这就是国王的美味佳肴。/国王在账房数钱忙,/王后在客厅吃喝畅,/女仆晾衣在庭院,/转眼小鸟飞来咬去她的鼻子尖。”于是小说中雷克斯死在办公室,口袋里放着黑麦,他的太太在客厅里吃东西时被毒死,女仆在庭院晾衣服被勒死,一个衣服夹子夹在她的鼻子上。谋杀者完全按童谣来完成谋杀,而马普尔小姐也正是依据童谣来破案。还有那本著名的《无人生还》(And Then There Were None,书名直译为“然后一个不剩”),也同样是根据童谣《十个小士兵》来设计谋杀程序的,杀人犯最后留下自供称:“有一首关于十个小士兵的歌谣,自童年起就一直让我着迷。我两岁时就被它迷住了。童谣里提到的小士兵越来越少,有一种在劫难逃的宿命感。”

为了凑合歌谣,有时情节难免牵强,雷蒙德·钱德勒最不满克里斯蒂的这种“谜语式”的情节设计:“为了凑足错综复杂的情节,你捏造线索,编排时机,玩弄巧合,对于本来至多存在百分之五十可能性的地方,却臆断为必然……”

 

 

 

 

汪涌豪:巢云诗钞之十一

 

拜瞻格里格故居博物馆

 

  空将旧时雨,裛妆洗秋眸。

  芜尽云槎渺,鸟绝层岚收。

  屏山妖作剧,林深风精愁。

  竭思为绳祖,残情付甿讴。

  有客结乡思,百叠上眉头。

顾怀重茵处,歌板落绮楼。

 

格里格有“北欧肖邦”之称。他善于借鉴欧洲浪漫主义传统,并调动挪威的历史文化与民间音乐,故所作乡土气息浓厚。他为易卜生诗剧《彼尔·金特》写的音乐经重新配器,更成为脍炙人口的经典。尤可一提的是,他还着意引入在挪威流传很广的山妖风精侏儒怪等神话传说,从而赋予作品以北欧民族特有的神秘格调。因为难忘旧时追听《在山妖的洞窟中》的感动,前年特地去了卑尔根市郊的特罗豪根拜瞻其故居。那是一幢北欧风格的木构小楼,底楼基本保持着他生前的原样,楼外草坡平缓,可一览远处海湾的风景。雨夕风晨,他都在坡底一临水的小屋创作,死后也面海葬在那里。只可惜博物馆展品简单了些,不过读克莱曼《格里格传记》知道,他还有许多手稿和乐谱未及整理展出,这为异日的再访留下了念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他写过“锄禾日当午”,死后为何被削官,还连累子孙永不得仕?
文人石趣 -- 牛僧孺的奇章与奇石
得罪小人,后果有多可怕?刘禹锡羞辱晚辈,二十余年后被人羞辱
《隐秘的角落》童谣响起时,我却想起了另一部神作
谁能洗脱原罪,谁又能替天行道——读《无人生还》
【有声书】《ABC谋杀案》阿加莎·克里斯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