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丝路上的“陕西村” 胡武功

近期,我参加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组委会组织的专家、学者赴中亚调研团,对当地东干族非遗文化进行实地考察,拍摄了东干人的衣食住行、习俗礼仪,从另一种视角见证了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

    当年在丝绸之路上,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的楚河两岸居住着约14万东干人,他们以农耕、种植为主,牧业、狩猎为辅,至今保留着一些中国关中的传统民俗,依然说着地道的陕西方言,他们居住的村庄被称为“陕西村”。在这里,能看到陕西十大怪中的八怪,即房子半边盖(厨房、院房)、面条像裤带、烙馍像锅盖、姑娘不对外、辣子是道菜、帕帕头上戴、碗盆难分开、凳子不坐蹲起来。东干人的语言还保留着清末时陕西的许多土语,例如把政府称“衙门”、把警察称“衙役”、把学校称“学堂”以及称总统为“皇上”、称商店为“铺子”、称银行为“钱庄子”、称货币为“贴子”、把“签名”叫“画押”、把结过婚的妇女叫“婆娘”等等。他们的饮食礼仪有讲究,大人、小孩分席,男女分席,长者坐上席。东干人信仰伊斯兰教,大家都不酗酒,但每餐必定有茶,接待贵宾仅茶点就能上几十样,这叫48个点心碟子。日常生活的主食有蒸馍、锅盔、菜盒、南瓜包子、地软包子、拉条子、扯面、饺子、羊肉炒饭、鸡蛋卷、甜糕和麻花。

    东干人如何融入丝绸之路?我们以一种对文化的敬仰与尊重,用纪实摄影的方法记录并予以展示。这是我们后来者的一种历史责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聞鍾記郵 | 周村
旅游《丝路精彩看陕西》「更新至9集」
兰州现“丝路驼队” 将徒步万里通中亚[组图]
我沿丝路——走到古老的龟兹
丝绸之路狗娃庙的故事
“ ”眼中的丝路中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