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唐末代皇帝之子

.

胡昌翼之经

米舒

.

唐昭宗李晔是唐代第十九位皇帝,他年轻时好读能文,神气雄俊,初封寿王,领幽州大都督。唐朝末年,军阀藩镇割据,太监权倾内外。李晔之兄唐僖宗病重时,李晔得宦官头目杨复恭之助,才得以登基。李晔登基后深知内侍权重,为唐皇朝之患。他表面上对杨复恭仍很尊重,但处理政事多与宰相商议,以此削弱杨复恭之权,并拉拢杨复恭干儿子杨守立。由此矛盾激化,杨复恭便令其各地的干儿子拥兵自重,这使藩镇割据势力越来越严重。

天祐元年,拥兵自重的朱温威逼唐昭宗李晔从长安迁都洛阳,一路上李晔忧心忡忡,这时,何皇后在途中临产,秘密生下一个儿子,李晔自知大祸即临,趁朱温尚不知晓,悄悄将幼子李梁(乳名)乔扮成普通婴儿,托付给近侍胡三,胡三偷偷带往老家婺源,为掩人耳目,隐于民间。

同年秋天,朱温杀38岁的唐昭宗李晔,立太子李柷为唐哀宗。翌年,朱温大开杀戒,连杀李晔九个皇子,又弑何太后。他称帝后,杀李柷,并将宫内皇太子几乎全数杀绝。

胡三携李晔幼子至婺源考川考水村后,改姓胡,名昌翼,苦心教他读书。胡昌翼天资聪颖,迷恋经学,又肯用功,22岁登“明经科”第二名进士(榜眼)。胡昌翼中举归来,满心欢喜,胡三这才取出从宫中带出的御衣珍玩,将其身世一一告知昌翼。胡昌翼闻之失声痛哭。当时朱温后梁政权早灭,时至后唐年间。胡昌翼了解自己身世后,从此绝意仕途,他回归故里,开设了一座明经学院,传道授业解惑。当时有人知他是李唐皇帝的嫡系后裔,劝他复归李姓,胡昌翼一口回绝。他深知义父胡三对他恩重如山,决不肯改姓,还列了家训:“义祖大于始祖,儿孙不得复宗。”胡三先娶秦氏,后续陈氏,均未有子女,卒于公元926年,享年84岁。胡昌翼对义父十分孝顺,知恩图报,厚葬义父胡三。

由于胡昌翼名声在外,乡人便尊称他“明经公”,一是因为他曾登“明经科”,二是指他通晓经学(儒家经典)。胡昌翼一辈子蛰居乡间,以读经为乐。他还讲学施教,开拓皖派经学研究。对于这段生活他曾写了一首《遣兴诗》记之:“投簪搁笔厌文场,拂袖归来创小堂。但向闲中消日月,岂知世上有兴亡。醉乡往往眠芳草,归路时时送夕阳。倘若异时成得志,林泉惟愿莫相忘。”也借此抒发了对田园读书教学生活的心态:悠然自得。由于他倡导明经学,尤好《易经》,著有《周易传注》三卷,《周易解微》三卷、《周易摘疑》一卷。时人称其后裔为“明经胡”,他本是李唐皇室嫡系皇子,因冒姓胡,有人称他“假胡”。胡昌翼教子有方,其子孙皆为读书人。

舍弃功名之念的胡昌翼在考水村活得平静安逸,活过北宋太祖、太宗两代,至宋真宗咸平二年(公元999年)去世,享年96岁。他晚年曾在诗中描绘自己生活:“家住乡庄称僻处,就中幽景胜他人。林园满目犹堪玩,丘亩当门渐觉新。绎思斋中寻古义,畅情池上钓金鳞。人生但得常如此,任是湖边属汉秦。”他生有三子,长子胡延进(后改为胡延政),次子胡延宾,三子胡延臻,有十孙。经胡昌翼与其后裔的努力,在宋明两代,仅考川一地就出了七位理学家,而胡氏后代迁居外地的名人就更多了,据北宋人罗愿编纂的徽州方志《新安志》和“胡氏宗谱”记载,胡雪岩与胡适系胡氏同宗,还有徽墨名家胡开文,他们的始祖便是胡昌翼。可见胡氏一脉名人辈出,名垂青史。

倘若胡昌翼(李梁)继承了皇位,还会活到耄耋之年,比89岁的乾隆、86岁的萧衍更长寿?概率极小极小。岂非因祸得福哉!

新民晚报夜光杯2020-11-09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王朝覆灭之际,皇帝将小皇子送与大臣:让他跟你姓!后来却成大器
皇帝预知自己必死, 将幼子送给大臣: 以后就是你儿子, 让他跟你姓
他是唐朝皇帝的儿子,为躲避仇人追杀改姓胡,后人还成为中国首富
徽州李唐后裔“明经胡”
皇帝知道必死无疑,暗中将儿子送臣子养,让其隐姓埋名,逃过一死
唐朝最悲悯的皇后是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