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曹旭:落红亦有情 春泥更护花——龚自珍诗歌鉴赏

原创 曹旭 文史知识 2021-6-25

.

1839(道光十九年己亥),龚自珍出京都礼部,辞官南归。正值暮春时节,夹花生树,落英满眼,日暮风起,狼籍残红。点点飞花,忽然惹起了一股浓浓的别离之情,于是,他情不自禁地挥动马鞭唱道: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己亥杂诗》之一  

《己亥杂诗》三百十五首,是龚自珍己亥年所作七绝组诗的总名称,其中包括对往事的回忆,与亲朋的交往;对政治的评论,对改革的渴望。而对具体某一首,实际上却是无题诗或寓意诗,即诗人不愿把真意在诗题里点明,而是寓意诗中,那么,蕴含在这首诗里的真意是什么呢?   

——是离愁;是离愁引起的深深的思索。是崇高的献身精神;是如同玫瑰花瓣酿出的瑰丽境界。且让我们仔细地咀嚼品尝:    

龚自珍告别京都了。予不携眷属傔从,雇两车,以一车自载,一车载文集百卷出都。回首望城阙,旌旗晚明灭,一阵阵浓郁的离情别绪突然涌上心头:浩荡离愁白日斜。别离愁绪已经充塞天地,浩浩难禁,何况正值夕阳西坠,日暮摇落之际,诗人此时的心绪,我们便可想而知了。如果借用词组结构方式分析其中的意蕴,以离愁为中心词的话,那么,浩荡离愁的定语,而白日斜则是离愁的补语了。

在我国古典诗歌中,诗人们常常喜欢用落日作为自然现象和象征韶光易逝的双重手法来显示相思之烈或别离之苦。携手上河梁,游子暮何之(《古诗》);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柳永《雨霖铃》);斜阳却在,烟柳断肠处(辛弃疾《摸鱼儿》)。然而,日既西斜,暮霭已生,此时纵有满腔离情也不得不匆匆赶路,于是抽响马鞭——“吟鞭东指即天涯,马鞭举处,前面便是离京师越来越远的海角天涯了。

元人马致远的《天净沙》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龚自珍以浩荡修饰离愁,以白日斜烘托离愁,以天涯映衬离愁,这种多层次的描写方法和马致远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有异曲同工之妙。只不过龚自珍的吟鞭东指即天涯没有直接说自己是断肠人罢了,而断肠之念,读者是能从字里行间感觉出来的。    

按理说,龚自珍不满于死气沉沉的礼部衙门生活,毅然辞去礼部主事之职,准备回家乡杭州干一番事业,只身出都,有的只是对旧势力的决裂之感和憎恶之情。一只囚在笼中的雄鹰一旦重盘大野,获得自由的天空,冲天飞鸣之际,也许会担心弹机和矰缴,为什么竟会产生浩荡的离愁呢?唐代诗人贾岛《渡桑干》云: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说由于迁谪到更远的地方,因此连客舍地也成为故乡了,不同之处在于,龚自珍虽说是浙江仁和(今杭州)人,但因为小时候在北京住过,又在礼部和其他机构做了十余年京官,京城早已成了他的第二故乡。虽然龚自珍是主动要求辞职,但辞职的原因却是因为沉沦下僚,生活拮据,事出无奈,客观上是被迫离京出都的。因此,浩荡离愁中,多少含有仕途蹭蹬,不为世用的感叹和在政治上、思想上的孤独感。兼之龚自珍当时与妓女灵箫关系十分密切,《己亥杂诗》十分之一的主题都与灵箫有关,其中一首说自己正堕入红似相思绿似愁的情场里,在这种情况下,与过去的生活告别,缠绵悱恻、依依不舍的离愁当然也就难排难遣。可见,龚自珍的离愁内涵是丰富、复杂和多方面的。难怪他既说浩荡,又以白日斜烘托,继而以断肠人自居而伤情天涯了。    

日暮,已足使游子黯然伤情,何况是暮春时节的日暮?片片飞花,撩起了诗人的离愁。撩起的,有黯淡的宦情,有悱恻的相思,有对亲人故土的忆念,有对自己只身出都的天涯飘泊之感。事业未竟,岁月蹉跎,青春已逝,红日西沉,今番出都,也许不再回还,落花飘飞不是也不再返回故枝吗?作为描摹落花的能手,诗人爱探春,更爱送春,爱花开,也许更爱看花落,他曾在《西郊落花歌》中说纷飞的海棠花是到人间飘泊逗留的奇龙怪凤,把大风中海棠纷谢的奇景比作如钱塘潮夜澎湃;如昆阳战晨披靡;如八万四千天女洗脸罢,齐向此地倾胭脂又闻净土落花深四寸,冥目观想尤神驰,想象安得树有不尽之花更雨新好者,三百六十日长是落花时。他对落花作过那么多美妙的比喻,而如今,诗人突然感到自己象一片飘飞的落花了。

是的,辞别京都,也许如同辞别枝头。诗人乘马车出都,一路情不能已,对着无边的落花,展开了丰富的想象:飘零的花儿,你们还会回来吗?明年故枝上盛开的,还是你们吗?不是了?明年的花开在新的春天,孕育在另一个五彩缤纷的怀抱里,是属于未来的花。而今年的春天已经过去,你们只属于过去凋谢了的记忆,只能在暮春的晚风里坠落?多么可恶,东君!可多咒诅,那无情风雨!官场的倾轧,沉重的氛围,窒息的人性,拮据的生活,诗人把自己的身世与落花完全融为一体了。    

点点柳絮和着粉红的花瓣似乎随吟鞭扬起,有的飞过马头,有的沾上衣襟,有的落在地上任人马践踏,车轮碾过,化作红粉香泥。突然,诗人的思绪被夕阳下染得火红的花瓣点燃了——“落红不是无情物!这里的落红两字,在全诗中地位十分重要。它上承浩荡离愁,提醒读者,诗人的离愁不仅有浩荡修饰,白日斜烘托,天涯映衬,还被动态的,时时拂面而过的落红撩起。这一笔是隐藏在诗内的,因此,落红既是对前面离愁内涵的补充,而作为转折,它又使整首诗从离愁中解脱出来,转入下层,为全诗主题升华作了铺垫。是的,落花决不是无情的废物,自己辞去礼部主事之职,正是为了到家乡主掌书院,聚徒讲学,把自己的学业和思想传给生徒,以变革的热情和未来的憧憬启迪他们,为国为民尽自己的最后一点力量。花落归根,化为春泥,不正可以孕育新的春天,色彩、芬芳,不正可以献给后之来者吗?诗人从大自然生生不息的规律中得到启发。大自然里花开花落,本来风雨由之,无感情可言,落红说不上是有情物还是无情物,只是诗人把自己的身世与落花完全结合起来,把感情移向落花,才使落花也具有人的感情,从而变成有情物了。

落花有情,表现在哪里?去酿造新的彩色的世界——“化作春泥更护花。至此,诗人终于把飞花般纷乱的思绪捉住,从愁思中摆脱出来,带着时代的使命感,上升到一种庄严神圣的境界。化作春泥更护花,这是飞花的独白,更是诗人与腐败的官场决裂,向黑暗的势力抗争的庄严而神圣的宣誓。为了国家和黎民百姓,为了似锦繁花,不惜献身化为春泥。    

古代诗人描写落花,一种是怨啼鸟,怪东风,叹年华,面对落花,嘘唏感叹。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李清照《一剪梅》);《红楼梦》中林黛玉葬花词:依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依知是谁?杜牧《金谷园》甚至把落花比作堕楼美人: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堕楼人。把风吹花落悄无声的自然景象与美人堕楼联系在一起,以粉红的花瓣从枝头飘落比拟红粉佳人堕楼,寓有美人如花,红颜薄命,美好的事物殒于一旦的感叹,讽刺了石崇金谷园繁华事散,好景不长的可悲结局,而把花落比作美人堕楼,则未免凄楚萧杀,充满浓郁的感伤之情了。另一种把落花作为自然景物来描写,其中不乏昂扬向上的精神。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刘眘虚《阙题》);春城无处不飞花(韩翊《寒食》);花落春仍在(俞樾试帖诗),孟浩然的《春晓》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也只见童子的浑朴天真和烂漫之趣,而无伤春惜花之情。有的充满勃勃生机,有的在飒衰中现出昂奋。但是,无论是春城无处不飞花,还是花落春仍在,比起龚自珍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来,境界上总不免略逊一筹。    

从结构上看,全诗分前后两部分,前两句为第一部分,后两句为第二部分。在第一部分里,诗人以天涯、日暮、落花写出一片浩荡的离愁,以落花自况,赋予自己的身世之感;第二部分以落花为过渡,从落花——春泥展开联想,把自己变革现实的热情和不甘寂寞消沉的意志移情落花,然后代落花立言,向春天宣誓,倾吐了深曲的旨意。至此,诗中的离愁已变成崇高的献身精神,天涯、日暮、落花,已和春泥孕育的未来高度融为一体。从而表达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春天的憧憬,把读者带进一种瑰丽的、霞光艳艳的境界。    

愿化作春泥,去充实春天的生命,去滋润未来的花,如花的未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高考必背64篇之龚自珍《己亥杂诗》
龚自珍《己亥杂诗》赏析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全诗赏析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写出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龚自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部编版】初中古诗词详解(4)《己亥杂诗》其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