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瓷器中的文人“雅”与“趣”

.

瓷器中的文人“雅”与“趣”

 作者:陈克伦 日期:2021-10-03

唐 白釉绿彩吸杯

(2/4)

■陈克伦

陶器由全世界古代先民共有,而瓷器则是中国独有的创造发明。中国瓷器独领世界风骚数千年,中国创造了瓷器,瓷器也代表了中国的文明。

《瓷器中国》一书为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原上海博物馆副馆长陈克伦先生最新力作。本书用权威、通俗的语言,配以大量高清图片,讲述了中国瓷器三千年的发展历程,展现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精神世界和审美情怀,是一部写给大家的中国瓷器简史。在本文中,陈克伦讲述了瓷器与中国文人之间的有趣故事,瓷器也成了“文人雅趣”的一部分。

中国古代文人是一个经济条件优越、生活悠闲、志趣高雅的社会阶层,他们在政治上往往不得志,因此就无所追求,但是在生活中却力求高标准,将自己的文化修养融入日常生活。

在中国历史上,与“文人”概念相似的另外一个词是“士”,大致相当于今天的“知识分子”。在中国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文化主要掌握在文人手里。

中国真正的文人阶层形成于晚唐以后,他们生活悠闲,“琴、棋、书、画”是必备的艺术修养,“诗、词、曲、藏”被视作生活中的乐趣。由于文人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他们对于世间万物往往有自己的看法,这种审美认识被看作“雅”,和社会上大众审美的“俗”相对应,于是人们把文人艺术化的生活看作“文人雅趣”。

文人情趣与瓷器完美融合

瓷器作为生活用品,在中国古代很长一段时间内是一种高级器皿,文人作为古代高端瓷器的主要消费群体之一,自然会以自己的审美意识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瓷器的制作。从晚唐开始,在文人的诗文中就可以看到对瓷器的评判;宋代以降,文人对瓷器制作的影响更是与日俱增,他们的志趣成为促进古代瓷器发展的助推器。

文人的审美情趣与文人长期的文化熏陶、自我人生体悟相关。文人情趣的诗歌情怀与瓷器的釉色、花纹、造型的美可以完美融合。

瓷器的釉面装饰处处体现出文人追求“自然天成、不事雕琢”的特质,如文人对瓷器“类玉”“类冰”“翠色”“春水”“绿云”和“宜茶”的评判,陆羽《茶经》越瓷“类玉”“宜茶”、邢瓷“类雪”,陆龟蒙《秘色瓷器》“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徐夤《贡余秘色茶盏》“巧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等即是。青瓷釉色如玉,迎合了中国古代文人“以玉比德”的品格。越窑秘色瓷“捩翠融青”的釉色,引发人们无数的遐想和神往;白瓷的如银似雪,也符合文人清白做人、不入俗流、冰清玉洁的气节。如文人崇玉的滋润剔透、崇冰的洁净无瑕,于是就有了对唐代越窑青瓷、邢窑白瓷的赞美。

宋代汝窑和官窑瓷器的釉面以无色开片作为装饰,同样继承了唐代以来文人推崇“浑然天成”、不事雕琢的传统;哥窑的“金丝铁线”则是用染色来突出自然形成的开片。

建窑结晶釉黑釉茶盏的出现,为宋代文人间盛行的“斗茶”增添了新的乐趣。宋徽宗赵佶在《大观茶论》中写道“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取其焕发茶采色也”;蔡襄的《茶录》中有“茶色白、宜黑盏,建安所造者绀黑,纹如兔毫,其坯微厚,熁之久热难冷,最为要用”一句;苏东坡也热衷于斗茶,他有诗句“勿惊午盏兔毛斑,打出春瓮鹅儿酒”,说的都是建窑的“兔毫”盏。陶谷《清异录》:“闽中造盏,花纹鹧鸪斑,点试茶家珍之。”说的是建窑结晶釉中的“鹧鸪斑”。“滴珠”“曜变结晶釉”也是建窑结晶釉茶盏的品种,数量更少。景德镇如白玉般的青白瓷又被称为“饶玉”,蒋祈《陶记》:“景德陶,昔三百余座埏埴之器,洁白不疵,故鬻于他所,皆有'饶玉’之称。”洪迈《容斋随笔》:“浮梁巧烧瓷,颜色比琼玖。”李清照《醉花阴》词中有“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句,“玉枕”可能就是色质如玉的青白瓷枕。

花纹装饰体现时代特征

花纹装饰与文人的审美意识密切相关,往往形成时代的特征。瓷器纹饰与同时代的绘画有联系,青花、五彩、粉彩、珐琅彩瓷器的花纹装饰往往与中国传统绘画相关。

元青花与永乐青花纹饰的比较,可以看出从繁复的伊斯兰风格向中国文人所推崇的简约风格的转变;康熙时期,景德镇工匠充分利用“分水法”技法,将中国传统的水墨山水移植到青花上,以浓淡不同的青花来多层次表现远山近水,有水墨山水“墨分五色”的韵味;雍正粉彩与珐琅彩多以工笔花鸟为题材,取自文人的绘画作品,与恽寿平(1633年—1699年)的工笔花卉有异曲同工之妙。特别是清雍正时期的珐琅彩瓷器,以珐琅绘彩,并配上题诗、篆印,俨然是工笔绘画在瓷器上的再现。

元代和17世纪(转变期)青花及清代康熙五彩上流行的人物故事很多源于元曲,如元青花的“尉迟恭单鞭救主”取材于“玄武门之变”,即尉迟恭识破李建成、李元吉的阴谋,助唐太宗李世民即位的故事;“萧何月下追韩信”讲述了楚汉争霸时期刘邦重才的故事,来源于元代杂剧《追韩信》写本的插图;“鬼谷子下山”则表现了孙膑的师傅鬼谷子在齐国使节苏代的再三请求下,下山搭救被燕国陷阵的齐国名将孙膑、独孤陈的故事。在明清瓷器上也可以看到明清小说版画插图的痕迹,如崇祯青花瓷器上就有“饮茶图”“文王求贤图”,康熙五彩人物故事中常见《水浒》《三国》故事。

博古通今的学术趣味

瓷器日益渗透到文人的生活当中,一些瓷器的造型透露出文人的时尚与爱好,如高端的酒具、茶具、香具与弈棋用品,应该是包括文人在内的社会精英人士的日常用具。

宋代文人心存“回向三代”的复古之志,同时又盛行疑古、疑经之风,文献经典不再被宋人奉为金科玉律,他们更愿意将目光从纸本文献转向古代金石器物,以图发掘出比文献记录更真实的礼制原型。宋朝士大夫玩收藏,追求的是博古通今的学术趣味。典型的如宋代收藏家赵明诚、李清照夫妇的故事,当时赵明诚与李清照家境都较宽裕,但是为了搜集名人书画和古董漆器,他们居然“食去重肉,衣去重彩,首无明珠翡翠之饰,室无涂金刺绣之具”。每逢初一和十五,夫妻两人总要到都城开封的相国寺一带的市场上去寻访金石书画,然后倾囊买回家里。如此几年,积少成多,他们的书斋“归来堂”,单是钟鼎碑碣之文书就有两千卷之多。他们共同编写的《金石录》,共三十卷,先由赵明诚撰写大部分,其余部分由李清照完成。

中国古代文人在休闲、举办雅集与音乐会的时候,往往都会陈列古董,以供清玩。宋代以来文人的“崇古”“崇礼”情结体现在瓷器的仿礼器造型之中。在哥窑、官窑、钧窑、德化窑、景德镇窑的瓷器中均可看到仿青铜礼器造型的器物。

瓷器承载着生活方式

文人好酒,自古以来,中国文人就和酒结下了不解之缘。中国古代的文人墨客,不论是富贵贫贱,抑或是欢喜哀愁,都离不开酒。在李白的诗里我们看到了“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自得;看到了“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洒脱。宋代苏东坡也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佳句。在文人的作品中,有“葡萄美酒夜光杯”的景色,“斗酒诗百篇”的激情,“借酒消愁愁更愁”的比喻,“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潇洒,“酒逢知己千杯少”的喜悦,“酒不醉人人自醉”的意境,“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妙喻,“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无奈,“红酥手,黄縢酒”的苦痛,“一醉方休”的痛快……几千年来,酒成为中国文学的永恒主题。酒与酒具相关,历代酒具中,瓷器又是重要的部分。酒具为文人所用,其喜好会渗入酒具。如黑石号上的唐代绿彩吸杯、明清时代流行的“公道杯”都是饮酒的佳器,宋代景德镇窑青白瓷温壶则是用来温酒的器具。

因为茶的品格与中国文人的气质极为相似,自古以来,文人士大夫便不断介入茶事,把文人的精神追求和文化性格带入到饮茶活动之中,在催生了中国茶道的同时,也形成了相对独立的文人茶道。唐代陆羽的《茶经》所设计的茶艺操作程序,就为当时文人士大夫所喜爱,这种艺术性较强的饮茶方式,汲取了古代儒、释、道诸家思想的精华,并融会贯通于饮茶的全过程当中,体现在茶艺的每一个具体操作步骤中,因而书中蕴涵着极为丰富而深刻的文人茶道精神。茶道需要好茶、好的烹茶方法,也要有好的茶具。

唐代皮日休的“圆似月魂堕,轻如云魄起”诗句描绘邢瓷与越瓷茶具的做工之美,从中可以看出诗人消散品雅的心态。宋代流行“斗茶”,当时的文人士大夫十分热衷于此道,于是就有了建窑结晶釉茶盏的风行。唐代黑石号沉船中的白瓷托杯、越窑青瓷茶碗以及宋代青白瓷托盏都可以用作茶具,这在宋代的绘画作品中也有体现。

香,不仅芳香养鼻,还可颐养身心、祛秽疗疾、养神养生。早在先秦时期,香料就被广泛应用于生活。从士大夫到普通百姓,都有随身佩戴香囊和插戴香草的习惯。在香道发展鼎盛时期的宋代,用香成为文人士大夫追求美好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生活中随处可见香的身影。香道的含义远远不止于香制品本身,而是通过香这个载体达到修身养性、培养高尚情操、追求人性美的文化境界。宋代瓷器中流行的香炉应该不是用作供奉的器具,而是香道中用于焚香、闻香的用具,在官窑、哥窑、龙泉窑均有。另外,在浙江黄岩灵石寺塔出土的北宋咸平元年的青釉香熏、明代成化的素三彩鸭熏等均是用于闻香的瓷器。

围棋起源于战国,原为道家阴阳占卜之用。唐以后受到文人雅士的推崇,成为他们飘逸洒脱、快乐自由生活的追求。唐诗有“青山不厌千杯酒,白日唯消一局棋”句。唐宋以后,下棋不仅是文人雅士必备的生活交往功夫,而且还引领了生活时尚,弈棋与绘画、作诗一样被看作风雅之事。在陕西铜川耀州窑遗址,发现了青瓷围棋罐与围棋子,可以印证围棋在当时的流行。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胆瓶从“卧薪尝胆”到世俗玩物
品味宋代,现在看来那些无比奢侈的闲事与雅器
窑茶酒具上的诗文,谁见过?
馆藏瓷器珍品
中国人最喜爱的瓷器图案之一,康熙朝的冰梅纹究竟有多美
触味 · 攒盘(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